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任见:“武氏”权力集团顶端人物李义府和许敬宗

任见:“武氏”权力集团顶端人物李义府和许敬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巴黎邮报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1/2 10:57:12

任见:“武氏”权力集团顶端人物李义府和许敬宗-《大唐上阳》141

第三十六章 偷取帝宠

武顺的脸更红了,假装嗔怨地以手轻轻拨拉李治一把,却将正在凑近桃花的李治转向了她的脸。两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近在一线,心里忍不住,瞬间就合做一处了。

四只胳膊把两副肉体箍在一起,四片口唇以及内中热烈活泼的口条把周围晚开的桃花羡慕得颤颤不休。

尽情地品尝,李治很是兴奋。姐姐跟妹妹一样热烈主动,却比妹妹陌生新颖,而且,明显地感到武顺顺一个地方平坦,两个地方滚圆,成熟,受用。抚摸着宽松柔软的绸裤,浑若无物,沟壑缝隙,尽在掌中。

141

支持武照的暗流,在暗地里涌动,反对武照的势力,无奈中连续塌方。

就在此时,有个“贵人”出场,助推武照了。此人姓李名义府,中书舍人,朝廷政务院工作人员。

李义府是瀛州饶阳人。李义府出身低微,因有文才,为李大亮所用。

这个瀛州,系今天的河北沧州。李大亮当时是剑南道巡察大使。

后来,刘洎马周举荐李义府进入朝廷,任监察御史,纪律监察处的处长。

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治成了太子,为东宫选用干部的时候,李义府进献了拍马屁的《承华箴》 ,李世民被拍得很受用,遂赏赐绸缎四十匹,且加官进爵,提升李义府为太子舍人,职称为崇贤馆初级学士。

有次李世民打猎,陪猎的一个武官为了在皇上面前显摆他的箭术,射落一只乌鸦。乌鸦,又名玄鸟,唐人认为是比较聪明和吉祥的飞禽,李世民非常惋惜,命随行众臣以《咏乌》为题作诗,以示纪念。

李义府第一个立马而就:“日里扬朝彩,琴中闻夜啼。何惜上林树,不予一枝栖。”

乌鸦白天迎着美丽的朝阳飞翔,晚上唱歌像琴声一样优美。堂堂皇家园林这么多好树不肯借一枝栖息,劳累地飞着,让那家伙射落。

李世民一听李义府的诗句,觉得好顺口,非常喜欢,文绉绉地对话道:“全树借汝,岂惟一枝。”

从此,李义府在仕途一路直上,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宰相。

历史记载说,李义府其人“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顺乖巧,柔而害物,谓之‘李猫’。”扑耗子时异常凶狠,毫不留情,当时的官场中人喻他为猫。

“笑中有刀”四字,慢慢演变成了汉文成语“笑里藏刀”。

确实,李义府最擅长的,莫过于不露痕迹地算计人,笑脸之中藏着杀人刀,或者谓之明里一片春风,暗里算计对方,外表柔和无伤,害起人来心黑手狠,性情行为和猫一样。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继位成了皇上,提拔老部下李义府为中书舍人。跟来济同职,都是朝廷事务衙门的科员,李义府的“猫性”有更大舞台了。

李义府才华出众,但是人品不好。李治为太子时,他做太子舍人,和太子司议郎来济都以文墨知名,时人称为“来李”。 但李义府不如来济,他和人相处,彬彬有礼,全是装出来的,人若被他的笑容所打动,想要和他推心置腹地做朋友,那就大错特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早就成了中书令了,李义府还在中书舍人的岗位上坚持着。

自以为曾和来济齐名,才气不在来济之下,职位却差着一大截,李义府内心郁郁难平,像狡猾的老猫似的,在寻觅机会。

李义府笑容里潜伏着的残忍,瞒不了眼光敏锐、洞若观火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采取措施并奏告李治,预备把李义府发配到偏远的壁州担任司马,就是要把他调到今天的四川通江工作。

李义府的中书舍人是五品,壁州司马也是五品,属于平调,也不算“贬”。

但是大唐时代,官员重视京师,轻看地方,即便同级,也觉得外放是吃了大亏。

京官整天在朝廷混,机会多,路子广,干部职位多,级别上升快,跟皇帝混个脸熟,就越发有前途了。地方官,一方大员,或者一门实权,敲竹杠,刮地皮,三年清知府,也能搞他十万雪花银,美中不快的是,山高皇帝远,升迁机会少。

李义府自恃才高,深藏野心,岂愿乖乖地去地方当官?

