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7岁索额图被康熙关进宗人府,每天1碗稀饭,里面只有3粒米

67岁索额图被康熙关进宗人府,每天1碗稀饭,里面只有3粒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颍朵娱乐站 访问量:3933 更新时间:2024/1/18 19:25:17

1703年,67岁的索额图被关在了宗人府。满头白发的他,颤抖着端起碗往嘴里灌。一碗稀饭下肚,索额图只看到了两三粒米,这比昨天的米粒还要少。

索额图知道,这一次,他可能要交代在这里了。

以往被斥责、被“革职”,他总能仗着和康熙的情分,东山再起。可如今,就连小小看守,也敢给他脸色,克扣他的粮食。

最绝望的是,这些看守在克扣他的食物时,还这么规律,米饭一点点变成稀饭,稀饭则变得越来越稀。

而今天的稀饭,只有两三粒米。

索额图想,或许明后天就会是他的死期了,不是赐死就是饿死。

看着眼前光秃秃的墙壁,索额图不由得想起了他和康熙的情谊。自己明明是康熙的最信任的战友,为什么会落得这步田地呢?

他深深地陷入了回忆中。

01擒鳌拜时,他们是最忠实的伙伴

索尼,是顺治临终时留给康熙的辅政大臣。

而索额图,正是索尼的第三子,他虽然比康熙大了十多岁,但从关系上来看,两人最初的相处不像君臣,更像伙伴、像兄弟。

康熙初年,索额图为了帮着康熙擒鳌拜,放弃了吏部右侍郎的优渥官职,跑到宫里去给康熙当侍卫。

在索额图的帮助下,康熙召集了一帮小内监练习布库戏。

这天,康熙特意召鳌拜入宫觐见。索额图则带着一帮小内监隐藏在暗处,鳌拜一进门,“布库戏”的战斗就开始了。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要想赢过他,只有“偷袭”和“群殴”一起用。康熙负责把鳌拜骗进宫,也就是为“偷袭”做准备,而索额图带着小内监们负责“群殴”。

门一关,十多个内监一起上,这才把鳌拜制服。

在这场战斗中,索额图立下了大功,升任国史院大学士。不久,满清恢复内阁,索额图立刻就成了保和殿大学士。

那会的他和康熙,几乎就是最忠实的伙伴。

02平三藩时,出言不逊,康熙依然信任

成为康熙心腹的索额图,开始慢慢膨胀,各方官员也纷纷过来巴结他。

尽管父亲索尼已逝,但皇后赫舍里氏深受康熙宠爱,自己又是康熙最信任的人。这时候的索额图,只觉得风光无限。

但他万万没想到,越是风光,背后越是隐藏着危机。

1673年,尚可喜年迈请辞,向康熙请示,希望能够让儿子继续当藩王,留守广东一带,康熙直接趁机下了撤藩的命令。

同为藩王的吴三桂、耿精忠见这架势,立马主动上书请求康熙撤藩。表面上,吴三桂好像是在顺着康熙撤藩的大局,但实质上这是他们的试探,只等康熙应允,他们就逮准时机作乱。

消息来到京城,康熙召集众人商议。以明珠为首的官员,看穿了吴三桂的狼子野心,纷纷站出来支持撤藩。可索额图却表示,撤藩会引起动荡,强烈反对。

最后,康熙表示下决定撤藩,他表示:

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取自《清史稿》)

本来,在朝堂上政见不一是常有的事情,索额图也算不上大错。

但偏偏,就在吴三桂造反后,索额图把所有的罪过都怪到了“主张撤藩”的官员上,和康熙好一通争执,差点当众让康熙下不来台。

大概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康熙开始对索额图有了异样的想法。

他依然信任索额图,但也没有那么信任索额图了。

不久,赫舍里皇后生下二阿哥胤礽,直接撒手人寰。康熙怀念皇后,亲自教养胤礽,还册封了他为太子。

这样一来,索额图就更加膨胀了。

索额图想,自己是康熙的兄弟,太子的娘家人,敢和自己作对的人,都是没长眼睛。

于是,索党和明珠党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对立。

适当的朝堂较量,康熙是允许的。但索额图的行径,从朝堂的针锋相对延伸到了整个官场,结党营私的贪腐之风也开始被带起来了。

这样的发展倾向,是康熙不能忍的。

于是,康熙把索额图叫到乾清门,苦口婆心相劝,历数朋党之祸:

“在结纳植党者,形迹诡密,人亦难指摘,然背公营私,人必知之。凡论人议事之伺,必以异同为是非,爱憎毁誉,公论难容,国法莫谊。百尔臣工,理宜痛戒。”(取《康熙起居注》)

如果这个时候,索额图可以停手,一切都还来得及。

但这怎么可能呢?

人在最风光的时候,都是不听劝的!

