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洪熙官:武艺高强,活了93岁,却被一妙龄少女一拳打死

真实的洪熙官:武艺高强,活了93岁,却被一妙龄少女一拳打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孤风婉史 访问量:3756 更新时间:2024/1/18 7:54:40

自古就有人说,天下最遗憾的事莫过于英雄落幕,美人迟暮,比如说曾经赫赫有名的洪拳创始人洪熙官

作为洪拳的开派宗师,洪熙官的大名在当时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除了开创一个武功流派之外,他曾经还是反清复明的义士,汉人眼里的英雄。

按理说,作为武功大师的洪熙官应该是身体硬朗,活到百岁大关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可惜的是,他在93岁时被仇家的女儿一招毙命,不得善终。

生逢乱世,年少苦修

说起洪熙官去世的原因,就不得不先讲述他一生的故事。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来究竟会走什么样的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当时正值明末清初之际,大明的朝廷朝不保夕,纵使崇祯皇帝想改变朝局也是有心无力,整个国家就像一个漏水的破船。

洪熙官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朝代,从小便跟着父母四处逃难,饱受流离之苦。还没等长大成人,明朝的大厦就轰然倒塌,只留下了遍地残骸和数不清的反清复明人士。

由于清朝刚刚建立时秩序还是很混乱,洪熙官怕自己以后依旧会像乱世浮萍一样漂泊无依,所以就拜托了亲戚把他引荐给附近一位很有名气的武功大师去学艺。

这位武功大师的名字叫蔡九仪,据说是少林寺住持的俗家弟子,身上还怀有少林寺的武功绝学《少林拳术秘史》。

经过层层引荐,洪熙官终于见到了蔡九仪,蔡九仪对洪熙官的第一印象也不错,就顺势接受了他的拜师请求,允许洪熙官入门修行。

成功拜入师门的洪熙官非常兴奋,因为他马上就能有一份在乱世中立身的根本了。蔡九仪对徒弟们的教导也非常用心,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过了一段时间后,蔡九仪发现洪熙官的天资格外出众,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于是就对他更为上心,拿出十足的精力来教导洪熙官。

洪熙官也不负所望,不仅悟性极高还十分地勤奋刻苦,没过多久就通过了蔡九仪的考核成为了关门弟子。

这时候,看着洪熙官学有所成,蔡九仪也终于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计划——告诉徒弟们他的真实身份,带着他们反清复明。

蔡九仪是一个反清复明的死忠人士。他原本是明朝大军中的一个小官,后来亲眼目睹了清朝大将洪承畴在和清军大战的前夕叛城投敌,清军摇尾乞怜。

于是就偷偷从已经投降的将军的军队里逃出来,跑到了少林寺学武,隐姓埋名为反清复明做准备,而包括洪熙官在内的这些弟子,就是他反清复明的后备军。

其中,除了洪熙官,被后世誉为南拳宗师的方世玉也是蔡九仪的得意弟子,蔡九仪因材施教,在教导过方世玉后特意把洪熙官送去了少林寺深造。

由于当时的少林寺绝大多数和尚都是汉人,对清军入关占据大明的江山也有诸多不满。

所以无论是北方的嵩山少林寺还是南方的泉州少林寺都在暗中集结爱明人士,商讨反清复明的大计。

同样都是大明的忠臣,再加上蔡九仪也是从少林寺出师,所以很容易地就把洪熙官送进了泉州少林寺去学习。

洪熙官深知自己的一身武艺就是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所以非常的勤奋好学,没过多久就把南北少林寺的武功融会贯通。

