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乾隆众多妃子中,最特殊的一位。
不争势,却能权倾后宫,在妃位长达四十七年。
不争宠,乾隆却对她宠爱有加,甚至78岁时依旧没有忘记她。
她就是陪伴乾隆长达七十一年之久的愉妃。
愉妃究竟有何魅力?78岁仍深受乾隆的宠爱,死后更是被追为贵妃?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有人说,如果一个女人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就要拴住他的胃口。
这里的胃口可以是美食、美貌、才艺等等。
然而,愉妃对于这些胃口的掌握,却远远不及后宫其他的妃子。
那么愉妃又是如何得宠的呢?
要知道愉妃面对的男人,可是中国历史上最风流的皇帝。他不仅后宫佳丽三千,就是在87岁时仍然没有任何的收敛,依然把一位16岁的小姑娘纳为妃子。
面对这样的世纪大渣男,就算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绝色美人,也不可能拴住乾隆的心。更别提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女人了。
那么78岁的愉妃又是如何深得乾隆宠爱的呢?
乾隆六年,海贵人晋封为愉嫔,行册封礼,乾隆定封号为nemgiyen,其意:温和、温柔。
也就是说,在乾隆的心里,愉妃是一位温和、温柔的女人。
这也是乾隆宠爱她的原因。
当然,这种原因还远远不足够拴住乾隆的心。
愉贵妃也被称为海佳氏、海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
虽然郎额尔吉图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但是有钱却没势力。
为了能攀附权势,他把7岁的女儿
送到了皇四子弘历的府上,成为了格格。
请不要误会,这里的格格并非指皇帝的女儿。而是其他人的侍妾。
在大清王朝中,侍妾的地位非常卑微。
我们常说三妻四妾,侍妾比妾的地位还要低。
一般来说,侍妾是妾和侍女的合成体。
她们不但要侍奉主人的起居,还要担负着传宗接代的义务。
自从进了皇家的大门后,海氏一直做着最苦最累的活。
说到这里,不得不劈腿说一说海氏的父亲,这位父亲真是一个人渣。正所谓虎毒不食子,为了手中的权势,竟然让女儿给别人当侍女。这位父亲真的太狠心了。
幸好的是,海氏聪明、温柔大方、善解人意,很快地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没有登基前,身边就已经有了8个女人,海氏的身份最低微,却是最受宠的一位。
雍正十三年,弘历登基为乾隆帝。他的女人们也得到了集体册封,海氏被为了封海常在,从那以后,海氏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似的,一路畅通。
乾隆登基第二年,这位曾经的侍女,再次被晋封为海贵人。
在清王朝的后宫中,妃嫔在短时间内被提升一个等级,只有两种特殊情况。一个是家族背后强大势力的支持。另一个是乾隆的宠爱。很明显,海常在属于后者。
不仅如此,四年后,又被晋封为愉嫔,乾隆十年,晋为愉妃。乾隆十三年,愉妃已位居妃位之首。就连当时十分受宠的令妃魏璎珞都排在她的后面。
从以上分析,愉妃之所以受宠,其一是年轻漂亮。其二就是善解人意、温柔大方。但是她所受宠的两个条件,只会随着自己的老去变得一文不值。
其实,愉妃在年逾古稀时还受宠的原因,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愉妃的儿子永琪。
乾隆六年,海贵人生下皇五子永琪。在清王朝的后宫中,母凭子贵是永远改变不了定律。即使是皇帝再宠爱的女子,如果没有为皇室生下一儿半女,迟早会失宠的。海氏为乾隆生下了一个龙子永琪,这个儿子深得乾隆的宠爱。
然而,乾隆一生中有十七个儿子,为何乾隆独宠永琪呢?
永琪被乾隆看重,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儿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骑射、精于天文算法。更重要的是,这个儿子曾不顾自己的性命保护了他。
有一次,乾隆在圆明园看完龙舟后,在九州清晏殿小憩片刻。为了不打扰皇帝休息,周围的人都被撤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了两个儿子永珹和永琪。
但不知何故,殿内突生大火,火势很猛,不一会就把三人围困在大火之中。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永琪背起了乾隆直接冲了出去。
乾隆获救后,这才知道,永珹弃自己不顾,早就逃了出去。永珹的做法让乾隆很寒心。相反,永琪在生死关头仍然没有忘记这位老父亲,这让乾隆异常感动。
从那以后,乾隆对这个儿子异常的偏爱。
乾隆对永琪偏爱到了什么程度?24岁时就被封为了和硕荣亲王。这份荣耀就连嘉庆帝都排在其后。只不过,他宠爱的这个儿子却在26岁因病去世。
乾隆对永琪的死悲痛欲绝,下令将他葬入了定亲王墓,也就是太子陵。从这里可以看出,乾隆已经把永琪当成了第一继承人。即使这个儿子已经死去,永琪在他心中的地位依旧没有改变。
永琪死后,乾隆的心里像是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一直无法释怀。每次想到这个儿子,乾隆都会想到久居后宫中的愉妃。因为乾隆知道,他心中的那股遗憾和愉妃比起来,却显得微不足道。
后来,乾隆把对永琪的爱全部折射到愉妃的身上。即使是愉妃已经年逾古稀,乾隆依然会找她互诉衷肠。只不过,此时的乾隆不再是一位皇帝,而是愉妃的丈夫,永琪的父亲。
乾隆57年,78岁的愉妃离开了人世,乾隆听到死讯后异常悲痛,连下4道谕旨为她办理丧事。愉妃死后被追封为愉贵妃,规格仅次于纯惠皇贵妃。
纵观愉妃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可悲的。幸运的是,她从一位侍女变成了宠妃,一生生活无忧。可悲的是,儿子永琪的去世,却让她抱憾终生。尤其是到了晚年,她的人生异常的凄凉。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期待你的关注
我是滕飞历史说文化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