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有两处透露薛宝钗改嫁,但并不是贾雨村,而是另有高人

《红楼梦》有两处透露薛宝钗改嫁,但并不是贾雨村,而是另有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悟道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4/2/29 20:54:01

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当中,薛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你无法把她简单的划入“坏人”或是“好人”,就连作者也给了她一个模棱两可的评价“任是无情也动人”。

“无情”与“动人”在她的身上形成一种冲突,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婉大方,识大体顾大局;但同时,以她十几岁的年纪来看,她在小说中城府之深,面善心奸,在众女子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在她身上呈现出一个“两面性”的特点。

在红楼现行的通行本中,薛宝钗的结局颇为凄凉,贾府败落,贾宝玉出家为僧,而她则变成了第二个“李纨”,孤独终老。如果从她的性格特点来看,这样的结局并不符合她的人物形象,仅仅只是迎合了封建社会绝大多数女性的形象,这也就使得我们对薛宝钗的人生结局,有了更多角度探究的可能性。

从两个角度探究薛宝钗再嫁的可能性

  • 从影子人物的角度来看

在红楼小说中,一直有“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说法,即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人物,袭人是宝钗的影子人物。对于晴雯的结局,在小说中是有交代的。晴雯因受袭人、王善保家的、王夫人等人的迫害,被逐出了贾府,最终病死在外。

根据晴雯的结局,以及在小说中对林黛玉的处处设伏,如诗谶《葬花吟》,以及在晴雯死后,宝玉所作的那首《芙蓉女儿诔》,基本可以证明,林黛玉的结局也是死亡,人们所争议的只是她的死亡方式。

同样,本着“袭为钗副”的说法,袭人的结局在小说中也是可以确定的。首先,在第五回的判词中,已经明示袭人与宝玉无缘,那么袭人最后的归属是哪里?目前普遍认可的就是嫁给了蒋玉菡,而且在小说中对于这个结局也有铺垫,就是那条大红汗巾子。

那么对于薛宝钗是否也有着类似的结局呢?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是,薛宝钗与贾宝玉到底有没有缘分?站在社会性的角度来看,薛贾两家门当户对,且有金玉良缘加持,肯定是有缘分的。但从小说的创作角度来看,这种社会性的缘分并不是作者所认可和主张的,而是作者所批判的。

那么作者主张什么样的缘分呢?主张诸如像宝黛爱情,张金哥和守备之子的爱情,迎春丫鬟司棋与表哥潘又安的爱情,小红与贾芸的爱情。也就是说,作者主张从人性出发自然则然产生的男女相互间的爱慕之情。

很明显,贾宝玉对薛宝钗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有现实的婚姻。宝玉出家后,等于抛弃了袭人,也一样抛弃了薛宝钗,作为弃妇,她们都要为自己将来作打算。

袭人嫁给了蒋玉菡,那么薛宝钗有没有改嫁呢?从理论上说,她必定是要改嫁的,因为她没有孩子。对于宝钗有没有孩子,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是不可能有的,理由有三:

其一,这是一部悲剧,不是一部奋斗史。

其二,如果有孩子,在前八十回必定有伏笔,这是作者的写作特点,那么有发现作者对此的伏笔吗?

其三,宝玉本来就不认可这桩婚事,他有什么理由还要与宝钗生个孩子,以此来完成世俗者们的期待呢?

由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薛宝钗在宝玉出家后,她必定是要离开贾府的,而年纪尚轻的她,改嫁是最有可能走的路。

  • 从类比古人命运的角色来看

在小说中,作者对薛林二人有对应的古人类比角色。比如在描写黛玉外貌时,作者用了“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中以比干来类比她的心眼多,以西施来类比她的体弱。

再如,林黛玉住在潇湘馆,在她的院子里有湘妃竹,由此引出娥皇女英;在第二十七回,还把她比作了赵飞燕

从对薛林二人对比描写的手法来看,薛宝钗身上也有同样的类比角色。比如第二十七回,薛宝钗被类比为杨贵妃;薛宝钗的居所叫“蘅芜苑”,她也被称为“蘅芜君”,由此而引出她的绝色美貌堪比汉武帝的李夫人

晋代王嘉《拾遗记·前汉上》载, 汉武帝“息于延凉室, 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 而香气乃著衣枕, 历月不散。”

而不论杨贵妃还是李夫人,她们的人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都经历过离婚与再嫁。所以,根据与古人的角色类比,也可以证明,薛宝钗再嫁的可能性很大。

薛宝钗最有可能嫁给什么样的人?会是贾雨村吗?

