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下观军容使、郑国公鱼朝恩之平叛经历

天下观军容使、郑国公鱼朝恩之平叛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09 更新时间:2023/12/17 22:00:27

期待您点击关注!带您读杜甫夔州诗歌,看唐时奉节风物,观杜甫日常生活,感诗人心路历程!

鱼朝恩(722年—770年),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宦官,狡黠聪慧,能言善辩、精于筹算,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神策军在其手上壮大出名,成为皇帝禁军,在中晚唐为维护唐廷发挥重要作用。

鱼朝恩,狡黠聪慧,能言善辩、精于筹算

天宝末年,鱼朝恩以宦官身份担任门下省给事黄门侍郎,这个职务是秘书官员,职责之一就是审核公文,所以鱼朝恩一定是识文断字的,其性格阴险狡黠,擅长于传达、宣读天子的诏令,天子的诏令都是雅文写成,可见鱼朝恩文字造诣不低,史书载其不仅通晓文字,而且善于筹算,公元756年六月十三日,玄宗带杨贵妃姐妹、嫔妃、皇子、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高力士,以等亲近的宦官宫女,陈玄礼率禁军,共三千人星夜出长安延秋门西逃,宫外的宗室贵戚和重臣,被遗弃于长安,至咸阳驿,跟从之众官、宫女惊骇而散。

七月二十九日,玄宗一行到达成都,四十六天的颠簸逃亡之路终于结束,跟随玄宗西逃的官吏军士到达者仅一千三百人,宫女二十四人而已,鱼朝恩是出逃众人中之一,性情狡黠、精于计算的鱼朝恩在玄宗和太子之间选择了太子李亨,在高力士和李辅国之间选择了李辅国,在北上和南下之间,选择了北上,马嵬坡军变之后,鱼朝恩遂跟随太子李亨去往朔方灵武,从此之后,鱼朝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相州之战,郭子仪部损失最大

公元756年,至德初,监李光进(李光弼弟弟)军,李光进与鱼朝恩随宰相房绾参加陈涛斜(今陕西咸阳东)之战,为安守忠所败,死伤四万,帝宽免之。公元757年九月,长安收复,迁鱼朝恩为三宫检责使,以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内侍省,皇帝之近侍机构,管理宫廷内部事务,掌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

公元758年十月,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潞州节度使王思礼、淮西襄阳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九节度使围攻安庆绪于相州(今河南安阳),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本次战役唐廷没有设置主帅,无统一节制,而是以观军容使代替皇帝协调各部,统筹作战,观军容使这一官衔从鱼朝恩开始,十一月,叛军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萧华投降,昭以河南节度使崔光远代为魏州刺史,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杀三万人,时,李光弼建议河东与朔方军联兵进逼魏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作为皇帝的代表否定了李光弼的提议。

相州之战后,肃宗诏令郭子仪还朝,以李光弼代之

公元759年三月六日,唐军六十万对阵史思明军五万,双方互砍之际,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两军皆溃,此战郭子仪部朔方军损失最大,战马一万只余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鱼朝恩素来嫉妒郭子仪的功劳,于是趁机将相州之败的责任完全推给郭子仪,肃宗诏令郭子仪还朝,以李光弼代之。公元759年八月史思明攻洛阳,鱼朝恩率神策兵驻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是年九月,史思明进入已是空城的洛阳,十月史思明与李光弼大战于河阳,史思明另遣李归仁率领精骑五千进攻陕州,于礓子阪(今河南三门峡南)被鱼朝恩、卫伯玉所带神策军击败。

公元762年初,观军容使鱼朝恩听信传言,以为叛军将士思乡心切,一战可定,反复劝谏肃宗出兵洛阳,上命李光弼出战,光弼与仆固怀恩率军,合兵鱼朝恩及神策军使卫伯玉进攻洛阳,二月二十三日,唐军败于北邙山,光弼、怀恩渡过黄河退保闻喜(今山西闻喜),鱼朝恩、卫伯玉率神策军退回陕州,掀开历史的暗幕,唐军的相州之败和邙山之败,背后都有鱼朝恩的魅影。史思明挟胜欲入关,以子史朝义为前锋,自北道进攻陕州,史朝义长驱直入至离陕州东七十里的硖石,鱼朝恩率神策将卫伯玉与贼将康文景等战,数败之。

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占领帝国首都长安,代宗逃陕州躲避兵锋

公元762年十月三十日,仆固怀恩率军收复洛阳,鱼朝恩率神策军移军汴州(今河南开封),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冯翊(yì)郡公,宝应中(公元762年~763年),鱼朝恩复屯兵陕州,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占领帝国首都长安,代宗逃陕州躲避兵锋,扈从禁军如鸟兽散,,因来瑱、裴冕故事,诸镇没有一人勤王,唯独鱼朝恩、卫伯玉率神策军、陕州军奉迎代宗于华阴(今陕西华阴),朝廷军威方才重新振作,,史书载:代宗德之,意思就是感恩戴德,代宗对鱼朝恩自此后另眼相看,其因保驾有功,更号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理论上全国军队其都有监督之权,又专门统领并扩大神策军,神策军自此成为朝廷的禁军,对其赏赐更是无数。

