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姚崇的老谋深算:痛哭武则天、进谏唐玄宗,死了还能算计活张说

姚崇的老谋深算:痛哭武则天、进谏唐玄宗,死了还能算计活张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4425 更新时间:2023/12/11 9:32:35

姚崇是唐朝前期的一位名臣,在武则天、唐中宗,直至唐玄宗诸朝中都担任过宰相。他不仅政绩显著,而且在为政期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动人故事。

一、为何如此伤心地哭泣

公元705年正月,唐朝都城发生了一场兵变,羽林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女皇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兵士们手起刀落,将武则天所信重的两名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杀了。然后,羽林军又将武则天的寝宫围个水泄不通,在宰相张柬之的带领下,几位文臣武将进入寝宫,实行兵谏,逼迫重病中的女皇交出权力,让太子李显登基。二月,唐朝的国号得到了恢复。

整个事变的主要策划人是当朝宰相张柬之。他为首串联了几位重臣,在家中密议:女皇武则天已年过八十,近来重病缠身,恐怕不久于人世了,目前只有张易之、张昌宗两人陪伴在侧。二张野心很大,而且已取得女皇的特殊信任。一旦女皇驾崩,二张很可能矫造遗诏,夺取皇权,国家的前途就不堪设想,老臣们将会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听任二张祸国,不如趁早下手,于是就发动了兵谏,将李显扶上皇位。

事变顺利成功后,参与其事的文臣武将们都欢天喜地,弹冠相庆。唐中宗李显对有功人员十分感激,有的升了官,有的封了侯,还给予了各种奖赏。但就在这时,却冒出了一件怪事。

在一个公开场合,挂有宰相头衔的灵武道大总管姚崇却失声痛哭,涕泪交加,一副十分悲伤的样子。他口中还不停地说:“我侍奉武则天皇帝年代久了,突然离开她,发自内心的感情,实在控制不住啊!前几天我同你们一道诛杀二张,是我做人臣的应尽责任,不敢说有什么功劳。现在因告别旧君而悲伤也是人臣应有的感情。假若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对于姚崇这番不合时宜的表演,大家深感不安和诧异。他的几位朋友拉了拉他说:“今天难道是你哭的时候吗?你不怕因此招祸?”但姚崇还是不肯收场。

姚崇的反常行为确实令人不得其解。

首先,这次事变的主谋人张柬之是他多年的知交,张柬之能当上宰相还是他向武则天竭力推荐的结果。姚崇说:“张柬之恃重有谋略,能断大事,可以为相。但他人已老了请陛下快些使用。”女皇批准了他的举荐,才将张柬之由秋官侍郎加以提升;

其次,姚崇自始至终都是这次事变的积极参加者。那时,姚崇在外任职,有事回到洛阳,张柬之等人听说他归来了,心中都十分高兴,又多了一名志同道合者。他们找到姚的门上,与他一起策划政变的计划;

第三,唐中宗李显注意到了姚崇在事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登基后立即封他为梁县侯。

李治对姚崇的哭泣十分恼火,当天就下令将他调离朝廷,降为亳州刺史。

然而,谜很快就解开了。姚崇这个政治舞台上的老手,他的当众哭泣,不过是他精心设下的一个脱身之计,恰恰是他识时务的表现。姚崇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清楚地看到,尽管事变十分顺利,武则天已经下台,但由此而引起的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远远没有结束。对此,他已感到厌倦,不愿意陷入更深的漩涡,但又无法明说,才有意来了这一手。调离朝廷正中下怀。

事情果然不出姚崇所料,李显当了皇帝后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一直没有停止过。第二年,事变的大功臣张柬之,受到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挤,丢了相职,这位老人心怀不平忧愤而死。而姚崇却悠闲自得地当他的地方官,不久还得到重用,重登相位。

二、猎场进谏

唐玄宗当政时期,姚崇继续得到重用。有一年,玄宗离京外出巡视,这时姚崇正在同州任刺史,受到玄宗的秘密召唤,他急急忙忙地赶到皇帝的住地。那天,玄宗正兴致勃勃地在猎场打猎,见姚崇来到,还不肯作罢。他问姚崇对此道是否有兴趣,姚崇坦率地作答,从小就喜欢打猎,青年时代几乎入了迷,常以呼鹰逐兽为乐。近年来政务繁忙,再说年龄也大了,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但还是能上场应付一阵。玄宗听后,邀请他一起参加打猎的行列然后再谈政事。

