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洲名将阿桂号称清代卫青,开拓西北百万公里,和珅屈居他之下

满洲名将阿桂号称清代卫青,开拓西北百万公里,和珅屈居他之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石头人呦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3/12/22 13:29:08

序言

阿桂(1717年—1797年),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时期内阁大学士阿克敦之子,二十岁步入政坛,不到十年时间升至军机章京,跻身朝廷中枢。

1748年出征大小金川时起,弃文从武,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统率大军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准噶尔汗国、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及大小金川。

同时多次屯田伊犁,实现西北经济和农业稳定发展,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立下重大功勋。

他本人更是四次被绘像于紫光阁,两次列名第一,另外阿桂虽然经常出征在外,但却长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地位始终在宠臣和珅之上,因此也是乾隆时期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

显贵名门之后,青年时期暂露头角

公元1717年,阿桂出生于一个达官显贵之家,他的曾祖父雅尔泰、祖父阿思哈均跻身朝廷中枢,担任武英殿大学士。

父亲阿克敦在乾隆朝时期官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要职,颇受乾隆器重。

阿桂自幼聪慧过人,熟读经史子集,史料记载:

“阿桂听人谈论史事,已能明了,记其大略。”

21岁时考中举人,随后靠父亲的庇护,1739年补授兵部主事,此后,更是春风得意,步步高升,

1743年入值军机处,充任军机章京,这一年阿桂年仅26岁。

1747年阿桂跟随军机大臣讷亲、川陕总督张广泗第一次攻打大小金川,但由于清军内部不和,指挥失当,再加上当地土司依靠险要地势和碉楼的坚固防守,致使清军“固守半年,无尺寸之功”。

乾隆盛怒之下,处斩讷亲、张广泗,阿桂也被劾以“勾结张广泗,蒙蔽讷亲”,而交刑部审讯。

不过乾隆感念阿克敦年迈,且膝下只有阿桂一子,也就没有治他的罪,并将其释放回家。这是阿桂政治生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重大政治挫折。

五年后,阿桂被任命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从此扶摇直上,开了出将入相的璀璨一生。

清朝开拓西北第一名将:扫清回疆割据叛乱,拓展疆土百万平方公里

阿桂凭借家族显赫地位,在官场平步青云,但与他的父辈中枢文官经历不同,他走的是在外领兵征伐的武将路线。

1755年,地处北疆的准噶尔汗国发生内乱,此前准噶尔已与清朝对抗七十年之久,历来是清朝西北边防大患,如今却深陷内战,饱受瘟疫雪灾困扰。

乾隆决定出兵准噶尔,完成康熙雍正未能完成的使命,阿桂被派往西北,投身疆场。

在这次统一准噶尔之战中,阿桂奉命负责军需后勤保障以及公文往来传递,虽然是第一次领军在外,但阿桂表现出的机敏勤勉赢得了清军及喀尔喀蒙古亲王的好评。

因此阿桂也被乾隆授予参赞大臣、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等职,在阿桂的调遣保障下,清军粮草充足,精神抖擞,一路势如破竹,直取首府伊犁,准噶尔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1757年,清军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天山北麓全部纳入清朝统治。

不过清廷平定北疆不久,南疆回部(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公然割据,1759年五月,阿桂率军入南疆。

两军在帕米尔地区发生激战,和卓数千军马拼死抵抗,战事一度陷入胶着。

关键时刻,阿桂挺身而出,亲率数百名精锐士兵,由山麓绕出其右冲击,敌军猝不及防,阵势大乱,清军主力乘势掩杀,回部伤亡惨重,狼狈逃窜。

阿桂则一路穷追猛打,回部主力几乎全被歼灭,大小城市望风而降,和卓兄弟只率数百亲信向巴达克山(阿富汗东北部)逃去。

同年十月,巴达克首领素勒坦沙向清军献上大小和卓首级,至此,天山南麓平定,清朝领土向西北推进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乾隆霸气昭示天下:

