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第一名媛,一生阅人无数,40岁爱上才子元稹,却孤独终老

大唐第一名媛,一生阅人无数,40岁爱上才子元稹,却孤独终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2/9 3:49:00

她是大唐第一名媛,16岁就被迫成为乐妓。她是幸运的,因为富有才情,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等大唐有名号的风流才子,无不倾心于她。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只是名流权门的玩物,虽然阅人无数,但却没有一个男人真心待她,阅尽千帆以后,她依然是那个孤独的少女。

一、望江楼的前世今生

在成都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有一个望江楼公园。望江楼公园以望江楼为中心,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园中有薛涛井、薛涛墓、薛涛纪念馆,来寄托今人对古人的追思。

薛涛像(笔者摄)

望江楼,又叫崇丽阁,取自晋文豪左思《蜀都赋》中的“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望江楼的历史由来已久。为求科举兴盛,蜀中文人在锦江之畔修筑迴澜塔,里面供奉着文曲星的神像。明崇祯末年,该塔不幸倾倒。

按照风水学的说法,清代四川科举之所以衰落,是因为文风从锦江流出四川。为了振兴蜀中文运,当地政府就在原址上重修了望江楼。光绪十五年(1889年)春,由四川总督刘秉璋主持,文武状元亲自开楼。当斜阳西照时,楼阁的倒影横截锦江,能够留住文风。

结果确实非常凑巧,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蜀中就出了12名进士。如今在望江楼二楼,仍供奉着文曲星,前去参拜的学子们络绎不绝,虔诚地希求自己学业有成。

崇丽阁

二、薛涛来到望江楼

薛涛的父亲说话太直,得罪于人,因此被贬到四川,薛涛就跟着父亲来到四川,在今天的望江楼公园内居住。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资料的缺失,薛涛墓的原址已无法考证。

20世纪60年代,薛涛墓及墓碑题刻被发现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晚唐诗人郑谷的《蜀中》,有一句诗“渚远清江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就提到了薛涛墓,为薛涛墓的位置提供了一点线索。根据这首诗所说,薛涛墓应该在望江楼东面,锦江之畔。

后人据明清时期的零星资料,在望江楼公园西北角重修了薛涛墓,墓为圆,墙界为方,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风水学说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文人墨客们群聚于此,凭吊古人,抒发怀古之思。

薛涛爱竹,在居所大量栽种,为其赋诗“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并以此精神来勉励自己。现望江楼公园内,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名贵竹种,已有23个属类,200余个品种,竹树环和,仙鹤成群。追忆薛涛和了解“竹文化”,已经成为各地游客少来望江楼公园游览的重要动机。

竹荫下的薛涛墓(笔者摄)

三、沦为乐妓

薛涛是个才女,八九岁时便能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接上父亲在梧桐树下“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的随机吟咏。只可惜家道中落,薛涛沦为乐妓。

她的悲惨命运遮不住才情。她作诗500多首,与白居易、王建、刘禹锡、杜牧等文坛明星竞有酬和。还得到御史中丞武元衡的赏识,拟奏唐德宗授她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但由于以前还没有女人当过校书郎,所以武元衡的提议就没有实现,但人们还是管薛涛叫“女校书”,足以看出她的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的能力。

薛涛周旋于权贵中间,用自己的才貌声色侍奉达官贵人,看似是上层名流,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但只不过是他们的玩物罢了。她的内心是很凄苦的,直到她遇见了元稹,那年她已经40岁了。

白居易故居

四、意难平的爱情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31岁的元稹授监察御史,来到东川。这里与成都相距不远,趁此良机,司空严绶牵线搭桥,安排元稹和薛涛会面。一个是洛阳才子,一个是蜀都才女,会面之前,两人已心照不宣。初次见面就相互吸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元稹在当地为政公正,所以口碑很好,但这让朝中旧官僚阶层及和藩镇集团很不高兴,因为元稹动了他们的奶酪。毫不意外,元稹就被诬陷了。同年六月,元稹就被召回京城。薛涛“临行诀别”“泣之沾襟”,送别了相处仅3个月的恋人。

