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代善、多尔衮、皇太极皆可堪大任,努尔哈赤为何至死不确立继承人

代善、多尔衮、皇太极皆可堪大任,努尔哈赤为何至死不确立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刘讲的好啊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1/16 10:53:59

代善多尔衮皇太极皆可堪大任,努尔哈赤为何至死不确立继承人

历史上的每个朝代,皇帝向来是个孤独的职业,大权在握却高处不胜寒。虽说皇帝富有海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皇帝却没有一个朋友,甚至连亲人儿子都无法信任。甚至有些皇帝坐上皇位后得到的只有明枪暗箭、阴谋诡计、众叛亲离。作者今天就讲诉努尔哈赤的孤独,他子嗣众多,却没有一个值得信任,以至于至死都没有明确继承人。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努尔哈赤的儿子个个能征善战,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八子皇太极、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都是个顶个的英雄。那努尔哈赤到底最喜欢最信任哪个儿子呢?

万历二十九年,海西女真乌拉部的十二岁少女阿巴亥嫁给了比她年长三十一岁的努尔哈赤。这其中是否存在爱情,作者不得而知,但是作者相信,努尔哈赤是深爱这个女孩的。若干年后,他们拥有了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是三个与众不同的儿子,起码努尔哈赤在他们身上赋予了不一的父爱,一人赐予一旗。在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分别只有十九岁、十二岁和十岁的时候,就不由分说地“被成为”镶红、正白和镶白三旗的旗主。八旗人马,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们拥有了三旗。另外五旗则由四大贝勒掌控,其中皇太极掌握两黄旗,代善掌握正红旗,阿敏掌握镶蓝旗,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

三比五,表面上看阿巴亥的儿子们与四大贝勒相比处于下风,但三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因为他们拥有同一个母亲——阿巴亥。史载,阿巴亥“嫉妒、有机变”,但努尔哈赤喜爱或者说看到的只是阿巴亥的聪明机变,却看不到危险正在降临。他的婚姻生活注定要遗到权力与阴谋的联合绞杀,而聪明如他竟然也会被利用、被伤害。天命五年(1620年)三月,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塔音察曝光了大福晋阿巴亥的绝对隐私。阿巴亥和大贝勒代善的关系暧昧不堪。在一天之内,大福晋阿巴亥两三次派人到大贝勒家去,原因不明。而且大福晋阿巴亥自己在深夜时高开院子也有两三次之多,去向不明。另外,大福晋还曾两次给大贝勒代善送好吃的,动机不明。

总之阿巴亥和大贝勒代善的关系不一般。努尔哈赤没有怀疑小福晋所说的一切。因为他自己先前说过这样的话:在其百年之后,大贝勒代善要好好照顺阿巴亥及她的儿子们。这话隐隐地有立代善为太子的意思,可现在的问题是努尔哈赤还没死呢,代善这就照顾上了?还主动地眉来眼去,努尔哈赤想不通。其实,要细说起来努尔哈赤也不是不相信爱情,他是不相信人性。他最后做出的决定是“休离”这个女人,“休离”不是离婚,类似于抛弃。努尔哈赤以一个体面的理由抛弃了他深爱二十多年的女人,目的是为了保住家族的荣誉和权力的延续。但努尔哈赤不知道,自己竟然上当了,上了儿子皇太极的当,因为这都是他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的策划。

为了获得最高权力而牺牲父亲的婚姻生活,皇太极认为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皇太极要的就是一箭双雕,一方面拿下大福晋阿巴亥,瓦解她和她三个儿子尤其是多尔衮组成的无敌阵营。另一方面也中伤大贝勒代善,这个他问鼎王位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只是到最后,努尔哈赤似乎明白了皇太极的机心,大贝勒代善被算计了,阿敏和莽古尔泰已然不是皇太极的对手。四大贝勒中,皇太极将局做到最后,也做得最好。毫无疑问,他应该是胜出者。但努尔哈赤尽管明白皇太极的机心,却不放心在自己百年之后把这个王朝交给他。因为未来是可以想见的,一旦皇太极继位,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将有性命之忧。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他们能全身而退吗?

