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蛀虫”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大怒挖其祖坟

唐朝“蛀虫”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大怒挖其祖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1689 更新时间:2023/12/17 5:01:10

引言:众所周知,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而古代的科举制度比高考还要难得多。

贫寒子弟,通过科举制度实现命运的改变,他们往往会产生报复性的享乐,以弥补早年受的苦难与辛酸。

因而封建王朝的贪官层出不穷,贪腐现象屡禁不止,其中唐朝宰相元载可谓是贪官队伍中的形象大使,他的事迹也给那段历史埋下了重重疑云。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元载出身在最普通的平民百姓家,家境贫寒,但从小读书用功刻苦且天资聪颖,他像大多数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僚的一员。

院试很容易就通过了,元载成为乡亲眼中远近闻名的少年秀才,踌躇满志的他准备再次参加乡试,乡试通过便成为举人,真正他踏上仕途之路。

可是老天爷似乎觉得元载早年太一帆风顺了,要戏弄一下他,他连考了好几次都没中第,眼看就要老去。

心灰意冷的元载想要放弃,就在他认为人生不过如此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遇找上门来。

唐玄宗本人比较推崇道学,所以除了正规的科举,他还开设了道学策试,招揽精通道学精义的人才,元载正在其中,一次通过。

元载虽对道学子史研究颇多,但他本人应该不信奉道家思想,他一生出世进取,丝毫没有避世的心态,就连捞钱也不懂得及时收手。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成为朝廷官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元载要营造能够施展才能的舞台,他不甘心当个配角了此一生。

步步为营只为出人头地

起初,元载被授为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县尉,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官位,每日工作不辞劳苦,任劳任怨,也特别会为人处世,不久就深受上司信任。

他和那些官宦子弟不一样,他深刻地明白韬光养晦的道理,夹起尾巴来做人,默默努力,看似老实能干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凶狠的狼子野心,可是元载的伪装术骗过了所有人。

元载本人才华出众又任劳任怨,后来的几年干出些成就,很快得到了皇帝的注意。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衰退,大不如前,唐肃宗继位,他想塑造礼贤下士的形象,又想要挽救危亡,招贤纳士,提拔了一大批官员。

此时,元载被江东采访使举荐为副使,两京收复后又被任命为度支郎中,掌管全国财政赋税的收支与记录。

这是个品位不高但权力极大的官职,掌握赋税就意味着把握住了国家钱财命脉,也是非常容易贪污腐败的位置。

果不其然,元载的野心在此时初见端倪,他利用官员来往批示的空档,开始收取一些灰色收入,通过人脉网大捞了一笔。

然而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又怎能看得见,他还把元载当做他的重臣爱卿呢!

逮准机会强势联姻 元载权力位极人臣

此时此刻的元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乡村苦读的少年郎,他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狡猾老狐狸。

权力的攫取往往需要强强联合,虽然元载已经贪了很多钱,足够自己衣食无忧,可是他不满足于此,他没有后台,没有坚硬的人脉,还是不能让他在朝中屹立不倒。

元载选择了家族联姻关系,他懂得血缘亲戚关系是最稳定最能够维系的。

唐肃宗晚年犯了糊涂,重用宦官李辅国,一时之间,李辅国权倾朝野,下面的大臣见了他大气儿都不敢出。

而元载和李辅国的妻子是同宗同族,精心布置多年的人脉关系终于派上了用场,元载积极巴结李辅国,显得特别恭敬顺从。

于是,元载的官职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步步高升,他已经位极人臣,除了皇帝和李辅国,没人敢动得了他。

李辅国觉得元载对自己忠心耿耿,将他作为自己集团的头号军师,元载却打着他的旗号,捞钱徇私枉法,无恶不作。

元载在暗中给自己留后路,他一面疯狂地贪污,一面疯狂地为自己铺后路,而这些又再次躲过了李辅国的眼睛。

为争权力不惜出卖亲戚 助皇帝铲除奸恶

唐肃宗驾崩后,唐代宗继位,面对父亲留的一手烂摊子,唐代宗决定大干一番,稳定自己的统治。

这位青年皇帝的屠刀最先伸到了大宦官李辅国的脖子上,李辅国及其余党不死,他作为皇帝的权力就形同虚设。

元载,一个夹在中间的人,一个极有可能被唐代宗连根产出的牺牲品,他该如何是好,难道就要随着李辅国的即将倒下而毁灭?树倒猢狲散,这就是他元载的结局?