猎场上,姚祟英气不减当年,要快即快,要慢即慢,驰骋自如,箭法也十分娴熟。处处都让玄宗感到满意,不断受到夸奖。罢猎以后,玄宗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姚崇应对如流,侃侃而谈,没有一点倦意。玄宗见这位老臣能文能武,精神振作,思路清晰,欣喜之余,情不自禁地说:“你应当做我的宰相。”姚祟听后,神态自若,没有丝毫受宠若惊的样子。凭经验,他意识到眼下正是进谏的最佳时机。皇上心情舒畅,对自己又是颇多好感,采纳意见的可能性就最大。姚崇抓住这机会不放,他说:“我有十点意见要上奏陛下考虑,如果做不到,那么这个宰相我就无法当了。”

征得玄宗同意后,姚崇将多年积压在心头的想法,和盘托出。从改革吏治,整顿官场秩序防止外戚篡权、宦官参政,一直谈到多施仁政,信重文臣武将,减轻赋税,注意开源节流。尽管有些意见大臣们已多次进谏,玄宗只当作耳边之风,但这一次却发生了神奇的作用,玄宗不仅认真听取,还不断点头表示赞同,最后完全接受了这十条意见。于是第二天姚崇就接受了宰相的任命。

三、奇怪的临终遗嘱

七十二岁那年,姚崇一病不起,他自知已是不久于人世了。弥留之际姚崇将儿子叫到病榻前,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与张说嫌隙很深。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一定会来吊丧。你们可将我平生所珍藏的珍宝器皿陈列出来,他最喜爱文物古玩。如果他连看也不看,那你们就得赶紧准备,灭族之灾马上就会临头;如果他对这些东西发生浓厚兴趣,事情就有了转机。你们抓住机会,顺水推舟,将这些东西全送给他,并当场请他为我撰写碑文,得到他写成的碑文后,立即报呈皇上批准,同时准备好碑石,迅速刻成。他要比我迟钝得多,数日之后才会明白过来,一定会反悔。他如派人来索回碑文,就对他说,碑文已报请皇上批准了,并将刻好的碑石给他看。”

原来张说和姚崇是同时代的两位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是朝廷重臣,又是一对积怨很深的政敌。当唐玄宗打算任命姚崇为宰相时,已经在相位上的张说出于嫉妒,指使别人对他进行弹劾,百般阻挠,可惜没有成功。姚崇当上宰相后,张说恐慌起来,想走玄宗一个弟弟岐王的后门。姚崇抓住这件事对张说进行报复。他多次对玄宗说:“岐王是陛下的爱弟,张说是辅佐大臣,他们经常秘密乘车离开家门,我十分担心张说要带坏陛下的爱弟。”玄宗听信了姚崇的谗言,将张说的宰相之职撤了,贬为相州刺史。以后他们表面上虽然维持着一定的关系,但明争暗斗一直没有停止过。

姚崇临终前最害怕的事就是在他身后张说会挟私报复,给他的家属带来杀身之祸。病榻上辗转反侧,几经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这一条消灾避祸的妙计。在张说还没有来得及想到要报复时,由他替自己撰写碑文,对一生作出肯定的评价、盖棺定论,以后就无法再下手报复了。

以后事态完全像姚崇生前预料的那样发展着。首先是张说对姚家的文物珍宝发生了兴趣并接受了馈赠。接着,就是替姚崇撰写碑文。过了几天,张说省悟过来了,想取回碑文时,已是生米煮成熟饭,碑文不仅已经皇上批准,而且已刻在石碑之上。后来当张说获悉,这一切都是姚崇在临终遗嘱中所作的安排时,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不得不承认姚崇的老谋深算远在自己之上,他意味深长地对别人说:“死姚崇犹能算计活张说。”

标签: 姚崇武则天唐玄宗宰相唐中宗

更多文章

  • 75岁的老张说-老年人再婚做不到这三件事,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王小乖标签:离婚,婚姻,保姆,幸福,孤独终老,再婚家庭,夫妻感情

    75岁的老张说:老年人再婚做不到这三件事,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一份修来的缘分,每个进入婚姻的人,都满怀幸福的期待,能够与子偕老,可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很多的时候,人到了老年,自己一个人过日子,难免觉得孤单,很希望自己身边有个伴,期待能够找到一个,相依相伴的老伴一起走

  • 老张离婚十几年,前妻要求复婚,老张说:有多远滚多远

    历史解密编辑:栀子花情感标签:花姐,红姐,离婚,华姐,结婚,分手,复婚,张大叔,夫妻感情

    张大叔下岗失业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他和老婆花姐本来过得还好,但是现在他们的关系变得很糟糕。老婆花姐开始嫌弃他,每天都在挑剔他的一点一滴,这让张大叔感觉很无助。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张大叔从外面回来,看到屋子里一片凌乱,老婆花姐不停地说他一无是处,孩子也在一旁哭泣。张大叔忍不住怒吼:“我也没有想过失业啊!

