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君集为何自毁前程,策动李承乾谋反?案发后李世民为何替他求情

侯君集为何自毁前程,策动李承乾谋反?案发后李世民为何替他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2569 更新时间:2024/2/12 0:42:13

假如侯君集不死,李勣的星光将变得黯淡,高宗朝初年的第一宰相恐怕也不一定是长孙无忌。甚至,侯君集的名字将成为历史上最耀眼的标志之一。

这一切,都随着侯君集谋反案改变了。李世民“挥泪斩马谡”,屠刀落下的刹那间,侯君集忏悔无门,李世民心无所安,个中滋味被行刑的鼓点敲得七零八碎。

侯君集谋反案暴露后,李世民亲自审讯,他对侯君集说:“我不想让你遭受刀笔小吏的折辱,所以决定亲自勘验。”

面对证据侯君集无力狡辩,这个结果让李世民很失望,他多么希望从侯君集的嘴里,找到一些可以开罪的理由。于是,李世民硬着头皮向大臣们求情:“侯君集于国有大功,我想替他求一条命,卿等能否满足我的这个求情?”

大臣们气愤填膺:如此大罪天地不容,请陛下诛杀侯君集以明大法!

李世民叹了口气,来到狱中为侯君集送行:“朕今天来与你诀别,从此以后,我只能看到你的遗像了。”说罢,李世民泪如雨下。

按规定,侯君集要被籍没其家,李世民法外开恩,特赦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好让有人能给侯君集上一炷香。

寡情莫过帝王心,李世民却如此倾情侯君集,那么,他到底为何要谋反呢?李世民又为何试图法外开恩,饶恕侯君集呢?

按史书记载,侯君集谋反的诱因,源自于他灭高昌后的贪腐行为,受到御史们的弹劾审查,由此心生不满。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鞠文泰反叛,李世民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大军征讨。那是一场极其艰辛的远征,高昌国远离大唐七千里,途经二千里寸草不生的大漠,自古能越过这片死亡沙漠的百之一二。鞠文泰豪言:就算唐军能跨过大漠到达我的城下,他们的军粮顶多就剩20天,我反击他们就像拾臭鱼干一样容易!

可唐军不光跨过了“冬风裂肌,夏风如焚”的绝地,还以泰山压顶之势灭了高昌国。这种大规模军团远征西域的壮举,可以说前无古人。

胜利后的侯君集得意洋洋,下令勒石记功,凯旋班师。可当他的脚刚刚迈进朝堂,等待他的不是加官进爵,而是一副冰冷的镣铐!

原来,高昌灭国后,侯君集看着鞠文泰王宫里的财宝,和充满异域风情的美女,心里不由开始发痒,他私自抢了一批高昌国平民,又私吞了一大笔财宝。

上行下效,将士们一看老大这么做也都撸胳膊上阵,能抢就抢,能偷就偷。侯君集看到这种情形也不敢制止,最后演变成了全军对高昌国的大肆劫掠。

侯君集被捕后,岑文本向李世民进谏:自古远征都是“克敌有重赏,不胜蒙显戮”,如今侯君集大功不赏,容易给国人一个“录过遗功”的口实;当年李广利和陈汤都有旧例,二人都被赦罪封侯;将帅大多“少廉多贪”,军法讲究“使智、使勇、使贪、使愚”,“贪者邀趋其利”,这是圣人的用兵之法,不值得大做文章。因此,陛下应该宽赦侯君集,大大表彰他的功劳。

李世民猛然醒悟,下旨释放侯君集,但也没有给他加官进爵。或许李世民认为功过两抵,也或许他想冷处理,总之侯君集白出了一趟苦差。

侯君集如果在狱中被折腾得七晕八素,再被释放出来,立刻会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可是释放太快了,他反而认为“这不是我的错,错的是皇帝”,所以他应该给我道歉,再补发一笔奖金。

结果是没有道歉,没有奖金,甚至连一张奖状都没有,于是侯君集“怏怏不平”。

鸡蛋裂开了缝,早晚会生蛆,两件事让一枚好鸡蛋变成了臭鸡蛋。

第一件事,张亮由工部尚书调任洛州都督。本来这件事跟侯君集没一毛钱关系,但他莫名其妙地认为,张亮被从中央下放地方,属于受到排挤,应该跟自己同病相怜,因此他冒冒失失地找到了张亮。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侯君集毫不遮掩地亮明态度:你我都是遭到排挤的人,咱俩一起反了如何?

张亮也旗帜鲜明,掉头就向李世民告密。李世民沉吟:“这事是你俩的密谈,没有旁证,不好办吧?”张亮语塞。

按理来说侯君集即使想反,也不会这么冒失,可张亮既然敢实名举报,就不怕对质,他断然不会无中生有。因此此事真假难辨,我猜测很有可能是张亮顺着侯君集的话说,激出了侯君集的底牌。

李世民很有城府,既然没有旁证,他就当没发生,依旧待侯君集如故。就在这一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功臣榜,没忘记将侯君集位列其中。

或许李世民认为,侯君集无非受了点委屈,心中有怨气,发泄发泄而已,你张亮少邀功。

第二件事的发生,彻底把侯君集拉下了水。当时李承乾屡屡触怒李世民,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李承乾一眼相中了侯君集:这伙计一脸愤然,不正是老天赐给我的外援吗?

