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如海就是探花郎,为何邀请贾雨村当黛玉老师?林家绝后不是天灾

林如海就是探花郎,为何邀请贾雨村当黛玉老师?林家绝后不是天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安阳源易缘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4/1/25 11:44:17

林如海就是探花郎,为何邀请贾雨村当黛玉老师?林家绝后早有端倪

但凡读过《红楼梦》的,对贾雨村都没什么好印象,恩将仇报、不择手段、攀附权贵、出卖黛玉……套用现在流行的话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化”。

贾雨村如此低劣,林家门第这么高,林如海夫妇“爱女如珍”,为何给黛玉选了这么个私人老师?

要知道,贾雨村被林如海聘为西席,正是因为他在知府任上贪弊被革职,才流落到林家。这点事,在朝廷混迹的林如海不会不知道。

而林如海知道贾雨村的丑事,还为黛玉招来作西席,并且黛玉北上进荣国府,林如海还要其依船同去,这份信任,林如海可不是白给的。

那么,为何林如海如此信任贾雨村?笔者认为,林家从钟鼎之家,到支数不盛、子孙有限,到林如海这辈唯一的儿子都死了,接二连三的死人背后,林如海已经意识到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林家人都死绝了,唯一留下黛玉这一点血脉,林如海想为女儿赢得活下去的砝码。林如海选择贾雨村为黛玉老师,笔者认为正是受其幼子早夭的打击。

林如海的真实身份:同是科举出身,贾雨村难望项背。

红楼梦里纨绔子弟众多,科举及第的人其实只有3个,除了宁国府那个钟情炼丹的贾敬外,就是林如海和贾雨村。

原文介绍,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而贾雨村是今科进士,同样都是天子门生,身份一样,性别一样,林如海为何还要让贾雨村教黛玉,不自己亲自操刀?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公务繁忙?

笔者认为不是!林如海之所以为黛玉聘西席贾雨村,源于他的幼子3岁夭亡的打击。

首先来看林如海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和贾雨村到底差别在哪?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何为“前科”,表面上是贾雨村这一届科考的前一届,但细究却根本不是。

且看林如海的官职——兰台寺大夫,什么是兰台寺?它不是什么寺庙,而是东汉时御史台的衙门所在地。

兰台寺主管什么呢?主管史书编撰、保存,监审百官。

明清时期根本没有什么兰台寺,而改叫御史府。仅从名字上看,兰台寺就高雅多了,有君子之风,而御史府则更多的是纠察百官的肃杀之气。

而实际上,兰台寺也确实是史上御史界的骄傲,至今仍有人评价——“兰台遗风千古飘香”,兰台寺里不仅藏书丰富,且遍植兰花,寓意君子之地。

曹翁给林如海安排兰台寺大夫的官职,实际是隐喻他并非宝玉口中的禄蠹之辈,而是汉科举选出的人才,所以在介绍他入选进士时,用的是“从科第出身”,而非“及第”。

所谓科第,是汉科举制度,《新语本行》中曾有:“表定‘六艺’……科第相序”的表述。

兰台寺的探花,是科第出身,而贾雨村则是进士及第。

也就是说,贾雨村虽也是进士,但和林如海的君子之风的探花朗完全不一样,而君子之风,则是造成林家断子绝孙的根源所在。

托孤:幼子早丧,林如海面临腥风血雨,托孤贾雨村。

林如海的君子之风是什么?笔者认为,在红楼梦里特指“真”,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君子之风,顶多让人感觉有点轴,但林如海被皇帝钦点的是什么职位?

本来兰台寺大夫的职责就是监审百官,如果林如海是君子之风的话,在红楼这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大环境下,肯定得罪不少人,因此他唯一的儿子,刚刚3岁就早夭而死。

也就是因为林如海儿子“于去岁死了”,林家只剩下黛玉这点血脉,夫妻又爱女如珍,所以林如海才会聘请贾雨村当黛玉的老师。

贾雨村,一个“假”字早已表明他的身份,已经成为禄蠹中的一员。而林如海为黛玉聘他为西席,其实是丧子的巨大痛苦,让他作出违心的改变。

林家五世列侯,书香门第,才孕育出林如海这样的品质,可见林家整个家族都是君子之风,而君子之风让林家支庶不盛,到林如海等于成了单传,而偏偏他的儿子也死了,等于林家断子绝孙了。

林如海意识到,再坚持君子之风不变,黛玉也难保寿命,于是出于爱女如珍的心理,林家几世都在坚持“真”,抵御“假”的传承,在此刻丧子丧妻的凶险中,林如海妥协了。

黛玉在这一年里,都贾雨村学习了什么呢?“只读了一年《四书》……”

《四书》是什么,是八股之文,是明清时期培养假道学的经典,林如海让黛玉学习这个,无非是打算让她在以后的日子里能适应红楼时代“假”的环境。

贾敏死后,林如海将黛玉托孤给贾雨村,让他附黛玉之船而行,送她到荣国府。荣国府是“假”家。这就是林如海这个父亲的良苦用心。

林如海临行送别黛玉时,脂砚斋侧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可见林如海送走黛玉,似有诀别之意。

一个女孩去姥姥家住而已,为何像生离死别一样?记着,黛玉被送到荣国府,是贾敏死后,林家又一口人死了,林如海才最终送走黛玉,那是让她逃命去的。

林如海是钦点的巡盐御史,扬州是明清盐务总局,全国上下都指着这项,往自己口袋弄雪花银呢,林如海秉承君子之风,得罪多少人?

