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十五回,邢夫人的弟弟邢德全酒后失态,在贾珍面臆痛诉邢夫人做事不公:
“老贤甥,你不知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尚小,世事不知。他姊妹三个人,只有你令伯母年长出阁,一分家私都是他把持带来。如今二家姐虽也出阁,他家也甚艰窘,三家姐尚在家里,一应用度都是这里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
从邢德全所述中可知,邢夫人有两个妹妹,其中一个出嫁,另外一个迟迟未嫁。
这个未出嫁的妹妹年纪有多大?
邢夫人此时已经年过半百,邢德全年纪也不小,从他的女儿邢岫烟嫁给薛蝌之事来推测,邢岫烟大约十七八岁,邢德全至少应该四五十岁,所以,邢夫人未出嫁的妹妹至少四十岁。
现代社会,女人过了四十岁出嫁的都比较少见,封建社会这样的女人基本没有机会嫁为人妇。
邢夫人的妹妹为何这样大的年纪还不出嫁?原因至少有四个:
1.邢夫人嫁给豪门,锦衣玉食的生活给妹妹描绘了一张美好“蓝图”
邢夫人虽然是贾赦的续弦,但是嫁入豪门之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荣国府内虽然不是管家之婆,但地位却是与王夫人等同的,无论是贾家内部祭祀,请客吃饭,还是对外交往,都如同王夫人一样是诰命夫人,表面上始终与王夫人平起平坐。
对于贾家内部来说,虽然大多数人看不起邢夫人,但是在外人眼里,邢夫人却是风光无限。无论什么时代,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这样的姐姐,邢夫人的妹妹自然想嫁入豪门。但是豪门少之少,她的机会并不多。
2.邢夫人的第一个妹妹出嫁后,艰难的生活成为她的妹妹不愿意出嫁的缘由
邢夫人的第一个妹妹已经出嫁,按照邢德全的说法,出嫁之后家境窘迫。
邢德全过得并不富裕,生活困顿之下带着全家投靠王夫人,如此家境的他能说出二姐的家境“甚艰窘”,充分说明邢夫人的妹妹出嫁后,生活过得很辛苦。
大姐过得很宽裕,披金挂银,衣食无忧;二姐出嫁后,弟弟邢德全都称之为穷人;两个姐姐的遭遇,让邢夫人的第二个妹妹择偶有了倾向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她自然不想草草出嫁。
3.邢夫人的一直不间断的保障,让她妹妹不愿意出嫁
邢德全向贾珍等人诉苦时明确说道:“三家姐尚在家里,一应用度都是这里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
邢夫人贪财,更喜欢敛财,贾琏与王熙凤伙同鸳鸯偷当贾母的财物后,她索要了200两银子;邢夫人出嫁时,将邢家的家当全部带入到贾家,贾家百年富贵,家大业大,不会用到她的嫁妆,所以邢夫人手中有钱,能够保障妹妹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邢夫人的二妹妹完全可以“躺平”。
4.傅秋芳的处境,暗示邢夫人也有想让妹妹高嫁的想法
傅秋芳是贾政的门生通判傅试的妹妹。
傅试原是暴发户,因为妹妹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所以傅试安心仗着妹子,要与豪门贵族结亲,不肯轻意许人,一直耽误到已二十三岁,也没给她找婆家。
傅试不知道,豪门贵族不选傅秋芳,是嫌弃他家穷酸,根基浅薄,所以不肯求配,傅试想高嫁妹妹的想法,最终误了妹妹的终身大事。
邢夫人愚蠢,迟迟没有安排妹妹出嫁,反而一直供养她的生活,应该也是如同傅试一样,把妹妹当成了结交富贵人家的跳板,妄想通过嫁人逆袭翻身。
5.结语
现代社会流行一句话,女人一生有两次改命的机会:一次是生得好,出生在富贵之家;另一次是嫁得好,遇上高富帅,出嫁后直接可以躺平。这个观点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却不是真理。
表面上看,封建社会女人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参与传竞争的能力,所以邢夫人妹妹选择不出嫁,自有道理。
事实上并非如此,依靠婚姻改变命运的想法做法都是荒谬的。
邢夫人嫁进了贾家,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但精神生活却受到了压制。贾赦想娶小妾,她要充当“媒婆”;婆婆对儿子不满,她要当牺牲品挨训斥……
一个人活着,物质生活很重要,但精神生活更重要,物质的富足永远无法抵挡精神的摧残。所以,邢夫人迟迟不让妹妹出嫁,或者妄想让妹妹嫁入豪门,都是错误的选择。
事实上,一个女人过了四十岁,人生进入下半场后,想要通过嫁人实现人生翻转,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邢夫人的妹妹,最终也会如大多数女人一样,成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可怜女人。
作者:小涵读书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