巧了,侯君集有个女婿叫贺兰楚石,是太子宫中的千牛卫,于是李承乾通过贺兰楚石传话,悄悄结交了侯君集。

怨毒越积越深的侯君集,一看到李承乾就豁然开朗:终于找到泄气口了,这个瓜娃子不正是发动新玄武门之变的抓手么?

侯君集当年在秦王府中属于小字辈,虽然也有战功,但属于打酱油性质,不好意思拿出手,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事件就是玄武门之变。

我们从结果论看玄武门之变,以为这就是一场必胜的政变,其实那是一场非常凶险,胜率极低的幸运大赌博!

当年追随李世民的战将虽多,但真正愿意参加事变的其实只有十几个人,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三心二意。可是侯君集却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他自从出道就一直在李世民身边,二爷就是他的根。

从那之后,侯君集一飞冲天,出将入相。

可眼下侯君集想的不是这些,而是玄武门之变的“应用程序开发”:既然变天那么容易,自己轻车熟路,为何不再来一次?这次如果成功了,大唐除了我侯君集还有第二人么?

于是,侯君集伸出手,“动情”地对李承乾说:这双手从此就归殿下使用了!

如果说最先的怨恨是一颗种子,对张亮明说“反了”是种子发芽,李承乾就是这棵毒芽长成毒苗的沃土,玄武门之变的“经验值”,就是这棵毒苗的肥水。

佛家讲因果,李世民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当初的作孽,竟然回应到自己头上!

侯君集之所以信心这么足,还有一个原因,他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此时的侯君集,文,官居吏部尚书,参与朝政决策,相当于宰相;武,位列左卫大将军,还是除了李靖外,他是仅有的一位独立领军取得大捷的将军。

就在侯君集与李承乾抓紧密谋时,一个叫纥干承基的东宫卫士把李承乾告发了,李世民快刀斩乱麻,拘捕了李承乾和侯君集。贺兰楚石见势不妙,立刻向李世民献款,告发了岳父侯君集。

既然侯君集谋反证据确凿,李世民为何还要替他求情呢?搞得那么戚戚哀哀,像表演似的。

其实你如果能走进李世民的情感世界,就会发现,他一点没有做作表演,侯君集既让他伤心,又让他痛心!

前面我们讲了,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心腹,还有一点不太引人注意,但很关键:李世民其实一直在着力培养侯君集,为李唐第三代君主培养得力的辅政大臣。

民间一直传言,侯君集去世时年逾七旬,其实那是个误解,他是不折不扣的少壮派。史书并未交代侯君集的出生年月,但《新唐书》明确说他“少事秦王幕府”,从这个细节来看,侯君集应该比李世民小三五岁,他被杀那年大约45—48岁。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知道大唐初年少壮派功臣是“珍稀物种”,到贞观十七年,他们大多垂垂老矣,比如李靖已经72岁了,“年轻”的李勣也49周岁了。

在这些功臣中,真正能独挑大梁的只有一个李靖,其他人都是给李世民和李靖打酱油的。有人会问“李勣”呢?没错,李勣也曾经独挑大梁,但那是侯君集死后,他作为替补被李世民选中,才有了独立领兵两征薛延陀的经历。

因此,侯君集出征高昌意义重大,它其实是李世民对侯君集的刻意培养。后来,李世民还让侯君集跟李靖学兵法,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李世民正在倾其心力,把侯君集打造成未来的护国神奇。

可以说,侯君集如同伤了父母心的孩子,深深地刺痛了李世民,也让李世民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现在您应该理解了,为何李世民后来对李勣那么倾心了吧?

都说皇帝至尊,可谁又能懂得皇帝内心的痛楚?谁又能看得见李世民内心的伤口?

侯君集的狭隘毁掉了自己,否则的话哪有后来李勣的闪耀?即便长孙无忌,恐怕也只能望其项背吧?

其实就在侯君集一条路走到黑的时候,有人就给他敲响了警钟,此人就是他的妻子。她从侯君集失常的举动中隐约感到了危机,于是劝侯君集说:“您位居国公,国家重臣,您到底想干什么呢?假如不小心做了对不起皇帝的事,那就回头是岸吧,至少可以保住一条性命。”

可惜的是,侯君集已经被迷住了双眼,一头扎向深渊。

更多文章

  • 侯君集:战功赫赫的大唐名将,犯了何罪,让李世民再也不去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侯君集,李世民,李靖,凌烟阁,李承乾,吐谷浑

    侯君集平定吐谷浑,安定西域,为唐朝立下大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侯君集后来犯了大罪,让李世民伤心透顶,再也不想去凌烟阁了。那么侯君集犯了何罪,让李世民再也不想去凌烟阁观摩功臣画像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追随太宗侯君集侯君集为人骄傲自大,喜欢炫耀,但因为武艺高强而被李世民看重,进入秦王府效力。

