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之死:被阿济格一路追击,仓皇逃窜后被村民围困,自杀身亡

李自成之死:被阿济格一路追击,仓皇逃窜后被村民围困,自杀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草莓文旅 访问量:3618 更新时间:2024/1/11 7:54:12

李自成作为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佼佼者,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在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但是,李自成本可以像朱元璋一样,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但是,由于他的短视,缺乏远见和格局,一顿骚操作,使得到手的肉飞走了。最终,在清军的逼迫下,不得不退出北京。

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其实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当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统一的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明朝残余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还统治着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另外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农民起义军在四处活动。对多尔衮来说,形势并不乐观。

对李自成来说,退出北京也不等于是失败。如果能够重整队伍,充分利用各地起义军的力量,联合对抗清军,不说胜券在握,胜利的几率也很大。

然而,李自成退出北京之后,在清军大军面前,一败再败,再没有雄起过。

清军这边,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后,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以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减小阻力。然后把年幼的顺治皇帝接到北京登基,宣布统治权,迅速稳定了北京的局势。

多尔衮把李自成当作最大的威胁,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李自成。

多尔衮这个人,是难得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瞅准农民军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便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对一些小股势力,先进行招抚,给农民军首领封官许愿。这一招很灵验,不少小股势力都投降了清朝。为了稳住弘光小朝廷,多尔衮派出大量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到南明进行招抚劝降。他还亲自写信给南明的史可法,说只要南明归降清朝,削除皇帝封号,大清可以保你“永绥福禄”。

弘光小朝廷以为多尔衮是真心实意来谈判,便派了左懋第率领谈判团到北京开展谈判。结果刚到北京,就被多尔衮下令软禁起来,也不谈,也不给明确答复。

另一边,多尔衮派出大军,大力追剿李自成。多尔衮先后派叶臣、石廷柱、巴哈纳、马国柱、吴惟华等将领进攻山西,十月攻陷太原,进而包围陕西。多尔衮下令由阿济格追击李自成军,多铎则南下牵制南明。在清军的追击之下,李自成毫无还手之力,一路逃窜。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阿济格率领清军开始攻打潼关。李自成率领残部迎敌,双方展开激战。到十二月底,李自成兵力不支,避战保兵,向湖北转移,潼关被清军攻破。李自成宣布要攻打南京。

顺治二年四月,李自成进入武昌,清军穷追不舍,双方在武昌激战。李自成军被打败,李自成被迫转进江西。五月,清军追到江西,把李自成的残军围困。李自成穷途末路,兵败被杀。

李自成虽然领导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最终攻入北京,灭亡了明王朝。但是,李自成目光短浅,他的队伍里读书人也不多,智囊团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农民和低级官吏。这就注定这场农民起义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能够稳定民心,团结一切力量,那么,清军不会那么容易就入关。即使他败退之后,能够痛定思痛,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军,形成优势兵力,那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

只可惜,李自成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没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李自成是怎么死的?说法比较多。

阿济格在给多尔衮的奏报中说,李自成因走投无路,随身携带步卒二十人,逃跑过程中,村民以为是山贼,将他们团团围住,李自成无法逃脱,“遂自缢死”。这是官方权威说法,被诸多史书采用。这种说法是最可信的一种。

除了自杀说之外,关于李自成之死,还有不少说法,例如战死说、误杀说等等,更有一些野史秘闻记载,李自成其实没有死,而是秘密逃出,剃发当了和尚,就隐居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李自成是多尔衮的心腹大患,他若不死,多尔衮岂能甘心?多尔衮看了阿济格的奏报,相信李自成是死了,所以此后不再追寻。至于怎么死的,对多尔衮来说,并不重要。

更多文章

  •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阿济格,王寺,努尔哈赤,皇太极,住持,顺治,阿巴亥,八王寺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宗室将领。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坐落于沈阳大东区小北街上的八王寺,是一座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寺。据辽宁档案馆的档案记载,八王寺本身应该称为大法寺,那么它又是怎么成为了八王寺?而“八王”又指的是谁呢?说起来,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经过

  • 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为何会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顺治,努尔哈赤,摄政王,李自成,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国防政策,军事政策

    狱中的阿济格一副死猪不怕烫的姿态,公然挖地道企图越狱,失败后又放火焚烧监门。如此折腾了十个月,终于有人跟他对话了:阿济格悖乱已极,赐自尽!阿济格为大清定鼎江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且还有个“皇父摄政王”的弟弟护佑,按理来说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可阿济格就是这么牛,愣是以“六亲不认”的风骚步伐走向了“众

