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钟琪兵败雍正为何不杀他?仅仅因为他是岳飞后人?那你就错了!

岳钟琪兵败雍正为何不杀他?仅仅因为他是岳飞后人?那你就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小晋 访问量:1554 更新时间:2024/1/21 7:09:24

1734年,已经在兵部待了2年时间的岳钟琪被判“斩决”,但雍正帝在收到兵部的折子以后,再三思考,将“斩决”改为“斩监候”,然后罚了岳钟琪70万两白银;正因为雍正没有杀掉岳钟琪,才让岳钟琪得以在乾隆时期又立下赫赫战功。

其实雍正之所以没有直接将岳钟琪杀死也在于他特殊的身份:他是南宋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嫡孙,岳飞第三子岳霖的直系后裔;

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在康熙时期就已经是议政大臣,深受康熙的重用,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才造就了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战功赫赫的大将。

而岳钟琪之所以下狱,不仅仅是因为兵败,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是岳钟琪比较倒霉,为何这样说呢?

1、就因为他是岳飞的后人,更会成为反清复明、有不轨之心之人利用的对象;

2、被同僚下属弹劾,被迫下狱。

年少时期的岳钟琪经常跟自己的同伴们一起用石头玩排兵布阵的游戏,其他的同伴都会斗他,若是违背了规则就会被惩罚,所以其他的小伙伴们都比较害怕岳钟琪。

岳钟琪不仅熟读四书五经,更加喜欢跟军士们谈论兵法,会出一些比较奇特的招数,连大人们都觉得很是佩服。

1711年因边地战事频仍,岳钟琪果断弃笔从戎,康熙帝将其封为四川松藩镇中军游击,正式踏上戎马生涯。

从康熙五十六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几年的时间里立下不少战功,雍正帝继位后,随着年羹的倒台,岳钟琪接替年羹尧成为川陕总督;

此时的岳钟琪已官居总督之位,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

吕留良案为岳钟琪的仕途埋下了隐患

在岳钟琪任总督之职期间发生了吕留良案,虽然雍正帝说相信岳钟琪,但实际上给岳钟琪后来的下狱埋下了伏笔:

1728年秋,也就是雍正六年,川陕甘总督岳钟琪坐着八抬大轿将要进入总督衙门,有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汉子手里捧着一封信说要交给岳钟琪总督,并且声称有要事相谈。

信封上边写着几个字“南海无主游民夏靓张倬”,岳钟琪随即便将献书之人看押起来。

信封上的两个名字一看就是化名,其实后来得知真实的名字是曾静跟张熙。

曾静是一个多次参加考试都不得中的笨秀才,这种笨秀才的出路无非就几种:小吏、讼师、教书先生,而曾静则选择了教书先生,而张熙便是曾静的得意门生。

曾静这个人满脑子的腐儒思想,儒家正统的学说。

而吕留良生于明朝灭亡大清兴起的特殊的时期,所以便以明朝遗少自居,而且曾经散尽自家家财就想要反清复明。

不过也很奇怪如此想要反清复明的一个人,居然还参加了大清入关以后举行的科举考试,并且考中了秀才,只是后来多次参加考试都没能中举。

不知是受了刺激还是觉得仕途不顺,便开始设馆收徒,关起门来写作,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一个人

到了晚年时期浙江的官员多次劝吕留良参加博学鸿儒科,他都拒绝了,干脆当起了和尚。

但是曾静这个人对吕留良很是崇拜仰慕,1727年的时候派出自己的爱徒张熙前去浙江一带寻访吕留良的遗著。

张熙从吕子处那里得到了吕留良的收稿,曾静阅读后,觉得跟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更是对吕留良敬佩万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曾静跟自己的徒弟商量,决定要起兵造反

但曾静跟张熙都是文人,无权无势,没有兵马,自然不能起兵,所以就想到了岳钟琪,之所以选择岳钟琪就是因为:岳钟琪是忠烈岳飞的后人,劝说岳钟琪要跟先祖岳飞一样精忠报国。

张熙信奉师傅曾静的话,将自己的家产变卖,独自一人前往西安去见川陕甘总督岳钟琪。

岳钟琪看完曾静跟张熙的信自然心情很复杂,我们都知道雍正帝疑心比较重,原本月中这个川陕甘总督当得就如履薄冰,生怕做了什么错事被扣上什么大逆不道的帽子;

突然出现这样两个人想要劝自己造反,不是坑害岳钟琪吗?