薛涛像

薛涛在蜀中苦苦等待自己的爱人,但等来的却是元稹娶妻生子的消息。元和九年(814年),元稹丧妻丧妾,潦倒失意。得知这一消息后,已经45岁的薛涛远赴江陵,与元稹会面。结果她此去是趁兴前去,败兴而归。元稹虽然偶尔想起薛涛,也写过“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的句子,但却始终风流,没能给薛涛一个好的结局。

晚年的薛涛喜欢穿女道士的服饰,在碧鸡坊建了吟诗楼,清幽度日。10多年的感情纠缠,徒留给后人一阵唏嘘。

五、浪漫的薛涛笺

薛涛的爱情固然是有缺憾的,但她的另一种浪漫却流传下来。薛涛好制小诗,惜纸幅长剩,就命工匠裁小,再用木芙蓉的花汁将纸染成粉红色,题诗其上,一时间广为流传,名为“薛涛笺”。薛涛笺又名“十色笺”或“浣花笺”,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10种颜色。

薛涛笺(笔者摄)

明代蜀王朱椿,为纪念薛涛,于是打井作坊,并将井名“玉女津”更名为“薛涛井”。蜀王府会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从薛涛井中汲水,制笺24幅,拿出16幅进贡京师,很多人都想仿制,但效果都一般般。可见薛涛笺的珍贵。

文史君说

无论是望江楼,还是薛涛墓,都给望江楼公园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深深的情思。公园内部,薛涛纪念馆、吟诗楼、五云仙馆、清婉室、枇杷巷门等风格典雅的明清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翠竹长廊、假山水池、薛涛井院落起承转合,由幽暗狭长到豁然开朗,张弛有度,令人留恋忘返。

想了解更多关于才女的内容吗?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才女”,就可以看到啦!

参考文献

彭芸荪:《望江楼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汪辉秀:《望江楼园林空间分析》,《四川建筑》2015年第1期。

寇研:《断舍:薛涛与元稹的爱情》,《人民周刊》2018年 第22期。

臧荣:《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楼》,《工会信息》2017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张天)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元稹薛涛蜀中白居易刘禹锡

更多文章

  • 撩妹高手还是渣男~一个颇有争议的男人元稹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元稹,白居易,薛涛,刘采春,崔莺莺,诗人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职,与母系远房表亲崔双文(《西厢记》崔莺莺的原型)恋爱。崔双文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心目中的婚姻相去甚远。他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光宗耀祖。所以元稹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再次进京赴考。元稹自从进京应考以后

  • 最会“撩妹”的诗人,元稹一生追女无数,留下一句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元稹,薛涛,诗人,张生,莺莺传,李德裕,艺术家,唐朝

    流氓不可怕,黑带四段打飞你,但怕流氓会文化;渣男不可怕,一脚踢开活自我,但怕渣男学历高。渣男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词汇,他的出镜率可谓是噌噌上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感情生活的丰富,渣男也越来越多了,他们总是打着“我爱你,但不能耽误你的”圣斗士口号教你成长。不过,就渣男的段位来说谁也比不过大唐第一渣男元

  • 唐代才女刘采春:与风流大才子元稹婚外恋7年遭弃,32岁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元稹,薛涛,才子,乐器,唐朝,刘采春,鱼玄机,唐代才女,中国音乐家

    网络上曾有这样一段火爆的话:“如果美貌是一种罪,你已经罪恶滔天;如果气质是一种错,你已经一错再错;如果智慧要受惩罚,你岂不是要千刀万剐?”钰姐认为,这段话很有意思,难道男人们犯了错,都要怪女人太过美貌与智慧了?女人的美貌与智慧居然成了男人渣的理由了。唐代才女刘采春因美貌与才华成了风流大才子元稹猎艳的

