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年轻时是愤青,成年后是屈从现实的政客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年轻时是愤青,成年后是屈从现实的政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2795 更新时间:2024/1/18 22:29:40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是唐王朝历史上少有的在仕途上登顶的著名文人。元稹虽然宰相没做多久,但比起李白杜甫,甚至同时代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要强得多。

元稹此人,年轻时是个慷慨激昂的愤青,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当中,一路蹉跎。中年开始向现实投降,就很快的功成名就,达到人臣的巅峰。

但元稹还是曾经年轻时的自己么?

年轻时的元稹才气出众、锋芒毕露,在御史台任职期间,曾与裴度等人一直批判朝政,引起当朝宰相杜佑的不满,双双被贬。之后的元稹仍然如此,多次指责朝中大臣,得罪了不少人。

但既然有得罪的人,也就有正直之士来暗中保护,元稹一直似危实安,虽然未能官位上升但也不至于永无出头之日。

当时元稹已经31岁,在穷苦之时一直陪伴他的妻子韦丛刚刚因病去世,元稹留下了“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千古名句,但仕途和生活上的双重挫折让元稹心中积攒的怨气逐渐改变了自己,尤其是一次偶然发生的小事,成为元稹转变的临界点。

事情很是简单,元稹出差晚上在驿站住宿,当时并无其他官员,元稹就住进了驿站最好的房间。之后来了一个宦官,按惯例元稹身为监察御史,虽然官位不高但地位不低,对于驿站官员来说,监察御史与宫中宦官并无高下,一般谁先来了谁住好房子。

但这个宦官很是跋扈,要求元稹让房子,元稹不从。宦官大发雷霆,亲手用鞭子撵了元稹出驿站,元稹狼狈而逃。

与元稹交好的白居易等人连接上表为元稹鸣不平,但当时的唐宪宗偏袒宦官,以元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为由,把元稹贬到江陵当了一个小官。

元稹这一贬就是十年,也成了元稹文名兴起的十年。

白居易也在这段时期被贬,二人虽然分在两地,但一直诗词相和。你来我往应和诗文多达三五十韵甚至百韵。于是,元、白二人的名声更盛,天下人传抄二人诗作“为之纸贵”。尤其诗中带有的凄惶之气,更是让很多人对元稹充满了同情。

丧妻之痛,加上仕途的不如意,使元稹性格大变。

在江陵时,元稹就开始结交他原本最为痛恨且给他带来当前境地的宦官,与当时驻江陵的宦官监军崔潭峻交好,并得到了崔的推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大赦天下,元稹得以回京重新任职。这次,元稹是拿着崔潭峻的荐书回到了长安。

当时的宰相之一是一代文宗令狐楚,对元稹的才学很是欣赏,但令狐楚在唐王朝没什么政治方面的存在感,说话不大管用。

当时的元稹同时也得到还是太子的唐穆宗的欣赏,把元稹称为“元才子”。

唐穆宗一上位,元稹借着崔潭峻的推荐,很快就谋到了户部郎中的职位,更重要的是“知制诏”,就是可以参与皇帝诏书的编写,这相当于是后备干部了。由于这是皇帝直接任命的,而不是由宰相所决定,朝野上下对元稹“甚鄙之”。当然元稹确实有才,做了《长庆宫辞》数十百篇,“京师竞相传唱”。

已经年过四十的元稹自然不会甘于当后备,于是继续结交宦官,而宦官们因为崔潭峻的关系,也也“争与稹交”。

元稹眼睛是向上看的,主动结交了当时掌权宦官之一魏弘简,有事儿没事儿就轻车简从去魏弘简家拜访。很快,元稹就被提升为中书舍人,成为宰相候选人之一。

这几年元稹升的太快了,而且还是走的宦官门路,名声彻底臭了。

另一个中书舍人武儒衡,就是前文提到的劝谏唐宪宗“大功之后,逸欲易生”的武则天后人,有名的嫉恶如仇的正臣,曾经一次同事工作间休息吃瓜,不少苍蝇飞来。当着大家的面,武儒衡用扇子赶苍蝇,一边说“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拿元稹当苍蝇看。

