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因侯君集而从此不上凌烟阁?正史中李世民说的是另外一番话

李世民因侯君集而从此不上凌烟阁?正史中李世民说的是另外一番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2394 更新时间:2024/1/19 9:48:24

在很多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中,侯君集都是一个谋反者。但是我们翻遍了史料,却没找到他谋反的任何真凭实据,反倒是怎么看他都像三国时期的魏延魏文长。跟魏延一样,侯君集不是死于谋反,而是死于人缘不好,破鼓众人捶,硬是把这位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给捶死了。而侯君集至死也没有承认自己有谋反之心和谋反之罪,他临行前的一番话,不但令刽子手难以举刀,而且也令唐太宗李世民痛哭失声:“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旧唐书》这段记载,并不是所唐太宗为了侯君集而从此不上凌烟阁,而是经常去观瞻侯君集的遗像——他也知道侯君集比窦娥还冤。

在《旧唐书列传十九》侯君集有传,而记载中所谓“侯君集谋反”,来自张亮的举报。那是在侯君集奉命西征灭了高昌国后,也干了一些烧杀抢掠的事情,结果被朝中大佬交章弹劾。凯旋的侯君集面对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铁窗和镣铐:“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其实灭敌国而顺手抢点东西,历朝历代君王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追究,甚至还会暗中鼓励——抢掠实际上也是削弱敌人的发展潜力减少后患。于是中书侍郎岑文本上书为侯君集鸣冤:像侯君集这样于朝廷有大功的人,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屈辱!

岑文本给唐太宗举例:西汉陈汤矫诏斩了匈奴郅支单于,“汤素贪盗,所收康居财物,事多不法”,但是汉元帝还是封他为关内侯,赏黄金百斤;晋代龙骧将军王浚平吴之后,抢光了吴国宫廷宝物,连孙皓的宫殿都一把火烧光了,可是晋武帝司马炎还是封王浚为辅国大将军襄阳侯,赐绢万匹;隋朝韩擒虎灭了南陈,不但烧杀抢掠,而且放纵士卒“暴乱叔宝宫内”,隋文帝杨坚还是授予韩擒虎“上柱国”的勋号,又赏赐了八千段绸缎。岑文本总结说:历朝历代远征的将士,在敌国境内抢点东西,是一种激励机制,不能因此定侯君集的罪!

于是唐太宗“法外开恩”释放了侯君集,但是赏赐是一点也没给。李世民落下了个宽宏大量的美名,原本对侯君集战功和可能得到的赏赐羡慕嫉妒恨的朝中大佬也出了一口恶气——看你侯君集还有啥脸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但是侯君集却差点气破肚皮,于是跟刚刚受到处分的郧国公张亮发牢骚:“你想造反不?你要是造反,我跟你一起造反!”结果张亮跑去向李世民告密,被李世民几句话怼了回去:“你和侯君集都是有功之臣,侯君集跟你说要造反,这话没有第三个人听见,没法调查,还是算了吧!”怼完张亮,李世民对侯君集还是信任如故(遂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在绘图凌烟阁的时候,还把侯君集放在了第十七位(张亮第十六位)。

史料中“有据可查”的“侯君集罪证”,不过是侯君集跟太子李承乾走得很近,还举着自己的手对李承乾说:“我这双手,是要为你出力的!”这话其实也没啥大毛病,毕竟太子就是储君,将军之手不就是为储君拿刀的吗?侯君集的另一“罪证”,就是他曾经派一个叫楚石的手下向李承乾示警:“现在皇上宠信魏王李泰,所以你加点小心,往后皇上找见你的时候,你别轻易就去(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但是又被楚石向李世民揭发。

其实楚石的揭发,又是一件无法核实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有两个地方有漏洞:其一、侯君集可以随便出入太子府,为什么要派靠不住的楚石传话?其二、侯君集嘱咐李承乾的话本身就是废话——皇帝老子召见,太子咋能不去?太子见老子,还能怎么小心?想当年长孙无忌见唐太宗忘了结下腰间佩刀,还差点连累宫门侍卫掉了脑袋。

史料众口一词地说“侯君集参与了太子承乾谋反”,这就让我们看出问题来了:原来不是侯君集自己造反要当皇帝,而是站错了队,站在了失败者李承乾一方(夺嫡之争本无对错,只有成败)。但是李承乾谋反了吗?他不过就是想干掉对自己有威胁的魏王李泰而已,这种事情他老子李世民也干过,只不过不同的是秦王李世民干掉了太子李建成,而太子李承乾没干过魏王李泰而已。

“谋反”的主谋李承乾被流放,而“从犯”侯君集却被押上了刑场。在判处侯君集死刑前,李世民也曾有过犹豫,并且亲自向大臣求情:“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这时候李世民的口气已经几近哀求了,但是大臣们必欲置侯君集于死地而后快,“群臣争进”,也就是大家都撸胳膊挽袖子口沫横飞,非要杀掉侯君集不可:“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这时候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一向不肯参与(后来也不肯参与)皇室纷争的大臣为什么群情激昂了: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打成一窝猪,最大的受益者是晋王李治,虽然跟李承乾李泰都是长孙皇后嫡子,但是舅舅长孙无忌最喜欢的就是老实巴交看来很好掌控的李治。

不管是李世民故作姿态还是“大臣胁迫”,侯君集被定了死罪。刑场上侯君集坚决不承认自己有谋反之心谋反之罪,他的一句问话让刽子手也无法举刀:“你看我像个谋反的人吗?我是不是冤枉的(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侯君集被杀,但是画像并没有被撤下,《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记载李世民曾对侯君集说过“为君不上凌烟阁”,而是说“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那意思很明显:我往后再见你,只能看你凌烟阁上的画像了!那么请读者诸君品评:李世民杀侯君集,真的是因为侯君集谋反吗?在侯君集被杀事件中,满朝文武大臣又起了怎样的作用?