“甘肃凉州、庄浪再也不是中国边境,原准噶尔故地皆为内地。”

不过阿桂最大的贡献还是屯田伊犁,稳固回疆。平定大小和卓后,清廷面临是否长期驻军伊犁的问题,很多大臣认为:

“皆谓地方辽远,沙漠居多,旧时准夷马匹羊群消耗殆尽,难以为驻守计。”

僵持不下之际,又是阿桂挺身而出,力主在伊犁屯田,既防止叛军死灰复燃,又能挫败俄国吞并伊犁的企图。

阿桂的建议与乾隆不谋而合,很快就得到其批准,而屯田伊犁的担子自然压在阿桂身上。

于是在1760年阿桂组织大量士兵百姓制造农业器具,开发田地,加大农业生产。在阿桂和回疆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伊犁屯田当年就获得丰收。

史载“至秋丰稔,收粮皆倍,兵食以足。”

此后阿桂又继续扩大屯田规模,打通伊犁和乌鲁木齐、南疆通道。

1761年伊犁军民屯垦种地达八千余亩,收获粮食两万七千一百多石,回人参加伊犁屯田有八百户,平均每户收获粮食四十石,总产达到三万二千石左右。

整个新疆从荒芜萧条、饱受战乱摧残的破败变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763年初,阿桂回京,升任军机大臣,六月,乾隆颁旨:

“阿桂在军营殊为出力,且在伊犁办事亦甚妥协,著加恩将阿桂一族由正蓝旗抬入上三旗。”

不久阿桂又被补授正红旗满洲都统,晋太子太保。

1767年,阿桂被任命为伊犁将军,一跃升为封疆大吏,同时仍兼任军机大臣,一时风光无限。

平叛西南,赞襄中枢第一重臣

正当阿桂经略西北军务时,清朝西南紧张局势陡然增加,崛起于中南半岛的缅甸贡榜王朝为取代清朝宗主地位,在中缅边境大肆挑衅,清缅战争于1762年爆发。

在此后的六年时间里,清军三次远征均失败,刘藻、杨应琚、明瑞等三任云贵总督,两个被治罪问斩,一个战死沙场。

为了扭转不利局势,乾隆孤注一掷,派遣自己的心腹重臣、也是富察皇后之弟傅恒为经略出征缅甸,

同时将阿桂从西北调回,任命其为副将军、兵部尚书,协助傅恒第四次进攻缅甸。

1769年九月清军分三路并进,阿桂打造战船,率水师出大金沙江,一路南下攻破多个据点,并在老关屯与傅恒汇合。

但由于缅军的持续抵抗,以及高温多雨的恶劣气候,这些来自北方的清军大部分水土不服,大量士兵病亡,另一副将阿里衮病故,傅恒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正巧缅军遣使求和,在协商一致后,两军于1769年底议和,清军罢兵回师。

虽然阿桂在缅甸战场未能有所成就,但在不久后的平定大小金川之役中大显身手。

1771年位于川西高原的大小金川土司带领部众倚仗险要地势,第二次发动反清叛乱,乾隆以阿桂熟悉当地环境为由派遣其平叛。

阿桂抵达前线后,沉着冷静指挥,攻陷多处叛军碉楼,他本人更是亲率火器营和索伦兵带头发起偷袭冲锋,一举收复小金川全境。

1774年阿桂兵分三路向大金川进攻,经过两年的鏖战围攻,于1776年逼令大金川土司索诺木投降,至此困扰清廷近二十年的大小金川叛乱终于平定。

阿桂也因平叛有功,地位大大提高。乾隆封其为一等诚谋英勇公,加授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

阿桂班师回朝时,乾隆亲自到北京城南“行郊迎礼”。

回京后的阿桂地位直线上升,1777年任武英殿大学士、镶黄旗满洲都统,1778年兼管理藩院。

1780年在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于敏中死后,阿桂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并成为领班军机大臣。