这次工作调动对他可以说是一个要害之事,去了,一切就玩完了,扳过来,柳暗花明,前景抑或从此不可限量了。

按照唐廷官员队伍的组织工作程序,李义府的任命敕书由中书省起草后,要转送到门下省签办。李义府是中书舍人,由于职务之便,翻翻拣拣,看到了自己的任命书。心想,千万不能让这个任命生效。

怎么办?截留了这个委任状?不敢不敢。猪才会那样干,猫不为也。

聪明的李义府,知道一道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想不出招来,求教于相好的“智囊”吧。

同事,好友,也是中书舍人,王德俭,患有大脖子病,即甲状腺肥大,人又狡诈多智,别人就把大瘤和多谋结合起来,叫他“智囊”。

李义府说:“王兄,西市新开了一家酒肆,叫“秃姑舍娃”,有好几个小胡姬当炉,各种新颖服务,非常细腻,弟请兄去享乐一番。”

大瘤子听有美事,乐得答应。

休沐日到了——唐朝京官每旬歇息两天,为休沐日。两人相约,直奔西市,找到“秃姑舍娃”酒肆。

果然,这里有不少西域小美女。

“秃姑舍娃” ,是回鹘文和梵文的发音,意思不是“秃头姑娘”“秃头小姐”“秃头女娃” ,而是拥有最高的城头的王 。“秃姑”是城楼,“舍娃”是“王” ,合起来的意思是“楼王的城” ,即楼兰王的城。

哦,老板和小美女,家是“楼兰”的。

其实,楼兰国早就亡没了,为鄯善所取代,“秃姑舍娃”是怀念历史传统的一个字号。

“秃姑舍娃”的招牌饮品,是绿色葡萄酒。芳香酷烈,味兼醍醐。开业不久,不用标榜,已博得市场追捧。

丝绳玉缸,香醇如乳。胡姬酒垆,艳色恍惚。美貌的西域小美女,手捧美酒,服务到口,别提有多美妙了。

胡姬加美酒,旁边还有琵琶弹奏,构成了西市一隅的酒韵风流。

饮酒、纵情之后,李义府向王德俭说明情由,征求谋划。

“智囊”王德俭听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李义府出主意了。

王德俭说:“为官之道,在于揣摩。地方之官,揣摩上司。朝廷之官,揣摩皇帝,揣摩圣意。而今皇帝,心中所思所虑,是什么呢?”

“智囊”不紧不慢,为李义府揣摩圣意,指出明路,道:“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恐长孙宰相一众僚臣异议,也苦无缘起,所以不能果断。君若能建策立之,推助此事,虽是险中求胜,也可望转祸为福矣。”

皇帝现在想立武昭仪做皇后,但没有人做提案。李皇上自己不提,是担心宰相们不同意。你李义府冒险做个提案,支持武昭仪当皇后,肯定龙颜大悦。龙颜大悦,你不就转祸为福了吗?

经王智囊提示,李猫脑窍顿开,觉得这个主意真好。

但是,休沐日之后,他外放的委任状就要生效了。如何在任命生效之前采取措施呢?

正好休沐日完毕的第一个夜班是王德俭。两个朋友商量,决定由李义府代替王德俭值班,深夜做好鸡毛信,叩阁上呈,恳请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

即将就寝的李治突然接到宦官呈上的鸡毛信披阅,出乎意料之外。

“臣闻皇后王氏行为有失妇德,行为乖戾,有碍圣躬,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时应承天意,顺民心,立即废王氏,立妇德高尚之武昭仪为新后。武昭仪早生龙子,且德才兼备,万民同仰,堪称六宫典范。臣谨恳请。此乃天下万民之心愿,望陛下勿使天下失望。”

李治正为皇后废立之事苦恼,李义府就此事上疏,让他大喜过望。明确地表示赞成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朝臣终于出现了。这正是李治需要的。

李皇上迅速更衣,命接李义府入宫,进行详细的咨询。

在手执宫灯的太监的引导下,李义府进入内廷,经过曲折漫长的走道,来到李治的寝殿。

李义府脸上挂着双倍的殷勤,让李治产生了好感,鼓励李义府把想法都说出来。

李义府说:“陛下,现在天下百姓都拥戴武昭仪当皇后,您就顺了百姓的心吧。”

李治既高兴又纳闷:“天下百姓都拥戴武昭仪当皇后?朕怎么不知道啊?”

李义府说:“是这么回事。这不明摆着的嘛。”

其实,天下百姓怎么想,根本无所谓。李治实际看到,官员队伍里终于出了另一派,说明并非所有臣属都倾向于长孙无忌,这才是要害。

李义府的所作所为,打开了李治的一片新天地。李治知道怎么借力打力了,非常欣喜,赐予李义府一斗珍珠,希望和暗示他再接再厉。

李义府乘机说道:“陛下,微臣非常想为陛下效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可是微臣恐怕没机会了,微臣即将成为壁州司马。壁州距离长安,千里迢迢,纵使微臣为陛下之事喊破喉咙,又有多少耳朵听得见呢?”

