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长夜寂凉,微风吹拂绿萝,萤虫在被露水沾湿的花草间歇息,远山密林,一叶知秋。
寥寥几句便道出了早秋的苍凉,你敢相信这样的诗词竟是出自一位年仅10岁的小女孩吗?她7岁便精通诗词,11岁却爱上自己的师傅,两人常以诗作互寄情思,但如此特殊的感情又将走向何方?从“才女碧玉“到“放荡欲姑”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刚过花信年华就被判处腰斩极刑?
远离喧嚣的美景仙境地,一个青烟古朴的道观外张贴了“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告示,听说是道观的女观主在广结文友。
大唐盛世,风流雅士不在少数,路经此地不免被告示吸引驻足,入观以诗文会友乃一大趣事,然而进入道观后最吸引他们的并不是吟诗作赋而是女观主惊为天人的美貌,而且这些才子但凡文采样貌有所长都有机会成为当晚鱼玄机的入幕之宾。不求天长地久,尽享当下的鱼水之欢。
观主名叫鱼玄机,凭借自己的美貌与才学一时间声名远播。不少王孙公子,文人雅士都慕名而来,而对于这些垂涎自己美貌的佳公子她也是来者不拒。逢场作戏可以,但她不会嫁作他人妇。和谁交往全凭自己的兴趣定夺,若是自己看不上的,任凭他家财万贯或是位极人臣都绝无交往的可能。
因久居于此,鱼玄机从商人手里买了一些女孩儿做自己的侍女,身边也算是有个伴儿。其中一位叫绿翘的婢女深得鱼玄机的心,她们时常相伴,形影不离。
然而在某天晚上,绿翘却横遭厄运,命丧鱼玄机之手。死时,她被扒光了衣服,身上道道痕痕都是被鞭打的血迹,口鼻流出黑色的鲜血,场面让人不忍直视。
不由心想,难道鱼玄机生性便浪荡而凶残?对待感情竟如此薄凉,殊不知,在她年少时期其实是个人人夸赞的大才女。
唐懿宗860年,一个粉面薄唇小婴儿咕咕落地,身为书生的父亲为她取名”幼薇”,新鲜的血液注入了这个寒酸却充满书香气的家庭,让这个家在琐碎的生活里有了一些欢声笑语。
一身诗文书卷气的父亲自认为怀才不遇,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女儿鱼幼薇身上。她也很乖巧,在耳濡目染中很早就学会了识文断句。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鱼幼薇还未及髫年,她的父亲就意外去世,自此所有的家庭重担都落到了母亲一人身上。
母亲也没有别的手艺,只能接些浆洗衣物的活计艰难得维持着母女俩的生活,闲暇时候也给青楼柳巷的姑娘们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长安风雅之地往来的文人墨客自然不少,因着幼时的文学积累在此期间鱼幼薇的才识文学也有不小的长进。
这天,花间派词人温庭筠到此游历刚好遇上了在外玩耍的鱼幼薇,天真烂漫却有不俗诗词功底的鱼幼薇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以切磋诗词相识,有着30岁年龄差的二人就此亦师亦友常以诗词相寄互诉闲情。
长时间的诗词往来让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有了固定的心灵寄托,渐渐地,一种超越师生的情愫在她的心底蔓延开来。而年仅10岁的鱼幼薇并不知道,她的命运因着与这个男人的相识将走向让人何等唏嘘的境地。
温庭筠虽也被这初生荷露般娇嫩,并且日渐成熟的灵秀少女所吸引,但碍于年龄的差异与师徒名分,他清楚知道自己无法给鱼幼薇许诺任何未来,这份感情不被世俗接纳也将令自己声名受损,便只好痛拒她暗许的芳心。
光阴荏苒,十四岁的鱼幼薇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稚气未脱的面庞却显现出了令人惊艳的倾世美貌,她就像是初夏的玉荷,含苞待放。此时恰逢温庭筠好友李亿状元及第,或许他想好友仕途一片光明,于谁都会是个安稳的依靠,随即便将爱徒鱼幼薇介绍给了李亿。
