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官卢杞来拜访,80岁郭子仪急忙推开怀中姬妾,避免一场灭族之祸

小官卢杞来拜访,80岁郭子仪急忙推开怀中姬妾,避免一场灭族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秋叶侃史 访问量:1467 更新时间:2024/1/24 17:51:10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帝最害怕的事情便是自己的政权被颠覆,成语“十恶不赦”中指出的十条不可饶恕的大罪,前三条便是“谋反、谋大逆、谋叛”。

三条无一例外都是企图颠覆皇权的行为,所以才会被列为了“十恶”的前三名,正是由于皇帝时刻都在警惕着谋逆的发生,因此许多奸臣便利用了皇帝的这种心态,陷害不利于自己的忠良。

这一方法屡试不爽,因其它的借口可能皇帝还不会太在意,但谋反一事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奸臣用此手段都会成功地将忠臣扳倒。

然而,历史上的郭子仪却是一个例外,他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让大厦将倾的李唐王朝又延续了一百五十年。

立下如此大功的他,也曾遇到过一次次陷害却又躲过了一次又一次,为人处世之道值得人们深思。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郭子仪的一个故事。

挽救危局的功臣

郭子仪出生于华州郑县,是太原郭氏的族人,两汉时期郭氏族人当中便名将辈出,郭子仪的军事才能基本上也是得益于深厚的家庭底蕴。

凭借自己的武功才能,郭子仪通过武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左卫长上将,在唐朝这一官职可谓小得可怜,可见他并没有完全依靠家族,甚至到了44岁时才成为一名军长。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个官职不小,但与同时期的将领相比,李光弼担任同等官职时是三十八岁,高仙芝王忠嗣哥舒翰等人到了四十多岁时则已经坐到了节度使的位置上。

在军长一职上,郭子仪也担任了长达十三年之久,再一次得到提拔时他已经五十七岁了,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说,郭子仪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晚年了。

然而,就在他五十八岁时一场惊天的巨变扭转了当时所有人的人生,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

当时唐朝已经多年没有与外敌作战,因此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安禄山所率的边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长安,唐玄宗不得不出逃长安。最终,郭子仪靠着丰富的战场经验,让李唐王朝元气大伤的叛乱才得以平息。

在国家危难之际,郭子仪将唐朝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因此成功收复长安、洛阳时,唐肃宗亲自劳军并握着郭子仪的手说道:“国家再造,卿之力也。”

唐肃宗的这句评价并非言过其实,如果没有郭子仪唐朝至少会提早一百五十年灭亡,对于这样居功至伟的将领,皇帝自然会对他非常敬重。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于功臣而言大加封赏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当一个人功高震主时就另当别论了。

更何况,战时武将是打天下的人才,非战时手握兵权的他们就有可能是皇帝的威胁了。

唐严宗对郭子仪感恩戴德的同时,内心中其实也存在着深深的恐惧,所以当鱼朝恩向唐肃宗毁谤郭子仪时,唐肃宗立刻便收回了他兵权。

在古代,一个地位显赫的将领如果被皇帝收回兵权,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惨无人道的清算,许多人在遇到这样的情况后,通常都会选择谋反来逃避任人宰割的命运。

郭子仪却并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淡然地接受了这个局面,交出兵权后的他回到家中安然度日,并且时刻关注着外界的动向以做出应对。

丑陋的才子卢杞

根据一些历史的记载,郭子仪在后来的日子里始终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自己稍有不慎便会让别人抓住把柄,让皇帝对自己产生居功自傲的印象。

尽管郭子仪后来依旧位高权重,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并让其儿子和女婿全部担任重要的官职,但郭子仪始终保持低调。

他也十分地清楚皇帝现在充分信任自己,可一旦让皇帝感受到了威胁,自己和全家依旧会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能够保全家人的性命郭子仪将谨言慎行发挥到了极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官员拜访都非常谨慎,郭子仪八十岁时仆人禀报说一位名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

此时的他已经在家安度晚年,早已远离了朝堂上的是是非非,但是由于地位十分崇高,许多官员依旧会时常前来探望这位多次力挽狂澜的老将军。

听到仆人的禀报郭子仪并没有太在意,安享晚年的他依旧抱着侍妾嬉笑,准备简单地接见一下就算了,就在仆人准备将来人叫进来时,郭子仪又将他叫回了自己的面前询问他来人叫什么名字。

仆人说来人名叫卢杞,听到这两个字郭子仪立刻将怀中的侍妾推开,并让她立刻回到后院。与此同时,郭子仪还吩咐仆人到后院通知家中所有的女眷,没有自己的允许谁也不许踏出后院半步。

