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稹为何要辜负催莺莺?

元稹为何要辜负催莺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黄说史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1 1:32:32

唐代版的陈世美:一个诗人的始乱终弃

游园偶遇

中国的诗人,有一个被许多人误“解”许多年的别称——骚客。其实,此骚非彼骚。诗人之骚,不是闷骚之骚,而是取自屈原的离骚,以骚喻诗之谓也。

中国的诗人虽然不能以一“骚”字而概之,但多情却是真切的。如宋朝大诗人陆游之于表妹唐婉的纠结爱情,就是人们千年不弃的话题。

陆游才华横溢,唐琬美丽多情,一对佳人能喜结良缘实为人间幸事。但是,他们太过亲密,让年老色衰的婆婆妒火中烧,硬是出手棒打鸳鸯。

藕虽断,丝还连,旧情难忘的陆游另觅住处,金屋藏了唐娇。他们的私情最终还是被陆母发现了,直接给陆游另娶新人,断了他破镜重圆的念想。再后来,唐婉也改嫁给同乡皇族赵士程,两人从此断了联系。

十多年后,仕途失意的陆游回到家乡,在沈园散偶遇偕夫同游的唐琬,唐琬在征得她皇族老公的同意后(皇族男人就是大气),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

陆游见人感事,乘醉在墙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

次年,唐婉再游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不久,一代才女唐婉便抑郁而终。

这虽是个棒打鸳鸯的无奈结局,但陆游终其一生也没放下这段感情,而沈园也成了他一生也难以回避的伤心地。

直到风烛残年,他的诗里仍挣不脱沈园的人谢花残: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独锁壁间尘。

遇到痴情如陆放翁者,唐婉们之幸也。

在此,我真正想说的,却是另一个诗人的故事。

相信不少朋友对京剧《西厢记》里红娘的那个“叫张生”的著名唱段耳熟能详: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我小红娘你就能见到她……”

一个为了勾引良家女而甘愿如野狗般爬行的“花心公子”形象跃然于心。

其实,张生是有原型可考的——他就是唐朝诗人元稹

元稹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

如果你还想不起来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再告诉你他的两句诗后,你一定会啊的一声,原来是他呀!那两句就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对,就是他了。元稹不仅善诗,还写过传奇,最有名的一篇叫《会真记》(又名《莺莺传》).

故事讲的基本是他的亲身经历:23岁时的元稹,还是个失意不得志的文学青年,在他乡为吏时,结识了远房表妹——年仅17岁的纯美少女崔莺莺

在他的温柔与文字轰炸下,崔莺莺的情感防线陷落了。她月夜抱枕赴约而来,没有红娘,香枕就是她的红娘。

当崔莺莺的母亲发现他们的“奸情”后,只有默许,期盼他们能相爱到白头。

《西厢记》资料图

后来,元稹将他和莺莺的这一段缠绵剧情写成传奇《会真记》,又被后世的许多文人演绎为杂剧,其中以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

《西厢记》里的张生是个为爱而赴汤蹈火的爱情勇士,与王实甫改写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元稹演绎的却是一出始乱终弃的悲剧。

话说那一夕缠绵后,应功名利禄之召,第二年元稹便直赴长安。虽然应试的结果并不如人意,但命运却给了他一个意外惊喜——他得到了京城三品大员、太子少保韦夏卿的赏识,并招他为婿。

穷小子元稹能攀上这门富亲,那个远在乡下的“米糠之妻”崔莺莺,当然只能如一块用脏过的抹布随手一扔了事了。如此,始乱终弃的元稹,该是正宗唐版陈世美吧!

传说中的陈世美被铁面无私的包大人法办了,而现实中的元稹呢,则是捡了便宜卖乖,亲自提笔将一段私情炫耀于众,却让自悔当初不该抱枕而去的崔莺莺独尝苦果。

其实,崔莺莺只是元稹的红颜过客之一,元稹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31岁的元稹出使四川时,与42岁的女校书薛涛玩了一场姐弟恋;随着工作的调动,他又将江苏艺妓刘采春轻揽入怀,而当年对薛姐姐的承诺已化成一纸无可托付的流言……

当原配韦氏亡后,他深情款款地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最著名就是我在前文提到的那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可是,悼亡诗的墨迹还未晒干,他又急不可待地迎娶了涪州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柔之为妻。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该是元稹对自己感情生活的真情供述吧。

很多时候,感情是玩不起的,尤其是那些痴情以待的女子。比如崔莺莺。元稹成亲后,她亦嫁作人妇,日子过得凄惶。当有一天,风花雪月之余的元稹想以表兄之名再续“前缘”时,却遭莺莺坚拒,并以一首《告绝诗》回应负心的情郎:

弃置何足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崔莺莺画像

爱过、错过、醒过之后,挥刀斩情丝,再不纠缠。想必她也深知,感情这事,愿赌者,服输。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她是唐代女诗人,爱上小自己十岁的元稹,本以为是爱情却成了备胎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元稹,薛涛,诗人,白居易,唐宪宗,刘禹锡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名作,名曰《春望词·其一》,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股深深地相思之情。薛涛相思何人,同为唐代大诗人的元稹。说起薛涛,对唐诗宋词了解不深的人多少会感到陌生,但是与她齐名的另一位唐朝唐代女诗人,知道的人要多一些,她就是鱼玄机。再加上李冶和刘

  • 雨水节气 | 44岁元稹的《雨水正月中》:写出雨水节气的3个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诗经女孩标签:元稹,大雁,立春,诗人,唐朝,雨水节气,雨水正月中,二十四节气

    822年,在官场上几经沉浮的44岁的元稹迎来了高光时刻,出任宰相一职。这得益于还在太子时期的唐穆宗对于他诗歌的赏识。牛李党争中,他这个宰相一天也没坐安稳过。但是在职期间,他做了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就是主持修订并颁布的唐朝官方节气日历——二十四节气诗,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劳作,从而流传至今。《雨水正月

  • 毁三观!白居易和元稹都是渣男,就应该被送去男德学院进修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元稹,白居易,薛涛,刘采春,莺莺传,渣男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名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两人虽文学成就较高,但感情生活被后世很多人唾弃,以渣男谓之。和现代追星原则一样,当你喜欢一个偶像的时候,就不要过多关注他的私生活,不然你的三观将会被毁灭,比如前流量明星吴某人。今日我们来分析下白居易和元稹为什么被称为渣男?先说元稹,元稹年轻时

  • 元稹的妻:像是养了个儿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元稹,宰相,金钗,皇帝,离思,宦官

    此事发生在江陵,当时元稹的官职是江陵府士曹参军,他是因得罪宦官而被贬到这里的。此前,他被朝廷从洛阳召回长安重新安排工作,回程的某个晚上住在一个官家驿站,都已经睡下了,谁知来了一个宦官非要住元稹的房子。元稹不肯让,这个跋扈的宦官踹开房门用马鞭抽打元稹,还打伤了脸。按说元稹是受害者,结果却因得罪了宦官,

  •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年轻时是愤青,成年后是屈从现实的政客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元稹,裴度,白居易,宰相,唐宪宗,唐穆宗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是唐王朝历史上少有的在仕途上登顶的著名文人。元稹虽然宰相没做多久,但比起李白、杜甫,甚至同时代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要强得多。元稹此人,年轻时是个慷慨激昂的愤青,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当中,一路蹉跎。中年开始向现实投降,就很快的功成名就,达到人臣的巅峰。但元稹还是曾经年轻时的

  • 大唐诗人元稹:是深情的人设还是薄情的渣男?读诗文看他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元稹,薛涛,莺莺传,诗人,张生

    唐朝大诗人元稹不仅以诗歌闻名于后世,他的情史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元稹写诗风格多样,不过最具特色的还是艳诗和悼亡诗,他的这些诗歌尤其擅长描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感情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元稹的悼亡诗都是为他的妻子韦丛写的。公元809年,元稹的妻子韦丛因病去世,当时年仅27岁。此时的元稹刚

  • 元稹和冯太后:历史上荒唐案的正经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高高手标签:冯太后,元稹,宦官,唐宪宗,白居易,唐德宗

    1.被群殴情圣元稹李纯是个聪明人。六岁的时候,就获得神童称号,颁发这个称号的,是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李适。公元785年的一天,唐德宗李适看到一个不速之客歪歪扭扭的向自己袭来,定睛一看,是他六岁的大孙子李纯。李适心头一暖,放下手中公务,伸手把孩子抱起来,放于膝上,明知故问:你是谁啊,怎么坐在我怀里?(汝谁

  • 唐朝最会撩妹的诗人 ——元稹,多情和薄情,只在一念间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元稹,薛涛,诗人,李贺,唐朝,刘采春,白居易,千古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谁能想到这首一往情深的诗句竟然是一个在感情上极为自私的男人写就的,这个男人就是元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不熟悉文学史的人来说,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比“元稹”这个名字更有知名度。而在学者那里,元稹这个以

  • 元稹很深情的一首诗,28字写尽爱情的刻骨铭心,成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元稹,爱情,张爱玲,离思五首·其四,白玫瑰,诗人,艺术家,唐朝

    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爱情又是其中最为浪漫和感人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这是诗人为了怀念和追忆妻子而作。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唐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七言诗,通篇感慨万千,反

  • 这样虚伪的悼亡词,不写也罢!他简直渣到了家,和元稹有得一拼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元稹,戴复古,陆游,白居易,苏轼,纳兰容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必大家应该对这都不会陌生吧,读书那会儿我们都学过,当年还要求理解并背诵全文呢,可别都还给老师了啊。这几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传一天夜里,苏轼梦到了自己已经死去十年多的妻子王弗,早上醒来便为其写下这首悼亡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