岳钟琪丝毫没有犹豫直接飞书告知雍正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则是对张熙严刑拷打,想要从张熙的嘴里得到一些线索。

但张熙被打了几天还是什么都不肯说,岳钟琪便想出了一招:假装自己早有反意,先得到张熙的信任。

果然“单纯”的张熙上当受骗,将所有的事情告知了岳钟琪;而此项计谋还是雍正帝教给岳钟琪的

岳钟琪得到答案,便将案情的进展快马加鞭地告知雍正,没过多久,张熙、曾静、吕留良的后人、门生等全部被抓,并且全部押送到京城。

到了京城张熙跟曾静全都没了脾气,尤其是曾静几乎是有问必答,老泪纵横,避重就轻,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已经死了几十年的吕留良身上。

并且曾静供出了自己与被发配边疆的胤禩、胤稷等的下人们有来往。

案子结了以后雍正将此案总结为《大义觉迷录》;事后雍正帝褒奖岳钟琪总督的忠心,并且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仍旧对其委以重任,但对于疑心比较重的雍正来说,自然在心里不舒服,岳钟琪的仕途也因此埋下了隐患。

因被嫉妒遭弹劾被贬

1729年(雍正七年)科尔沁、喀尔喀草原都请求朝廷出兵噶尔丹,岳钟琪被雍正授予宁远大将军称号,组成西路大军;而内大臣傅尔丹等人则是组成北路大军。

雍正八年八月,岳钟琪命西路大军分三地出发,在岳钟琪临行前,雍正帝特地命岳钟琪长子岳濬前去为父送行。

岳钟琪十六万大军在巴里坤集结,但此时远在准葛尔的噶尔丹策零得到了消息,噶尔丹策零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一边在偷偷地备战,一边则是向朝廷求和,雍正帝见噶尔丹策零求和,有些轻敌,便下旨岳钟琪等人暂停进军准噶尔,并且召两路大军主帅回京商讨方案。

噶尔丹策得知两位主帅返回京城,自然很高兴,便迅速地派出2万精兵突袭大清的军马场,清军这边大量的骆驼、辎重还有粮草全部被劫走、焚烧。

虽然清军与之抵抗,但是损失惨重。

又因护理大将军纪成斌胆小如鼠、谎报军情,隐瞒了实情。

岳钟琪赶到前线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二月,虽誓死要与噶尔丹策零决一死战,但清军仍旧损失惨重,清军中四位大将自尽,7位王公大臣阵亡,此次战后,北路清军仅仅剩下2000人马,可以称得上是全军覆没。

而岳钟琪的西路大军也惨遭噶尔丹策领的抢劫,粮草骆驼都丢失,并且在吐鲁番一带被攻击。

岳钟琪的奏报到了京城,让雍正帝勃然大怒。

后来岳钟琪采取围魏救赵的计策,带领麾下的西路大军迅速地攻占新疆首府,雍正帝下旨嘉奖。

1732年(雍正十年)十月,噶尔丹策零率领7000余人偷袭哈密,雍正帝斥责岳钟琪用人不当,攻敌不速。

岳钟琪接二连三受到斥责,很显然已经失去雍正帝的宠信,再加上军机大臣鄂尔泰与副将张广泗一起弹劾岳钟琪,雍正帝下诏让岳钟琪返回京城商讨军务,实际上岳钟琪刚到京城,副将张广泗的弹劾奏折也到了雍正帝的手里。

在张广泗与鄂尔泰两人的弹劾下,岳钟琪被交由并部拘禁;

岳钟琪兵败,雍正帝为何不杀他?