更多文章

  • 侯君集勾结太子谋反,临死前忏悔认罪,李世民:就给你留个儿子吧

    历史解密编辑:川川观娱乐标签:李世民,侯君集,尉迟敬德,李渊,李承乾,长孙无忌

    当李世民看到侯君集时,他惊愕地发现,这位叱咤西域的大唐名将安静地坐在牢中一角,眼神低垂,早已失去了曾经的意气风发。侯君集十分了解李世民的来意,君臣二十年朝夕相处,临走时难免有些不舍。虽然他已经铸下不可磨灭的大错,却仍旧希望李世民完成他人生最后一个请求:“陛下,看在我往日的功劳上,可否给我留下一个儿子

  • 侯君集出将入相,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为何在建功后遭遇牢狱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李渊,李靖,唐朝,侯君集,李世民,李承乾,吐谷浑,凌烟阁

    侯君集,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行第17,虽然比较靠后了,但是能上榜,这就说明,他是唐太宗非常重视的功臣。侯君集的一生,可以用虎头蛇尾来形容,这哥们直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唐太宗夺取了皇位,直接领导了灭亡高昌国的战争,曾协助李靖讨伐吐谷浑。因为功劳过大,所以唐太宗也赏了他一个陈国公的爵位。不过

  • 侯君集府中有2位从不吃饭的女子,被李世民抄家后,她们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唐朝初期,李世民有一位勇猛的手下名叫侯君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贞观十三年(639年)侯君集还领军灭亡高昌,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执掌大唐后,就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不过,公元639年,高昌之主麴文泰被突厥人唆使

  • 古代志怪故事——江南李令,薛义,杜玄,侯君集,卢彦绪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侯君集,卢彦绪,李令,薛义

    江南李令江南有个叫李令的人,连任数城要职,后来做到代理评事。由于世道乱,年纪大,他再也没有当官的心了,便在广陵法云寺西边修起一座房子,以度晚年。不久,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头上插了一把草,口中叼着一把刀,两只手还各拿一把刀,入水而行。他醒后感到十分惊异。不久,孙儒攻陷了广陵,他的部将李琼把兵马驻扎在

  • 李世民抄了侯君集的家,意外抄出的两位绝色美女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栗子夫妇标签:李渊,唐朝,隋朝,李世民,侯君集,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女皇武则天

    侯君集对唐朝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侯君集就跟随他征伐四方,立下了很多战功。因此,李世民对侯君集也很重视,一些军事计划也拉着侯君集一起商量。后来,唐武德九年,侯君集支持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率军控制了唐高祖李渊及其臣子。于是,李渊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以后的生活就跟坐牢

  • 李世民一边大骂侯君集一边收了两个小妖精-《大唐上阳》091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李世民,侯君集,大唐上阳,李勣,李承乾,李渊

    任见:李世民一边大骂侯君集一边收了两个小妖精-《大唐上阳》091第二十三章 押宝雉奴深宫之内,令人心惊肉跳的密会,男女双方都经历着激动和危险的乐趣。他们紧紧地握着手,武媚娘悄悄地对李治说:“在马球场,虽然在打球,眼睛一直在追踪你……”李治不知说什么好。武媚娘又甜蜜地道:“马球比赛后数日,妾身还在兴

  • 名将李靖论侯君集

    历史解密编辑:勤奋耕耘的牛标签:李靖,兵法,唐朝,隋朝,侯君集,李世民,李道宗,房玄龄,李承乾,国防部门

    唐太宗让名将李靖教侯君集兵法,君集对唐太宗说:“李靖将要谋反。”唐太宗不信,忙问为何?侯君集说:“李靖只是教给臣一些大体的兵法,隐瞒其中的精妙部分。所以臣猜到他要谋反。”。唐太宗询问李靖,李靖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罢了。如今中原已定,臣教给他的兵法,用来对付周边的国家足够了,而君集顽固地想要学完所

  • 凌烟阁功臣侯君集被抄家的时候,府中搜出两个“食人乳”的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侯君集,李世民,李承乾,李建成,宰相,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因卷入太子谋反事件而被处死,李世民下令抄家,结果从侯君集家中搜出了两个很特别的美人。抄家搜出美人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侯君集出将入相,家中有几个美人又能算什么事?但这两个美人却很特别,只因为这两个美人当真是肌肤赛雪、肤如凝脂,一问才知道她们是喝人奶长大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侯君集也曾无限风光过

  • 唐朝时期名将侯君集战功赫赫,为什么被唐太宗李世民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李靖,唐朝,隋朝,李世民,侯君集,吐谷浑,李承乾,李道宗,唐太宗,书法家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侯君集(?~643年),字君集,豳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人。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出身上谷侯氏,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子。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

  • 侯君集叛变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诺:我赐你儿子俩美人,别担心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渊,李靖,隋朝,唐朝,李世民,侯君集,房玄龄,唐太宗,书法家,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叛变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诺:我赐你儿子俩美人,别担心绝后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侯君集,是唐朝开国大将,同时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无论在玄武门之变,还是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侯君集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时糊涂,侯君集却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