03屡教不改,第一次被革退

康熙劝完之后,索额图还是原样,该勾结就勾结,该贪污就贪污,直到1679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京城地震,许多民房倒塌,有御史上朝禀报灾情时,顺带就牵出了索额图的行径——贪污腐败、纵容手下人为所欲为。

御史掷地有声地摆出了证据,更是将这次地震归结为上天预警。康熙非常失望,下决心严惩索额图,从罚俸开始,一路被革职。

至于索额图的家人,基本都没有受到牵连。

可见,康熙虽然恨铁不成钢,但到底还是顾念了往日恩情,没有下死手。

如果这一次,索额图能够“改邪归正”,一切也都还是有机会的。

可此刻的索额图,心里没有感恩,只有怨恨。他认为自己这次被革职,都是党争失败的结果,要想赢,必须要在党争中搞出更大的势力。

04签订《尼布楚条约》,荣耀归来

两年多之后,康熙再次用索额图,又当上了领侍卫内大臣,出发去中俄边境谈判。

临去之前,康熙把底牌告诉了索额图:最多退到额尔古纳河,实在不行就直接打。

跋涉49天,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终于到达了尼布楚。这49天里,光索额图一人,就有300头骆驼、1500匹马,100多个仆人伺候。

整个使团非常庞大,不像是来谈判,倒像是来旅游的。

谈判开始后,俄方代表戈洛文先提出:“以黑龙江为界,黑龙江以北全部归沙俄。”这索额图怎么敢答应,他直接表示:“绝对不可能,要以贝加尔湖为国界。”

这一天,双方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可刚刚争到第二天,索额图就疲倦了,一上来就主动退让,把底线退到了额尔古纳河。这就相当于,索额图不管不顾直接亮出了底牌。

其实,听到这个底牌,戈洛文非常高兴,这远比沙皇给他的底线好太多,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但是,戈洛文可不是好对付的人,他还想为沙俄谋取更多的利益,便假装坚决不同意索额图的底牌,想要继续谈判。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管戈洛文怎么说,索额图都只有一句话:“遵上谕。”

言下之意:这是我家皇帝给的底线,我们没办法让了。

就在谈判即将破裂的时候,戈洛文同意了这个方案,自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索额图风光回朝,他认为自己光荣地完成了康熙交付的任务。

《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和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正式条约。在大清几乎最强盛的阶段,它只是一个不占便宜的平等条约。

05康熙亲征噶尔丹,再生嫌隙

归来之后,索额图就更加嚣张了。

除却不可忽视的身份,他还有了一层无人能敌的功勋。边境的百年和平,是他签下的条约,这个功劳,是朝中那帮臣子出多少利国利民的主意,都绝对比不上的。

不知道内情的康熙,也开始对索额图有所改观。

可是,这种改观根本没维持多久。

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索额图也跟随前去。

临交战之前,康熙与大将军费扬古商量好,康熙带兵从中路进发,费扬古带兵从西路进发,双方在古拉交会,两面夹击噶尔丹。

就在中路大军前进到科图一带的时候,派出去的探子来报,噶尔丹声称自己从沙俄借了6万兵,只等清朝军队上门来“包饺子”。

索额图一听,这还得了。噶尔丹的军队本就战斗力很强,还借了战斗民族6万军队,而康熙带领的中路大军仅有3万人,一旦在中途遇上,岂不是有去无回。

于是,索额图力荐康熙“打道回府”。

大敌当前,开战在即,最忌讳的就是“临阵脱逃”“扰乱军心”。这两点,索额图都占全了。

康熙质问他:“我一心想要消灭噶尔丹,你却为了不知真假的消息打退堂鼓。如果此时中路退兵,那就等于是送西路去死。”

《清圣祖实录》:朕为一意前进,以剿灭噶尔丹为念。况尔大臣俱系情愿效力,告请从军之人,乃不奋勇前往,邃巡退后,朕必诛之。不知索额图、伊桑阿等视联为何如人卜……且大将军费扬古兵,与朕约期夹击。今朕失约即还,则西路之兵不可问矣。

之后,在中路行进过程中,索额图依然几次进言要退,康熙忍着怒火只是申斥了他。

最后的事实证明,噶尔丹根本没有借到兵,被清军惨败。噶尔丹自己,也直接自杀了。

班师回朝后,康熙论功行赏,勉强给索额图官复原职。

这次复职,让索额图胆战心惊。

他开始意识到,康熙对自己的信任已经渐渐丧失,这时候复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于是,他开始给自己的退休做准备,一面安抚好太子,为日后的辉煌做铺垫,另一面再捞几笔大的,培植一些自己的势力。

几年后,索额图以年迈主动请辞。

乍一看,这好像是索额图政治生涯的“光荣退休”,但事实恰恰相反,最大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06深陷九子夺嫡,被囚禁

