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解密福康安的真实身份,他和乾隆到底什么关系

清朝解密福康安的真实身份,他和乾隆到底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700 更新时间:2023/12/11 4:26:59

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们都知道,乾隆的白月光是富察皇后,富察皇后有个弟弟叫傅恒,傅恒和尔晴后来生的儿子就是福康安。但历史上,傅恒其实是富察皇后的哥哥,而且福康安也不是傅恒的骨肉,而是乾隆的私生子。

这种宫闱秘事正史中当然不会明确记载,但朝野上下却传的沸沸扬扬,说有一次富察皇后过生日,傅恒夫人也就是富察皇后的亲嫂子前来参加寿筵,结果却被乾隆暗中叫了出去,当天留宿皇帝寝宫。

乾隆十九年(1754)也就是这件事过后一年,富察夫人生下儿子富察·福康安,算起来应该是乾隆的内侄,但是他的一生中却一直在享受着只有皇子才能拥有的一切优待。乾隆皇帝对这个内侄非常宠爱,甚至为了他一再破例,种种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就是当年富察夫人被临幸后怀的龙种。

当然在正史文献中,也暗藏着不少福康安就是乾隆皇帝私生子的线索。

首先,按照大清律法,正常情况下只有皇子才可以在宫中成长,除此之外即使是皇孙也不能轻易入宫觐见皇帝,当年康熙皇帝破例将小弘历带回紫禁城抚养已是天大的恩宠,更不用说外戚了,然而据《清高宗纯皇帝实录》记载,福康安却自小被乾隆安排在宫中抚养,而且还亲自教导,直到成年。就一个内侄,为什么乾隆会为了他不惜冲破祖制,给予他这样特殊的照顾呢?

再说福康安的晋升速度和身份地位。在乾隆的悉心教育下,福康安自幼熟读兵书,武功了得,乾隆也着意锻炼他,让他参与了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廓尔喀入侵西藏等各种战事,乾隆于是迅速将他陆续提拔为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要职,并在他年仅三十二岁时就让他担任了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成为朝堂上下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

按照规定,清朝的异姓爵位共有二十五个等级,最高一级是公爵。也就是说,一个外姓,无论建立了多大的功业,只要不是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就不能被封为王爵,顶天赐个公爵。但乾隆在给福康安安排了那么重要的高官职位的同时,还一步步将他的爵位从云骑尉、嘉勇男爵一路快速升到了嘉勇侯爵、忠锐嘉勇公。

按理说,到这个忠锐嘉勇公时已经是福康安这个外姓能达到的最高爵位了,但在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前往湖南、贵州一带镇压了苗族起义后,乾隆皇帝冲破祖制,给他赐予了皇族宗室才能获得的王爵地位。

但事实上,已经站在异姓封爵体系的最顶端的福康安就算再受乾隆宠信,乾隆也只能给身为公爵的他加一些其他恩荣,比如允许他像宗室皇子王爷们一样使用宝石冠顶,而其他外姓公爵只能用的珊瑚冠顶,或者在给其嫡长子袭爵的基础上再多给另一个儿子封爵的机会。

但乾隆并不按常理出牌,他直接授予福康安只有宗室才能获封的“固山贝子”头衔,而且还允许世袭,这可严重违反了祖宗规定和清朝律法。福康安一个异姓外戚,凭什么能享受只有皇族宗室才能获得的待遇?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福康安在班师回京的路上染了瘴病死了,乾隆悲痛万分,下旨越级追封他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其子孙也被一一晋封公爵、侯爵。于是福康安成了清朝唯一一个被封为王爵的异姓王。

乾隆皇帝甚至还想再给他加封能世袭的“铁帽子王”称号,但自从清人入关以来到乾隆朝的一百多年里,获得“铁帽子王”爵位的只有雍正的十三弟、也就是怡亲王允祥一个人,当然他身体里流的是爱新觉罗氏的血液,但福康安姓富察。由于种种原因,乾隆最后没有追封这个“铁帽子王”,但他这么特殊地对待福康安还是让满朝文武惊掉了下巴,大家不得不怀疑他俩的真实关系。

另外,乾隆把爱女和硕和嘉公主嫁给了福康安的二哥福隆安,让他的大哥也娶了宗室郡王之女。既然乾隆这么宠爱器重福康安,招他当驸马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乾隆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让他娶任何一个爱新觉罗家的女儿,这发生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福康安身上太不可思议了,那原因只可能是这样做有违人伦。

所以很显然,福康安就是乾隆的私生子,坊间也传得沸沸扬扬,等嘉庆亲政后为了保住皇室颜面开始收回乾隆破例赐给福康安一家的各种恩赐,他先将福康安的嫡长子德麟降爵为固山贝子,并革去了他的一切职务,最后干脆随便安了罪名把他的贝子头衔也收回了,杖责之后发配西陲,以此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标签: 福康安乾隆清朝总督傅恒

更多文章

  • 清朝礼亲王昭梿作证:金庸笔下的陈家洛冒充福康安事件真实发生过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福康安,金庸,陈家洛,乾隆,亲王,和珅

