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家之言:陆羽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到底是谁?他为陆羽做了哪些?

一家之言:陆羽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到底是谁?他为陆羽做了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方青牛君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3/12/26 0:17:48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陆羽贵人的文章,流行“两僧两吏”的说法。“两僧”指积公和皎然,“两吏”指李齐物和崔国辅

认真研究陆羽的一生,青牛君认为“两僧两吏”的说法值得商榷。两僧,一位是将他捡回并养育在龙盖寺形同再造的积公,他应视为陆羽的恩人,而非贵人;另一位与陆羽持续四十余年友谊的皎然则应视为其朋友,而非贵人;两吏,李齐物自不必说,贵人无疑,而崔国辅也只能称为其忘年交的朋友,而非贵人。陆羽一生中确实有两位贵人,除了李齐物,还有谁可以担当呢?

陆羽(733-804) 塑像

我们从李齐物调离竟陵说起。

从有限的历史记载看,李齐物在天宝末年(公元751-752年)拜将作监,又为司农卿、鸿胪卿、陇西郡公,离开竟陵,一路升迁,似乎与陆羽再无深入交集。而经过长达5年多的苦心修习,19岁的陆羽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再不是那个戏班子里插科打诨的丑角,而脱胎换骨成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了。就是说,李齐物调走、陆羽学成出关,第一个贵人的使命已经完成。李齐物和陆羽都各自开了一个新的生命篇章。

李齐物高升后,又一个陆羽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在竟陵登场。这就是崔国辅。

陆羽与崔国辅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崔国辅和孟浩然李白交谊甚深,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京兆尹王鉷因罪被杀,受株连,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开始了与陆羽的交集。

崔国辅 画像

据《唐才子传》:

  • 初至竟陵,与处士陆鸿渐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临别谓羽曰:"予有襄阳太守李憕所遗白驴、乌犎牛各一头,及卢黄门所遗文槐书函一枚,此物皆己之所惜者,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崔国辅在来竟陵之前,与陆羽可谓素昧平生。但为什么初至竟陵,便与刚刚学成出关的陆羽打得如此火热,以致交游三年,“谑笑永日”?青牛君揣测,与前任李齐物对于陆羽的器重和栽培恐怕不无关系。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崔国辅与陆羽的交往客观上对于陆羽在习茶的道路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崔国辅曾做过礼部郎官,又爱好饮茶,对于泡茶用水也有研究。崔国辅三年任职期间,两人还实地考察了一些茶叶产地,丰富了陆羽在茶叶生长、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竟陵四图卷 郭诩(明,局部)

崔国辅调离竟陵为公元754或755年(一说卒于755年),而陆羽著作《茶经》始于公元760年,最终定稿出版为780年。虽然崔陆3年交游对于陆羽的成长有较大影响,但似乎并未构成影响其一生的转折。所以,将崔国辅列为陆羽唯二的贵人,青牛君并不以为然。将其视为陆羽的忘年之交-朋友圈中人,或者视为李齐物贵人的延伸版,可能更为恰当。

著作《茶经》

唐玄宗末年发生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公元755年),23岁的陆羽离开竟陵,开始了他有规划的漂流生涯。他随难民渡过长江,并沿江对今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的江河山川,风物特产,尤其是茶园名泉进行深入地实地考察和研习。至德二年(公元 757年),陆羽来到湖州杼山妙喜寺,遇到了其朋友圈中最重要的人-皎然和尚。陆羽与皎然一见如故,心灵相通,结为忘年生死交,友情历40余载而不易。陆羽于是暂时结束漂流,寓居妙喜寺三年。

皎然(720-803) 画像

据《新唐书·陆羽传》:

  •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即自公元 760年,28岁的陆羽开始了他的著述工作。《茶经》的初稿约完成于公元765年。由于陆羽在佛学、诗词、书法的造诣,尤其是渊博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他在湖州士官僧俗各界都赢得了极高的人望。

贵人登场

陆羽的唯二贵人正是颜真卿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唐朝大政治家、大书法家。刚直不阿的颜真卿宦海几度沉浮。25岁进士及第,40岁官至殿中侍御史,受权臣杨国忠排挤外放太原。安史之乱,颜真卿率义军英勇奋战,一度光复河北,忠名大噪。后在京城主持尚书省事务,又遭元载妒忌排挤外放。公元772年,64岁的颜真卿调任湖州刺史。