这次请辞,是索额图的断尾求生,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意图。

他以为,只要他退休示弱,就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逍遥”。

殊不知,康熙早已经盯上了他。

1702年,康熙南巡,陪同的太子突然病重,康熙就把60多岁的索额图叫过来伺候。康熙还特意下旨,让索额图多陪太子在德州待一段时间,而康熙自己则先行回京。

在德州,索额图和太子度过了最后一段逍遥日子。

索额图无视皇家礼法,骑马到了太子住所的大门口才下马;索额图怂恿太子,要尽早打算,早日登基;甚至索额图还准备帮着太子“谋夺大位”……

索额图以为,自己做的这一切,康熙都不知道。

可不久之后,索额图就被人参了一把,因参与党争而下狱,进了宗人府。

刚进宗人府的时候,索额图以为,这和过去康熙的训斥没什么两样,自己迟早会出来的。

但很快,他就没了这股自信。

因为康熙下了一道旨意:

“尔任大学士时,因贪恶革退,后联复起用,尔并不思念联恩。即若养犬,尚知主思,若尔者,极力加恩亦属无益。朕差人搜与尔行走之江演家,得书字甚多。朕亦欲差人到尔家搜看,但被尔牵连之人甚多,举国俱不得安,所以中止。朕若不先发,尔必发之,朕亦熟思之矣。朕将尔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取自《清圣祖实录》)

“朕若不先发,尔必发之”这几个字,直接就点出来了索额图的谋反之意。

对于有谋反意图的人,康熙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这一次,他只能把念想放在太子身上了,好歹自己对他那么好,好歹他是太子的外祖叔父。

可是,随着在宗人府待的时间越久,索额图就越绝望,因为他的食物在一天天变少。这至少说明,想要他死的人,比想要他活的人势力要大得多。

这人不仅想让自己饿死,还想让自己感受临死前的恐惧。

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也许,在临终前,索额图自己也猜到了——这个人,只能是康熙。

  • 其一,索额图的身份,太不一般。

索额图的身份,太特殊了。

他曾经是康熙最信任的人,被革职之后还能再现辉煌;他还是太子最亲近的外祖叔父,是未来天子的亲信。

而宗人府,是专门囚禁犯错皇室成员的地方,普通犯罪分子根本没资格进去。那里的看守,什么皇宫贵族没见过,不可能因为朝堂上随随便便的某个官员,就这样对他。

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人势力大到看守必须听。

这样的人,在紫禁城没有几个。

  • 其二,康熙对索额图的下手,早就开始了。

在索额图从噶尔丹战役回来、还能官复原职开始,康熙就已经做了要收拾他的准备了。

当时,九龙夺嫡已经如火如荼,康熙的皇子们全都跃跃欲试,搞起了自己的小团体。而索额图,作为原来“索党”的老大,也是一个大毒瘤。

如果想要让儿子们消停一点,那就必须要有人出来做个示范,索额图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不管他曾经地位多高,势力多大,最终忤逆皇帝、搞党争的,下场只会有一个——死。

德州之行,可能就是康熙给索额图的最后一次机会。

但索额图没有抓住,更加肆无忌惮地挑唆太子。

此刻,康熙对他的恨,除了帝王之恨,恨他搞党争,更有一个父亲的恨,恨他教坏了太子。

所以,康熙要一步步饿死索额图,也是绝对有可能的。

当然,关于索额图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不是饿死的,而是在宗人府里被康熙赐死的。

但是,不管索额图是怎么死的,这都是康熙的授意。

1703年九月,67岁的索额图死在了宗人府里。

但这并不是索额图结局的全部。

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杀,家被抄,同党也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后来,太子被废,康熙忍不住又把索额图拎出来骂了一通:“真是本朝第一罪人。”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九·列传五十六》:他日,上谓廷臣曰:“昔索额图怀私,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於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至此,索额图的一生,算是被康熙盖棺定论了:只有罪,没有功。

更多文章

  • 尼布楚和谈:索额图直言,中俄应该以勒拿河为国界线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沙俄,中俄,清朝,索额图,噶尔丹,戈洛文,勒拿河,小说家,尼布楚条约,尼布楚和谈

    中俄应该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为国界线,以西归鄂罗斯,以东的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贝加尔湖等400万平方公里均归中国所有。《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它划分了中俄的边界问题。现在的国人都感觉这个条约吃了亏,而俄罗斯人也觉得他们吃了亏。实际上,

  • 雍正非正常死亡,岳钟琪李卫没有责任,乾隆和田文镜有没有嫌疑?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岳钟琪,李卫,田文镜,雍正,乾隆