当然不行!这一次,历史性的抉择又开始考验野心家元载,稍一疏忽将万劫不复,他还是凭感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当李辅国一党正在密谋如何控制新皇帝时,元载临阵倒戈了,他决心帮助唐肃宗铲除隐患。

元载才不在乎,只要能够有权和钱的加持,一切代价都在所不惜,出卖自己人又算得了什么?他充分露出了贪婪和精致利益主义者的嘴脸。

李辅国临死之前都想不明白,他最信任的帮手是怎么突然将自己送进地狱大门的,真是可叹,可叹!

不仅如此,元载还肃清了鱼朝恩一党,给唐代宗初期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

鱼朝恩是著名宦官,在安史之乱时护送唐玄宗出逃,又是唐肃宗童年的玩伴,是最信任的管家,皇家子弟与其有着深厚的感情,导致他势力错综复杂却无人敢管。

这个硬骨头也被元载啃下了,令人惊叹。

如愿成为国之副手 肆无忌惮从事贪腐

一时之间,元载的名声大震,他是推翻宦官集团势力的英雄,是唐代宗稳固权力的左膀右臂,皇帝多次给群臣说,元载是他的重臣爱卿。

他终于成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宰相,这是他几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他会永远成为乡亲们的骄傲,被世世代代供奉在祖宗祠堂里,为后世瞻仰。

如果元载能够见好就收,或者不要做什么大奸大恶,他的人生就已经圆满了,可是他偏偏要搞一些小动作,仗着自己有权力,病态的享受富贵荣华。

后人给中国封建王朝统计了贪官排行榜,元载正有幸位于前十名内,那么他到底贪污了多少?才能和清朝大贪官和珅并驾齐驱?

元载富可敌国,他的财富是皇帝所不能匹及的。

有史书记载,元载独揽朝政时,“若非良金重宝,趑趄左道,则不得出入于朝廷。”可见,元载贪腐到什么程度,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唐代宗的耳目,可是唐代宗念及元载对自己恩情深重,年龄也大了,决定睁只眼闭只眼,并不想过分干涉。

当时,唐朝京城长安一共有109坊,元载自己一人的建筑就占了3坊,还都是市中心的高级路段,可见他气焰之盛,权力之大。

在他的庇护下,他的宗室子孙也开始无节制地骄奢享乐,在全国上下都掀起了贪污腐败的狂潮,仿佛作为当官的,你不贪一点,就对不起自己似的,影响十分恶劣。

唐代宗也有些忍无可忍,他委婉地提示元载,希望他见好就收,他的财富已经够子孙花好几辈子了,没必要再这样大肆敛财,搞得自己晚节不保。

可是元载根本听不见进去这样的暗示,他的心已经被欲望反噬了,他变成了一头被金灿灿的财富滋养的野兽,靠贪污续命,满足自己奇异地快感。

终于,唐代宗再次亮出了屠刀,就像当年收拾李辅国和鱼朝恩那样。他决心跟元载鱼死网破。

一夜之间,元载的被罢了官,瞬间跌下神坛,全国各地都在纠察元载的同党,受过其恩惠的官员都避而不及。

唐代宗只知道元载贪污,但具体有多少他也不清楚,直到命令抄了元载的家,他才彻底明白元载到底是个对国家社会危害性多大的人物。

搜出64吨胡椒 皇帝气急败坏抛他祖坟

搜查的各种金银珠宝和财物自然不用多说,值得人注意的是,在元载的家里发现了64吨胡椒,这些胡椒够全长安城的人食用好几年的。

现在胡椒的价值自然不可与当时同日而语,胡椒原产印度、东南亚,在中国古代这东西可是奢侈品,如人参、燕窝等价。

每当外国大师前来探访的时候,才会赠与皇帝一些胡椒作为进贡礼物,官员之间送礼,也是以胡椒象征身份,只有非常尊贵的官员才会获得别人赠送的一两胡椒。

这种极为稀少的香料,竟然被元载一家私藏了64吨,这还了得,他竟然比皇家生活还要奢靡,皇帝本人还没有这么财大气粗,怎么能允许臣子如此肆意妄为。

唐代宗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命手下刨了元载的祖坟,废除他的一切封赏,将他本人和元氏世世代代的子孙钉在了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可谓是不给身为宰相的元载留一点面子。

结语:元载终于在他自己的疯狂与贪婪中自我毁灭,他品尝到了权力和金钱的甜头,也被其所害,成为欲望的玩物。

人心不足蛇吞象,元载是一个反面例子,也为后世想要改变命运的青年们提了一个醒:功成名就之后,切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标签: 元载皇帝李辅国唐代宗宰相宦官

