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打进南京就当皇帝,剩下的几十个藩王都在干什么?

朱棣打进南京就当皇帝,剩下的几十个藩王都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7 更新时间:2024/1/31 1:43:37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

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可为什么朱棣打败朱允炆的军队,攻占南京后,就可以登基当皇帝。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意见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朱棣是实际上的老大。

朱棣在排行上是老四。可是,老大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也正因为他去世,朱元璋立他的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因此才有“靖难之役”这档子事)。老二朱樉在藩国的时候本身过错很多,多次被责罚。后来也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病死。老三朱棡和老二朱樉一样,也犯了不少错误,而且他也是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去世。也就是说,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前面的哥哥都已经去世了,他已经成为了朱元璋儿子中实际上的老大。

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一点,朱棣那时候还是朱元璋正妻马皇后的儿子。马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除了去世的朱标、朱樉、朱棡外,还剩下朱棣和朱橚。但建文帝一上台,就拿朱橚开刀。先是在建文元年把他废为庶人,迁徙到云南。接着在建文四年,朱允炆又把他抓回来,关押在南京。

也就是说,朱橚在当时已经发挥不到什么作用了。这样,朱棣就成了马皇后儿子中唯一的一个。朱棣既是实际上的老大,又是唯一的嫡子,因此,其号召力是相当强大的。

有人可能会说,朱棣的生母存疑,他并不是马皇后的儿子。不过,这应该只是后世的一些猜测,并没有真实的根据,不足为信。

二、朱棣代表所有藩王们的意愿。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功臣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构成威胁,所以他杀了不少功臣。但是,朱允炆上台后,所担心的完全不是朱元璋担心的那个问题。他担心的是藩王的势力太大。所以,他刚一当皇帝,就开始削藩。

朱允炆首先削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迁徙到云南。接着,朱允炆又削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这三个人都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甚至吓得自焚而死。

而且朱允炆的削藩,更多的是捕风捉影,很多事情毫无根据。给人的感觉,就是朱允炆故意在整人。这样一来,那些还没有被削藩的藩王们,因此人人自危,害怕下一个被削的就是自己,害怕自己因为有什么事没注意,被朱允炆逮住了,也被削藩。

所以说,朱棣站出来削藩,绝大多数藩王是积极支持的。虽然说很多藩王并没有行动,但是他们也没有带兵勤王,帮助朱允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带兵入京,因为这样做,反而还会被朱允炆猜疑。

三、朱棣掌控着最主要的兵力。

当时的藩王,兵力最雄厚的,就是镇守在北方的藩王。包括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宁王朱权等几个。其中,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已经去世,后代虽然承袭了爵位,但是权力已经没那么大了,兵力也没那么多了。因此,朱允炆上台后,兵力最为雄厚的,就只剩下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

朱棣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发动靖难之役时,立刻利用欺骗加武力夺取的办法,夺了宁王朱权的甲兵八万、战车六千。

这样一来,天下的兵力,就形成了朱棣和朱允炆对决的态势。其他藩王虽多,但是并没有什么实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四、朱棣的行动有理论根据。

朱元璋当年猜忌功臣,害怕功臣们会夺了他子孙后代的皇位,因此做了一项规定:如果发现朝中有大臣欲行不轨,是奸臣。藩王有权带兵进京“靖难”,清君侧。这也成为朱棣打靖难之役的理论根据。朱棣的行动,也变成一种“正义”的行动,其他藩王无话可说。

五、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本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当他把朱允炆身边的那些“奸臣”清理后,本来该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但是这时候,朱允炆“举火自焚”,同时又下落不明。这种情况下,只能作为当时朱元璋“嫡长子”的朱棣当皇帝。因此,朱棣登基,别的藩王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标签: 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花木兰身份为什么没被揭穿?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花木兰,南北朝,野史秘闻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首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是北魏宋州人。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因此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舞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时值北魏太武皇帝时期,北魏经过

  • 司马炽被俘虏后的下场是什么样的?竟然当奴隶伺候胡人喝酒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炽,晋朝,风云人物

    司马越自从看司马衷这个傻皇帝越来越不顺眼后,终于以一张毒饼结束了这个傻憨贪吃皇帝的性命。然后扶持傻皇帝的弟弟司马炽上位,改年号为“永嘉”。这个司马炽也是比较年轻,但是自“八王之乱”以来,看着天下大乱、傻哥哥又被害死、权力纷争不已,自己当上皇帝后也是诚惶诚恐、万分小心。加上自己没有实权、且资质非常普通

  • 曹操成为兖州牧之后,他的父亲曹嵩真是徐州牧陶谦所杀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在曹操成为兖州牧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的父亲曹嵩在半路被人截杀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曹操之父曹嵩真是徐州牧陶谦所杀吗?陶谦在今天看来,他可谓是一个老好人啊,最为知名的就是他将徐州让给毫无根基的刘备,那么这位老好人真的会是曹嵩之死的幕后真凶吗?现在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曹操自

  • 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也没带赵云、魏延等猛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一共三大战役,前两次战役都特别有名,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特别有名的战例,唯有夷陵之战相对逊色,尽管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号称率领七十五万大军,真实历史上大概双方都只有四五万人。无论是战役规模,还是影响,夷陵之战都无法与其他两

  • 唐德宗没能削平藩镇,为何唐宪宗却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这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的平叛后期,唐朝对安史叛将,采取了招降的办法。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后世所熟知的藩镇之祸。在唐德宗年间,唐朝和藩镇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德宗一朝,唐朝的高压削藩政策,一度使得藩镇势力愈演愈烈。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二帝四王之乱

  • 为防妻子红杏出墙,古人发明了哪4大绝招?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在古人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里相夫教子,洗衣做饭才是女人的工作。尤其是在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以后,女子的地位便大不如从前了。这不,为了防止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丈夫发明了好几种方法,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四种。阴漏风这种方法多用于皇帝选拔妃子的时候采用,但其过程却是极其匪夷所思的。首先,在火盆

  • 孙权手下谋士都有谁 他们分别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东吴谋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吴孙权的谋士都有何人?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主公,此人自小便聪明绝顶,一代枭雄曹操曾经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孙权是多么受人喜爱。当然了,能在三国时期统领一方水土的人物,怎么着也不会是简单的,何况他孙仲谋呢。对于吴国来说,单单只

  • 那些渐行渐远的民间风俗现在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民俗,即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它是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十五张昔日的行业民俗图,让我们一起致敬那些渐行渐远的民间风俗。1、跑旱船2、织席3、卖槟榔糕叫卖槟榔糕的,槟榔为生津液助消化的中药。槟榔糕的制法是在熬糖时放入切成薄片的槟榔,然后制作成小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战史风云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魏明帝曹叡派大将军司马懿(字仲达)抗击汉军。司马懿抵达渭河,在渭河北岸扎下营寨。他对部将们说:“如果诸葛亮从武功出兵,顺山势向东挺进,确实可怕,要是他向西到五丈原,大家就没事了。”诸葛亮果

  • 刘禅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诸葛亮会称赞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是有三个儿子的,而对于这三个儿子来讲,大儿子就是刘禅了,也是我们所说的阿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所以对于蜀汉来讲,在那个时候让刘禅即位是比较合适的一个选择,毕竟那个时候蜀汉才刚刚建国不久,虽然在他继位之后会有着比较大的压力,但是在古代16岁已经是成年的年纪了。刘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