特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和他们的母亲阿巴亥,注定走上不归路。如果前三大贝勒由于实力不济不能成为皇太极对手的话,那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以及他们的母亲阿巴亥却是皇太极不能不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他们四位一体对皇太极来说是致命的。多尔衮和多铎具有成长性力量,阿巴亥届时将以皇太后自居,所谓杀伐决断那是瞬间之事。因此,双方的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反过来的情形也是如此,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人中不管谁继位,皇太极都不可能臣服。这个掌握两黄旗的四贝勒皇太极最本能的选择便是反叛。届时,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秦旗下的部队出于各自利益卷进来浑水摸鱼,大清将危在旦夕。

所以,来日不多的努尔哈赤不得不面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立谁为储?毕竞,对一个王者来说,有心机虽然必不可少,但心机太重也就意味着杀心太重。努尔哈赤自己杀了多少人啊,先是幽禁处死胞弟舒尔哈齐,然后又杀死长子褚英。如果努尔哈赤下手再重一点的话,大贝勒代善和大福晋阿巴亥估计也会死在他的手上。或许到了这个时候努尔哈赤才真正明白王者之道,其实就在“不杀”二字。不杀而能治国,这才是真正懂得王道的人,只可惜他身边不存在这样的人。垂垂老矣的努尔哈赤想给大金国的未来一个美好而善良的前景,但到最后才发觉,那些与亲情有关的悲剧注定要以轮回的形式重新演绎。人生最大的悲凉在于,从一无所到走向巅峰、功成名就时,命运却给出了一道无解的难题——后继乏人。

因为每一个儿子都可疑,每一个儿子都可能是敌人。努尔哈赤虽然子孙多多,却没有一个可以倚靠的最佳人选。所以到最后,这位心力憔悴的大汗没有指定继承人,而是宣布《汗谕》。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推举新汗和废黜大汗的制度。努尔哈赤似乎原谅了所有的亲人,却没有信任任何一个亲人。努尔哈赤把难题留给了后世,留给了时间,因为他不想再杀任何一个身边的亲人了,也无力再杀。就让八和硕贝勒自己去找那个最佳人选吧,虽然这样的寻找过程很可能就是一场残酷的杀戮!爱谁谁,恨谁谁。现在,垂垂老矣的努尔哈赤真的累了,也病了。公元1626年的8月11日,六十八岁的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命悬一线,奄奄一息,给后世留下悬念无限。而他周围的人则开始蠢蠢欲动,比如皇太极,比如阿巴亥、多尔衮。一出与亲情有关的悲剧将以轮回的形式开始重新演绎。

更多文章

  • 一代名将代善,为何放弃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虾仁不眨眼标签:代善,努尔哈赤,皇太极,硕托,阿巴亥,莽古尔泰

    在绝对权力面前,没有人愿意放弃皇位的诱惑。代善只是自己把守不住这第一继承人的地位,妥妥地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最终在政治权谋上输给了皇太极…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军事能力还不错,一度是嗣子人选。可惜褚英为人专横跋扈不能容人,扬言即位后将处死所有不听他话的弟弟和大臣们,并私下勾结朋党进行阴谋活动,还诅咒父

  • 代善与阿巴亥有暧昧,为何不拥立其子多尔衮继位?却拥立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代善,褚英,阿巴亥,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清太祖大妃

    努尔哈赤晚年时已让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事,四人权力极大,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和其余诸皇子更是都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但是皇太极就因为得到了代善的支持才会继承了皇位,代善曾经与多尔衮生母大妃阿巴亥传出有暧昧关系,既然这样他为何不选择支持多尔衮,而是选择了支持皇

  • 清史:1620年“大妃事件”,代善失去“储君”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代善,储君,阿巴亥,努尔哈赤,皇太极,阿济格