颜真卿(709-784) 画像

64岁的颜真卿与40岁的陆羽相遇了。

陆羽的品学才识深得颜真卿的赏识。颜真卿到任的第二年,陆羽便被召为其幕僚,登堂入室。同时,颜真卿在策划编纂一部《韵海镜源》,从古今文献中搜寻佳句,再以韵分类的大型工具辞典。这本书成书时有三百六十卷,可惜大部已散佚。陆羽被确定为《韵海镜源》主要编纂成员之一,在五十八位编者中,排名第二位,足见颜真卿对于陆羽的赏识与信任!

由于参编《韵海镜源》,陆羽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官方的文献档案和资料。在只能靠纸质文献书籍传播信息的唐代来说,能够研读这些文献资料是何等珍贵的机会!对于补充、完善《茶经》绝对是天赐之机!比如,《茶经》第七章,一共列举史料48条之多,相信与《韵海镜源》的编纂工作不无关系。

颜真卿在湖州任上短短五年时间,还为陆羽个人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任上第二年,为陆羽建起了一座亭子。由于是大历八年(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修建,因此命名为“三癸亭”。这座亭子也成为了以颜真卿为首的湖州文人聚集唱和之所,除了陆羽、皎然,《渔父词》作者张志和、著名的道士诗人吴筠、大历十才子的耿湋、皇甫曾等人唱和其间,为陆羽带来了巨大的人脉、知识流、信息流、流量和影响力。

三癸亭

二是在公元775年,颜真卿帮助陆羽在湖州青塘村建房安居,雅号“青塘别业”。因湖州盛产桑麻,陆羽据此自号“桑麻翁”。陆羽以青塘别业为创作基地,最终于780年修改出版了日后名扬天下的《茶经》。

陆羽面对颜真卿给予的事业、生活的巨大照拂是怎么回应的呢?他,折了一枝青桂给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 (唐)颜真卿
  •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

后记

颜真卿初到湖州时,已过了耳顺之年,是久历官场、战场,功勋卓著但又刚直不阿、名满天下的大政治家、大文人。

颜真卿请陆羽做幕僚,解决了他的收入问题;安排编纂《韵海镜源》,方便陆羽广览官方档案资料、充实完善《茶经》,并可与其他57位编纂者相学相长;馈赠三癸亭,建立起湖州文人活动中心,汇聚英才、通达天下,相信陆羽受益一生;更重要的,相助建设陆羽私宅,从根本上解决了陆羽心无定所的漂流状态,能够安心下来,完成不世之功。

今青塘别业入口

颜真卿在为陆羽做这一切的时候,不露痕迹,自然而然。既顾及了文人不厚的面子,又是那么的雪中送炭!

李齐物之后,若论陆羽的贵人,除了颜真卿,还能有谁!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冬日平安,事业大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徐茂公力保他的妻儿,却给大唐留下祸端

    历史解密编辑:野史戏说馆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渊

    使其事真主,勠力鏖疆场。功岂后褒鄂,名应并徐常。——赵翼评价单雄信对于单雄信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都熟悉,他既是生活在隋末唐初的一位将军,也是《隋唐演义》中的绿林好汉、江湖英雄。不过,《隋唐演义》对单雄信的记载到他被杀的时候就结止了。但单雄信亦或者说是单雄信家族的传奇并没有结束,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徐茂

  • 杨广死众夫人无依靠,徐茂公先挑一个,剩下魏征尉迟恭程咬金抓阄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隋炀帝,程咬金,魏征,尉迟恭,李渊,李世民

    隋炀帝杨广爱旅游,喜欢和美女打成一片,他有十六院夫人,各个都是才貌出众。杨广一死,隋朝一亡,众夫人无依无靠,徐茂公、魏征、尉迟恭、程咬金美了,徐茂公先挑一个,剩下的魏征、尉迟恭、程咬金抓阄挑。隋朝灭亡之后,十六院夫人各自逃命,徐茂公访高人的时候,遇到了袁紫烟。此人善观天相,能察国运,先天数术非常精通