集美貌与才学于一身的鱼幼薇让李亿仿佛遇到了灵魂伴侣,婚后恩爱异常,常一起吟诗作对,以诗词互诉浓浓爱意,三个月便成了让旁人艳羡的神仙眷侣。然而此时的李亿早有正妻裴氏,她偶然听闻丈夫瞒着自己纳了妾室,再了解到丈夫对此女已是情根深种,出生显贵的裴氏妒火中烧,以娘家权势相逼要将鱼幼薇逐出家门。李亿官位未稳只得听命于悍妻,将鱼幼薇送进了一家道观,让她暂时在此安顿下来。
愤怒、委屈和与相爱之人别离的悲痛占据了鱼幼薇的内心,此时的她年仅十五岁。但当听到李亿对自己承诺说“我们以三年为约,到时我官位稳固,仕途平顺,定当将你重新迎回”,她将自己所有的敏感与痛心化为无尽的期盼,在此道观常驻下来开始了凄寂的等待。
然而三年期满,鱼幼薇正满心欢喜等待李亿来接自己回家时,她却得到了“李亿早已离开长安,远赴扬州为官”的消息。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被无端抛弃践踏了她执着期盼的青春,此番奇耻大辱让她性情大变。此时她已是咸宜观的观主,她舍弃“幼薇”改名“玄机”,下决心将与曾经的自己告别,从此时起,“宁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便成为了鱼玄机的执着。
虽然她的道观门庭若市,夜夜恍惚,颠鸾倒凤。但清晨一立即分道扬镳,但自始至终鱼玄机还是“一个人”,没有谁能与之交心。
“自古红颜多薄命”,鱼玄机也没能逃过如此噩运。
一次鱼玄机临时有事外出,出门前交代自己的贴身侍女绿翘,如果有友人找她就让那人等一会儿,自己去去就回。等鱼玄机办事回来却不见来人踪影,问绿翘,绿翘却推说那人来了之后见她不在就走了。但凭借自己对“老相好”的了解以及绿翘说话时不自然的神态,鱼玄机料定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终于在鱼玄机的一再逼问下,绿翘承认自己和她的相好已经行了苟且之事。鱼玄机听罢顿觉遭人背叛,曾经被温庭筠拒绝,后又被李亿抛弃的痛苦记忆一股脑涌上心头,气急攻心的鱼玄机对绿翘动了私刑,期间一时失手竟将绿翘推倒,头撞上墙,当时就没了呼吸。
惊慌之下她将绿翘的尸体埋入道观后院,可没过几日便被光顾道观的“客人”发现上报给了官府。
官府便以动用私刑的罪名将鱼玄机收押,随后以杀人罪判死,年仅26岁。
然而据唐朝律例来看,鱼玄机完全罪不至死。当时律例规定:如果主人把奴婢打死了,如果是无意的并不入罪,如果是故意的那也只需杖责一百。可为什么鱼玄机会因为这次失手丢了性命呢?
恐怕是因为鱼玄机并非出自官宦人家,所以当时的正史中并没有太多关于她的详细记载,根据当时的一些典籍所述推测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她处于盛唐晚期,皇帝“好刑名”,主张“严刑治世”,而且负责主审此案的官员温璋是个出了名的酷吏,鱼玄机当时“声名在外”,严治以儆效尤很有可能。
二、相传主审这次案件的京兆温璋对鱼玄机垂涎已久,曾经还是道观的座上客人,但是就在他想要与鱼玄机进一步交往的时候被鱼玄机拒绝,这次用刑有点“公报私仇”的意味。
具体真实原因可能已无从考证,但是如此一位以诗词闻名的倾世美人落得腰斩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可归根究底能怪她太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不懂得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吗?但是如果她生于官宦,出自名门呢?会不会是另一种结果?
可是自己的出身谁都决定不了,我们能做的是把握当下,打好自己手中仅有的牌,以寻求在现有条件下最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