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由佩洛西窜台的“窜”想到《红楼梦》薛蟠的“嗡嗡调”及其他

由佩洛西窜台的“窜”想到《红楼梦》薛蟠的“嗡嗡调”及其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净植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4/1/4 1:54:10

01.窜访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对窜访这个词感到好奇,觉得这个“窜”字用得挺好,但到底怎么好,却是只能说出个一二,但说不出更多。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

“窜”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窜,匿也。从鼠在穴中"。”它的意思就是说,窜就是一个穴字加上一个老鼠的鼠字(繁体字),它本义就是老鼠逃入穴中,藏匿、隐匿。然后它又引申出许多其他的意思,比如偷偷摸摸、没有经过批准私自进行,如窜改(也作篡改);还有四处乱跑,如流窜、窜犯等。

这个字是贬义词,我们看看它可以组成的词语,除了上面那些,还有窜扰、窜逃、窜踞、抱头鼠窜等等,没有一个好词儿。

那窜访的意思呢?我查了一下,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这个词,网上“窜访”的解释很多,其中一个解释是这样的:这个词是编出来的,为了丑化自己的敌对人物。一般情况下自己的出国行动用访问、出访、友好访问、国事访问等等,而同样的行动,如果是敌对人物就用窜访,敌对形容敌人物和老鼠一样来回乱窜。

其他解释说法不太一样,但意思都差不多,都是用于敌对人物,指对方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不正当的,是贬义词。这个词用在那个老太婆身上,再合适不过。

02.一个“窜”字,用的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彰显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

什么是春秋笔法?指在写史实的时候,通过特定称谓或者某个字眼,隐晦地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有几件事情可以说明这个笔法的特点。说故事前先来一个说明:臣杀君,子杀父母叫弑。同样是杀了君王,我们看看下面的作者们是如何用词的。

春秋时期,晋灵公无道,赵盾多次劝谏无果,晋灵公还要杀他。他赶紧逃走了。后来,赵盾的族人杀了晋灵公,他才得以回国。史官董狐便用“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之于朝廷,以示笔伐。赵盾很委屈,说明明不是我杀的,怎么还说我弑君呢?

董狐说了,“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句话要想理解,得知道其中两个字的意思,“亡”不是死亡,是逃跑的意思;“反”也不是造反 ,是返回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是执政大臣,逃跑时没有越过边境,原有的君臣大义便还存在;你回来了,应该赶紧组织人讨伐逆贼,结果你没有做。你没有讨伐弑君逆贼,就是失了君臣大义,不说你弑君那去说谁?

董狐笔历史上有名,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就称赞过他。秉笔直言,是一个正直史官的态度。

我们再看孔子的《春秋》记录的另一件事。“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这是齐国的一件大事,齐国的公子无知杀掉了齐国的齐襄公,自己当上了国君,不久后,

无知被大夫雍廪杀死。

在这条记录中,孔子在无知的名字前没有冠以国名或公子的字样,表示对这个人不屑。

无知已经做了国君,但他还是用杀这个字眼,而不是用弑,则表示,不承认他的国君之位。

与之类似的在《孟子》里也有。比如这句“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对纣王用诛,表明作者认为他罪有应得,不认为是弑。大家都熟悉商纣王,这里不再评述。

看到了吧,就是这样,用一个字就能给一个人、一件事定性,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孔子的《春秋》里,这种笔法用得最多,后人便称之为春秋笔法。

我们现在用一个“窜”,就给佩洛西其人其事定性,这就是我们文字的精妙之处,我们的文化,就是这么博大精深。

03.薛蟠的“嗡嗡调”及其他。

近几天,媒体大咖司马南,对这个82岁的老太婆用了“大马猴”一词,也是有才。

他为什么用大马猴这个称谓?可能是因为老太婆的长相,长长瘦瘦的脸,瞪大的眼睛,表情很夸张,不好看。

反正他一提到大马猴这个词,我马上想到了薛蟠的嗡嗡调,一个蚊子嗡嗡嗡,两个苍蝇哼哼哼,随之而来的是“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这个句子里有个“窜”字,莫非大咖的灵感也来自这里?

而嗡嗡嗡和哼哼哼,又让我想到了那个伟人的一句词“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哈哈,是不是很形象。而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最终只能是成为笑柄。

还有人称呼其为老妖婆,其实,对一个人用不同的称呼,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的“春秋笔法”。对老太婆的窜访,湾湾居民的标语,就用一个“滚”字表示对她的厌恶,真是言简意赅立场分明态度坚定,让人倍感解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这个方法。比如某个重要人物去世了,我们会用“逝世”,而不会说“死了”。而我们讨厌的人去世了,我们或许会说某某一命呜呼了,因为一命呜呼不是褒义,带贬义。

当年膏药旗进犯南京,犯下滔天罪行,我们叫他“入侵”,他们却说是“进入”,换一个词说,意思就马上不一样了,可见词语的准确运用是多么的重要。

这几天一直在关心国家大事,毕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成为了我们刻在骨子里的思维了。该出力时出力,我想每个人都会觉得是义不容辞的。

由一个“窜”字,想了许多。现在忽然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看看书,多学点东西,不然,以后可能会越来越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了。

