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千古名句
千古名句
在内忧外患的北宋中期,范仲淹如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人物时间:2024/1/3 19:34:30阅读:3595
大宋王朝到中期时内忧外患尤为严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发展的危机局面促使部分较清醒的士大夫呼吁宋廷革除积弊,稳固统治,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一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025年,范仲淹曾上书反对恩荫泛滥的不良风气。公元1027年,他又上疏
卢杞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2:37:32阅读:2785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卢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唐朝290年统治时期里,涌现出许多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的宰相。这其中,有一人比李林甫更阴险,比恶鬼更丑陋,甚至连名将郭子仪都惧他三分。他嫉贤妒能、排除异己,连续迫害杨炎、张镒、颜真卿等多位名臣,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民间怨声载道
王勃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最后竟然不慎失足落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6 4:30:03阅读:3534
说到王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六月仲夏,淫雨霏霏,连日不绝。从交趾回广州的窄小渡船在汹涌的浪涛中宛若一片秋风中飘零的落叶,随浪起伏。一个神情忧郁的年轻人站在船头,面色苍白如雪。他的名字叫作王勃,刚去探望担任交趾县令的父亲,正在
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流传千年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21:51:31阅读:2568
很多父母,无不盼望着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所以给自己的孩子吃最好的东西,报最好的学校,将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于孩子们的身上。或许这种流于表面的给养并不能够早就更加优秀的孩子,因为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做爸爸妈妈的人言传身教。在三国那个时代里,绝对的主角非诸葛亮莫属,他以一己之力推动这蜀国的前进,成为了这个时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之列?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4 2:21:14阅读:3015
三国争雄的烽烟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似乎已将诸葛亮定位成了千古名相。然而,诸葛亮因其用人不善与谋略上的失败,始终很难跻身名相行列。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才智过人,工作勤恳,处事谨慎,“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致积劳成疾;每次出征必亲自领兵,对于军中、朝中
诸葛亮给8岁儿子写的《诫子书》,其中一句流传千年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5 15:37:30阅读:4784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54岁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一份《诫子书》,其中有几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致远,从字面上看是指内心里平静就能到达更远的地方,也就是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去做一件事情,干事情不能
康熙下棋输给侍卫,10天后发现侍卫遗体,康熙说出8字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16:48:47阅读:1373
“事成双下手平台,烛火归来命已衰,为时君王轻许诺,会将一马踏车来。”这首诗是清代康熙皇帝给自己手下侍卫起了一首悼念诗。这诗的内涵情真意切,背后也蕴藏着一个故事,那就是康熙皇帝忘记了他和侍卫之间的一个允诺,结果间接导致这位年轻的侍卫被他害死。那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毕竟在封建社会。身为九五之尊的康
李白初入翰林院,半醉半醒赋诗三首,诗文惊艳了诗坛,传唱千古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4:11:18阅读:4106
凭借声名远扬的诗作,李白的名字果然不久便吸引了求贤若渴皇帝的注意,这天正在和友人饮酒的诗仙,忽然一封诏书从天而降,请他到翰林院入职,要知道翰林院可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啊!听闻喜讯,李白志得意满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向皇宫奔去。本以为如此便可鹏程万里大展宏图,不料现实却与想象中大相径庭。虽然唐玄宗表面上对
自古才子多命薄,王勃的人生虽然短暂,却足以惊艳千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2:20:08阅读:138
《滕王阁序》一出,惊艳的绝不止大唐一个时代。一篇值得称颂的作品,至少要能摘取一两句传世经典。然而,在王勃的这篇骈文里,我们随意找出一句,都足以让人侧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
汉武帝为心爱女子作诗,仅有15个字,却是永恒经典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5:21:02阅读:4387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样也是一位多情种子。也许是因为他的地位太高,对于女子往往专情而难以长情。而且,他的妃嫔往往能善始不能善终。陈阿娇是他的原配,可惜“金屋藏娇”的典故却成为这段感情的笑柄。卫子夫是陪伴最久的女人,却闹得骨肉分离,被迫自尽。钩弋夫人为他生下了继位者,却不得不踏入黄泉道。相比之下,