林如海送黛玉去荣国府,实际是做好了以死殉节,赌上性命与这些人作斗争的准备,他周全安排黛玉去荣国府,实际就是让她逃命去的,所谓临终诀别,就是林如海此时的心情。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

再读林如海这些临行嘱托,真让笔者这观书人流下清泪两行——林家真社稷之脊梁也!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标签: 贾雨村林如海林家黛玉红楼梦

更多文章

  • 贾雨村的咏月诗,不只是写爱情和抱负,还有更深的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贾政,秦可卿,娇杏,脂批

    贾雨村在风月宝鉴的背面大有深意,在他所扮演的四个角色中就有“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脂批)秦可卿所隐指的废太子胤礽的对立面一一雍正[注1]。文本和脂批对贾雨村隐指雍正,也多有暗示,如第一回写到雨村的相貌,“生得腰圆背厚,面宽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脂批指出:“是莽、操遗容”。无论是王

  • 贾雨村,一个读书人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书生,贾政,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孔乙己,儒林外史,中国古文献

    作者:华德阳通过科举这块敲门砖打开仕途之路,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很多读书人一旦步入仕途,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往往是“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说《孔乙己》里的丁举人,仅仅因为丢了点东西,对同样是读书人的孔乙己丝毫不手软,“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也不说《儒林外史》里

  • 白话红楼|帮助贾雨村复职,贾政犯了三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贾政,贾瑞,贾雨村,林如海,甄士隐,林黛玉,白话红楼,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和林黛玉师生二人从扬州出发,经过一些时日,便到了京都。贾雨村整理好衣冠,带着两个小童,拿着宗侄的名贴,到荣国府门前求见贾政。贾政已经看过妹夫林如海的来信,听到雨村来了,连忙请进来相见。看到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而且这贾政最喜欢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遗传了祖父的品性。何况贾雨村是妹夫推荐

  • 刘姥姥营救巧姐,用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个美人,贾雨村:这是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贾雨村,巧姐,贾珍,贾蓉,香菱,王熙凤

    刘姥姥救乔杰不是用钱,而是用美女,贾雨村:这是报应。不过,这十二美人中,不管是元春、探春等贾家姑娘,黛玉、宝钗等亲友,还是王熙凤、李婉等贾家媳妇,都是宝玉的同辈,而王熙凤的女儿乔姐也加入了十二钗博明司,着实令人意外。贾宝玉在幻境中梦游,他所见的十二美人的结语写满了“黄泉路近悲惨”、“生时心碎,死后本

  • 贾元春封妃,四大家族无一人沾光升官,贾雨村为何却能借机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政,贾琏,贾赦,贾雨村,贾元春,四大家族,中国古文献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建社会里,无论一个家庭是否富贵,都希望能得到这种局面。百年宝贵的贾家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已经成为人上人,但是他们却比普通人更希望家族中能有一个得道升天,其他人跟着沾光。贾元春突然封妃让他们喜出望外,贾家虽然作为四大家族有一定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但是距离皇亲国戚却有不少差距。皇

  • 《红楼梦》落魄书生贾雨村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深渊的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影视瞬间标签:书生,贾政,薛蟠,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和甄士隐是红楼梦的开篇人物,书中说甄士隐是神仙一类的人品,贾雨村相对来说就复杂得多了。贾雨村出场是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长得一表人才,才华志向都很好。按照以往的小说逻辑,这样貌比潘安,才比子建的人物,会遇到一个绝色佳人,他们经过种种磨难走到了一起。事实上贾雨村没有遇到一个绝色佳人,只遇到一个长得

  • 林黛玉不能嫁给贾宝玉,与薛宝钗无关,贾雨村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雨村,香菱

    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当天,林黛玉魂归离恨天,是续书设计的剧情。贾母王熙凤策划调包计李代桃僵,薛宝钗顶替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根据八十回前的线索来看,这个设计肯定是不对的。别说贾宝玉糊涂不可取,就是这种设定也不符合贾母王熙凤。凤姐的问题推测在八十八回就已经有了,她自身难保。不提。刘姥姥讲述的“雪下抽柴”故事,

  • 甄宝玉+贾雨村=神瑛侍者?“玉有小瑕”,是贾雨村几败几落根由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贾雨村,甄宝玉,贾宝玉,林黛玉,神瑛侍者,中国古文献

    甄宝玉+贾雨村=神瑛侍者?“玉有小瑕”,是贾雨村几败几落的根由按作者在第一回中开宗明义的说法,红楼梦是大旨谈情的闺阁女儿故事。但“源易缘”发现,作者对功名的渴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非常有意思的是,作为林黛玉从太虚幻境追随到人间的情感对象——神瑛侍者,却并不单纯,从几个细节中可以看出,神瑛侍者对功名的追

  • 《红楼梦》第一冤案,由贾雨村亲手炮制,被害人比冯渊还要更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琏,贾赦,冯渊,贾雨村,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演义181:石呆·子逢冤失扇子,荣国府父亲打儿子且说那薛蟠为了躲羞离开京城,香菱跟着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便跟着林黛玉学诗,不久后开窍入了诗社。按下薛家这边不表,贾琏那边也出了事,竟被贾赦给打了。这个话还是当日平儿来跟薛宝钗讨要棒疮药说起的。原来早在当年春天,那贾赦应邀赴宴,在人家见到了几·把“

  • 贾雨村为啥非要见宝玉?湘云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跟龙钟老僧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政,贾雨村,贾宝玉,史湘云,龙钟老僧,中国古文献

    题:贾雨村为啥回回都非要见宝玉?史湘云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跟龙钟老僧有关!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