交代完这些事情郭子仪又赶忙起身整理身上的衣服,直到觉得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后,才让仆人将卢杞带进来,看到郭子仪的反应仆人感觉莫名其妙。

戎马一生的郭子仪在战场上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没有见过主人这样紧张的神态,为何听到卢杞的名字却这样严阵以待呢?当然他也没有问太多。

见到卢杞的郭子仪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卢杞也对郭子仪毕恭毕敬,宾主之间毕恭毕敬相谈甚欢。不久郭子仪将卢杞送出家门,他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紧张的神态渐渐地从他脸上消散。

郭子仪为何要这么做

事毕仆人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向郭子仪问道:“您一生所经历的患难不计其数,从没见过您如此紧张。为何今日这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您却紧张到这种程度呢?”

听到仆人的提问,郭子仪不慌不忙地回答:“你们有所不知,这个卢杞虽然此时尚未知名,但凭借他的才学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够飞黄腾达。

可是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如果让他感受到有不尊重他的地方,等他掌握大权的时候,我们全家恐怕就要遭殃了。”

随即仆人又不解地问道:“既然这样,您在与他交谈的时候注意言行就可以了,为何还要让女眷不得踏出后院半步呢?”

听着仆人提出的这个问题,郭子仪先是大笑一声随即说道:“从古至今,女人通常都没有太深的城府,刚才你也见到这个卢杞的样貌了,此人容貌丑陋,如果女眷们见到了,一定会聚在一起嬉笑。

卢杞听到她们嘲笑自己,同样会记恨于心。因此我才让她们全都回到后院,为的就是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听了郭子仪的话仆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全家人的平安。

由此可见,为了避免招来忌恨郭子仪虽然已经安享晚年了,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十分注意,也正因如此才能在掌握功高盖主的情况下,依旧没有遭受杀身之祸。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郭子仪是对的,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卢杞的官职一升再升,最后成为了朝中的宰相,李唐王朝的大权基本落到了他的手中。

卢杞大权独揽之后便开始党同伐异,对于曾经轻视和嘲笑过他的人打击报复,哪怕仅仅是与之政见不合的人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忠良都被他残害致死。

以至于产生了许多的冤案,就连以忠烈著称的书法家颜真卿也遭到了忌恨,当然这些与郭子仪都没有任何关系,与这些人相比他的下场就要好得多了。

公元781年郭子仪溘然长逝,结束了自己谨小慎微却又尊容至极的一生,卢杞成为宰相的时候郭子仪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过每当提到他卢杞都对这位老将军称赞不已。

因此,他虽然多次依仗权势排挤其他忠良,却对于郭子仪的家人却是秋毫无犯。不仅如此,卢杞还会利用职务之便对他们给予一些照顾和优待,这样的情况在当时非常少见。

从郭子仪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能力出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正所谓“得意莫仰首,失意莫低头”,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看清楚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郭子仪在取得巨大的成就之后便目中无人,即便没有战死沙场最后也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正是由于他懂得低调做人,所以连卢杞这样的人才会对他十分钦佩。

即便已经不在人世,郭子仪依旧凭借给卢杞留下的好印象保全了自己的家人,所谓的“福荫子孙”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了吧。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唐肃宗,也曾因为怀疑这样一位忠心的老臣而惭愧不已。

对于郭子仪的为人处世的准则,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更多文章

  • 80岁郭子仪骄奢淫逸,对卢杞唯唯诺诺,唐德宗赏他子孙124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郭子仪,唐德宗,卢杞,唐肃宗,李光弼,仆固怀恩

    当卢杞看到郭子仪时,他非常惊愕,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竟老老实实地坐在他面前,脸上充满了敬意,语气温和,全然没有大将军的傲气。郭子仪非常有远见,他用这种极其谦卑的态度迎接唐德宗的宠臣,双目低垂,给足了卢杞面子,那意思再明确不过:“卢大人,他日成就凌云之志时,可否放过郭氏一家老小。”这是唐史读物《血腥

  • 唐德宗奸相卢杞打压异己,唯独放过郭子仪,实在是因为郭会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唐德宗,郭子仪,卢杞,宰相,李林甫,唐玄宗

    唐朝中前期盛产明君,然而从唐玄宗中后期开始,盛产奸相,比如以“口蜜腹剑”而出名的李林甫就是大大的奸臣。除了李林甫外,在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卢杞也是一个很坏的人,都称为奸相。在唐德宗时期,由于重用卢杞,导致群臣沸腾,当时的宰相李勉就曾义正言辞的说:“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卢杞

