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王妃?专家:利用大于喜欢

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王妃?专家:利用大于喜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4714 更新时间:2024/1/22 17:09:42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李世民之所以“霸占”齐王妃说到底还是因为娶齐王妃对他而言百利无一害。

我们先来讲讲玄武门之变。

在很多人看来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被逼的,因为在很多记载中似乎都可以看出李建成生前的所作所为好似压根没有给李世民活路。

但其实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当时的李世民对于李建成的地位虽然有威胁,但还到不了让李建成恨不得弄死他的地步。

毕竟李建成一直都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最早就被预立太子,证明他得到了李渊的认可;而无论是否与嫔妃有奸情,也至少可以看出他是能得到后宫支持的。

在战功方面,他虽然不如李世民,但平定山东,斩杀刘黑闼,仍算是中规中矩。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作为皇太子已久,协助李渊处理政务多年,在理政方面也算是经验丰富,对于朝臣的相处也更为密切。

李建成也不是什么妒忌心特别强的人,因此他实在没有理由去主动与李世民竞争。毕竟如果不发生变故,等李渊一死,继位的毫无疑问是自己。

反倒是李世民不会这样想。在他看来,李建成是享了自己的福,因为大唐的江山一半是他打下来的,让自己的大哥踩着自己上位,谁又能吃得消呢?

李世民气不过,他宁愿冒险一搏,于是便有了玄武门之变。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玄武门之变的确很成功。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与他的武将集团部署得当,更是由于李建成与李元吉两人基本没有什么防备。

当后来尉迟敬德将玄武门之变情况告诉李渊后,李渊虽然伤心,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他只好在一个月后,禅位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杀兄夺位来路不正,他自己也是明白的,所以他十分害怕有心之人会对自己下手,再复制一个“玄武门之变”。

于是他将李建成与李元吉府内的男丁几乎全部清理干净,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慰藉,他甚至是将他们包括李建成、李元吉在内全部剔除除宗族。

但这些仍旧不能让李世民释怀,他甚至将李建成的妻女给软禁起来了。

本来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也是应该与李建成妻女一样待遇,自此孤独终老的。

但齐王妃的背景似乎有些不同,她是出自弘农杨氏这个家族。

弘农杨氏兴起于汉朝时期,在东汉时期是世家大族,杨修家的四世三公说的就是它。在隋朝时期,其家族仍旧没有衰微之势,反而更加兴盛,隋观德王杨雄还是隋朝的宗室将领。

无论是声誉,还是势力都不小。

——而作为杨雄的小儿子杨师道,在隋朝末年一投靠唐高祖李渊,李渊就对其委以重任,而且还把女儿桂阳公主嫁给了他,让他当驸马。

原因是看上他才华吗?当然不是,其实就是为了用联姻来稳住杨氏这支势力,毕竟当了亲戚,自然会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效力。

而齐王妃和杨师道是什么关系?她是杨师道的从侄女,杨师道不仅有背景,在后来更是做到了吏部侍郎这样的高官——也正是因为齐王妃有这层身份,李元吉在当时才会娶齐王妃为正妻。

李元吉死后,齐王妃成了寡妇,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李世民。

本来当时他就很担心时局不稳,而此举更相当于是间接得罪了整个杨氏家族,如何补救则成了重中之重——很快李世民就想到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把齐王妃给娶了,纳入自己的后宫。

首先,娶了她,满足了自己对美色的欲望,毕竟谁不愿意自己的后宫多一个美女呢;再者,将得罪的仇人,巧妙地转化成了亲戚。

而对于杨氏家族而言,这也是最妥善的处理。

——李世民此举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面子,退了一步;而且让原本的王妃变成了实际上的皇妃,在地位上也是上升了一个大段。

总之,李世民娶杨氏,其实相当于是两方各退一步后,一个“双赢”的结果。

很多人可能认为,“娶杨氏”是李世民人生中的一个污点,毕竟这是抢的弟弟老婆。或许在后世看来的确是如此,但在唐王朝时期却不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在唐王朝,皇室的关系一直都比较乱。

就拿李治与李隆基来说,他们远比李世民要来得更加过分。

——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晚年所收入后宫的才人,是李世民的女人,但李治丝毫不过伦理,在李世民死后,将武则天纳为皇后;李隆基也是一样,杨贵妃原本是他儿子的妻子,但他硬是当着儿子的面,直接将儿媳给抢过来。

但就是这样,在当时李治与李隆基也没有承受太多的职责,这就是唐王朝当时的风气。

在《资治通鉴》中曾有提及:“杨氏曾差一点正式转正为唐太宗的后宫,但却因为魏征简单的一句‘会败坏风气’,而放弃帮其转正。”

这个记载一度被看作是唐朝有伦理之别,李世民爱惜“羽毛”的一个论证。但其实这个集记载也是不太可信的,毕竟根据曾经专门记录魏征与唐太宗对话的《魏郑公谏录》完全没有这回事。

《资治通鉴》之所以如此记载,是因为它当时所处的背景是在宋朝,这是一个伦理纲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一个朝代。自然,对于史书,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肯定会加一些自己时代的特色进去。