  • 丈夫和不同的女同事出轨,女子满心抱怨,丈夫嚣张说:有种你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怀君属于秋夜标签:离婚,结婚,白雪,恋爱,婚姻,前男友

    夫妻在一起主要的就是两个人共同协商共同努力,但是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因为某些事情而不再和你协商和沟通的话,那么你们两个人的感情也算是走到了尽头,没有沟通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夫妻在一起,互相搀扶互相依赖是不可或缺的,这既是夫妻的责任也是夫妻的义务,只有在共同经历和成长才能让感情越来越好;但是有句老话“过犹

  • 《千家诗》170《蜀道后期》张说 |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蜀道后期,洛阳城,千家诗,欧阳修,诗人,洛阳

    蜀道后期【唐】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译文客居思归的心总在争取时间,来来往往事先已计划好日程。秋风性情急迫竟然不肯等待,抢先回到了我的家乡洛阳城。注释⑴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蜀,今四川一带。后期,是落后于所预定的归期的意思。⑵客心:客居外地者的心情。争日

  • 《千家诗》187《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千家诗,曹植,宰相,西园,东壁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唐】张说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译文东、壁二星掌管着天下的图书和文章,丽正殿书院人才济济,翰墨生香。诵读《诗经》能了解国家大事,讲习《易经》,可知道天道变数的本源。我忝为宰相,负有调理政治的重任,承

  • 小叔子开走陪嫁车,婆婆嚣张说随便开,儿媳不动声色却赢得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瓜子故事标签:何阳,嫁妆,结婚,美女

    现在很多婆婆在儿媳结婚后还是会做一些很无界的事情。他们觉得,即使儿子娶了媳妇,也有义务自食其力,帮助兄弟姐妹。 所以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不仅会让儿媳不高兴,还会影响儿子和儿媳的关系。儿子和儿媳结婚后,夫妻俩就有了自己的家。无论是婆婆还是舅舅,嫂子都不属于他们的家。孩子孝顺父母是很自然的事。以他们

  • 蜜月回来陪嫁房被换锁,婆婆嚣张说到:房给我小儿子,有种打我

    历史解密编辑:书说情感标签:结婚,分手,度蜜月,谈恋爱

    导语如果你遇到蛮横无理的婆婆,你会怎么做,一般儿媳遇到这样的婆婆都会感到特别的烦恼,也会很烦躁这样的婆婆,但作为女人,如果觉得婆婆太过分,千万不要总是被婆婆欺负,一定要懂得反驳,如果总是任由婆婆欺负,那么日子肯定会过得苦不堪言,只有反驳,才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好。下面有一个这样的案例,蜜月回来陪嫁

  • 姚崇状告张说,唐玄宗震怒严惩张说,为何李林甫说:姚崇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姚崇,宰相,张说,诗人,唐玄宗,李林甫,女皇武则天

    在大唐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开元盛世。这既是盛唐的巅峰,也是衰落的起点。在这段时期,既有姚崇张九龄等名相辅佐唐玄宗治理朝政,也有李林甫等奸臣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其中,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是唐朝著名的四大贤相之一,演绎成了一段段历史佳话。姚崇与同时期的大臣张说曾有一段

  • 古代名人智慧:姚崇因人施贿制张说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姚崇,皇上,碑文,为官,唐朝,唐玄宗,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传说唐玄宗时,姚崇和张说同朝为相。张说素以“大手笔”闻于朝野,故为姚崇所嫉妒,两人经常明争暗斗,有时连皇也觉得难以调解。这年,姚崇患了重病,日甚一日,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便把儿子召至床前,说:“爹爹就要撒手归天了,审视一生,也曾干下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事。只

  • 《千家诗》226《幽州夜饮》张说 |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幽州夜饮,千家诗,胡笳,诗人,幽州,边塞

    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译文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如果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