李治说:“此事甚易。留任原职。”

次日朝会,李治让李义府高声念读自己废立皇后的奏章,之后又让他参加骨干大臣会议。

李治当即诏令,收回李义府的贬官敕书,提升为中书侍郎,副相。

翌日,武昭仪也专意慰问李义府,派人赠送给李义府许多财物。

李皇帝提拔李义府,武昭仪重谢李义府。这番相互配合的举动,向全体大臣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皇上的态度明摆着呢,支持武昭仪,意味着升官发财。

榜样力量无穷。很快,一批官僚排队集结,簇拥在武照周围了。这伙人随着李义府站队,有中书舍人王德俭、朝廷卫尉卿——后勤武库车马长官许敬宗、监察院官员崔义玄和袁公瑜,等等,一长串。

武照第一次在朝廷班列中有了自己的势力。

随着李义府的人生之路出现重大转机,武照在大唐宫廷的未来前景闪耀出了曙光。

在唐廷的武氏力量中,许敬宗年龄最大,官阶最高,很快成了领军人物。

许敬宗是给李义府出主意的“智囊”王德俭的舅舅,和长孙无忌同属老一辈革命家。前不久去“游说”长孙无忌支持武照,碰过一鼻子灰。

许敬宗在隋朝中过秀才,担任过地方的秘书。隋末大乱之际,他的父亲许善心被江都政变叛军的首领宇文化及所杀。许敬宗为了活命,在杀父仇人面前“蹈舞求生”,手舞足蹈,苦苦哀求饶命。后来他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秘书,李密兵败之后,投降了唐朝。

相同遭遇的,还有个虞世南。虞世南,大书法家,兄长虞世基也面临着被处死的危险,虞世南无法挽救哥哥的性命,跪倒在地,要求刽子手杀了自己,放了兄长。

同样是跪地求饶,虞世南的形象就相当光辉,相当高大。不过性情深处,谁人不有软弱成分?

许敬宗确实才华横溢,入唐朝后,被李世民召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延揽到人才库里,一路任著作郎、国史监修,和后来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事。

李世民当年攻打高句丽,留皇太子李治守在定州后方处理国政,靠许敬宗等人辅助机要。中书令岑文本死在战争途中,李世民令许敬宗代理其事。李世民在辽东打了个胜仗,许敬宗站在李世民马前接受圣旨,起草诏书,词藻文采非常华丽,深受李世民的赞赏。

李治即位后,许敬宗迁升为中书舍人。官运亨通,仕途大开。可是老许一不留神,又摔倒了。在长孙皇后的葬礼上,轻佻的许敬宗竟然因为大书法家欧阳询长得丑便哈哈大笑,笑掉了乌纱帽。

后来,好不容易又混起来,混到了礼部。职称也高了,银青光禄大夫。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官运又亨通了,仕途又大开了,没想到嫁女不慎,坎坷复至。

许敬宗把小女儿嫁给功盖一方的岭南少数民族首领冯盎家中做儿媳妇,收纳了很多金银珠宝,被人揭发贪财卖女,受到弹劾,又被贬到了地方,任郑州刺史。

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许敬宗入朝担任朝廷卫尉卿。

卫尉卿是朝廷武库车马管理局局长。一介文臣,做这个事,专业不对口啊。于是,李治为他加了个弘文馆学士职称,兼修国史。

许敬宗仕途起起落落,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同僚都已经手握大权,他只是在每天派车派马,像个办公室主任。虽然也是三品官,却没有什么实权。没有实权,心就不忿,郁郁难平。

机会来了。李义府因贬官之事求教于许敬宗的外甥王德俭,王德俭告以牵头呼吁废立皇后之招,投合了李治的心思,帮了武昭仪的大忙。

老谋深算的许敬宗看到征象背后的趋势,凭着自己半生从政的直感,隐隐觉得:该行动了。

这样,李义府和许敬宗他们就纠结在一起了。这些人通过武照的母亲杨奶奶,和武照暗通声气。

武照当然是这个“武氏”权力集团顶端的人物。武照背后,是皇上李治。

更多文章

  • 许敬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认证的奸臣,到底都做了什么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许敬宗,李世民,奸臣,长孙无忌,宰相,武则天

    公元1060年,北宋嘉佑五年,由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终于宣告完成。自此,唐朝也就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有两部正史的朝代。之前五代十国时期,刘昫主编的那一版《唐书》,此后被称之为《旧唐书》。宋朝开国之后,宋朝觉得自己是袭承了唐朝的正统,所以应该由自己来修唐史。所以,到了宋仁宗继位后,随着宋朝渐趋稳定,宋