总的而言,对于“霸占”齐王妃这件事,李世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权衡,并不是一时兴起的精虫上脑。

或许李世民对齐王妃的确有想法,毕竟谁会不爱美人呢?但李世民对齐王妃一定是“利用”多于“喜欢”的。

如果喜欢多于利用,在爱屋及乌的情况下,他没有可能不给他与齐王妃所生的儿子曹王李明一个好的身份,而是将其在后来过继给了李元吉。

而将儿子过继给李元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利用,因为他在后来发现自己在杀兄杀弟这件事上,受到的声讨太多,已经超乎了自己想象。

——无论是出于补救声望,还是出于对兄弟的愧疚,他都需要出来做的什么。而他的做法则是选择将儿子过继出去,填补李元吉这一支血脉。

当然,效果也是达到了一些预期。

更多文章

  • 由李渊的一道诏书,看李元吉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渊,李元吉,李世民,齐王

    三台望重,仰叶辰曜;五教任隆,俯安邦国。实资懿德,式寄亲贤。侍中并州大都督左卫大将军上柱国,齐王元吉,器量凝邈,风神爽迈,徽猷夙著,嘉誉早隆。出莅方岳,政绩兼懋;入侍帷扆,献纳允属。推毂阃外,备展勋庸;职司禁旅,戎章以缉。燮理之任,朝典攸宜,可司徒,馀如故。这是武德九年李渊的一道《加齐王元吉司徒诏》

  • 李世民除掉李元吉和他的5个儿子后,为何还敢娶李元吉老婆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之变

    越是研究历史时间久了,越会发现一些比较独特的东西,在历史上,尤其是面对权力的时候,更多有的是现实,而没有所谓的儿女情长或者情义可言,历史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现实,残酷而真实,需要考虑的只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何我会这么说呢?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唐朝时期李世民玄武门之后的善后工作,当时他杀掉李元吉以及李元

  • 李世民弟媳到底多漂亮?让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要霸占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德云快乐男孩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玄武门之变

    这是文章头部自古以来的明君圣主,论及上位过程的残酷,几乎没有能超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杀兄、屠弟、逼父,就是他上位的三步曲,皇冠上的血腥味之浓,李世民堪称独步古今。因为权欲的膨胀,在李渊称帝后,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斗争就开始公开化,后来愈演愈烈,终于兵戎相见。公元626年夏,突厥人大

  • 李元吉为什么选择帮助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李元吉,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

    众所周知李元吉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弟弟,面对2个哥哥争夺皇位,他为什么选择帮助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难道他看不出来李世民比李建成更有治国的能力吗这个事情我们要详细的分析一下。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李元吉是真心力挺李建成的吗历史中记载,李世民带长孙无忌等人设下伏兵的时候,“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李

  • 李建成有李渊、李元吉、魏征等大臣支持,为何还是败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建成,李渊,李元吉,魏征,李世民,唐太宗

    李世民能做皇帝主要是先发制人,也就是“先下手为强”,他抢在了哥哥李建和弟弟李元吉成的前面,提前把两人干掉了!历史的变故就在那一瞬间,错过就不再有,尤其是后悔药。所以,做事情,不要犹犹豫豫,该去做的,立马去做,不要拖拖拉拉。你的一个决定,可以就改变自己的一生,就像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样,谁先去做,谁就分享

  • 古代中国第一谋杀案:李建成、李元吉被最狠毒的皇帝李世民所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学点历史知识扒标签:皇帝,李渊,唐朝,隋朝,军衔,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谋杀案,古代中国,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一定是个狠毒的皇帝。公元626年七月二日,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其后不久,李世民把五个亲侄子,被装进布袋里,活活摔死。随后,李世民有逼着李渊让出了皇位,成了太上皇。但我们说李世民是最狠毒的皇帝,不是因为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以及把五个

  • 李世民是不是在杀了弟弟李元吉之后还霸占李元吉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李元吉,李世民,魏征,长孙皇后,窦建德

    李世民诛兄杀弟的行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都有明确交待,并从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评论和谴责。但李世民霸占弟弟李元吉妻子的事,却隐藏得比较深。有可能,编纂史书的人觉得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儿;当然,也有可能是要为尊者讳。比如,《新唐书》只在《李明传》里似是漫不经心地写了一句:“曹王明,母本巢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对待李建成、李元吉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渊

    唐高祖李渊与夫人窦氏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可是李渊夫妇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这几个儿子(三子早夭)会自相残杀,发生“兄弟阋墙”的事情。在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了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那么李世民又是如何对待建成、元吉妻儿的呢?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三位猛将依旧血战玄武门,连杀李世民2员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秦王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浩如烟海的历史,一共出现了495位皇帝。在历朝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水平、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君王,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一、天策上将,威名远扬在封建王朝里,一般都是立嫡长子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他已经52岁了。

  • 杨文干事件让李世民和李建成撕破脸皮,幕后黑手或许是李元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秦王,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正面,也是古代皇族两兄弟为了皇权而互相残杀的典型。李世民一身功勋显赫,文治武功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登峰造极。可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成为他一生抹不掉的污点。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李世民和李建成本是亲兄弟,也是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的左膀右臂,为什么会走到兵戎相见的一幕呢?两兄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