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尚辩机与高阳公主相爱而惨遭腰斩,也许此风月案为欧阳修所虚构

和尚辩机与高阳公主相爱而惨遭腰斩,也许此风月案为欧阳修所虚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3/12/12 0:08:45

高阳和辩机(咖啡随笔原创)

公元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被唐高宗李治赐死,罪名为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一案。

李元景是李世民的亲六弟,高阳公主是李治的亲妹妹,血缘太亲,但是皇室斗争最大的特点便是六亲不认。

也许,李治早已对这个妹妹动了杀心,因为据说她生性淫荡,有损大唐皇室尊严。

很奇怪,和高阳公主私通的基本都是和尚,最出名的和尚自然是辩机。

辩机是唐三藏的高徒,26岁时成为唐三藏的九名缀文大德之一。

什么是缀文大德呢?缀文就是编写文章,大德是佛教对高僧、佛和菩萨的敬称。由此可见辩机之才华,而《大唐西域记》便是他帮唐三藏编写而成的。

辩机和《大唐西域记》(咖啡随笔原创)

高阳公主是如何与辩机相识的呢?

《新唐书》中有如下记载: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

原来,辩机的草庐在高阳公主封地,公主去打猎,二人相识于打猎场,而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也在现场。为了安抚房遗爱,公主送给他两个年轻貌美的侍女。

驸马房遗爱是房玄龄的次子,唐太宗任命他为太府卿,太府卿乃从三品,是太宗朝驸马都尉中少有的财物实权肥缺。

房玄龄是唐朝著名宰相,凌烟阁开国功臣之一,位列第五。把高阳公主下嫁到房家,可见唐太宗对女儿的宠爱。然而,对房遗爱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高阳公主怎么也爱不起来。

恰好,高阳遇到了辩机,那时候她15岁,他21岁。也许他才是她的初恋。

两个人相好了9年,即公元649年东窗事发了。

高阳和辩机(咖啡随笔原创)

一个小偷溜进了辩机的房中,偷走了一个玉枕,而这个玉枕则是高阳公主送给辩机的。

后来,小偷被抓了,赃物玉枕被搜出来了,辩机也被牵连进来了。

因玉枕是皇家之物,御史介入此案,最终高阳公主和辩机的私情被曝光。得知女儿与和尚淫乱,唐太宗大怒,下旨腰斩辩机,又杀死了高阳公主的十几名奴婢。

此在《新唐书》中有如下记载:

“与浮屠辩机乱,帝怒,斩浮屠,杀奴婢数十人,主怨望,帝崩,哭不哀。”

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如下:

“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主益怨望,太宗崩,无戚容。”

辩机死了,年仅30岁,高阳公主的心也死了。“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她曾经这么说过。

辩机(咖啡随笔原创)

同一年,唐太宗也去世了,而高阳公主竟然无伤心的神色,可见她对父皇的憎恨。

也许出于对父皇杀死辩机的报复之心,在兄长唐高宗李治继位后,高阳公主变本加厉,先后与和尚智勖等数人私通。几近公开,近乎疯狂。

但她仅仅疯狂了不到四年,兄长李治对她举起了屠刀。

因为她和房遗爱卷入了一桩谋反案,而这桩谋反案的曝光应该源于房家内讧。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一直想夺取大哥房遗直的梁国公爵位,曾向父亲唐太宗请求,但被否决了。但高阳公主依然不死心,哥哥李治继位后,又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

于是,唐高宗令舅舅长孙无忌彻查此事,结果案件反转,原告变成被告,最终得出结论:房遗爱夫妇和大将薛万彻联合,参与了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

薛万彻是大唐名将,而且是唐太宗的亲妹夫,他的妻子是李渊的第十五女丹阳公主。之所以他有谋反之心,是因为他曾被唐太宗流放象州,心生不满。房遗爱为什么有谋反之念?因为高宗继位后,房遗爱被贬为房州刺史,对朝廷产生了抱怨之心。于是二人联手,打算发动政变,废掉高宗,拥立荆王李元景(高祖第六子)为帝。

但最终计划被泄露,一干人等都被诛杀。

这在《新唐书》中有如下记载:

初,主有宠于太宗,遗爱既骄恣,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水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高宗令长孙无忌鞫其事,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

(薛万彻)入朝与房遗爱款昵,因谓遗爱曰:“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遗爱谓万彻曰:“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元景为主。”及谋泄,吏逮之,万彻不之伏,遗爱证之,遂伏诛。临刑大言曰:“薛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固好,岂得坐房遗爱杀之乎!”

