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广西古代一共诞生了11名状元,其中10人是文状元,只有1名武状元,他叫李珙。文状元名单包括赵观文、裴说、梁嵩、王世则、冯京、毛自知、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本期暂且不表,仅聊武状元李珙。
李珙,现在的桂林永福人。他原本是一名秀才,曾经在县试和乡试中都取得功名,奈何三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当时宋王朝奸臣当道,内忧外患,李珙于是愤然投笔从戎。
那次武状元比试充满了传奇色彩。话说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十月,武举人考试在东京城外比拼。第一场,李珙挥舞一柄30公斤重大刀,防守水泼不进,进攻连克强敌,夺取第一名。第二场比赛比箭法,李珙一箭射中彩球,勇夺第二名。第三场是武略策论比赛,秀才出身的李珙,凭文章华美再夺第一。三局两胜,李珙被皇帝钦点为丁亥科武魁状元。朝廷赏他金盔一顶,战马一匹,鞍辔一副,锦袍一袭,白金三百两。
渐渐的,李珙凭借军功先后担任忠州刺史,融州知州,邕州团练使。
宋徽宗年间,金兵大举南犯,围攻东京。宋徽宗束手无策,匆忙将帝位让与儿子。宋钦宗即位,急令各地火速发兵来救,不料救兵未至,金兵已攻破东京,将徽、钦二帝掳去。当时李珙驻军广南西路融州府(今柳州市融安),接到皇帝的勤王诏书,马上想领兵北上,但广南西路督府元帅程大器见金兵来势凶猛,不愿出兵。李珙无奈,只得招募死士三千,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率三千孤军北上勤王,与数万金兵激战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雪上加霜的是,李珙军马所到之处,官军也不支援。最终,孤军奋战的李珙被金兵团团围困于一座高山,金兵主帅派人招降李珙,他撕下战袍一角,写下绝命诗一首交金兵使者,诗曰:
“草间虽可活,
丈夫誓不为。
今为忠义死,
做鬼亦杀贼。”
在杀伤大量金兵后,李珙与全军三千余人全部战死。
武状元李珙,原本只想做个安静的文状元,不料时势却将他逼成了一介武夫。或许,他的命运在他考上武状元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不过,身为一名军人,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哪怕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正所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