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0:48:20阅读:107
而“通叛”一职,则由黄帝直接委派,以期辅佐郡政,“通判”之意,即是因上下公文均须与地方知州联合签署而得名,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委派官吏。被任命的“通叛”的人,可以直接向黄帝和中央汇报工作。对于韩琦来说,虽然他是靠才华赢得了“通叛”这个职位,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弱冠小儿”,是一个“小荷才露尖尖
杜甫一首20字名诗,全文没提任何人,他在赞誉谁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22:21:56阅读:3304
一位现代学者曾说过,人们只会记住为人民服务的人,既是在当世为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类人。历史上名人有很多,尤其是那些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们,往往人们只是通过一些只言片语就能一眼断定这是在说谁。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初到夔州时写下了一首赞誉历史名人的短诗,此诗没有提到任何人的姓名,通体虽
视死如归,谭嗣同为啥却向光绪建议卖掉新疆、西藏?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15:22:21阅读:3782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获成功。而今中国没听说因变法而流血......如有流血,请自嗣同始!”谭嗣同想用自己的鲜血,来激励4万万同胞奋起救国,被捕入狱后,仍然谈笑自如,毫无畏惧,临死前又在监狱墙壁题下了那首非常著名的绝命诗《狱中题壁》。谭嗣同身上向死而生的勇气,连康梁二人都自愧不如,事后梁启超评价其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1:29:31阅读:575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的时代,曾涌现出无数才子,他们或是足智多谋,或是机智谋略……总之,都各有各的特色。而每每提到三国争霸,我们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的那些名字里,一定也少不了“杨修”这个大名。杨修,是一名聪明机智又有谋略的将士,在他一生称得上较为平稳的仕途中,他曾凭借自己的那些“小机智”而获得了很多别人得
兄弟起义与绿林军结盟,因权力斗争哥哥被杀,弟弟刘秀却因此请罪?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1:50:35阅读:3789
一开始刘秀没有造反的打算,虽然是乱世但他们一家是皇室宗亲,属于地方豪强那一挂人,还没有因为战乱受到太多牵连。而且,刘秀本身不是个逞凶之人,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他的哥哥刘縯跟他性格相反,很有一方豪强的样子,喜欢四处结交朋友,早早的有了个豪杰圈子。后来兄弟俩决定起兵,哥哥很容易就拉起了队伍,靠着几千人起家
刘秀发家史:虽是中兴之君,也是开创之君,更是最低调的一代雄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9:28:18阅读:2247
提起刘秀,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不仅写出了他对阴丽华的浓浓爱意,也表达出了他以事业和美女作为一生追求的愿望,而事业和美女则是几乎每一个男人一生的梦想。除了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以外,刘秀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低调的明君。他之所以很少被后人知晓,是因为他几乎
他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人狠话不多,临终前还在教刘秀做个狠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0:35:06阅读:1144
《后汉书》记载其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吴汉不善于言辞,做人很实在。但如果看了他的传记,就会明白这货其实是人狠话不多的代表。当年他在南阳老家当派出所所长,手下圈养的宾客犯了法,因受牵连,逃去北地渔阳,做了亡命徒。身在他乡为异客,很快吴汉囊中的钱财用光。为讨生活,他当起了马贩。
西汉时汉匈战事不断,刘秀统一时也曾遣使向匈奴通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23:27:16阅读:1446
冒顿是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当其为太子时,头曼单于欲立所宠阏氏(匈奴皇后)之子为太子,将冒顿派往月氏(西域游牧部落)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月氏恼怒,欲杀冒顿,冒顿闻讯,盗得好马,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见其勇壮,乃令其统领万骑。但冒顿因此对头曼单于不满,他将所部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为政变谋位做准
夜雨丨张春燕:遇见李太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6:41:13阅读:3910
遇见李太白文/张春燕穿行于万州太白街道的大街小巷、山间古道,我脑子里总在想着与李太白相关的那些诗句,那些传奇。又一次期待于某个诗韵与酒香氤氲缭绕的地方,与他不期而遇。如果,在某条小巷道或者某个拐角处遇见他,我会惊喜地跟他说:“原来,你真的在这里呀!那我们一起在太白街道走走、看看嘛。这个以你的名字命名
纳兰性德的升级版,街头贩卖第一人间快活丸的大元翩翩佳公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4 17:01:13阅读:3578
提到元曲,大概首先被想到的就是关、白、马、郑,要不就是姚燧、乔吉、王实甫。其实,有一位少数民族的文学家,和他们相比,并不逊色,王世贞就曾将他誉为元曲的首席代表,推崇他为元曲泰斗,他就是畏兀儿人贯云石。01,出身贵胄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因为父亲叫贯只哥,就以贯为氏,叫贯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