此次谋反案,牵涉皇室人数众多,皇室勋贵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夫妇、巴陵公主夫妇等均被赐死,房玄龄家族几乎被清洗殆尽。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以及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也牵涉其中。

故此,有人认为此案有诸多疑点,应该是宗室势力与长孙无忌元老势力较量后失利的结果。

房遗爱(咖啡随笔原创)

而高阳公主与辩机的风月案,在历代也曾遭到质疑。

因为,此风月案主要保存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然而在《旧唐书》中则根本没有提及高阳辩机私通一事。

到底谁的记载更为可信?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编者为赵莹,其距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相对权威。

而《新唐书》则成书于宋仁宗时期,主编为欧阳修。《资治通鉴》则成书于宋神宗时期,作者是司马光。

欧阳修和司马光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有激烈鲜明的排佛立场。如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卷十曾总结云:“近世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范蜀公皆不喜佛。”

而这三人中,欧阳修排佛思想更为强烈。

他曾把《旧唐书》中有关佛教学者内容进行大量阉割,他在《新五代史》中对佛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在他的笔下,佛教的存在对社会民生几乎是一无是处。在《原弊》一文里他更是强烈批判了佛门弟子不劳作却可以坐享其成的现状。他在《本论》一文中开篇则写道:

“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已尝去矣,而复大集。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

故而,高阳公主和辩机一案也许实有其事,而后晋的赵莹为尊者讳,未加选录;而另一种可能则是欧阳修和司马光两人前赴后继,将民间传闻或子虚乌有之事写进正史,欲通过虚构佛学家的丑闻来达到打击佛学的目的。

高阳和辩机(咖啡随笔原创)

更多文章

  •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互生情愫,房遗爱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唐僧,唐朝,房遗爱,李世民,房玄龄,高阳公主,辩机和尚

    唐朝时有一天,高阳公主遇到了和尚辩机,两人相生情愫,此事后来被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知道了,他是怎么做的呢?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她从小随心所欲,真正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人敢拒绝她,也正因为此,日后她骄傲放纵,为所欲为。公主总是要嫁人的,高阳公主后来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

  • 不负如来不负卿:高阳公主和辩机的不伦之恋,难容于世,惨烈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伊人醉墨标签:高阳公主,辩机,李世民,房玄龄,高阳,唐僧,太宗,房遗爱,不负如来不负卿,唐朝,艺术家

    她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高阳公主,有着明艳动人的外表和敢作敢为的个性,从小深受唐太宗的宠爱,却爱上了一个帅气的和尚,爱得惊世骇俗、轰轰烈烈。最后还卷入了一张惊天动地的谋反大案。相传,在所有的女儿当中,高阳公主和父亲唐太宗的性情最相投,所以唐太宗从小对她百般宠爱。可以说,她的童年时光是无忧无虑的,她可

  • 李治答应了高阳公主一个条件,高阳公主很满意。几日后竟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往昔文史阁标签:李治,辩机,皇上,唐朝,李世民,唐高宗,高阳公主,长孙无忌

    一天,高阳公主来到朝堂上,理直气壮地问:“皇上,房遗爱毕竟是驸马,可不可以封她个光禄大夫?”李治笑着说:“你想怎么样都依你!”高阳公主满意的回去了。不料几天后,高阳公主被赐死。李治跟高阳公主从小一起长大,兄妹俩感情很好,虽然高阳任性,但是李治念在兄妹感情,无论高阳公主提啥条件都尽量满足。但高阳却不满

