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话红楼|帮助贾雨村复职,贾政犯了三大错

白话红楼|帮助贾雨村复职,贾政犯了三大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4/1/22 4:58:51

贾雨村林黛玉师生二人从扬州出发,经过一些时日,便到了京都。贾雨村整理好衣冠,带着两个小童,拿着宗侄的名贴,到荣国府门前求见贾政

贾政已经看过妹夫林如海的来信,听到雨村来了,连忙请进来相见。看到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而且这贾政最喜欢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遗传了祖父的品性。何况贾雨村是妹夫推荐的,因此更加优待雨村。

到了奏请复职的日子,贾政尽力协助,轻易就帮雨村谋到了一个复职候制。不到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人,就谋了这个缺口。于是贾雨村辞别贾政,上任去了。

漫读君简评:

贾雨村和林黛玉一起进贾府,很多读者的关注点只在林黛玉身上,忽略了贾雨村是如何复职的。

细读之下,不难发现,在帮助贾雨村复职的事情上,贾政犯了三个错误,而这三个错误都是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主旨。

贾政之一错:以貌取人。

文本中提到,贾政喜爱雨村的第一个原因是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

当然,注重第一印象是普适的现象,但是,书中特意通过僧道二仙化身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来警醒读者,不要以貌取人。

僧道二仙原本“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为了到人世间助人度劫,特意幻化成疯疯癫癫的癞头跛足之人,其目的就是希望世人能透过外表去看内在的品行。以貌取人,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蒙蔽,正如贾瑞在风月宝鉴里看到的正反两面:正面是神仙妃子,美不胜收,这是表象;反面是骷髅头,丑恶恐怖,这才是内在的真相。贾瑞只看表象不顾内在,因此送了命。

同样,以貌取人的贾政,不知自己把一头恶狼引进了世代以诗礼传家的贾府,为贾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隐患。

贾政之二错:最喜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本来是用来激励人要读书上进的,却被某些读书人拿来自抬身价。

没错,读书明理,读了书的人本应比不读书的人明理,从这个层面来看,读书人确实比不读书的人高贵。但是,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因读书而明理,所以不能给读书人贴上固有标签。

对于这一点,作者已经通过甄士隐给出了教训。

甄士隐和贾政一样,只爱和读书人交往,结果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交了很多读书朋友,落魄之时,无一人援手;自己资助的贾雨村,见到被拐的英莲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却视而不见,任其在火坑里挣扎。

他们不知道还有一句俗语: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所以,因“最喜读书人”而优待雨村的贾政,必将付出和甄士隐一样沉重的代价。

贾政之三错:无条件信任妹夫林如海。

信任一个人当然是对的,贾政与林如海既是姻亲,又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自然彼此信任。

但是,信任也是要分别来看的,对朋友,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其人品,但也要知道,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看人也有失察的时候。所以,通常用人单位对于重要岗位,都会层层考核,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失察。

事实已经非常清楚,林如海对贾雨村是失察的。奸猾的贾雨村,扮猪吃老虎,一直在算计和利用林如海,林如海还以为他是个有着清正操守之人。

如果林如海只是推荐贾雨村来认识一下贾政,贾政看在妹夫的面子上热情接待,未为不可。但林如海是来要求贾政帮贾雨村走关系谋官职,这不但关系着贾政本人的名声,还关系着荣国府的名声。

以贾政一个工部员外郎的身份,他没有能力帮雨村,但以荣国府的威望去办,性质就不一样了,何况他身后还站着个手眼通天的王子腾

所以,这是个需要慎重对待的事,重新考察贾雨村的人品来判断是否值得帮非常有必要。

但是,贾政丝毫没做这方面的考虑,就因为“系妹丈致意”,就“竭力内中协助”,可以说是拼尽全力帮忙。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连用了两个“谋”字,先是“谋了一个复职候缺”,然后又“谋补了此缺”,说明贾政帮的这个忙有些见不得光,是要担风险的。

有理由相信,贾政帮贾雨村复职这件事,成为了贾府的一大隐患,将来是要秋后算帐的。

不识雨村真面目,甄士隐吃了亏,贾政同样也会吃亏,而且还是吃大亏。

所以,作者是想通过贾政的三大错,告诉读者如何在识人上避坑: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某个标签识人,更不能不对人品加以考察就给予充分地信任。

更多文章

  • 刘姥姥营救巧姐,用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个美人,贾雨村:这是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贾雨村,巧姐,贾珍,贾蓉,香菱,王熙凤

    刘姥姥救乔杰不是用钱,而是用美女,贾雨村:这是报应。不过,这十二美人中,不管是元春、探春等贾家姑娘,黛玉、宝钗等亲友,还是王熙凤、李婉等贾家媳妇,都是宝玉的同辈,而王熙凤的女儿乔姐也加入了十二钗博明司,着实令人意外。贾宝玉在幻境中梦游,他所见的十二美人的结语写满了“黄泉路近悲惨”、“生时心碎,死后本