  • 尉迟恭都去修仙了,为何侯君集却敢谋反?李靖:我提醒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尉迟恭,李靖,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

    一、第一位特殊的凌烟阁功臣公元643年的农历2月,李世民钦定的24位大唐功臣的巨幅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之内。史称:凌烟阁24功臣。所谓,盖棺定论。虽如今还有不少功勋都活着,但对于李世民来言,应该给这些功勋一个交代了。毕竟,如今的大唐声威之猛,超越古今。因此这凌烟阁24功臣,既是一份总结,更是对自己的表

  • 侯君集被处死,李世民从其家中搜出两位“食人乳”的美女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侯君集,李世民,李承乾,玄武门之变,尉迟恭

    唐朝灭隋建国初期,李世民手下出过很多名将,这些开国大将帮李世民打下了一片江山。有些将领恪守本分,有些仗着自己有功,过了段太平日子后就飘了,虽战功不可没,依然被李世民处死以儆效尤。侯君集就是这么一个人。侯君集的名讳可能在后人对大唐名将的印象中不是那么响亮,不及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但他确实是李世民手

  • 侯君集被赐死后,李世民从他家里搜出的两位食人乳的美女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侯君集,李世民,李渊,李承乾,李建成,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被处死后他曾经宠爱的两位美女自然是被他的老领导李世民抄没入宫了,下面就来说一说侯君集的事迹和这两名美女下落。将门之后,没落子弟,成为唐朝开国功臣侯君集出身将门之后,其祖父侯植是北周名将,曾经官职骠骑大将军,其父侯定远是北周车骑大将军,不过其父早丧,所以侯家到了侯君集这里就已经没落了。侯君集少年

  • 李世民因侯君集而从此不上凌烟阁?正史中李世民说的是另外一番话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凌烟阁,长孙无忌

    在很多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中,侯君集都是一个谋反者。但是我们翻遍了史料,却没找到他谋反的任何真凭实据,反倒是怎么看他都像三国时期的魏延魏文长。跟魏延一样,侯君集不是死于谋反,而是死于人缘不好,破鼓众人捶,硬是把这位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给捶死了。而侯君集至死也没有承认自己有谋反之心和谋反之罪,他临行前的一番

  • 侯君集勾结太子谋反,临死前忏悔认罪,李世民:就给你留个儿子吧

    历史解密编辑:川川观娱乐标签:李世民,侯君集,尉迟敬德,李渊,李承乾,长孙无忌

    当李世民看到侯君集时,他惊愕地发现,这位叱咤西域的大唐名将安静地坐在牢中一角,眼神低垂,早已失去了曾经的意气风发。侯君集十分了解李世民的来意,君臣二十年朝夕相处,临走时难免有些不舍。虽然他已经铸下不可磨灭的大错,却仍旧希望李世民完成他人生最后一个请求:“陛下,看在我往日的功劳上,可否给我留下一个儿子

  • 侯君集出将入相,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为何在建功后遭遇牢狱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李渊,李靖,唐朝,侯君集,李世民,李承乾,吐谷浑,凌烟阁

    侯君集,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行第17,虽然比较靠后了,但是能上榜,这就说明,他是唐太宗非常重视的功臣。侯君集的一生,可以用虎头蛇尾来形容,这哥们直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唐太宗夺取了皇位,直接领导了灭亡高昌国的战争,曾协助李靖讨伐吐谷浑。因为功劳过大,所以唐太宗也赏了他一个陈国公的爵位。不过

  • 侯君集府中有2位从不吃饭的女子,被李世民抄家后,她们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唐朝初期,李世民有一位勇猛的手下名叫侯君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贞观十三年(639年)侯君集还领军灭亡高昌,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执掌大唐后,就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不过,公元639年,高昌之主麴文泰被突厥人唆使

  • 古代志怪故事——江南李令,薛义,杜玄,侯君集,卢彦绪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侯君集,卢彦绪,李令,薛义

    江南李令江南有个叫李令的人,连任数城要职,后来做到代理评事。由于世道乱,年纪大,他再也没有当官的心了,便在广陵法云寺西边修起一座房子,以度晚年。不久,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头上插了一把草,口中叼着一把刀,两只手还各拿一把刀,入水而行。他醒后感到十分惊异。不久,孙儒攻陷了广陵,他的部将李琼把兵马驻扎在

  • 李世民抄了侯君集的家,意外抄出的两位绝色美女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栗子夫妇标签:李渊,唐朝,隋朝,李世民,侯君集,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女皇武则天

    侯君集对唐朝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侯君集就跟随他征伐四方,立下了很多战功。因此,李世民对侯君集也很重视,一些军事计划也拉着侯君集一起商量。后来,唐武德九年,侯君集支持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率军控制了唐高祖李渊及其臣子。于是,李渊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以后的生活就跟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