  • 郭子仪正和妻妾作乐,貌丑奸臣卢杞突然拜访,郭:全府女眷躲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郭子仪,卢杞,安禄山,奸臣,杨炎

    古代的官场之上,除了稳坐高位的帝王之外,台阶下站着的那些大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不论是高官还是低位,都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打着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人之道在诚恳,而为官之道在进退,官场上的瞬息万变让人措不及防,尤其是有奸臣在背后推波助澜之时

  • 唐朝名将郭子仪功勋卓著,为什么会惧怕奸臣卢杞?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郭子仪,卢杞,宰相,唐德宗,唐朝,杨炎

    有史料记载,郭子仪晚年每次在家接见客人,必定要让多名侍女在跟前服侍。但令人奇怪而又疑惑的是,当郭子仪一听说卢杞要来,立刻就把侍女全部屏退,好像十分惧怕卢杞似的。郭子仪是唐朝最著名的中兴名将,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武全才,史书称郭子仪“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早年,

  • 唐朝奸相卢杞害死了很多名臣,唯独没对郭子仪动手,原因值得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郭子仪,卢杞,宰相,唐德宗,姚崇,仆固怀恩,安史之乱,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军事制度

    “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这是唐德宗想要提拔被贬的卢杞为刺史的时候,宰相李勉所说的话。这大约是当时大部分官员所持的一个态度,即不愿意唐德宗再重用卢杞,而原因就是卢杞在做宰相的近三年时间里,嫉贤妒能,排除异己,独揽相权,大肆敛财等等。要知道,卢杞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害死了不

  • 唐代巨奸之臣—卢杞,普天下的差评,也挡不住唐德宗对其由衷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卢杞,唐德宗,郭子仪,宰相,杨炎,李泌

    唐建中元年,长安城内,“尚父”郭子仪府上来了一位陌生的年轻人。 而对于这位前来拜见自己的年轻人,郭子仪表现得非常重视,年迈的郭子仪不仅斥退了周围照顾自己的姬妾们,还专门单独与这位年轻人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对于郭子仪的如此举动,府中之人对之很不理解,因为作为“尚父”,郭子仪已经位极人臣。 平日里

  • 看了杨玉环的复原图后,才懂得为啥李瑁拱手相让,李隆基狠心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唐玄宗,杨玉环,李瑁,宠爱

    古诗有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首诗的形容对象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了,那就是杨玉环。不过我们没有能力去穿越历史回到唐代,看看杨玉环究竟长什么样子,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遗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够通过一些科学手段将古代人物的画像还原出来。而看到杨玉环的复原图后,才懂得为啥李瑁拱手相让,

  • 84岁陈飞龙急送医,王力宏前岳母李瑶敏贴心陪伴,李靓蕾未现身

    历史解密编辑:娱站标签:李靓蕾,陈飞龙,王力宏,李瑶敏,by2

    7月30日,据台媒报道,日前84岁的南侨集团会长陈飞龙被拍到坐着轮椅送医,陪伴他的正是小他27岁的红粉知己、王力宏前岳母、李靓蕾的母亲李瑶敏,虽然陈飞龙多次否认两人的关系,但媒体多次拍到李瑶敏陪伴陈飞龙外出的画面,两人私交甚笃,深厚友谊令人遐想。可见,当天陈飞龙在李瑶敏协助下坐着轮椅下前进,之后司机

  • 每周探宝(第九期) | 民国李瑶屏设色菊图轴

    历史解密编辑:星湖美美标签:李瑶屏,设色,文物,探宝,画坛,书画

    编者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赓续不绝的厚重基因和“金色名片”。自20世纪50年代星湖建湖以来,星湖的管理机构一直非常重视景区内文物的保护、搜集与整理。1987年专门成立了星湖文物管理所,负责景区内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经过半个世纪几代星湖人的经营与努力,通过接受惠赠、调拨

  • 84岁陈飞龙急送医,王力宏前岳母李瑶敏贴心陪伴李靓蕾未现身

    历史解密编辑:枫尘于往逝中标签:李靓蕾,陈飞龙,王力宏,李瑶敏,by2

    7月30日,据台媒报道,日前84岁的南侨集团会长陈飞龙被拍到坐着轮椅送医,陪伴他的正是小他27岁的红粉知己、王力宏前岳母、李靓蕾的母亲李瑶敏,虽然陈飞龙多次否认两人的关系,但媒体多次拍到李瑶敏陪伴陈飞龙外出的画面,两人私交甚笃,深厚友谊令人遐想。可见,当天陈飞龙在李瑶敏协助下坐着轮椅下前进,之后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