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七首代表作,一花引来万花开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七首代表作,一花引来万花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华诗文学习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4/1/16 17:32:25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对唐诗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引作用,对盛唐诗歌创作实践也具有示范意义,并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巨大效应,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回乡偶书两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这首诗歌明快、欢悦的格调清楚地表明:诗人对事物已经消逝的旧貌没有丝毫留恋和惆怅,而是对事物变化之后所展现的新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喜悦;尤其是“别有中流采芰荷”的诗句,更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奋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精神的升华。

送人之军

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此诗写诗人深知边地之艰苦险恶,但为保国卫边计,却鼓励其人从军赴塞。诗中洋溢一种崇高壮重之美。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这首诗创作于贺知章年轻时离别故乡永兴县,去京城长安赶考时。如果这次远行是去长安应举的话,那么贺知章五十年后写《回乡偶书》的意境正好与《晓发》相对应。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这首留题记游的即兴之作,颇能表现诗人潇洒坦荡的性情。诗人并非专程访友,只是随性游春至此,因为风景优美,虽然主人不相识,仍然停留下来,“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不是一个开朗、洒脱、好交友、好结客的人,是不会这样行事的。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诗文观天下

诗文入群:goodshiwen;商务合作:goodshiwen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更多文章

  • 贺知章最土豪的一首诗,读来有一种莫名的“暴富感”!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李白,杜甫,贺知章,一首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又带火了一位唐代诗人——贺知章,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何监。一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再次勾起了我们背诗的回忆。不过,电视剧中的何监看起来有些暮气沉沉,性格也似乎颇瞻前顾后,与历史上真实的贺知

  • 贺知章唯一书法真迹,落笔如神,李白为之折服,被日本皇室珍藏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李白,杜甫,书法,张旭,草书,诗人,唐朝,贺知章,王羲之,千古名句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两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描述的就是大诗人贺知章酒后的场景。我们都听过“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名句,但对贺知章可能并没有很多的了解,也不甚清楚他那精彩辉煌的一生。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显庆四年(659年)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幼时便以诗书闻名,武则天证圣

  • 书法被诗名所掩的贺知章,微醺时所作《孝经》,用笔放逸章法井然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贺知章,孝经,草书,张旭,李白,书法

    导语:作为诗人的贺知章,家喻户晓,然其书法亦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其书名被诗名所掩,鲜有人知他与怀素、张旭并称“唐草三杰”,他们是盛中唐时期最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杰出的书家。对于贺知章,人们对他的认识应该首先是著名诗人,他的《咏柳》、《回乡偶书》通俗浅显,意境清新,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唐诗名篇

  • 李白写诗缅怀贺知章,把酒临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动人心弦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李白,杜甫,故宅,诗人,唐朝,贺知章,唐玄宗,千古名句

    前言:“山月不知人世变,夜来江上与谁期。”,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国子博士雍陶出任简州刺史,途经成都,至浣花溪畔缅怀杜甫。彼时,距杜甫离世已经过去了84年,草堂虽破犹在,山月不懂人世兴衰,仍然依时而至,只是,再也寻不见昔日那个与它相会的草堂主人。物依旧,人非昨,冷月清辉,空堂寂寥,雍陶与杜甫素

  • 唐诗三百首第37首:《咏柳》贺知章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咏柳,唐诗,贺知章

  • 贺知章 | 春风镜湖波,狂客也消磨

    历史解密编辑:每天读文史标签:李白,李贺,唐朝,诗人,贺知章,张九龄,唐玄宗,千古名句

    字数:3062,聆听阅读时间:约13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小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翻开儿时课本,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咏物诗,构思精巧,朗朗上口。常人看柳树,是先注意到柳丝婀娜的形象美感,故而诗文中也常用“拂柳”形容貌美女子,这首诗

  • 杜家叔侄同为宰相为何却相互不容?李世民的连珠炮打出杜淹的原形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世民,杜淹,李建成,杜如晦,王世充,房玄龄

    杜淹即将被押上法场时,杜如晦心潮难平。杜淹是杜如晦的亲叔叔,也是他的仇人。少年时期的杜如晦兄弟,与杜淹关系不睦,具体什么原因史书没交代。按理来说,就算叔侄关系再怎么不好,总得有个限度,可谁也没料到杜淹居然对侄子们下了死手。武德元年,时任隋朝御史中丞的杜淹被王世充虏获,一同被虏获的还有他的两个侄子,即

  • 刘洎之死的谜团:褚遂良陷害?李世民的阴谋?还是历史被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洎,褚遂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

    刘洎之死的疑云,笼罩在贞观末年的大唐天空,一千多年来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一个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刘洎是自魏征之后,又一位敢言直谏的大臣,此人性格刚烈,身负侠气,言行疏阔,不拘小节,所以他的谏言火药味一点不比魏征弱。李世民对刘洎也非常赏识,一路将他提拔为宰相。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高句

  • 河北历史名人五十九杜正伦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杜正伦,李世民,李承乾,中书令,尚书,李治

    杜正伦(?-658年),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人,唐朝宰相。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杜正伦在隋朝仁寿年间与兄长杜正玄、杜正藏一同考中秀才。他善写文章,精通佛典,后被授为羽骑尉。杜家一门三秀才,因此受到时人称道。唐朝武德年间,杜正伦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后被秦王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招纳,进入秦王府文学

  • 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济南将实施“引客来济”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文旅,泉城,客源,济南市,文化旅游

    记者 韩小梅3月13日,2023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提升城市品牌上求突破,强化宣传推广意识,探索宣传营销新思路、新途径,不断提升泉城文旅影响力。丰富媒体宣传。今年,济南将继续做好央视“品牌强国”宣传,在央视播出《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