更多文章

  • 唐朝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大怒,满门男丁被斩

    历史解密编辑:言雾由终标签:元载,皇帝,贪污,唐朝,宰相,官职,胡椒,香草,满门男丁,官宦世家

    文|阅栀编辑|阅栀前言元载,唐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官职和政治生涯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但是他也是后世所揭示的大贪官,贪污腐败无所不用。元载的职业生涯元载的官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唐朝末年,他先后任职于左金吾卫大将军、校书郎等职务,并曾经随唐宪宗出使辽国。第二阶段是在五代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有三位猛将依旧激战玄武门,杀李世民两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李渊,军衔,唐朝,隋朝,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

    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吗?李渊建立唐朝后,按照古代立太子立长子的规矩,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次子李世民并不服气。向。他可不愿意就这样把自己征服的江山献给弟弟!于是他开始谋划皇位之争,由此形成了两派争斗,李世民对抗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场兄弟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一路跟随李世民的将领们都不甘心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第一目标并不是太子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李渊

    公元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为建立唐朝所立下的功劳远远大于太子,于是,李世民在以后的多年内,常常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猜忌。李建成和李元吉还多次预谋杀害李世民。公元626年,突厥欲突袭大唐边境,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推荐齐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

  • 有李元吉帮助,有李渊撑腰,有后妃拥护,李建成为何还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元吉,李渊,李建成,李世民,魏征

    玄武门事变发生前,李建成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明显,不仅有父皇李渊、兄弟李元吉的支持,同时还拥有朝廷内大部分开国元老的支持。但玄武门事变发生后,李建成被杀身亡,实力相对弱小的李世民脱颖而出。实际上是因为李建成优势明显而放弃了冒险。唐初政治格局公元617年,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了太原留守,掌握了这一地区的军

  • 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为啥“强娶”弟媳妇当老婆?真应了1句古话

    历史解密编辑:过去的梦呀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秦王,贞观之治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共两千多年,期间出现了将近五百位皇帝,这些皇帝也是良莠不齐,有些雄才大略,有些平庸无能,有些仁慈博爱,有些荒淫无道,总之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给皇帝搞一个综合能力排行榜的话,唐太宗李世民以绝对的实力挺进前五名,碾压其他的皇帝。李世民所创造的“贞观之治”是有目共睹的,唐朝国富民

  • 李世民强占李元吉妻子,为何却放过李建成妻子?你看她俩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皇位,李治

    苏辙曾言:“于是兄弟疑间,卒至大乱。”唐朝初年,玄武门之变致唐朝统治发生巨大变革,虽李世民弑兄夺权之举,致世人哗然,然其政治才能,却助国家登上全新巅峰。封建社会背景下,皇帝为真龙天子,享有至高权力与地位,凡能成为皇帝之人,普遍会拥有荣华人生。受此情况影响,很多人都对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皇室兄弟亦会舍弃

  • 李元吉为什么甘愿与李建成联手对付李世民,他自己不想当太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李渊,齐王,晋王,唐太宗,隋朝,军事政策

    唐朝初年争夺太子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原来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可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其实一共有四个嫡子,除了三子李玄霸早死外,还有一个儿子齐王李元吉。李元吉一直坚定地站在了太子李建成身边,并最终和李建成一起死在了玄武门之变里。那么,也是窦皇后嫡子的齐王李元吉,他为什么只愿意

  • 李世民在害怕什么?玄武门之变后,只给李元吉恶谥,不敢给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渊

    一、盖棺定论玄武门所谓:盖棺定论!玄武门之变三个月后,李渊就表示:我决定把皇位,传给我家二郎李世民。由此开启了他对李世民的“另类报复”:你敢杀我两个儿子,我就再生两个出来——网传的李渊退位后生出30子,纯属发明历史。须知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公元626年,李渊诸子大部分都有出生时间,虽有个别缺失,却还有排

  • 隋唐历史: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真的很残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渊,隋炀帝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至于原因就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太急功近利、建功心切,才导致隋朝灭亡的。当年杨广是靠着博得杨坚的好感和同情加上自己完美的伪装才得到的储君之位。而在唐朝建立之后,隋朝储君的问题也遗传到了唐朝了,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靠着玄武门之变

  • 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王妃?专家:利用大于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唐玄宗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李世民之所以“霸占”齐王妃说到底还是因为娶齐王妃对他而言百利无一害。我们先来讲讲玄武门之变。在很多人看来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被逼的,因为在很多记载中似乎都可以看出李建成生前的所作所为好似压根没有给李世民活路。但其实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当时的李世民对于李建成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