从回京的短短四年时间,阿桂一跃成为朝廷“综理部务,赞襄枢要”的第一重臣,做到出将入相的无上荣耀。

不依附和珅,坚守忠良晚节

阿桂虽然身居中枢机要,大红大紫,但为人却十分谦虚低调,年过花甲依然兢兢业业,从1777年至1789年,他经常以朝廷重臣的身份,被乾隆派往各地解决紧急和棘手的难题。

首先是前往各省办理河工和水利事务,大力整治黄河决口、疏通运河河道淤积,极大恢复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

除督办水利外,阿桂还奉命两次督师镇压甘肃撒拉族、回族起义,查办甘肃布政使王亶望、闽浙总督陈辉祖贪腐案,直到1789年,年过古稀的阿桂才回京任事,不再外派。

不过此时朝局已物是人非,由于和珅善于揣摸和迎合乾隆的心意,成为乾隆眼前的红人,其势力迅速膨胀,权倾朝野。

阿桂虽为领班军机大臣,地位在和珅之上,但他很少在京城处理政务,使得和珅乘机窃取大权,把控朝廷政局。

阿桂对和珅专权十分痛恨,虽然和珅有乾隆在背后撑腰,但他却不愿和和珅同流合污。

平日除乾隆召见议政外,不与和珅有任何往来,但凡站在御阶旁,阿桂一定离和珅有十几步远,即使和珅主动与他商谈政事,阿桂也只是“漫应之”,不移一步。

再加上两人曾经共同平定甘肃叛乱时,阿桂在军中公然讥讽和珅,让其下不来台。

和珅想让自己的弟弟在军中获得足够的权力,也遭到阿桂阻止,导致二人关系长期不睦,当然阿桂地位长期高于和珅也是因为乾隆对和珅的制衡。

不过,阿桂身居官场几十年能够保持正直不阿的品性也实属难得。

1796年嘉庆元年,79岁高龄的阿桂以身体不适,耳聋昏聩为由,致仕退休,正式结束了57年的官场生涯,死后被嘉庆赠与太保,谥号“文成”,入祀贤良祠。

更多文章

  • 和珅曾是刚正不阿的“包青天”,不惧阿桂权势,为陌生女人伸冤!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和珅,阿桂,包青天,纪晓岚,乾隆

    提到和珅,映入你脑海的人是谁?那必然是王刚老师,平生最爱的事就是拍马屁和贪污受贿、干坏事,是一个最大的贪官。就是这样的和珅,也当过帮助被害人沉冤得雪的青天大老爷。您是不是不信?这可是写在正史里面的,那就是海升杀妻案。和珅曾是刚正不阿的“包青天”,不惧阿桂权势,为陌生女人伸冤!撰文:客厅编辑:史小记和

  • 阿桂一句话把和珅吓得面无人色,这是不是和珅恨阿桂入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和珅,阿桂,乾隆,纪晓岚,刘墉,雍正

    清朝的王爷都比较不靠谱,喝烧酒听昆曲养大黄狗,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倒也不能怪清朝宫廷教育失败,而是因为他们有个“立贤不立长”的规矩,一个皇子如果在军事民政方面太优秀了,就会被认为对储君之位感兴趣。所以康熙那个比较有能力的八儿子胤禩变成了“阿其那”,雍正那个比较像老爹的五儿子弘昼,没事就给自己办葬礼

  • 阿桂的春天!田桂森首节有如神助单节三分6中5砍下18分

    历史解密编辑:直播吧标签:吉林,阿桂,福建,田桂森,有如神助

    直播吧1月11日讯 福建VS吉林的比赛首节结束,福建32-23暂时领先。此役福建球员田桂森有如神助,打满首节比赛,7投6中,三分6中5单节砍下18分另有1板1助。