    谨以此文向金庸先生致敬。咱们今天要讲的故事跟老先生的名著有关,也就是探讨一下他老人家笔下“陈家洛冒充福康安”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可以请出清朝礼亲王昭梿来作证:这事儿真实发生过!一等嘉勇忠锐公贝子福康安究竟是不是乾隆的儿子?金庸先生说是,不但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就连乾隆也跟雍正没有血缘关系。在金庸先生

  • 《飞狐外传》5位男主结局:胡斐报仇,苗人凤释怀,福康安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倾城巷标签:胡斐,福康安,飞狐外传,苗人凤,胡一刀

    《飞狐外传》是由秦俊杰、林雨申、何润东、梁洁、邢菲领衔主演,叶项明、周晓鸥、黄梦莹、海玲等特别出演的一部古装武侠剧 该剧一开播便人气拉满,掀起了一股全民追剧的热潮。该剧一上来就用行云流水的打戏,征服了观众,尤其是胡一刀和苗人凤之间的较量。两人无论是眼神还是武功,都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证明了秦

  • 飞狐外传:福康安大帅府的宫斗,比胡斐的江湖传奇还要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的清风拂柳标签:福康安,胡斐,飞狐外传,大帅府,慈禧

    新版《飞狐外传》的剧情新增了福康安在宫中内外的一条线,比起胡斐的江湖传奇,福康安大帅府的家长里短,其精彩程度丝毫不逊色,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福康安家里有一位厉害的妻子海兰氏,十分霸道泼辣,她自己无法生育,也不允许福康安的小妾为他怀下孩子。这不,其中一位得宠的小妾,正在和丫鬟憧憬未来,畅想人生,还来

  • 福康安明明是傅恒的儿子,为何外界传言,他是乾隆的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傅恒,富察,和琳,清朝,福康安,乾隆帝,司令部,艺术家,军事制度,慈禧太后

    “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子也。”这是《清史稿》中,对于福康安的记载。通过史书我们了解到,福康安是大学士富察·傅恒的第三子,孝贤纯皇后的侄子,并且深得乾隆重用。然而在外界却有不少传言,说福康安不是傅恒的亲生子,而是乾隆的私生子。在清朝正史的记载中,福康安明明是傅恒的儿子,并且

  • 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傅恒,皇帝,清朝,福康安,乾隆帝,艺术家,金庸笔下角色

    福康安,一出生就被乾隆帝当做皇子培养,长大后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高官厚禄自不必说,他还被封为贝子,死后甚至被封为郡王,纵观清朝历史,能够得到这样待遇的非宗室成员,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人了。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乾隆帝对福康安这个好,他莫非真的是乾隆帝的儿子吗?乾隆帝对福康安超乎寻常的宠爱,让人浮想联翩。

  • 飞狐外传:马春花到死也不知,胡斐从福康安府中救她下了多大盘棋

    历史解密编辑:微谈说影视标签:胡斐,福康安,马春花,徐铮,程灵素

    文/微谈说影视马春花是原著中一个痴情,又可怜,爱行侠仗义的女性角色。说她是个反派,好像也不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正面地害过一个人,甚至还路见不平,出手救了少年胡斐。说她是个好人,那肯定也不是。毕竟她已经和师兄徐铮订婚了,却还和福康安眉来眼去,甚至背叛未婚夫,委身于福康安。可是福康安得到她后,却立刻抛弃了

  • 乾隆最欣赏爱将福康安,在台湾与西藏有什么军事成就?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福康安,乾隆,清廷,总督,清朝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叶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他先后率军平定甘

  • 《延禧攻略》拘泥于仇恨,亲手毁了爱情的福康安,注定留不住昭华

    历史解密编辑:我有一只大旺财标签:福康安,乾隆,亲王,太后,富察,傅恒

    本以为,爱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弥补所有的怨恨,却没想到,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却偏偏又都是爱。当仇恨成了被冰封的海洋,而禁锢其中的人,只能拼了命的,去寻找希望的缺口。复仇者从来没有想过,在这条路上,竟会撞见,那么美丽的阳光,心动的刹那,一切都随之改变。因此,富康安为了报杀母之仇,对昭华公主利用的有多决绝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福康安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福康安,乾隆,总督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本名傅康安,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叶重臣、外戚。大学士傅恒第三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早年以勋戚由侍卫授户部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阿桂参加第二次金川之役。因军功授正白旗满洲都统、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 福康安:恩宠超越和珅,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疑是乾隆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黎庶文史标签:贝子,和珅,傅恒,皇帝,清朝,福康安,乾隆帝,小说家,国防部门,慈禧太后

    一、清代有异姓不封王的规定。除了开国功臣,自康熙以后,只有福康安是个例外——生前被封贝子,死后追赠郡王。在清朝末年,有一首诗歌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甚至传到了皇宫里面。这首诗名为《清宫词》,内容如下: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这首诗以“清宫”为名,暗指这是发生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