2年以后雍正帝下旨将其“斩决”,但是又接到了兵部的折子,再三思考以后,感念其在进西藏、平青海的功劳,将“斩决”改为“斩监候”,并且发了岳钟琪70万两白银。

其实可以看得出岳钟琪兵败并非岳钟琪一个人的责任,雍正也有轻敌的责任,再加上岳钟琪身份特殊,是南宋名将岳飞的后人,若是将精忠报国名将的后人就这样斩决,确实会失去人心。

更何况岳钟琪是遭人嫉恨,被弹劾,雍正还是心里有数的。

正因为雍正不杀,让岳钟琪得以在乾隆朝又得到重用

乾隆登基以后释放了岳钟琪,将其贬为庶人;

被贬为庶人的岳钟琪回到了成都,过起了隐居退休的安逸生活。

乾隆十三年,也就是1748年三月,由于大金川叛乱,朝廷虽出兵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乾隆便想上了雍正帝给他留下的一个人—岳飞的后人岳钟琪。

将岳钟琪授予总兵的头衔,改为四川总督,委以重任,其实此时的岳钟琪已经62岁了。

而此时的川陕总督便是弹劾岳钟琪的副将张广泗,张广泗此时已经是岳钟琪的顶头上司,命令岳钟琪去攻打无关紧要的两个寨子。

岳钟琪作为老将自然不同意,好在监军讷亲支持岳钟琪;

自此以后张广泗开始按兵不动,岳钟琪觉得很奇怪,便偷偷地进行了调查,发现张广泗麾下的两位慕客其实是萨罗奔投奔而来的奸细。

可以说清军之所以一败再败毫无进展,都是因为张广泗已经叛清投敌,岳钟琪将此事密告乾隆,乾隆非常生气,将张广泗押入京城,由岳钟琪全权负责金川事务。

没有了张广泗这位叛徒,岳钟琪很快便平定了大金川之乱;

乾隆帝为了嘉奖岳钟琪,将其加授太子太保,恢复其三等公的爵位。

此后岳钟琪又在保障西南中平叛,1754年在回京的途中病逝,乾隆赐谥号“襄勤”。

标签: 岳钟琪岳飞雍正康熙乾隆

更多文章

  • 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对雍正忠心耿耿,为何却被雍正判处斩监候?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岳飞,岳钟琪,雍正,乾隆

    岳钟琪是雍正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曾官拜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太子太保,封三等公爵,可谓一时风光无二。雍正帝对岳钟琪极其信任,从雍正五年的一起谣言事件中便可见一斑。这一年,有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烂搂的男子双手各握一块石头,在大街上一边赤足狂奔,一边沿街高声叫喊:“岳钟琪要率川陕大军造反了!岳钟琪当时手握

  • 岳钟琪:岳飞后裔,替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做了件害死反清者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岳钟琪,岳飞,清军,年羹尧,平定,雍正

    自清军入关以来,很少有汉人能够掌握大权,直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才顺势崛起。而在这之前,岳钟琪则是满清唯一的汉人大将军。作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第21世孙,岳钟琪平定西藏、西征青海,稳定川、陕,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为求自保、做了一件出卖反清者的事情,为世人所诟病。岳钟琪的仕途从此开

  • 手握大权,一心效忠清朝的岳钟琪,为何会被雍正帝判处斩监侯?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岳钟琪,雍正,总督,清朝,乾隆

    在历史的长河中,即使个人对待君王忠心耿耿,对待下属赏罚分明,对待国家鞠躬尽瘁;但是终究不敌反对集团的仇视。在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大是大非这一问题面前,自己的荣辱得失,甚至是身家性命都不值一提,清朝名将岳钟琪就是这不幸中的一员。岳钟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汉人中拜大将军,满洲士兵隶麾下受节制”的唯