  • 贾元春封妃,四大家族无一人沾光升官,贾雨村为何却能借机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政,贾琏,贾赦,贾雨村,贾元春,四大家族,中国古文献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建社会里,无论一个家庭是否富贵,都希望能得到这种局面。百年宝贵的贾家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已经成为人上人,但是他们却比普通人更希望家族中能有一个得道升天,其他人跟着沾光。贾元春突然封妃让他们喜出望外,贾家虽然作为四大家族有一定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但是距离皇亲国戚却有不少差距。皇

  • 《红楼梦》落魄书生贾雨村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深渊的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影视瞬间标签:书生,贾政,薛蟠,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和甄士隐是红楼梦的开篇人物,书中说甄士隐是神仙一类的人品,贾雨村相对来说就复杂得多了。贾雨村出场是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长得一表人才,才华志向都很好。按照以往的小说逻辑,这样貌比潘安,才比子建的人物,会遇到一个绝色佳人,他们经过种种磨难走到了一起。事实上贾雨村没有遇到一个绝色佳人,只遇到一个长得

  • 林黛玉不能嫁给贾宝玉,与薛宝钗无关,贾雨村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雨村,香菱

    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当天,林黛玉魂归离恨天,是续书设计的剧情。贾母王熙凤策划调包计李代桃僵,薛宝钗顶替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根据八十回前的线索来看,这个设计肯定是不对的。别说贾宝玉糊涂不可取,就是这种设定也不符合贾母王熙凤。凤姐的问题推测在八十八回就已经有了,她自身难保。不提。刘姥姥讲述的“雪下抽柴”故事,

  • 甄宝玉+贾雨村=神瑛侍者?“玉有小瑕”,是贾雨村几败几落根由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贾雨村,甄宝玉,贾宝玉,林黛玉,神瑛侍者,中国古文献

    甄宝玉+贾雨村=神瑛侍者?“玉有小瑕”,是贾雨村几败几落的根由按作者在第一回中开宗明义的说法,红楼梦是大旨谈情的闺阁女儿故事。但“源易缘”发现,作者对功名的渴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非常有意思的是,作为林黛玉从太虚幻境追随到人间的情感对象——神瑛侍者,却并不单纯,从几个细节中可以看出,神瑛侍者对功名的追

  • 《红楼梦》第一冤案,由贾雨村亲手炮制,被害人比冯渊还要更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琏,贾赦,冯渊,贾雨村,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演义181:石呆·子逢冤失扇子,荣国府父亲打儿子且说那薛蟠为了躲羞离开京城,香菱跟着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便跟着林黛玉学诗,不久后开窍入了诗社。按下薛家这边不表,贾琏那边也出了事,竟被贾赦给打了。这个话还是当日平儿来跟薛宝钗讨要棒疮药说起的。原来早在当年春天,那贾赦应邀赴宴,在人家见到了几·把“

  • 贾雨村为啥非要见宝玉?湘云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跟龙钟老僧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政,贾雨村,贾宝玉,史湘云,龙钟老僧,中国古文献

    题:贾雨村为啥回回都非要见宝玉?史湘云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跟龙钟老僧有关!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

  • 甄士隐和贾宝玉是同一人,你能想象甄宝玉和贾雨村啥关系吗?脑洞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秦钟,贾宝玉,贾雨村,甄士隐,甄宝玉,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甄士隐和贾宝玉是同一人,你能想象甄宝玉和贾雨村啥关系吗?脑洞红楼故事里,甄宝玉和贾宝玉就像影子一样的存在,一样的富贵家世,一样的容貌,一样的喜爱千娇百媚的女孩。甄家和贾家同样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贾家败落之前,甄家已经先于贾家被抄家,那么,与贾宝玉如此相像的甄宝玉和甄家,在抄家后还会不会和贾家再保持

  • 白话红楼|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贾雨村一锤定音:亦正亦邪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贾政,贾宝玉,贾雨村,林如海,亦正亦邪,白话红楼,中国古文献

    冷子兴说到贾政的二公子含着玉出生,玉上还有很多字,认为是新奇异事。贾雨村说:“确实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子兴说:“大家都这么说,因此他祖母爱如珍宝。周岁的时候,他父亲政老爷想要试试他将来的志向,于是办了个抓周仪式。各种物件摆在他眼前,谁知他都不去抓,只抓了脂粉钗环等女孩用物。政老爷当场就发了脾气

  • 《红楼梦》有两处透露薛宝钗改嫁,但并不是贾雨村,而是另有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薛宝钗,贾雨村,贾宝玉,林黛玉

    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当中,薛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你无法把她简单的划入“坏人”或是“好人”,就连作者也给了她一个模棱两可的评价“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与“动人”在她的身上形成一种冲突,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婉大方,识大体顾大局;但同时,以她十几岁的年纪来看,她在小说中城府之深,面善心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