    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胤禛驾崩,八月二十四日,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发布了一道很奇怪的诏书,这道诏书是“命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行三年丧”,诏书开头的一句是这样的:“皇考鞠育,顾复深恩,昊天罔极,今忽遭大故,龙御上宾。”这句话的主语是“皇考”,也就雍正皇帝胤禛,这就是说,忽遭大故的是胤禛而不是弘历。那么

  • 雍正王朝:年羹尧和岳钟琪两个大将,到底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年羹尧,岳钟琪,雍正,皇上,朱元璋,李卫

    李卫并没有积极建议杀掉年羹尧,他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年羹尧已经成为四川总督成为封疆大吏的时候,李卫还在雍正潜邸做奴才。后来李卫和翠儿在夜晚偷情被高无庸抓住,绑在大树上警醒他人,毕竟在规矩多的四爷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后来在年羹尧的要求下李卫和翠儿到了年羹尧身边,李卫从此平步青云。李卫从芝麻官小知县一直做

  • 岳飞后代岳钟琪:雍正处死了年羹尧,却放过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岳飞,岳钟琪,年羹尧,雍正,康熙

    这里所说的岳飞后人叫岳钟琪,他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岳飞三子岳霖的直系后人,出身于武将世家。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生有五子分别是: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和五子岳霆。岳飞含冤入狱,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两其斩杀,时年23岁的长子岳云,受父亲的牵连,同父亲一起惨死风波亭。父亲和大哥去世的

  • 岳钟琪马屁拍到马腿上雍正根本不领情:斩监侯并处罚银七十万两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雍正,岳钟琪,乾隆,八旗,年羹尧

    岳钟琪是不是岳飞的后人,咱们暂且不论,就像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裔一样,都是无法考证的事情。即使是可以做亲子鉴定的今天,某影星的一对儿女到底该姓啥都很难说,就更别提后汉三国乃至清朝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岳钟琪是雍正乾隆年间知名度仅次于年羹尧的汉将(不是汉朝之将),而且岳钟琪的钢刀也没有挥向自己的同

  • 岳钟琪是谁,权力有多大?为什么那么多人让他推翻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岳钟琪,雍正,康熙,年羹尧,清朝,岳飞

    岳钟琪是清朝三代名将,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所以说,他的身份不同一般。那么岳钟琪到底有多大权力呢?他的父亲叫岳升龙,是康熙时期的议政大臣,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在岳飞龙的教育下,岳钟琪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饱读经书。岳钟琪第一个官职候补知府是通过捐钱获得的,也叫捐官,古

  • 有人举报岳钟琪要起兵替岳飞报宋金之仇雍正下令:把造谣的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岳钟琪,岳飞,雍正,年羹尧,清朝,八旗

    作为清朝少数或者说仅有的勤政有为之君,雍正皇帝胤禛手下有两大悍将,其一为年羹尧,其二为岳钟琪,连《清史稿》也承认:“终清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锺琪一人而已。”但是年羹尧的下场大家都知道,惨得不能再惨了,而继任者岳钟琪的命运也很坎坷,要不是雍正罩着,早就被八旗贵胄乱拳打死了。在雍正

  • 清朝名将岳钟琪,从人生巅峰到垮台,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清朝,皇上,岳飞,大军,岳钟琪,年羹尧,雍正王朝

    岳钟琪,或许这个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提起他的祖先岳飞,那一定是如雷贯耳。根据岳氏家谱的记载,岳仲琪是岳飞三子岳麟的后裔,岳仲琪已经是第21代了。因为出生在武将世家,他从小接触兵法,也领悟到先辈忠心报国的精神。别人家的孩子玩的是挖鸟蛋、河边散步,他却玩的是排兵布阵。游戏过程中,岳钟琪和家族战的兄弟姐

  • 无论是雍正皇帝,还是乾隆皇帝,为何都不敢重用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平定,岳钟琪,小说家,雍正皇帝(小说),乾隆皇帝(小说)

    岳钟琪清朝三朝名将,被乾隆称赞为“三朝武臣巨擘”,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其实呢,岳钟琪不是没有被重用过,而是因为被人所害,导致他的为官生涯受阻。岳钟琪一开始只是一个文官,他第一个官还是通过捐钱获得的,仅是一个候补知府。虽说如此,但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康熙时代的议政大臣

  • 反贼坑完皇帝坑一直坑到赔军费雍正年的岳钟琪比某小菲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雍正,皇帝,康熙,岳飞,乾隆,曾静,岳钟琪,反贼坑,慈禧太后

    最近前任老公给现任老公支付电费的事件爆火,但某小菲还真不是最惨的,在满清的历史上还有以为堪比小菲的冤种,那就是被祖宗、反贼、皇帝连着坑的岳钟琪,他可是被坑到要全家几代人赔军费。首先岳钟琪倒霉就倒霉在家族血统上,因为他的家族自称是岳飞的后裔。别看岳飞和满清的祖宗(自认的)打过仗,崇拜岳飞也是满清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