  • 李世民能接纳秦琼尉迟恭, 为何却非杀单雄信! 问题出在徐茂公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青青资讯记标签:秦琼,李勣,李密,唐朝,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恭,王世充,徐茂公,唐太宗,尉迟敬德

    一、单雄信被杀,后果太严重隋唐乱世,人才喷涌。所谓环境造就人,越是复杂的环境,人物也就越复杂多样。比如李世民,一手开创到了贞观之治,直接奠定了大唐的高度。他跟魏征的君臣佳话,也是千古流传。但同时在李世民的身上,还有“玄武门之变”、“杀弟夺妻”等标签死死贴住,撕都撕不下去。若再深究下去,很快还会发现,

  • 徐茂公留下7字预言,15年后字字应验,武则天花容失色:开棺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武则天,徐敬业,武则,李治,骆宾王,李世民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乌台诗案”毁了苏轼的仕途,这个宋仁宗留下的“太平宰相”,尝尽了木秀于林的苦头。苏轼是后知后觉者,而徐世勣是先知而先觉者,但他们两人都没能全身而退。徐世勣作为徐茂公的原型,不仅智谋过人,而且能征善战,与李靖并列“武庙十哲”。李

  • 徐茂公临终遗言:处死最出色的子孙,15年后武则天:挖了他家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俊小伙呦标签:武则天,徐敬业,李治,骆宾王,苏轼,李世民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乌台诗案”毁了苏轼的仕途,这个宋仁宗留下的“太平宰相”,尝尽了木秀于林的苦头。苏轼是后知后觉者,而徐世勣是先知而先觉者,但他们两人都没能全身而退。徐世勣作为徐茂公的原型,不仅智谋过人,而且能征善战,与李靖并列“武庙十哲”。李世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留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渊,宇文化及

    人间处处有真情,徐茂公的战友兼好兄弟被帝王处决以后,徐茂公有情有义,冒着风险将其妻儿悉心照料,昔日的仁慈竟为大唐埋下了隐患。01义结金兰,情同手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投靠明主,渴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单雄信出生于济州曹阳,与好兄弟徐世绩一起加入了瓦岗起义军。兄弟两人皆是有勇有谋的英才,效力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却为大唐留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小莫厨记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渊,李密,隋炀帝

    在隋朝末年,社会开始动荡,李渊父子不满隋朝的统治,而暗自筹划谋反。在乱世之中,能人接二连三地涌出,在李世民率领军队讨伐隋朝之时,有许多优秀人士前来投奔,但也有些人投奔了李世民的敌对方,单雄信正是其中一位。李世民李世民出生于599年,他出生于陇西成纪,李世民家中世代修习武功,而李世民在幼时便跟着家中长

  • 武则天挖开徐茂公的墓后看到了什么?为何她直呼徐茂公如此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武则天,李勣,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治,唐高祖

    在《隋唐演义》等一系列隋唐小说和评书中有一位类似于诸葛亮的军师人物,那就是徐茂公。民间俗语有云“呼风唤雨诸葛亮,神机妙算徐茂公”,别说历史上的徐茂公还真是神机妙算,他让自己死后躲过了被武则天开棺戮尸的一劫,并气的武则天在挖开他的坟墓之后大呼“徐懋功狡诈如此!”善于分析局势,极为谨慎的一代名将李勣虽然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留下祸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密,王世充,李渊,黄巢起义,宇文化及,徐茂公,隋朝

    人间处处有真情,徐茂公的战友兼好兄弟被帝王处决以后,徐茂公有情有义,冒着风险将其妻儿悉心照料,昔日的仁慈竟为大唐埋下了隐患。义结金兰,情同手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投靠明主,渴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单雄信出生于济州曹阳,与好兄弟徐世绩一起加入了瓦岗起义军。兄弟两人皆是有勇有谋的英才,效力于翟

  •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李靖,李密,唐朝

    李世民临死前,为了给太子李治铺路,故意把徐茂公贬官到叠州任都督,李治登基后,徐茂公重回朝堂,并走上大唐军事巅峰,战绩彪炳史册!徐茂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世,这位仁兄的名字比较多。徐茂公=徐世=李世=李!名字的由来原本是瓦岗寨的将领,后来李密投效唐朝,徐世随后也投效李唐。李密投降后,瓦岗寨并未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