此时的元稹,已经不是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愤青了,一方面继续与宦官结交,另一方面表现出对藩镇姑息的政治态度,这两点都彻底的让裴度所不满,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

当初的元稹与裴度持相同政治观点,共同批判朝政,又曾经一同被贬,按理说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但十几年过去,裴度没有改变,还越发坚决的致力于国家兴盛,自然与元稹这种背叛理想的人走不到一处去。

于是,裴度在再一次担任宰相后,首先就对元稹开刀,明确提出元稹结交宦官是朝臣大忌,连续三次上表反对任用元稹为相。

但唐穆宗一方面自己欣赏元稹的才学,另一方面大多数宦官都在说元稹的好话,和稀泥的唐穆宗虽然处分了元稹和魏弘简,但之后还是把元稹提升为宰相,任命一下,“朝野无不轻笑之。”

元稹当上宰相之后,开始对裴度进行大肆攻击,要求解除裴度兵权,并力主对藩镇姑息,使朝廷平定河北叛乱无功而返。

当时宦官群体的代理人,曾任宰相、现在在蜀中当节度使的李逢吉同样是裴度的敌人,宦官们想方设法把李逢吉调回京城,就是想利用李逢吉擅长阴谋诡计对付裴度。

李逢吉一回来,就设计了一个局,把元稹和裴度一网打尽。

元稹初登相位,虽然代表的是对藩镇姑息的“主和派”立场,但也知道如果能够解决藩镇叛乱问题,必定会在皇帝心中位置更进一步。

可惜,元稹虽然是个大才子,却在政治上没什么天分,行动上就很是冒进,错误的采取了结交江湖人士的特殊途径,这是朝廷高级官员的大忌。

李逢吉抓住了元稹的这个错误,向皇帝举报。元稹因此被免去相位,裴度也冤枉的因知情不报被牵连同时被免职,李逢吉因此登上相位。

政治上彻底失意的元稹恢复了文士放浪的本色,在江南八年,周边都是知名文士,每月要出游三四次。

“稹既放意娱游,稍不修边幅,以渎货闻于时”。玩儿的很痛快,并且开始贪财了,甚至贪财贪到闻名于时的地步。

人生又能有几个八年,等到唐文宗初期元稹再次得以回京任职时,已经年近五十。这时的元稹文名更著,但官场上都知道他是个结交宦官、一心钻营、贪恋权位钱财的小人,连元稹按本职工作罢免不称职的官员,都能“以稹素无检操,人情不厌服”,你自己那个德行,怎么有脸去批评别人?

老了的元稹,政治上已经臭不可闻。

这时的元稹,仍然在积极谋求相位,不久之后暴病而亡,终年五十三岁,没在历史上留下更多的丑陋表演。

后人因为元稹的文名,对元稹在政治上的丑陋行径多有隐瞒。大多数人只知道元稹是个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佳句的著名诗人,对他政治上尤其是后期的蝇营狗苟并不清楚,更不知道他曾是个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

幸好元稹在高位时间不长,否则如果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那就瞒不住了,也就不是现在的历史评价了。

本文小标题来自元稹诗作,引用史书原文全部来自《旧唐书》。

标签: 元稹裴度白居易宰相唐宪宗唐穆宗

更多文章

  • 大唐诗人元稹:是深情的人设还是薄情的渣男?读诗文看他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元稹,薛涛,莺莺传,诗人,张生

    唐朝大诗人元稹不仅以诗歌闻名于后世,他的情史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元稹写诗风格多样,不过最具特色的还是艳诗和悼亡诗,他的这些诗歌尤其擅长描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感情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元稹的悼亡诗都是为他的妻子韦丛写的。公元809年,元稹的妻子韦丛因病去世,当时年仅27岁。此时的元稹刚