感觉自己学有所成,洪熙官决定下山去闯荡,让自己的一身武艺学以致用。

结果没想到,刚下山时间不长,洪熙官就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

大业失败,归隐山林

下山以后,洪熙官想凭借自己的武艺惩恶扬善,替天行道,所以看见什么不平之事都要管一管。

前几次还好,洪熙官仅靠着一身武艺就能让对方跪地求饶。谁承想后来遇到了一个名叫铁头僧的恶霸,用一身铁头功打的洪熙官落荒而逃。

洪熙官对此深以为耻,他自诩正义之士,没想到居然会被一个街头恶霸打败。

经过了这次的教训,洪熙官意识到了自己的功夫还学的不到家,江湖的水太深,随便一个恶霸都有可能是武功高手。

于是,洪熙官静下心来闭门练武,终于将少林寺的武功练至大成。在和同门比试时,就连他师父蔡九仪都不是洪熙官的对手。时机已到,洪熙官终于等到了下山报仇的时刻。

洪熙官原路返回,找到恶霸提出了生死之战。恶霸则是暗中窃喜,他觉得洪熙官不过是手下败将,这一回肯定能和上次一样打他个落花流水。

但是,洪熙官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愣头青了。

他不仅精修了武功还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恶霸的绝学是铁头功,那么恶霸的头骨也必定是他的弱点,只要能用暴力一下子打碎他的头骨,就一定可以打败恶霸。

随后,在打斗的过程中,洪熙官快速出击一把捏碎了恶霸的头骨,恶霸当场气绝而亡。

洪熙官成功地一雪前耻,既铲除了当地的祸害造福百姓,又打败了敌人提升了自己的战斗经验。

经此一战,洪熙官彻底在江湖上出名,人人都知道了有个英雄除掉了为祸一方的铁头僧。

在江湖上游历了一段时间后,洪熙官回到了少林寺,因为蔡九仪告诉他反清复明大业即将开始,要他回去一起做准备,洪熙官这才遵从师命回到了集合点。

然而与此同时,大清朝廷也知道了他们即将复辟的计划,很快就派官府前来围剿。

这次围剿给反清复明的势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少林寺的僧人们几乎死伤殆尽。

其他江湖人士和明朝遗老也死的死逃的逃没剩几个人。洪熙官也是靠着一身绝世武功才在重重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勉强逃了出来。

可是师父蔡九仪却被被围剿的清军乱刀砍死,反清复明的队伍一下子群龙无首。

逃出围剿后,洪熙官又前往大佛寺养伤避难。不过这一次好运没有再降临到他身上。

一位香客在大佛寺无意间发现了洪熙官的踪迹,还告密给了清朝官府,官府立即派重兵追剿。

此后,洪熙官不得已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官府追杀之中,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入茫茫大山里暂避风头。

因为蔡九仪等骨干身亡,少林寺也伤亡惨重,南方地区反清复明的呼声逐渐销声匿迹,再没人敢站出来挑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反清复明的计划被迫暂停。

就在这个时候,定都北京的大清趁机收服了南方,不但除尽了对大清不利的因素,还抓紧了对南方政权的掌控,所有不服清朝管辖的人都被抓进了大牢判罪。

一时间,南方地区人心惶惶,反清复明人士更是藏头匿尾生怕丢了性命。

等到风声过去,洪熙官养好伤之后出来才发现:反清势力已经十不存一,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眼看着清朝势力如日中天,洪熙官也明白了反清复明只不过是异想天开,只能无奈地放弃复明大业,遣散全部的残存力量,转头安心做起江湖人。

开宗立派,命丧黄泉

放弃复明计划的洪熙官彻底接受了现实,他觉得与其亡命天涯,还不如专心修习武学,收徒授艺,把自己的一身武艺传承下去,留得万世芳名。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洪熙官开始了他的授艺之路。

因为在他所有的武功招数之中,拳法最具精髓,所以洪熙官下定决心要开创拳法的门派先河。

一番精心考虑之后,洪熙官把自己的拳法命名为洪拳,并且开创了洪拳派广收门徒。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江湖都沸腾了。此时的洪熙官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岌岌无名的年轻人,而是武功盖世的一代宗师。

不说别的,单说他的拳法和少林棍法那都是当代绝学。拳法集百家所长,拳风凌厉;棍法深得少林精髓,气势逼人,但凡能学会一种都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来找洪熙官拜师学艺的人可以说是犹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不过洪熙官也不是什么人都收,而是细心挑选,专门找一些心怀正义的年轻人传授武艺。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他们学了洪拳之后不去做恶,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毁了洪拳的威名;

另一方面还能打消清朝官府的疑心,向他们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朝廷,不再想着反清复明。

果然,这个办法实施以后,清朝政府减少了对洪熙官的监视,洪熙官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就这样,洪熙官开始专心教授武艺,一心为江湖输送新鲜血液,以前种种只当它是黄粱一场大梦。