  • 情火烧身的高阳公主敞开怀抱,接纳辩机-《大唐上阳》114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辩机,高阳公主,大唐上阳,李世民,李治,房玄龄

    任见:情火烧身的高阳公主敞开怀抱,接纳辩机-《大唐上阳》114第二十九章 御枕孽缘武媚娘柔软如波浪,紧致如密丝,况乎全面对太子开放,像个章鱼似的将李治团团围住,紧收猛箍,怕俘虏到怀的敌人逃窜了。李治乐得失陷,沉落在渊,挺槊横马,跳腾翻转,把自学的,观摩的,预习过的,多次复读的知识,都搬将出来,用将

  • 李治为何要赐死姐姐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是咎由自取还是千古奇冤?

    历史解密编辑:九厘米的雾秋千索标签:李治,高阳公主,长孙无忌,李世民,辩机,武则天

    高阳公主和李治的长幼问题,到底是姐弟还是兄妹,史上并无定论。我们只知道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恃宠娇纵,行为不检。她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玄奘大师的弟子辩机私通之事,成为千古丑闻——当然也有人说他们是“超越了阶级地位的爱情”,那也由得你。皇帝的女儿、宰相的媳妇出轨于和尚,唐太宗知道后大怒,腰斩辩机,

  • 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为何会被兄长唐高宗李治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李世民,李治,高阳公主,李恪

    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被嫁给梁国公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为妻。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从小深受宠爱的原因,导致高阳公主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为了替丈夫争夺爵位,先是与父亲太宗失和,后又引发“房遗爱谋反案”,结果夫妻双双因此丧命。本是李世民爱女,后嫁房遗爱为妻高阳公主生年不详,生母不详,根据《新唐书·公

  • 武士彠:一位被皇帝女儿美化的木材商人,他的逆袭之路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武士,李渊,隋炀帝,武则天,皇帝,王威

    谈及武士彠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谈及他的女儿武则天几乎是家喻户晓。根据《旧唐书》记载,武士彠最初只是一个贩卖木材的商人。所谓“士农工商”,在古人的心中,商人的地位最为低下,而且在当时武姓属于小姓,在注重门第的时代,武家的社会地位自然不高。根据唐朝的官方史料记载,武士彠是开国功臣,太原举兵的核心人物,但是

  • 隋唐演义·第七十二回·张昌宗行傩幸太后 冯怀义建节抚硕贞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怀义,张昌宗,太后,隋唐演义,薛仁贵,中宗

    隋唐演义第七十二回·张昌宗行傩幸太后 冯怀义建节抚硕贞张昌宗行傩幸太后 冯怀义建节抚硕贞诗曰:春风着处惹相思,总在多情寄绿枝。莫怪啼莺窥绣幕,岂怜佳树绕游丝。盈盈碧玉含侨日,袅袅文姬下嫁时。博得回眸舒一笑,凭他见惯也魂痴。谚云:饱暖思淫欲,是说寻常妇人。若是帝后,为天下母仪,自然端庄沉静,无有邪淫的

  • 太平公主把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杨再思:谁说他美似莲花?弄反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唐朝,张昌宗,杨再思,张易之,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权力是非常诱人的东西,皇权更是充满诱惑,诱惑指数为五星级。男人为了皇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甚至不惜兵戎相见,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都说男人当皇帝是为了财富和美色,那么女人追求当皇帝为了什么,当然是把男人踩在脚下的感觉。很多人对此感到心里不舒服,其实是大男子主义在作怪,男人可以后宫云集,女人为什么不能任

  • 历史上张昌宗、张易之到底有多帅,同时得到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张昌宗,张易之,武则天,太平公主,李显,国防政策

    在长安街头太平公主惊恐看见一张酷似薛绍的脸庞。他信手抚琴,弹的正是薛绍喜欢的《长相守》,太平公主疑惑地问:“你是谁?“他答:在下张易之。”“从哪来?”宁州,江南小镇。”来长安做什么?是投亲,还是流浪?”本来,是想到长安闯天地的,但来了以后,发觉流浪更有意思。”面对连连追问,早已心知肚明眼前贵妇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