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李元吉守太原为例,李渊不也是派宇文歆辅佐嘛,可他绕不开李元吉指挥军队,要么劝李元吉,要么只有向长安打小报告。皆因李家诸子一早就参加革命啦,除了晋阳起兵的那些哥们外,其他都是隋朝的降将而已,从资历和地位上都没法代替他们真正统帅三军,顶多当个行军总管,或为一州都督或行台仆射,一旦战事规模夸大,需要统帅数万兵马、数位行军总管,只有李世民或者李元吉,实在不行也是李孝恭,轮不到外人的。
玄武门之变开了坏的头而已即使是李世民儿子想直接杀掉李世民,一步登天,后世李家许多帝王都是这样,武则天,李隆基都是篡位,而李隆基除了玩弄阴谋吃武则天老本,特别是唐肃宗也是上位,结果搞出借回乞兵平安史之乱的神作,陇西李家本来就长于军略政略,自李世民之后反而长于篡位和阴谋,短于军略政略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知道更没有参与其中,总策划长孙无忌,总导演房玄龄,具体执行者尉迟恭,李世民不知道,等事后知道了,两兄弟已经挂了,为了大局和天下苍生,咬着牙毅然决然从伤心欲绝无心理政的老爹手中接过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承担着莫须有的杀兄屠弟逼父的恶名砥砺前行,励精图治,终成贞观一代盛世。这才叫洗白。(如果我有机会为他洗白的话,就这样洗,将其写入教科书。)
这个世上论综合能力与文治武功,李二认第二,还真没有谁敢当第一,隋末那些群雄真的是没有一个白给的,唐开局比明难多了,尤其是在李元吉丢了河东之后,硬是被李二一点点扳回来了,宋金刚如果放在元末明初,那妥妥的军神一枚,碾压徐达王保保的存在,可惜生不逢时,遇到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战神中的一个。
李世民前期把王世充打的打败,元气大伤。王世充根本就不敢就没实力出城,只能等待窦建德援军。另一方面,李世民部署围城后,亲自带领仅仅3000多玄甲军去虎牢关对付窦建德,怎么被说成少了一半兵力?擒住窦建德后,王世充绝望了才投降,整个过程都是李世民指挥的,与李元吉有啥关系。李世民之前根本攻不下洛阳,窦建德来不来,李世民都打不下洛阳,而王世充并不是绝望,而是没能力攻破李元吉的包围圈。
之前李世民围洛阳的兵力要远多于李元吉围洛阳的兵力。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读起来不够热血,不是来我往拳拳到肉不够刺激,所以,往往评价会偏低?但是我就很不明白,明明李靖打颉利前前后后好歹也斩俘近二十万了,能取得这个战果的屈指可数,怎么还会有人觉得是捡漏呢,除了距离上略不如,燕然勒功也就是差不多这个水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