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骆宾王讨伐武则天失败后,竟然凭空消失了?家谱给出了答案

骆宾王讨伐武则天失败后,竟然凭空消失了?家谱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939 更新时间:2024/2/11 23:40:45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咏鹅》家喻户晓,刚入学的儿童几乎都会传诵这首诗,而这首诗也让作者骆宾王成为了妇孺皆知的诗人。骆宾王的名字和表字则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然而,关于骆宾王,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那就是他曾经造反过,但却失败了。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一个政治上很有抱负却长期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唐高宗仪凤四年,他被任命为侍御史,后来,因为多次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被人诬陷锒铛入狱。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的千古名句来抒发心中的悲愤。

可见,他在诗文方面非常出色,特别擅长作诗。而且,在文章方面,他为后世留下了《帝京篇》、《讨武氏檄》等名篇,其中,《为徐敬业武曌檄》让骆宾王一夜成名,此文直戳武则天内心,让她的皇位坐得都不安宁。据《新唐书》介绍,武则天读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时,还感觉有些可笑。但是,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她的脸色大变,急忙询问这是何人所作。

武则天感慨道:“有如此才,却让他流落不偶,真是宰相之过也!”由此可见,这篇文章制造“反武”舆论的能力很强。

公元683年,此时的骆宾王只是一名普通的县官,在浙江临海县任职。这年冬天,长期卧病在床的李治终于熬不住了,驾鹤仙去。

都知道,李治的遗诏中要求儿子李显继位,可是,皇权却早已落入李治的老婆武则天手里。而且,在李治统治后期,都是武则天在给他出主意、帮他发布政令。武则天无法放弃手里的权力,于是,只让李显当了一年的皇帝,改由幼子李旦继位。她心里明白,李旦年幼,更好控制!

后来,她干脆将李旦也废掉了,自己当上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大肆屠杀唐朝的功臣,还设立专门为她收集情报的机构,收集百官的隐私。由此,百官人人自危,他们都害怕自己的把柄落到皇帝的手中,进而引来杀身之祸。而且,整个帝国都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安的氛围中,十分压抑。

此外,骆宾王看到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心中十分气愤,誓要推翻这样的王朝。之后,骆宾王找到掌握军权的徐敬业,两人商讨起义的事情。为此,骆宾王还特意作了《讨武曌叫檄》一文,昭告天下,邀有志之士一起反对武则天的王朝。这篇文章气势如虹,犹如一把利剑,刺入了敌人的心脏。

而且,骆宾王和徐敬业还确立了“拥戴李显,匡扶唐室”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足以号令天下仍然忠于李唐的人。刚开始,起义军十分顺利,但后来,在关键时刻徐敬业却没有抓住有利的战机,导致大军处于被动局面。大军被围困在扬州城,危在旦夕!最后,大军被消灭了,而骆宾王和徐敬业也逃跑了。

兵败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坐船逃跑,打算跑到藩国高丽去。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徐敬业的部下叛变,将徐敬业给杀了,而骆宾王却下落不明。

关于他的下落,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被杀了:

《资治通鉴》中提到,起义军被剿灭后,徐敬业和骆宾王都被诛杀了。而《旧唐书》也肯定了这种说法,骆宾王是被政府军杀害的。

第二种,逃跑了:

《新唐书》持这种看法。武则天死后,他的儿子李显继续坐上皇位,并在公开场合表扬骆宾王的忠勇,要求郑云卿在全国范围内搜集他的佳作,汇编成册。

而且,李显还让郑云卿去调查骆宾王兵败后的情况,将其记录到史籍中。之后,郑云卿找到了很多当时在现场的人,他们或是参与战争的兵甲,或是骆宾王的朋友。刚开始,郑云卿也以为骆宾王被杀了,但是,随着调查的线索越来越多,他发现这些线索更支持“骆宾王逃跑了”这种说法。

第三种,出家了:

跟骆宾王同时期的诗人宋之问,曾在灵隐寺看到这样的对联:“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非常好奇,忙询问这是何人所作。寺庙中的小师傅将老和尚请了出来,宋之问一看,他正是骆宾王。他隐身于此,不再过问外面的事情。

2005年,央视曾出了一个专题片,专门讲解骆宾王。在节目中,电视台请来了浙江师范大学的教授为我们讲解这个人物。老教授骆祥是专门研究骆宾王的学者,他向我们公布了多年研究骆宾王最后去处的结果。他讲到:“骆宾王兵败被杀的证据不足,这个事情还得重新考量,毕竟,官方书籍中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需要我们自己去鉴别。”

而且,骆祥还向我们提到:“在骆宾王老家的族谱上,记录了骆宾王兵败后逃到了江苏南通一带,隐居在芦苇荡。后来,骆宾王客死南通,并埋葬在黄泥口,享年七十岁。”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资治通鉴·唐纪》 】

更多文章

  • 骆宾王:那个七岁写出《鹅鹅鹅》的神童,用一生诠释何谓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杨炯,王勃,唐朝,骆宾王,鹅鹅鹅,武则天,艺术家,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有一首小诗,流传了1300余年,至今依然是小学课本里的必备古诗词。这首诗就是《咏鹅》,是一名唐朝的7岁小童所作,读起来童趣十足: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写出这首诗的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7岁的某一天,他看到大白鹅在池塘里戏水,于是略加思索,就脱口而出作了这首小诗。