  • 历史上雍正很忌惮岳钟琪?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雍正,岳钟琪,年羹尧,岳飞,乾隆,清朝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子孙,也继承了岳飞的武才,成为了清朝著名的将领,屡立战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所有人都看出来,雍正忌惮岳钟琪了。为什么说所有人都看出这一点了呢?其一,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雍正处死功高震主,同时又飞扬跋扈的年羹尧。作为年羹尧副手的岳钟琪,这时候并没有

  • 同是手握兵权的汉臣,为何年羹尧被雍正杀,岳钟琪却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雍正,汉臣,胤禵,岳钟琪,年羹尧,乾隆皇帝

    年羹尧腹有良谋,难得的将才,不到三十岁就当四川巡抚,年羹尧虽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但“野心”很大,当时四爷胤禛还是亲王的时候,差点摁不住这个“自大”的奴才。后来雍正继位后,年羹尧一路飙升,手攥军权,那架势风光啊,百官跪迎,“无人臣礼”,君臣名分几乎荡然无存。“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年羹尧身为一名汉族将领

  • 清朝名将岳钟琪兵败被捕入狱,兵部判定“斩决”,为何雍正没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岳钟琪,雍正,年羹尧,清朝,八旗军,岳飞

    在康熙统治时期,虽然这位君主的功劳有很多的水分,但他至少做到了对外地的战绩,基本上为正,并且打败了强硬的分裂势力葛尔丹。后来到了雍正皇帝时期,有年羹尧在,西北的局势也基本上被强硬镇压,一度获得了良性发展。后来年羹尧被杀了以后,岳钟琪登台,此人是岳飞的,后人也是一个猛人,但比较悲催的是,在雍正九年和十

  • 无论雍正还是乾隆都是惜才之人,为何不敢重用有才华的岳钟琪呢?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雍正,康熙,清朝,岳钟琪,年羹尧,噶尔丹,乾隆帝,小说家,艺术家,慈禧太后,金庸笔下角色

    岳钟琪是岳飞的直系后代二十一世子孙,是清朝时期的大将,战功卓著,对军事指挥水平独到见解。在《雍正王朝》中岳钟琪戎马生涯,他为人低调,比起年羹尧他懂得收敛,可他的一生也充满了荆棘,险些掉了脑袋。可以说,就是因为岳钟琪的出身太显眼了。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也是清朝名将,是康熙的亲信。岳钟琪自幼受父亲的影响,

  • 为何岳飞的后人岳钟琪会被清朝判处斩刑?雍正为何又改为斩监候?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岳飞,岳钟琪,雍正,清朝,年羹尧,乾隆

    清朝名将岳钟琪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嫡系后裔,他多次替清朝平定西北边患,但是最后却被兵部判处了斩立决之刑,后来还是雍正亲自出面干预,把他的斩立决改为了斩监候,那么为何岳钟琪会被兵部判斩刑,而雍正为何又要留他一命呢?岳飞的嫡系后人岳钟琪在清朝建功立业据《清史稿》记载,岳钟琪系岳飞第三子岳霖嫡系后裔,他本

  • 清朝名将岳钟琪,从人生巅峰到倒台,仅仅过了三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弋说历史标签:雍正,清朝,康熙,乾隆,岳钟琪,年羹尧,慈禧太后

    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王朝——满清帝国,其封建统治长达两个多世纪。这个朝代的统治阶级,主要是以满族贵族和八旗系统为基础,结合满蒙亲缘关系维系权力。虽然清朝初期,尚有汉族文人通过科举选拔进入官僚体系,但整个朝代的权力重心始终偏向满族,汉族不时受到轻视和打压。然而,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竟然有一位

  • 清朝名将岳钟琪,从人生巅峰到锒铛入狱,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岳钟琪,年羹尧,雍正,清朝,岳飞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给我们留下的史料也更丰富,能让我们了解到更多风云诡谲的局势、更多变幻莫测的人物。或许在史书中仅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人一生的轮廓,殊不知我们读者目光划过的,是一个真实人物的活生生的人生轨迹。提起清朝,人们很快能联想到康乾盛世的气魄与力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