  • 阿济格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手握重兵,为什么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伊人醉墨标签:阿济格,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阿巴泰,阿巴亥,明朝

    1650年,大清第一王多尔衮在郊外狩猎,突然意外坠马,不久便不治身亡了。没想到他的哥哥阿济格却喜不自胜,迅速带着儿子兵马包围了皇宫,只为摄政王的位置。但此时的顺治帝却不慌不忙,怒极反笑道:“简直愚昧无知。”阿济格是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在排兵布阵这一方面可谓是一把好手,可惜头脑简单缺少谋略和智慧。

  • 阿济格战功卓著,还是顺治帝的叔父,为何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多铎,亲王,阿济格,多尔衮,皇太极,顺治帝,小说家,努尔哈赤,化学武器,慈禧太后

    在清朝入关作战的过程中,两位宗室的战功最高,一个是豫亲王多铎,另一个是英亲王阿济格。两人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而且是同母所生,阿济格排行第十二,多铎排行第十五。然而,两个人的命运却并不相同,多铎早年间病死,子孙承袭豫亲王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阿济格却被自己的侄子顺治帝赐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好好的亲王不当,非要把自己给折腾死,阿济格到底有多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解华彩说奇闻标签:亲王,多铎,顺治,阿济格,多尔衮,慈禧太后

    顺治八年十月十六日,顺治皇帝福临以“诸王以阿济格悖乱已极,留之恐贻后患,应立即处死”的罪名,赐英亲王阿济格自尽。阿济格是多尔衮的胞兄,顺治此举是否有抱负之嫌呢?事实并非如此,阿济格之死归结起来就六个字:自作孽不可活!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在众多的皇子中,努尔哈赤最不喜欢的就是阿济格,因为他长着

  • 好好的亲王不当,非要把自己给折腾死,阿济格到底有多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阿济格,多尔衮,亲王,多铎,顺治

    顺治八年十月十六日,顺治皇帝福临以“诸王以阿济格悖乱已极,留之恐贻后患,应立即处死”的罪名,赐英亲王阿济格自尽。阿济格是多尔衮的胞兄,顺治此举是否有抱负之嫌呢?事实并非如此,阿济格之死归结起来就六个字:自作孽不可活!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在众多的皇子中,努尔哈赤最不喜欢的就是阿济格,因为他长着

  • 大顺朝的阿济格,下命令将刘宗敏施以勒刑,带宋献策回到燕京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阿济格,刘宗敏,宋献策,施以勒,吴三桂,李自成

    导语:当年清兵攻至九江的时候,大顺残党李自成已是穷途末路,现在只能在山里借草木之硕来藏一藏,终日如虫蚁一般逃窜见不得光。但这个结果却让清兵的亲王十分满意,他感到云雾顿开,看来终于到了最后时刻,李自成已是苟延残喘命不多矣。阿济格直接把船开了出来,势必要亲自去看一看。大顺朝的阿济格,下命令将刘宗敏施以勒

  • 代善、多尔衮、皇太极皆可堪大任,努尔哈赤为何至死不确立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刘讲的好啊标签:代善,贝勒,明朝,皇太极,多尔衮,阿巴亥,阿济格,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

    代善、多尔衮、皇太极皆可堪大任,努尔哈赤为何至死不确立继承人历史上的每个朝代,皇帝向来是个孤独的职业,大权在握却高处不胜寒。虽说皇帝富有海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皇帝却没有一个朋友,甚至连亲人儿子都无法信任。甚至有些皇帝坐上皇位后得到的只有明枪暗箭、阴谋诡计、众叛亲离。作者今天就

  • 一代名将代善,为何放弃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虾仁不眨眼标签:代善,努尔哈赤,皇太极,硕托,阿巴亥,莽古尔泰

    在绝对权力面前,没有人愿意放弃皇位的诱惑。代善只是自己把守不住这第一继承人的地位,妥妥地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最终在政治权谋上输给了皇太极…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军事能力还不错,一度是嗣子人选。可惜褚英为人专横跋扈不能容人,扬言即位后将处死所有不听他话的弟弟和大臣们,并私下勾结朋党进行阴谋活动,还诅咒父

  • 代善与阿巴亥有暧昧,为何不拥立其子多尔衮继位?却拥立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代善,褚英,阿巴亥,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清太祖大妃

    努尔哈赤晚年时已让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事,四人权力极大,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和其余诸皇子更是都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但是皇太极就因为得到了代善的支持才会继承了皇位,代善曾经与多尔衮生母大妃阿巴亥传出有暧昧关系,既然这样他为何不选择支持多尔衮,而是选择了支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