薛宝钗与贾雨村的缘分

在小说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薛宝钗所得花签是牡丹,其诗签为“任是无情也动人”,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从而形成牡丹、杨妃、宝钗三位一体的类比。

再看《牡丹花》的第一句:似共东风别有因,其意为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而东风则是另有情缘的。这一句点明宝钗也是另有情缘的,而且这份情缘肯定不是贾宝玉,那么会是谁呢?

牡丹花

罗隐 〔唐代〕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再看诗句中的“东风”,如果演化一下,即为“东风化雨”,而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所以,这样联系起来,牡丹的最终归宿就是贾雨村。这个观点出自一位红学前辈。

那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作者有无在小说中为这个结局做了伏笔呢?

从时间上来看,薛宝钗与贾雨村进入贾府的时间差不多,贾雨村是护送林黛玉到金陵,而薛宝钗也几乎在同时进入贾府。

从人物交集上来看,贾雨村与薛林二人,以及贾宝玉都有着诸多缘分。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又受恩于林如海,托贾府的福又有了官做,之后就审判了薛宝钗哥哥薛蟠的案子,他们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小说细节来看,有两处也一前一后写到了二人。第三十二回,贾雨村来拜贾政,却要回回见见宝玉。在这回,宝钗对他也有话说:

宝钗笑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第四十八回,贾赦因为扇子的事,把贾琏给打了一顿,平儿跑去向宝钗讨棒疮药,当着薛宝钗的面儿,把贾雨村给大骂了一顿。

以上这两处为何无端端要把薛宝钗扯进来,难道作者是在暗示之后薛宝钗与贾雨村有所交集吗?

从上述几个要点来看,实际上并不看不出薛宝钗改嫁贾雨村的迹象,但是有一点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价值观确有相同之处。他们接近贾府的目的一致,都是有求于贾府;宝钗和贾雨村一样,有事没事都喜欢见见贾宝玉,宝钗也特爱往怡红院里跑;贾琏挨打平儿开骂,宝玉挨打与薛蟠也有关系,平儿骂得是同一类人。

所以,从薛宝钗与贾雨村的交集上来看,他们没有可能成为夫妻。那么薛宝钗改嫁最有可能嫁给哪类人呢?

笔者认为,从杨贵妃、李夫人这样的人物类比来看,薛宝钗二嫁理应嫁一个地位和威望都较高的人,比如像北静王这类尊贵人物,这才符合她的人物形象。

标签: 薛宝钗贾雨村贾宝玉林黛玉

更多文章

  • 贾雨村洞房花烛夜问小妾一个问题,但他不会听到真实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雨村,甄士隐,娇杏,雨村,贾政

    当年贾雨村上京赶考时,因为没了盘缠,不得已留在了半路上,暂寄在葫芦庙里,靠卖文写字度日。那时候没有如今的“自媒体经济”,他文章水平再高也成不了有百万粉丝的大V,所得当然也只能是勉强饱肚而已,想要挣足上京的钱,那只能说是白日做梦了。不过,贾雨村并不自暴自弃,而仍是攻读不倦,与此同时,他又遇到了两位贵人

  • 红楼梦开篇人物贾雨村,被曹雪芹赋予了很深的寓意,很多人没搞懂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曹雪芹,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贾宝玉

    上一篇拙文(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03《贾雨村一一一代奸雄,四个角色 1》)探讨了雨村在梦幻文本中所扮演的四个角色,本篇拙文将继续对雨村所扮演的后两个角色作进一步探讨。“写假则知真”(脂批)的贾家既艺术再现曹家,又暗喻了清朝皇家[注1],在贾家貌似风平浪静的背后,激荡着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政