郭子仪有安定天下功,居人臣第一,鱼朝恩心中嫉妒,乘其相州之败,在肃宗面前丑化毁谤诬陷郭子仪,肃宗不认可其语,然而还是剥夺了郭子仪兵权,留郭子仪于京师,代宗即位后,鱼朝恩又与程元振一起诋毁郭子仪,代宗没有觉察其阴谋,郭子仪为此心中忧愤,公元763年十月,吐蕃攻陷京师,因无人勤王,代宗不得已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最终因为郭子仪的努力,长安收复,唐室再度安全,程元振和鱼朝恩因子仪又立匡扶社稷之功,心中惭愧,于是劝代宗定都洛阳,远离、避开吐蕃,一日,百官在廷,鱼朝恩领数十武士携带兵器兵出来说:“吐蕃数次侵犯长安,车驾欲幸洛阳,如何?”宰相没有说话,有近臣厉声说:“敕使要造反吗?现在屯兵足够抵御吐蕃,为何要胁迫天子抛弃宗庙?”朝恩闻之脸色大变,不久郭子仪奏表至,亦说不可,迁都洛阳之事乃止。

点击关注看下一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大唐往事:鱼朝恩权倾朝野,为何最还是被除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鱼朝恩,宦官,唐代宗,宰相,李辅国,唐肃宗

    众所周知,大唐王朝的时代分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时期到盛唐时期是大唐王朝的上升期,也是大唐王朝最为强盛的一段时期。一场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王朝的历史,处于国力顶峰的大唐王朝陡然从巅峰摔落,而大唐也从盛唐跨入中唐,之前隐藏在盛世表象下的危机和矛盾也纷纷爆发。而宦官专政,则是这些危机和矛

  • 北野武的保时捷,周润发的劳斯莱斯,元载的八百石胡椒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周润发,元载,劳斯莱斯,保时捷,石崇,和珅

    前两天因为唐朝巨贪元载,在其倒台后,家中被查出了八百石的胡椒而写了两篇文章。写完之后感觉意犹未尽,因为前两篇都没说元载贪腐这么多胡椒的原因,其实当时骆驼也有点迷惑,为什么元载会对胡椒如此钟情呢?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得出来,后来无意中看到了两个段子,给我带来了灵感。你所需要的,也许是你曾经匮乏的第一个

  • 唐朝“蛀虫”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大怒挖其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元载,皇帝,李辅国,唐代宗,宰相,宦官

    引言:众所周知,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而古代的科举制度比高考还要难得多。贫寒子弟,通过科举制度实现命运的改变,他们往往会产生报复性的享乐,以弥补早年受的苦难与辛酸。因而封建王朝的贪官层出不穷,贪腐现象屡禁不止,其中唐朝宰相元载可谓是贪官队伍中的形象大使,他的事迹也给那段历史埋下了重重

  • 唐朝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大怒,满门男丁被斩

    历史解密编辑:言雾由终标签:元载,皇帝,贪污,唐朝,宰相,官职,胡椒,香草,满门男丁,官宦世家

    文|阅栀编辑|阅栀前言元载,唐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官职和政治生涯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但是他也是后世所揭示的大贪官,贪污腐败无所不用。元载的职业生涯元载的官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唐朝末年,他先后任职于左金吾卫大将军、校书郎等职务,并曾经随唐宪宗出使辽国。第二阶段是在五代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有三位猛将依旧激战玄武门,杀李世民两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李渊,军衔,唐朝,隋朝,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玄武门

    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吗?李渊建立唐朝后,按照古代立太子立长子的规矩,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次子李世民并不服气。向。他可不愿意就这样把自己征服的江山献给弟弟!于是他开始谋划皇位之争,由此形成了两派争斗,李世民对抗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场兄弟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一路跟随李世民的将领们都不甘心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第一目标并不是太子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李渊

    公元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为建立唐朝所立下的功劳远远大于太子,于是,李世民在以后的多年内,常常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猜忌。李建成和李元吉还多次预谋杀害李世民。公元626年,突厥欲突袭大唐边境,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推荐齐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

  • 有李元吉帮助,有李渊撑腰,有后妃拥护,李建成为何还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元吉,李渊,李建成,李世民,魏征

    玄武门事变发生前,李建成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明显,不仅有父皇李渊、兄弟李元吉的支持,同时还拥有朝廷内大部分开国元老的支持。但玄武门事变发生后,李建成被杀身亡,实力相对弱小的李世民脱颖而出。实际上是因为李建成优势明显而放弃了冒险。唐初政治格局公元617年,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了太原留守,掌握了这一地区的军

  • 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为啥“强娶”弟媳妇当老婆?真应了1句古话

    历史解密编辑:过去的梦呀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秦王,贞观之治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共两千多年,期间出现了将近五百位皇帝,这些皇帝也是良莠不齐,有些雄才大略,有些平庸无能,有些仁慈博爱,有些荒淫无道,总之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给皇帝搞一个综合能力排行榜的话,唐太宗李世民以绝对的实力挺进前五名,碾压其他的皇帝。李世民所创造的“贞观之治”是有目共睹的,唐朝国富民

  • 李世民强占李元吉妻子,为何却放过李建成妻子?你看她俩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皇位,李治

    苏辙曾言:“于是兄弟疑间,卒至大乱。”唐朝初年,玄武门之变致唐朝统治发生巨大变革,虽李世民弑兄夺权之举,致世人哗然,然其政治才能,却助国家登上全新巅峰。封建社会背景下,皇帝为真龙天子,享有至高权力与地位,凡能成为皇帝之人,普遍会拥有荣华人生。受此情况影响,很多人都对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皇室兄弟亦会舍弃

  • 李元吉为什么甘愿与李建成联手对付李世民,他自己不想当太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李元吉,李世民,李建成,李渊,齐王,晋王,唐太宗,隋朝,军事政策

    唐朝初年争夺太子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原来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可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其实一共有四个嫡子,除了三子李玄霸早死外,还有一个儿子齐王李元吉。李元吉一直坚定地站在了太子李建成身边,并最终和李建成一起死在了玄武门之变里。那么,也是窦皇后嫡子的齐王李元吉,他为什么只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