  • 百载红尘都一瞬,青春只合说疏狂。流光如梦七律5首,步韵元稹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稹,七律,流光,明月,月夜,步韵,唐朝,诗人

    因为元稹原作七律这五首也为押仄韵,所以这五首习作也为仄韵,与平常七律稍有区别,并不好写。姑且一读,姑且一笑。读元稹之《南家桃》后步韵经春十载无颜色,有雨千山看不得。树易老来花易吹,梦爱醒时小窗北。离人早不哭离别,孤客凭风相叹息。莫为青葱怕折枝,青葱过后成空忆。这首多为感慨落花无情,时光荏苒而已。并无

  • 元稹的《莺莺传》为何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雍正标签:莺莺传,元稹,张生,西厢记,会真记,白居易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人。元稹的创作,以诗歌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人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贞元二十年(804),元稹撰成了传奇爱情小说《莺莺传》,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莺莺传》原名《传奇》,《太平广记》在收录时改名为《莺莺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因为书中有赋《

  • 薛涛元稹,初见面就同居,三个月便分离,传奇姐弟恋是谁负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夜阑听书雨标签:薛涛,元稹,白居易,刘禹锡,韦皋

    在现代社会中,自由恋爱是两性群体追求爱情的主要方式,与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当代青年男女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心意选择伴侣。当感情逐步稳定时,二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步入婚姻殿堂,过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活。然而,在封建社会,如此开放自由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势必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那时的人们,

  • 李清照与李煜“飙车”,肉麻撩人的诗词,元稹才是“秋名山车神”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清照,李煜,元稹,诗词,薛涛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来的不仅仅只有炎黄子孙的血脉,还有无数的风流才子用文采,在中华文化灿烂的篇章中,留下属于自己的雪泥鸿爪。诗经中周朝文化的风雅还在传承,盛唐中李白杜甫的诗篇里大唐盛世依然在继续。论千古风流人物,还得看宋朝的苏轼辛弃疾。他们在华夏大地上,用黑纸白墨留下一首又一首优雅的篇章。才子才

  • 元稹:被风流韵事遮掩得失去了真实面目,其实也是个内心孤独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元稹,薛涛,白居易,刘采春,诗作,诗人

    元稹:曾经沧海水,乱云渡欲飞以前曾写过这元稹,但那是一时兴起的随笔,一直感觉没写好,有人云亦云之嫌,近期又细读了他的诗作,有了些新的感想,借着今天编辑这《唐代著名诗人品鉴》,重新写一下,也算了个心愿。文学史上一直是“元白”并称,二人是“新乐府运动”的魁首,如果仅就“新乐府”中叙事诗来说,元稹肯定是远

  • 一直被误解的唐朝“渣男”元稹,其实只对原配夫人爱得深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元稹,渣男,薛涛,白居易,刘采春,进士,唐朝,艺术家

    元稹是唐代很有知名度的诗人。有多知名呢?一是他才学出众,与白居易齐名,号称大唐文艺圈第一CP,两人还是很要好的朋友,时常诗歌唱和,算是历史上诗歌唱和最多的诗人了。二是说起古代的“渣男”,都会提到元稹。你看,为了纪念亡妻,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得多么真挚动人啊!结果转头就去撩薛涛、

  • 唐代“渣男”非元稹莫属,在西厢房里演绎一段千古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元稹,莺莺传,爱情故事,渣男,西厢房,西厢记

    唐代“渣男”非元稹莫属,元稹是谁?好多人不知道,但是提起《西厢记》或《莺莺传》就会知道他是谁了,他就是这篇唐代小说的作者元稹。贞元十五年(799年),那一年,元稹同学二十一岁,正是青春好年华,在河中府当一个小小的官吏。官小事也少,没事就四处游玩,他和河中“普济寺”中的方丈是好友,方丈精通诗文,元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