  •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为啥还需要贾雨村这个进士给女儿当私塾老师呢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雨村,林如海,林黛玉,贾政,红楼梦,私塾,进士,中国古文献

    题: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为啥还需要贾雨村这个进士给女儿林黛玉当私塾老师呢?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

  • 林黛玉死亡的具体时间,早在第一回就有线索,贾雨村不会让她好过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香菱,林黛玉,贾雨村,贾宝玉,甄士隐,薛宝钗,贾探春,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甄士隐做梦那天,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曹雪芹并没有明写,只用了“过会”去表示。真正明确的第一个日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那一天贾雨村豪言[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甄士隐听闻后,便资助了他五十两银子和两套棉衣。贾雨村凭此北上神京金榜题名,开启了他的“荣耀”人生。八月十五中秋节,

  • 贾雨村能东山再起,关键在于捕捉住2点信息,你也可以学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雨村,贾政,林如海,贾宝玉,宝玉

    上次我们聊了贾雨村丢官后蛰伏期的表现。从他在那个破庙里的表现看,他丝毫没有丢下功名之心,心心念念还是东山再起。对此,我们倒也不必做什么褒贬,毕竟有追求、有事业心是好事,况且他此时也未显露要干祸国殃民的事。本文接着聊聊,他终于等来了起复的机会。话说贾雨村从那个破庙里出来后,就想到那村肆里“沽酒三杯,以

  • 为何说《红楼梦》里贾雨村还是有底气的?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政,江南,宝玉,贾雨村,林如海,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贾雨村的第一次仕途是不顺的,没多久,就打回原形,因为他恃才傲物,不懂那个圈子的规矩,没办法,他原来不是那个圈子的,不知道靠山的意义,不知道如何打成一片,所以很快就被踢出了局,这对于他,是一次小小的打击,好不容易进入了那个圈子,结果又灰溜溜地出来了,换了别人,可能会颓唐,会郁闷,不就是因为

  • 贾雨村VS门子:请开始你的表演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雨村,薛蟠,门子,雨村,贾府

    在《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章回里,呆霸王为了争夺一个女子,将人活活打死。这个女子,就是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而被打死的这个人,名叫冯渊。冯渊死后,其仆人告了一年的状,却无人作主,案子一拖再拖。而贾雨村刚授了应天府,就接到了这起案子。按照程序,贾雨村先将原告传唤到跟前,了解案情。这个案

  • 贾雨村为何能成功逆袭?两个因素很重要,贾政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贾雨村,贾政,甄士隐,贾赦,林如海,薛蟠,中国古文献

    就当官来讲,贾雨村大概算“成功逆袭”的,尽管还是惨淡收尾,但好歹他经历过一朝金榜题名的春风得意,被参革职的寂寞寥落,寻隙而进的东山再起,长袖善舞的青云直上,恩将仇报的借梯登高,到最后肆意贪墨的革职流放……真可谓大起大落,他的人生倒也浓墨重彩。当然,对这个人物是必须批判的,不说别的,根本上就是心术不正

  • 贾雨村是怎样变坏的?线索就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雨村,甄士隐,贾政,贾府,娇杏

    《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贾雨村是个线索性的人物,同时又是个叫人厌恶的人物。他科举高中进士,靠的是甄士隐的慷慨相助,到得有能力回报时,却在英莲(香菱)被拐兼人命案上来个“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他被革起复靠的是贾政、王子腾,官做得顺风顺水,却在贾府败落时划清界限、隔岸观火。对了,他倒在一些徇私枉法的事

  • 《红楼梦》开篇为何要用甄士隐贾雨村两人,他俩人与下文有何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金豆梅标签:银子,贾雨村,甄士隐,贾宝玉,林黛玉,曹雪芹,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第一回到第五回的叙事线索堪称故事的序幕,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半生沉浮,牵连出后文其他人物的命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说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一番开场白后,故事展开了。据说开天辟地时,留下一处窟窿,女娲巧用石头将其完美修复,但有一块顽石未被使用,两位游历人间的神仙,从顽石身边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