  • 正解中庸之道,骆宾王写下千古名句,大道青楼十二重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骆宾王,青楼,杜牧,孔子,曹植,李唐

    中庸之道,是一种传统的处世态度。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现代人对中庸多有误解,往往望文生义,认为中庸的人,圆滑世故,没有原则。其实,这是一种对历史无知的表现。《中庸》的目标非常高远,实事求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恪守中庸之道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不盲从,做事适可而

  • 一组名人罕见合影:图3是川岛芳子和养父,图10三毛依偎着骆宾王

    历史解密编辑:露露的小段子标签:骆宾王,三毛,川岛芳子,溥仪,张学良,川岛浪速

    照片中邓丽君与好友林青霞正在沙滩上。在上世纪的歌坛和影坛,邓丽君与林青霞可谓是红透了半边天。邓丽君比林青霞大一岁,她们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都是军人家庭,邓丽君的母亲是山东人,林青霞的父母也是山东人,她们都曾是金陵女中的学生。她们是最好的朋友,1990年的夏天,林青霞与邓丽君一起去法国度假,她们在康城

  • 大唐正能量骆宾王:专门帮妇女写诗骂渣男,每次都能骂出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骆宾王,卢照邻,武则天,纳兰容若,徐敬业,画堂春,大唐正能量,唐朝,艺术家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个诗词史上的经典名句,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你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猜大多数读者给出的答案会是纳兰性德,因为他的名作《画堂春》,开篇就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画堂春》)但实际上,“一生一世

  • 关于骆宾王造反的原因,或许可以从这几首诗里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杜甫,文才,沧海,唐朝,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10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01杀死一个人的,往往不是困境,而是绝望。对于骆宾王这样的底层官吏来说,建功立业便如那海市蜃楼一般。仿似清晰在眼前,实则伸手不可触及,稍不留神更会烟消云散。大唐的公务员职位僧多粥少,老干部们稳坐钓鱼台,年轻人在边上虎视眈眈。他们可不会傻傻地呆在原

  • 骆宾王:咏鹅少年蝉鸣不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财富网标签:骆宾王,杜甫,咏鹅,武则天,在狱咏蝉

    史书上寥寥数笔无法概括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的一生。当八岁男童吟出那首妇孺皆知的名作,世人皆称赞他出口成章、才高八斗,是个绝世神童。但是,很难有人洞悉,男孩心灵更深处的执着与刚正。“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这首诗的火爆,绝不仅因为朗朗上口的韵脚,骆宾王所描绘的白鹅,除去生动的描写,更暗含着独属于人的

  • 1300多年前,骆宾王写的《咏鹅》,硬是被网友挑出了“低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清临讲故事标签:咏鹅,杜甫,李白,五言,诗人,唐朝,骆宾王,卢照邻,千古名句

    1300多年前,骆宾王写下的《咏鹅》被网友扒出是“低级错误”。曲解原话逻辑,为了唱反调而唱反调的人,比如你说“xx今天真漂亮”,刚静会故意说:“那你的意思是她没有昨天看起来很漂亮!”生活中大家一定遇到过蛮不讲理的小混混,平时拿起书本就自动屏蔽小混混的声音,但是现在小混混无孔不入,连神书都有手,甚至还

  • 得知恋人被康熙纳妃,纳兰用骆宾王名句填词,连用三典成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骆宾王,康熙,纳兰,纳兰容若,惠妃,后羿,张骞,康熙帝,唐朝,艺术家,小说家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非常擅写爱情词。他有一首《画堂春》,当中“一生一代一双人”非常有名,不过却是照搬了唐朝诗人骆宾王诗中的句子。这首《画堂春》,不但化用了前代诗人的名句,并且词中还连续用了三个典故,讲述了一对男女爱而不得的悲伤故事。因为词的主题是悲伤爱情这个永恒的经典,叙事也哀感顽艳,所以就让人附

  • 骆宾王,边塞诗祖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骆宾王,边塞诗,从军行,出塞,岑参,诗人

    唐朝的边塞诗,起源于初唐,到盛唐时处于高峰期。在唐诗中,为何能形成独特的流派——边塞诗?这是因为唐朝开国之后,边境经常用兵,“崇武”成为一种时尚,不仅一些行武者有强烈的立功边塞的渴望,而且一些文人雅士,也有从戎边陲、立志报国的夙愿。严羽《沧浪诗话》有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战、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

  • 别再只会骆宾王的“鹅鹅鹅”了,白居易的这首咏鹅诗,更加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高洁,碧云,诗人,青云,唐朝,白居易,骆宾王,千古名句

    《鹅赠鹤》白居易〔唐代〕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首句“君因风送入青云”是在以鹅的口吻描述鹤,意谓,你因为风的助力,被送入了青天。本诗中的“君”,指的就是鹤。鹤是一种美丽高雅的鸟类,常被用作象征君子,在道家传说中,它们经常以神仙坐骑的形象出现。“青云”本义指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