  • 重识薛家(三六)唐朝并没有樊梨花,她的原型是明末名将秦良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唐朝,明朝,杨藩,薛家,秦良玉,樊梨花,薛丁山征西

    在《薛丁山征西》的故事中,樊梨花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说是女主角都不为过。这个角色不但在故事中非常重要,在民间也影响深远,甚至有人把她和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并称为四大巾帼女将。在陕西祭奠梨山老母的道观里,也有人把樊梨花单独列殿祭祀,以表彰她的功绩。然而我们从史书上却并见到这个女英雄的任何资料,只是

  • 樊梨花绑子上殿有忠义,高宗杀人无君恩,程咬金力挽狂澜救薛刚

    历史解密编辑:淋筱绘故事标签:程咬金,薛刚,樊梨花,薛丁山,皇上,丞相

    忠臣难逃磨难,良将亦有坎坷。人生琐事繁多,哪个要命催祸。通城虎薛刚暴打右班丞相张天佐给家里惹来大祸,老祖宗程咬金仗义出手相助,威宁侯樊梨花绑子上殿面君!单说右班丞相张天佐,当街被薛刚打了一个鼻青脸肿,想那张天佐尽欺负别人了,何时受过这么大的委屈,他气冲冲率领手下众人直奔皇宫。很快张天佐就到了八宝金殿

  • 八版“樊梨花”,秦岚、宣萱、孙耀琦,谁演出了女元帅的飒爽英姿

    历史解密编辑:娱有趣故事标签:秦岚,孙耀琦,宣萱,赵雅芝,大唐女将樊梨花

    樊梨花,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以她与丈夫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

  • 巾帼英雄樊梨花:她在正史中不存在,却留下了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樊梨花,薛丁山,薛仁贵,薛讷,巾帼英雄,秦良玉,正史

    作者:小螃蟹听闻樊梨花,还是在《隋唐英雄传》中。隋唐中的樊梨花,一直觉得为薛丁山付出的她不值得,薛丁山配不上樊梨花,三休三请也不是佳话。可是脱离传说和演义,历史上没有关于樊梨花的任何记载。甚至那个和樊梨花纠缠一生的薛丁山,也是查无此人。樊梨花的出现,是神奇的。她甚至脱离了现实,她是梨山圣母的徒弟,可

  • 继龙潭大峡谷后,河南又一景区破产,是后人为纪念英雄樊梨花而建

    历史解密编辑:姬娴婉趣闻标签:纪念,游玩,樊梨花,养子沟,风景区,河南省,龙潭大峡谷,都江堰景区

    继龙潭大峡谷后,河南又一景区破产,是后人为纪念唐代英雄樊梨花而建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状况也变得开始缓慢起来。人们出行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的目的地选择,以及要做好在旅途中的疫情防范工作。很多游客都期待着在疫情正式结束之后可以出去快乐的玩耍,不需要行程码,也不需要戴口罩。但是却有一些景区并没有熬过

  • 薛家将:樊梨花三投唐军,薛丁山三打樊梨花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唐军,杨藩,薛家将,薛仁贵,程咬金,窦仙童,薛丁山,樊梨花

    民间有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这四个故事都是歌颂了一段真挚的感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演义小说中,也不乏爱情故事,期间多有波折。赵匡胤系列小说中,有一段三打陶三春的经典故事,是郑子明和陶三春的一段姻缘,不过却是郑子明、高怀德、高怀亮等人被陶三春打败。其后,有

  • 一树一繁华,苏州吴中太湖西山岛上探寻诗人刘长卿所植千年古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视觉摄影标签:明月,太湖,古村,西山,吴中,唐朝,刘长卿,古樟树,苏州市,艺术家,千年古樟,中国文物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古树名木更是数不胜数。太湖形成的生态小气候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让作为苏州“市树”的香樟能在此安然生长,生生不息,至今太湖西山岛仍保留了多棵千年或百年以上的古樟。西山岛明月湾村口有一棵古樟,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到明月湾访友时所植。古樟一侧主干因火烧

  • 馀干旅社·刘长卿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寒衣,霜叶,孤城,诗人,唐朝,刘长卿,馀干旅社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 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学诗词标签:刘长卿,万古,姑苏,黍离

    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贤达兮同埃尘。望平原兮寄远目,叹姑苏兮聚麋鹿。黄池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伍员杀身谁不冤,竟看墓树如所言。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一朝空谢会稽人,万古犹伤甬东客。黍离离兮城坡坨,牛羊践兮牧竖歌。野无人兮秋草绿,园为墟兮古木多。白杨萧萧悲故柯,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