在收徒的过程中,洪熙官还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洪定。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洪熙官在刚见面时并没有和洪文定相认,而是暗中传授他武艺,等着洪文定经历了白莲教的追杀之后才和他父子相认。

后来,据知情人透露,洪熙官刚开始确实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因为离家太久,儿子长大成人后与小时候的样貌大相径庭,所以洪熙官一时之间没有辨认出来。

直到认出洪文定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洪文定已经陷入了白莲教的纷争。

洪熙官就打着培养儿子的目的顺势让洪文定经历江湖纷争,修身养性,自己则是在暗中保护他,看着洪文定慢慢成长。

眼看洪文定解决了白莲教,洪熙官立马现身与其相认,让洪文定认祖归宗。

之后,父子俩齐心协力,让洪拳彻底在江湖之间闻名,不少人慕名而来,只求一个学习洪拳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洪熙官的人生走向了晚年,年轻时的经历都成了洪熙官的勋章,向人们诉说着武学宗师一生的艰难与荣誉。

但突然有一天,江湖上传出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93岁的洪熙官被一个妙龄女子一招毙命,横死街头。

整个江湖都陷入了震动,所有人都疯狂打听这女子究竟是谁,什么来历,师承何门何派。

没过几天就有消息传来:杀了洪熙官的女子姓名不详,师承不知,暴露在人前的只有一手精妙绝伦的风眼拳。

洪熙官就是死在风眼拳的攻击之下,那女子只用了这一招就让武学宗师洪熙官命丧黄泉,江湖人大为震惊。

后来有懂行的人解释道:风眼拳的拳型形似凤眼,以食指第二关节作为主要的攻击部位,在打斗时通常用第二关节重力快速击中敌人穴位,以求一招毙命。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出拳本就讲究拳风凌厉,力求快准狠,那么重的拳打到重要的穴位不死才怪。哪怕是武学宗师,也避免不了身体薄弱的穴位因为被人有意击打而丧命。

还有小道消息说那女子是洪熙官仇家的遗孤,苦练武功近十年就是为了找洪熙官报仇雪恨。

江湖人了然,行走江湖谁还没个仇家呢,被人报复那是常有的事,技不如人吃了败仗送命也时不时地发生那么一两起,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因此,洪熙官的死讯就像是往一片大湖里投入了一块巨石,虽然溅起来的水花很大,湖面的浪花也久久不能平息,但终究还是在时间的推移之下逐渐平静下来。

往后人们再提起洪熙官时,只会称赞几句他一手创办的洪拳和离奇的死法,再顺便感慨几句世事无常罢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唯独剩下了他们的一生建树或者轶闻趣事被流传下来,供后人借鉴,从中吸取教训。

洪熙官去世以后,洪拳分裂成了南北两派,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套路,由不同的人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传承人之一就是后来被称作洪拳大师的黄飞鸿,而且经过黄飞鸿的传承以后,洪拳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甚至在2018年录入了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遗,成为了历史瑰宝。

更多文章

  • 亚视版《洪熙官》播出28年,男主成巨星,男配获影帝,多人已转行

    历史解密编辑:娱娱故事会标签:洪熙官,亚视,tvb,甄子丹,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张彻

    上世纪80年代,亚视推出了《大侠霍元甲》《陈真》等民国动作片,取得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进入90年代,亚视在古装剧和时装剧均拍出多部佳作。1994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 新少林五祖 》一经上映,广受好评,李连杰饰演的洪熙官深入人心。同年,亚视邀请在动作电影上已经崭露头角的甄子丹出演电视剧《洪熙官》的

  • 故事:洪拳的创始人洪熙官,活了93岁,却被一妙龄少女一拳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武艺,洪拳,洪熙官,少林寺,少林功夫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新政权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压汉人群体,异族统治激发了明后期忠义爱国志士的反抗,许多潜伏民间,发动各种秘密组织和秘密行动,“反清复明”就是这些民间行动的代表。这些组织的领袖多为具有一定江湖号召力的武学名师。就比如因反抗过清廷而遭受追捕的洪熙官,同时也是

  • 寻味赤坭,洪熙官故里畅享“功夫宴”