  • 将军阿桂领兵凯旋,乾隆却赏赐一杯毒酒,阿桂大笑举杯,一饮而尽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乾隆,阿桂,清朝,总督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要说谁的权力最大,那么非皇帝莫属,皇帝身为天下臣子的 “君父”,掌握着所有臣子的生杀大权,大臣们不仅要为皇室尽心尽力服务,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毕竟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道皇帝会因为什么突然翻脸。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将军明明打了胜仗凯旋,乾隆皇帝

  • 纳兰明珠:虽是奸臣,却立3大奇功,康熙杀了索额图,为何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雁鸟候东风标签:索额图,康熙,明珠,纳兰,吴三桂,胤礽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淮安、扬州接连发生水灾,康熙帝任命内阁学士汤斌担任江宁巡抚,并主导赈灾,汤斌是清朝著名的大儒(谥号“文正”),此时已经近60岁。汤斌接到任命后,为了能够尽快救灾,他不顾一把老骨头,放弃轿子,选择骑快马赶往江宁,汤斌到任后,拖着病体,立即开始赈灾。既然要赈灾,就必须要和

  • 纳兰明珠得知康熙想处死自己, 交代妻子, 快去弹劾我, 说我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潘潘游记标签:纳兰,康熙,明珠,吴三桂,清朝

    我国史上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许多皇帝,而较靠近现如今的一个朝代——清朝,也许很多人对这下朝代发生的故事都能略知一二。比如清朝的康熙帝,他不仅创造了一个繁荣兴盛的清朝时期,还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而在他建立兴盛的清朝这一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身边贤臣的帮助。那么,康熙帝身边就有两位他很看重的贤臣,分别是索额图

  • 纳兰明珠得知康熙下令处死自己,急忙对妻子说:快去弹劾我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侃娱乐标签:皇帝,皇上,索额图,吴三桂,康熙帝,小说家,努尔哈赤,纳兰明珠,化学武器,慈禧太后

    前言在康熙年间,有这么一位大臣,他靠自己的手段成为了皇帝的心腹,却因犯错被定性为奸臣。危难之际他告诉妻子,让其赶快弹劾自己谋反,这样就能救他一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点个关注,咱们接着往下看。清朝皇帝与大臣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类人,他们对自己的上司特别忠诚,但却是坏事做尽。虽然身

  • 纳兰明珠得知被康熙判死刑,让妻子告他谋反,自己反倒获救了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康熙,纳兰,明珠,和珅,阿济格,亲王

    说到贪官,历朝历代都不少,大家熟悉的可能是和珅,但是其实清朝大贪官可不止这么一位,位列极品的大员还真有不少翻车的,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纳兰明珠,也是因为巨贪而翻车差点被杀了,结果他却让妻子告发自己谋反,这反倒让康熙放了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康熙王朝有两大权臣,一个是索额图,一个是纳兰明珠,俩人明争暗斗

  • 从索额图与纳兰明珠的生死结来看康熙的驾驭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胤礽,鳌拜,胤禵,清朝,索额图,康熙帝,纳兰明珠,化学武器,慈禧太后

    康熙可谓是玩转了权利的游戏,他精明的驾驭之术在纳兰明珠与索额图的党争之中有着完美的体现。康熙的手下曾经有两位肱骨之臣。一位是索尼的三子索额图,他很早就坚定地站在了康熙一边,后来又帮助康熙铲除鳌拜,平定三藩,立下了不世之功,后来一直辅佐太子胤礽;另一位是没有什么显赫背景却精明强干的纳兰明珠,他后来一直

  • 大臣因贪污被打入死牢,纳兰明珠竟对妻子说:快找人说我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戏精爆笑社标签:康熙,皇帝,鳌拜,索额图,小说家,纳兰明珠,慈禧太后

    在我国古代,朝臣最怕被控告的罪名应该就是谋逆罪了。因为要知道,一旦他们被控上这样的罪名,不仅他们自己会被判死刑,他们的家人,甚至是九族,都有可能被处死。但你知道吗?我国清朝时期,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因为明珠触动了康熙皇帝的逆麟,康熙胡乱找了个理由把他关进了监狱。结果令人难以置信,明珠不仅没有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