最后问一句,在现实生活中,你会运用春秋笔法来说事吗?欢迎留言讨论哦。

标签: 薛蟠孔子佩洛西商纣王齐国赵盾

更多文章

  • 薛宝钗为何进不了宫?除了在哥哥薛蟠身上,还有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彩色历史说标签:宝玉,黛玉,元春,薛蟠,薛宝钗,薛姨妈,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文中有一段,薛宝钗直接说出自己落选的原因,宝玉说“难怪她们把自己的姐妹比作杨贵妃,因为她们也胖,害羞。”宝钗听了,不禁怒了。想了想,她脸一红,冷笑两声,说道:“我和杨贵妃一样,可是再好的兄长也比不上杨国忠!”。“我更像杨贵妃”,说明薛宝钗坚信自己不弱于杨玉环。只是没有像杨国忠这样好的兄弟,直接

  • 香菱价值被拐子低估:能让冯渊“变性”,让薛蟠眼红,岂值那点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香菱,薛蟠,冯渊,拐子,巧姐

    甄英莲在元宵节被霍启疏忽丢失后,偷了她的拐子并没有走多远。但在没有监控又没有人大规模撒网寻找的年代,一转身就相当于大海捞针。这件事也反应在贾家日后树倒猢狲散上。巧姐父母都有罪,她第一时间肯定靠不上人心惶惶自身难保的贾家人。只会被丫头带着投奔舅舅王仁处。谁能想到王仁不是人的将外甥女拒之门外。此后就算有

  • 香菱美貌如花,却被薛蟠痛打,要说明靠美貌维护的爱情并不可靠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香菱,薛蟠,爱情,薛宝钗,夏金桂

    《红楼梦》里,香菱的美貌也是数一数二的,周瑞家的夸她长得像秦可卿,而酷爱男风的小家少爷冯渊对她一见钟情,决定只娶她一个,绝不娶妻。呆霸王薛蟠也一眼就看上香菱,为了香菱,打死了冯渊,非要带走香菱不可。但是薛蟠纳妾必须经过薛姨妈的许可,为了能得到香菱,薛蟠和薛姨妈不知道吵闹了多少次,才让香菱正式当了他的

  • 薛蟠为抢英莲打死冯渊却能在贾家庇护下安然无事,古时官场太黑暗

    历史解密编辑:芊晨往事标签:薛蟠,冯渊,贾雨村,贾家,贾琏,贾赦

    红楼梦中第四回就写了一件事,揭露了封建社会时期官场的黑暗,官官相护,有权利者互相包庇,那时候官场是有绝对的权利,只是可惜了底层生活的人民,有冤无处可申。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冯渊买了一个丫头,却不知丫头原来是拐子拐来卖的。这名拐子先把丫头卖给了冯渊,冯渊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丫头英莲,准备择一好日子,再接入门

  • 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薛蟠,宝玉,贾琏,探春,柳湘莲,薛宝钗,金玉良缘,中国古文献

    “金玉良缘”的话,是薛家借莺儿之口说出来的,又借宝钗的心理活动予以确认,证实的确有此一说。但有此一说,也要看怎么说。薛蟠提到“金玉良缘”,却偏是宝钗最不能接受的一种。有人说“金玉良缘”是薛家造的谣言。其实大可不必。以薛家的富贵,肯定会与许多知名不知名的僧、道、尼有来往,这些人用预言的形式,给小孩子说

  • 再来说说薛蟠配药:耗费巨资,是给香菱,还是为黛玉?

    历史解密编辑:停留花香标签:薛蟠,黛玉,香菱,宝玉,晴雯,薛姨妈,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哈哈哈哈,都不是。薛蟠那么多的男女情人,为什么非得为了香菱或是黛玉呢?薛蟠配药确有其事,宝玉的话得到了王熙凤的证实。不过呢,宝玉也说了,“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别的不说,就看这“一二年”吧。香菱是薛蟠的屋里人,在他娶妻之前,也兼任着主妇之职。不过薛家人口不多,有薛姨妈这位唠叨的老

  • 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何寓意?从薛蟠抢走香菱,曹雪芹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曹雪芹,香菱,薛蟠,贾宝玉,贾探春

    大观园众人起诗社,提议各自取名号作“笔名”。贾探春说自己喜欢芭蕉取名“蕉下客”,被林黛玉用“蕉叶覆鹿”的典故调侃。(第三十七回)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

  • 香菱被卖给薛蟠前,7年时间都在干啥?扬州瘦马影射黛玉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香菱,薛蟠,宝钗,林黛玉,贾宝玉,扬州瘦马,中国古文献

    香菱在被卖给薛蟠之前的7年里做了什么?变态职业影射黛玉悲惨结局贾宝玉游幻世界时,景欢仙子以“千红一窟”茶和“万岩松杯”酒款待宾客,预示着大观园中,千红啼万燕。桐悲命。贾氏荣宁府和宁夏府美女众多,但若说下场最惨的就是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也就是后来薛蟠的妃子湘菱。香菱的遭遇,其实和最近一个叫方阳阳的女孩

  • 薛蟠被媳妇打骂,贾迎春被丈夫打骂,2桩悲剧婚姻透露了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迎春,薛蟠,薛宝钗,贾琏

    精读《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第80回:薛蟠被媳妇打骂,贾迎春被丈夫打骂,2桩婚姻都是悲剧,四大家族彻底衰落。《红楼梦》描写了贾家由兴到衰的过程,透露出四大家族日薄西山的生活图景。四大家族历经百年,虽然外面架子没倒,但是里面内囊尽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送给刘姥姥的胭脂米要定量供应,多一点富余都不行;

  • 宝玉也是男女通吃的人,凭啥搁贾珍和薛蟠身上就成了没有底线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薛蟠,贾珍,贾蓉,贾宝玉,尤二姐

    题:贾宝玉也是男女通吃的人,凭啥搁贾珍和薛蟠身上就成了没有底线了呢?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