    努尔哈赤晚年,对代善说:“我死后,大福晋阿巴亥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她,保护好她的3个儿子。”谁知,代善与阿巴亥提前“约会”,努尔哈赤颜面尽失。1615年,努尔哈赤看着长子褚英,泪流满面,却又不得不处死他。褚英跟“五大臣”的关系不好,水火不容,努尔哈赤丢车保帅,不念父子之情,杀了他。代善,褚英的弟

  • 努尔哈赤死前单独召见此人,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皇太极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代善,贝勒,褚英,明朝,皇太极,多尔衮,阿巴亥,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

    努尔哈赤死前单独召见此人,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皇太极出局?根据历史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一直都是充满血腥和杀戮的。每当一个王朝的皇位出现空缺时,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例如宋太祖赵匡胤死因扑朔迷离,而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声称兄长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他。这确实很难令人信服,因为赵

  • 10岁就嫁嫁人的东果格格,她的一生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努尔哈赤,何和礼,佟佳氏,婚姻,福晋,格格,幸福,东果格格

    1588年,年仅10岁的东果格格嫁给了仅比他父亲努尔哈赤小1岁的何和礼。婚礼当天,听到消息的何和礼夫人卓尔,带着百人队伍大打上门,哪知,东果格格仅说了两个字,卓尔听后,羞愧地走了。努尔哈赤为何会将10岁的女儿嫁给已婚的何和礼?当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是名义上的建州女真之主, 自从外祖王杲部落为明军所灭,

  • 固伦端敏公主:清朝最长寿公主,令康熙厌恶,却被雍正封固伦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顺治,福晋,康熙帝,小说家,固伦公主,化学武器,雍正王朝,固伦端敏公主

    清朝历史上,一共有八十多位公主,这些公主大多不长寿,能够活到60岁的都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活到七八十岁了。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清朝最长寿的公主有两位,她们都活了77岁,巧合的是,她们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而是皇帝的养女,一位是顺治帝的养女固伦端敏公主,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养女和硕淑慎公主。今天我们要讲

  • 和硕端静公主的一生:远嫁蒙古却与侍卫相恋,最终逝于丈夫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和硕,蒙古,康熙,侍卫,皇宫,端静公主

    纵观我国历史,由于封建王朝的存在,导致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可想必与男子而言,女子在古代的地位更是不堪,对于她们而言,如果能够进入皇宫伺候皇帝,才有机会将自己的命运翻身。而身处皇宫的公主而言,是不是一辈子就无忧无虑了呢?其实不然,在清朝便有一位这样的公主,她是康熙的宝贝女儿,可在远嫁蒙古后却

  • 清朝和硕端静公主,被驸马过度宠爱而死,康熙知道后逼驸马去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康熙,静公主,和硕,清廷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清廷皇族与蒙古贵族之间的联姻,对于巩固统治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正因如此,历朝清帝皆遵循此为祖制,康熙皇帝时期亦不例外,许多公主同样陆续下嫁到蒙古,以“姻好”的方式来巩固清廷和蒙古之间的“盟好”。其中,和硕端静公主便是康熙皇帝怀柔蒙古的其中一

  • 多尔衮的后代东莪格格,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美丽却并不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多尔衮,东莪,阿济格,亲王,顺治,多铎

    多尔衮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入关替明末帝崇祯报仇。他的入关决定,至少改变了三个民族的命运,一方面结束了中原各路割据的分裂局面,改变了中原汉族的历史;另一方面又把满洲、蒙古与中原合并为一大帝国。而他的后人如何,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一)东莪格格多尔衮留在世上唯一血脉只有

  • “清成宗”多尔衮,死后被掘墓焚尸,独女东莪去了哪?专家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东莪,顺治,亲王,皇帝,多铎,独女,多尔衮,皇太极,清成宗,小说家,慈禧太后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阿巴亥。多尔衮17岁时就跟着自己的哥哥皇太极四处征战了,因为战功赫赫,还成了满族正白旗的旗主,之后多尔衮又参加了一系列的战役,尤其是在松锦战役中击败大明王朝的军队。1635年,多尔衮进攻蒙古,获取了当年北元所用的传国玉玺,将其献给皇太极,皇太极因此有了称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