  • 元稹和冯太后:历史上荒唐案的正经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高高手标签:冯太后,元稹,宦官,唐宪宗,白居易,唐德宗

    1.被群殴情圣元稹李纯是个聪明人。六岁的时候,就获得神童称号,颁发这个称号的,是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李适。公元785年的一天,唐德宗李适看到一个不速之客歪歪扭扭的向自己袭来,定睛一看,是他六岁的大孙子李纯。李适心头一暖,放下手中公务,伸手把孩子抱起来,放于膝上,明知故问:你是谁啊,怎么坐在我怀里?(汝谁

  • 唐朝最会撩妹的诗人 ——元稹,多情和薄情,只在一念间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元稹,薛涛,诗人,李贺,唐朝,刘采春,白居易,千古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谁能想到这首一往情深的诗句竟然是一个在感情上极为自私的男人写就的,这个男人就是元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不熟悉文学史的人来说,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比“元稹”这个名字更有知名度。而在学者那里,元稹这个以

  • 元稹很深情的一首诗,28字写尽爱情的刻骨铭心,成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元稹,爱情,张爱玲,离思五首·其四,白玫瑰,诗人,艺术家,唐朝

    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爱情又是其中最为浪漫和感人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这是诗人为了怀念和追忆妻子而作。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唐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七言诗,通篇感慨万千,反

  • 这样虚伪的悼亡词,不写也罢!他简直渣到了家,和元稹有得一拼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元稹,戴复古,陆游,白居易,苏轼,纳兰容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必大家应该对这都不会陌生吧,读书那会儿我们都学过,当年还要求理解并背诵全文呢,可别都还给老师了啊。这几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传一天夜里,苏轼梦到了自己已经死去十年多的妻子王弗,早上醒来便为其写下这首悼亡词

  • 著名诗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何意?

    历史解密编辑:绿马爱娱乐标签: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韦丛,诗人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不少的唐诗宋词,相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有几首让自己牢记于心的诗词, 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这样的千古佳句。这句诗来自元稹的《离思五首》,这首诗的背景,是元稹在失去自己的妻子“韦丛 ”之后所写,他用“沧海”和“巫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已故妻子的无比怀

  • 元稹的《桃花》被后世称为咏桃花的名篇,画面唯美忧伤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元稹,桃花,苏轼,诗作,名句,唐朝,诗人,白居易

    再有半个月,我们当地的“肥城桃花节”就要开始了。届时,万亩桃园桃花盛开,那里将是一片花海。提到桃花,人们一般很容易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或者“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般都是直接把桃花比作人面,非常直接浓烈娇艳。唐朝大诗人元稹有诗云:“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他的观察更加细微,把深浅不一的桃花比作

  • 元稹:宰相风流,才子多情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元稹,薛涛,情诗,诗人,才子

    作者:王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它不仅孕育了辉煌的文明,更成就了千年诗歌王国的高峰,那个时代的天空被一首首诗歌装点得星光灿烂,李白杜甫双峰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诗人们,似乎撑起了大唐风雅的半壁江山。《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你是否曾经

  • 元稹: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生爱过六个女人,但真不是“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元稹,薛涛,刘采春,白居易,风流倜傥

    先从一首诗说起:《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所描写的意思,应该不用多做解释,尤其是诗的前两句,仍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花前月下时吟出的高频诗句。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元稹的情感历程。元稹,唐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和白居易是超强的人气组

  • 把青春卖了,换取这一生的诗词文字。七律五首赎我岁月,步韵元稹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七律,元稹,杜甫,李绅,步韵,唐朝,诗人,白居易,诗词文字,千古名句

    此组七律为步韵唐人元稹。元稹为著名的传奇作家和诗人。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元稹诗歌创作中,乐府诗占重要地位。素推崇杜甫之创作,继承其“即事名篇”之精神,与李绅、白居易等一同创作新乐府。其后,又与刘猛、李馀一同创作“虽用古题,全无古义”、“颇同古义,全创新词”之古乐府。在元稹诗中,艳体诗与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