    历史解密编辑:广州花都发布标签:富贵,武术,拳法,少林,洪熙官,虎鹤双形

    在岭南之地九曲河边有一片精心雕琢的绿色明珠—赤坭镇这里是广东省著名的“盆景之乡”一代武术宗师洪熙官故里洪熙官位列“少林十虎”之首,是武林一代宗师,其名气之大、影响之深,省内无人能与伦比。他始创的洪拳从最初的一家之拳,发展到今天流派繁衍、传习地域广阔、传习者众多的大家之拳,饮誉全国武术界。作为武术大家

  • 《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卫良妃究竟是何许人

    历史解密编辑:微指尖娱乐呀标签:良妃,康熙,宜妃,惠妃,德妃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寂寞空庭春欲晚》改编自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说,由刘恺威、米雪、张彬彬等联袂主演,主要讲述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和浣衣女卫琳琅之间的爱恨纠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鳌拜被擒,声势浩大的余党清剿随之开始。忠臣阿布鼐受冤遭受灭门之灾,年仅十岁的

  • 僖嫔无儿无女,她哪里来的底气跟德妃和良妃争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德妃,良妃,康熙,妃嫔,皇后

    在电视剧《宫锁心玉》中,西嫒没有孩子也没有女儿。她来自哪里,和德妃或良妃争夺宠物吗?1-德妃德妃成为宠物的理由如下。来这里德妃的孩子很多,只有一个孩子在疼爱,德妃就会跟着水涨船高。二是德妃自身心机过人。她能说会道,善于展现自己的端正、温柔。康熙后宫妃嫔很多,他希望自己的妃嫔都像德妃一样懂事。三是德妃

  • 僖嫔既没有良妃那般得宠,也没有德妃母凭子贵,不争宠叫她咋办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悦至尚标签:德妃,子贵,皇帝,僖嫔,入宫,子嗣,良妃

    《宫锁心玉》里面的僖嫔娘娘总是那么的个性张扬,把争宠摆到台面上,特别是跟德妃娘娘争花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僖嫔变成这样,也是无奈之举。在没入宫之前,僖嫔也有心爱的情郎,就是后来的小顺子。奈何皇帝一道圣旨,僖嫔只能放弃眼前的一切 ,入了宫。入宫前,还把自己的继续给了小顺子,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娶妻生子,把

  • 德妃明知道良妃不是吃头发的妖怪,为什么抓了良妃她就不管了?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德妃,良妃,康熙,赫舍,皇后

    德妃明知道良妃不是吃头发的妖怪,为什么抓了良妃她就不管了?黑狸狸有话讲2022-09-0316:37山西关注在电视剧《宫锁心玉》中,德妃明知道良妃不是吃头发的妖怪,为什么抓了良妃以后,她就不管了?这其中有何猫腻?1-良妃良妃本人有两座靠山。一座是她长得像极了赫舍里皇后,简直就是1:1复刻版。康熙那么

  • 古装穿越剧中的良妃,因美貌被皇上宠幸,儿子差点成为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良妃,宠幸,康熙,宫女,皇位,卫氏

    颇有争议的良妃到底与康熙感情如何?现今的许多穿越剧都是关于良妃的。那么良妃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的?真实的她是康熙帝一生最爱的女子吗?良妃,卫氏,是在辛者库负责洗衣的宫女。不过据史料记载,卫氏“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唾液亦含芬芳气”等。虽不知这样的说法是否夸张,但卫氏作为一个下

  • 同是皇上的妃子同是包衣出身 德妃与良妃的待遇地位千差万别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德妃,良妃,皇上,康熙,惠妃

    网友们好,非常感谢朋友们打开小编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开诚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识和看法,如果说接下来的内容哪怕能对您产生一些小小的快乐,笔者将不胜荣幸!《步步惊心》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两人的差别,当时的若曦进宫选秀,一众阿哥都不想让若曦选中,这边是八阿哥,那边是十三阿哥,分别求得是十四阿哥与四阿哥,

  • 良妃:成为康熙的最爱,为何死后被康熙称为辛者库贱妇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康熙,辛者库,良妃,雍正,惠妃,卫氏

    文/四季文史康熙是一位痴情的皇帝,爱江山也爱美人。他一生的挚爱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良妃卫氏确实是他后宫宠妃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良妃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一个是皇八子胤禩的生母;一个是出身包衣组织即辛者库。一部《寂寞空庭春欲晚》电视剧,演绎了卫琳琅(良妃)酸甜苦辣的一生,但作为康熙最爱的五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