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末,前清逊帝溥仪大婚,迎娶“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轰动北京城。
也因着这桩喜事,沉寂了10年之久的紫禁城,终于重新泛起了一丝生气。
然而,煊赫热闹的婚礼现场,一位年仅9岁的女嘉宾,脸上却满是怅然。
此女名叫完颜童记,是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前清军机大臣的孙子,母亲更是端郡王府的二格格,属皇家亲眷,家世相当显赫。
然而,于她本人而言,更为后世熟知的,并非其贵族出身,而是与她的另一个名字【王敏彤】相关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1912年,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告清王朝正式灭亡。
次年,北京东四三条27号的一座宅子里,完颜童记出生,府内上下满是欢欣。
不过,就如北京城内日益轻减的满清遗风一样,完颜童记这个名字,并未伴随她走过太久。
在国民政府要求下,八旗遗老遗少纷纷改换汉姓,完颜童记也就此改名王敏彤。
她身形纤长、面容姣好,是晚清贵族格格中最有姿容的一个,又是名门望族出身的嫡长女,深受京中青年男子追捧。
尽管王敏彤出生时,清政府已经倒台一年有余,她从小还是受到了满清贵族严苛的贵族教育。
据妹妹王涵回忆,与母亲一起住在外祖父家的时候,姐姐王敏彤每天都享受着所有长辈的宠爱:
“母亲永远只让她跟着,吃饭也能与大人一桌,是我们所不能比的。因为她既驯顺,又白皙漂亮,有着贵族小姐的一切品质,最受长辈喜爱。”
作为八旗贵女中耀眼的一位,王敏彤很小就被特许进出紫禁城,也早早遇见了那个耽误她一生的男人,逊帝溥仪。
王敏彤自知,作为出身上三旗的贵女,将来婚配必然是优先和皇室通婚。
而在这一代女眷中,自己又最为拔尖,很有可能会嫁给溥仪,成为皇帝的妃子。
初入紫禁城,见到比她大五岁的溥仪,小小年纪的王敏彤内心充满了尊敬。
想到这极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丈夫,又不禁心生爱慕。
只可惜,1922年溥仪选妃时,年仅9岁的王敏彤无法参选,只能眼睁睁看着溥仪娶了自己的表姐婉容做皇后。
按前清祖制,皇帝三年一选秀,自溥仪大婚那日,她便开始期待下届选秀自己中选。
直到两年后,冯玉祥浩浩荡荡的“北京事变”,彻底打破了她的幻想。
1924年11月5日,在冯玉祥的指派下,鹿钟麟带兵攻入了紫禁城,将溥仪赶出了自己的家。
迫于武力威胁,溥仪只好带着婉容和文绣出宫,暂时搬到了父亲载沣居住的醇亲王府。
不久后,溥仪一行人又迁到了天津日界里的静园,从此深居简出。
1930年,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母亲也带着王敏彤到了天津日界躲避。
可自此之后,王敏彤这一生中,却再没机会与溥仪相见。
彼时,王敏彤已经十七岁,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纵使她千般不愿,母亲还是为她寻了门亲事。
结婚对象是一位富家少爷,男方家里人对王敏彤很满意,娶这位最美格格进门,也算是荣幸之至。
但少爷本人却不这么想。
他为了反抗家里安排的婚姻,故意在婚前与戏子同居,这在王敏彤的心里属实是扎下了一根刺,甚至以死相逼,拒绝出嫁。
就这样,亲事黄得彻底,母亲也只好由她去。
1959年,溥仪经过改造,重获自由,这让王敏彤的母亲非常高兴。
如今男未婚,女未嫁,这桩事岂不美哉?女儿那么辛苦的等待,也该有个结果!
于是,母亲拜托溥仪的三妹金蕊秀出面,邀请溥仪来王家做客。
面对王家的邀请,溥仪没有拒绝,与族人重逢,这顿饭吃得非常尽兴。
看溥仪如此高兴,王敏彤母亲又托溥仪的三妹夫润麒,给这两人牵线搭桥,并再次邀请溥仪来做客。
明白了老太太的意图后,溥仪却再也不敢登门,甚至自此以后,看到王敏彤母女都会绕道而行。
没有人比溥仪自身更清楚,获得新中国公民身份的这一路上,他走得多艰难。
他彼时最害怕的,就是别人说他政治觉悟不高,和过去割舍不开。
他只是想找一个普通人,共度余生罢了。
这也难怪,溥仪人生中的最后一位妻子,是出身普通的护士李淑贤。
出身高贵,面容清丽,王敏彤本可以拥有属于一段美满的婚姻,过上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却被无意的流水羁绊了近一个世纪,可堪叹息。
直到1967年,溥仪因病去世,王敏彤才终于放下了对他的执念。
人生的最后30余年里,王敏彤不再执着于私人感情,终于学会了对自己的生活用心,完成了与往事的和解。
她终生未婚,人到晚年却也与世无争,活得颇为长寿。
2003年春节期间,王敏彤如往常一样,孤身在养老院吃饺子过年。
出乎意料的是,向来身体不差的她,竟被一只饺子梗住了咽喉,骤然呼吸困难,抢救无效身亡,享年90岁。
随着她的离世,当初那“一心想嫁皇帝”的荒诞往事,也随风消散。
时代的浪涛,从不曾为谁停止奔涌,总是裹挟着人们跌跌撞撞地前行,没有谁能守着死理儿,永远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