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名相”房玄龄,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名相

“大唐名相”房玄龄,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名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炮讲故事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4/1/17 15:49:22

全文共171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代,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声名在外,同其他的国家的外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高度。这离不开唐太宗等历代皇帝的雄才伟略和贤达圣明。而其中辅佐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人,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一代名相的?他的成长史是怎样的?

一、年少显露独到见解和聪明才智房玄龄出生的年代是一个不是太太平的年代,当时战乱不断,人民生活民不聊生,但相比较底层老百姓而言,房玄龄家庭优渥,他从小可以说是在书香世家长大。又加上他自己本身聪慧,在十几岁时,就开始对世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到隋朝中期后,皇帝的一些所做所为,如:目光短浅、对百姓不关心等行为,当时房玄龄就预见到,隋朝不久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青年独具慧眼、跟随明主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后,李渊作为其中的一支队伍,房玄龄从众多的农民起义队伍中,一一进行分析,最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李渊这支队伍。于是,他辞去了隋朝统治者给他的职务,去投奔了李世民。当时李世民给了他一个很低的职务,但房玄龄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计较官位的高低,只是选择了默默跟随。当时隋朝给房玄龄的职务已经很高了。但是在跟随李世民后,不惧低职位、不怕被冷落,这反映了房玄龄对未来局势的预见和决断。也从另一方面,看到房玄龄对自己的自信。他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对世事的判断,令人佩服。

三、一生一世跟随、出谋划策房玄龄对李世民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举荐贤才唐朝的很多出名的大将如张亮、杜如晦等为李世民鞍前马后、鞠躬尽瘁,都离不开房玄龄的功劳。房玄龄任用人才,既要看这个人的才干,还注重这个人的品德。如李大亮这个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在做人做事上非常正直、公正、善良,事实再一次证明,房玄龄的准确判断,李大亮在跟随李世民后,敬业奉公、恪尽职守,被李世民封为左卫大将军等职务。身兼数职。在李世民未登上皇位前,房玄龄就发现杜如晦这个人聪明有才,是个能辅佐、会辅佐君王的人才,于是不惜一切代价举荐杜如晦,他认为杜如晦的决断力和判断力超强。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房玄龄的判断。杜如晦跟随李世民,擅谋决断、总在关键时候起到助力的作用。直到杜如晦四十六岁英年早逝后,李世民仍然对其念念不忘,大哭三日,对其家人丰厚奖赏。“房谋杜断”没有杜如晦关键时刻的精准决断,就没有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2、出谋划策在关键时刻,房玄龄总能相出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战略的高度、从人性的分析、从当时时局的判断上,房玄龄总能推陈出新、创意无穷。

3、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在玄武门之变中是出了汗马功劳的。没有房玄龄,就没有玄武门之变。在战场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两人配合默契,可以说在战场上两人都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但当建立唐朝后,两人的心中就开始暗生嫌隙,太子李建成认为自己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在朝廷上的威信也不如李世民。所以对李世民有很多的忌惮,担心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王位。于是和齐王李元吉商量,通过一些可有可无的事件来诋毁、陷害李世民,想让其父亲对李世民仇恨、不赏识。李世民可以说是深受排挤、陷害之苦。无可奈何,毅然决然开始了疯狂的反击。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此次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和决策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犹如瓮中之鳖、掉入了他们设计好的陷阱里,最后一一丧命。

同时李渊被迫退位,把天下交于李世民。李世民从此在房玄龄的一路扶持下,创造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这样的大唐。从此记入史册。4、二十二年的宰相、一生的跟随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后,房玄龄开始了自己二十二年的宰相生涯,他在当宰相期间,取消了各种严酷刑法,同时精简吏治,提高办事的效率。大力选拔人才,任人唯贤。房玄龄在位期间,做人非常低调,而且居功不傲,鞠躬尽瘁,在位二十多年,一直勤勉奉公。尤其他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智慧,用人之长,避其之短。这是房玄龄厉害之处。

房玄龄的一生,是居功赫赫的一生,他从青年时期一路追随李世民,看着李世民从年轻到成熟,把自己的一生一世奉献给了大唐盛世。作为贞观年间第一忠臣,他的一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参考文献:《唐书》

更多文章

  • 古今清廉故事|一代名相房玄龄之“谦虚谨慎 巧阻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锦绣太原标签:房玄龄,一代名相房玄龄,李世民,魏征,中书令,尚书

    引言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意识、行为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倡导与推崇。《古今清廉故事精选》选取了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清廉文化故事,重点选编了当代领导干部、共产党人清廉从政、执政为民的典型事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古为今用的政治智慧

  • 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娶了公主后一路作死,害得老爹也被搬出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房玄龄,高阳公主,太宗,李世民,辩机,长孙无忌,凌烟阁,房遗爱,唐朝,艺术家,隋朝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亲信部将的协助下,于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贞观17年,为了纪念当年反隋争位的诸位功臣,李世民命阎立本于凌烟阁中描绘24位功臣的画像,阁中功劳最大者,当属长孙无忌、杜如晦、侯君集、房

  • 神医喜来乐里面喝醋的故事,原型竟是唐朝宰相房玄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宰相,唐朝,杨坚,隋朝,房玄龄,李世民,科学家,长孙皇后,历史学家,神医喜来乐,女皇武则天

    在现代汉语当中,醋坛子这个词,往往指代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如果嫉妒自己的伴侣和其他异性走的过近,这种行为,我们往往就称之为吃醋。但是,对于这个词的由来,绝大多数人恐怕就不太清楚了。实际上,醋坛子这个词的由来,其实是和一位唐朝著名的宰相有关的。这位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房玄龄。房玄龄,名乔,字

  • 房玄龄为何怕老婆,竟然在《朝野佥载》中找到答案,答案很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宰相,太宗,皇帝,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新唐书,科学家,朝野佥载,历史学家

    现代有一个词叫作“妻管严”,形容丈夫怕老婆怕的要死,著名的宰相房玄龄还为此传出了“吃醋”的故事,用以形容房玄龄老婆的善妒。可是在这段故事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房玄龄真的“怕”老婆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成龙:房玄龄后人,父亲投身军统,流落香港,晚年与大陆儿子重聚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成龙,房道龙,房玄龄,房祖名,陈自强,武艺

    说起成龙,作为一名功夫巨星,实力派演员,早就是家喻户晓,成龙这个名字辗转几代,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2004年,成龙却公开表示自己不姓陈,而姓房。他祖上是唐代大名鼎鼎的名相房玄龄,祖籍在山东省淄博,并非香港本土人。就在同一年,成龙还将自己儿子的名字陈祖名更为房祖名。这一系列举动,证实所言非虚。娱乐圈很

  • 成龙竟是唐朝宰相房玄龄之后!故宫旁有6亩地!安徽还有两个哥哥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美的异想世界标签:成龙,房玄龄,房道龙,林青霞

    2008年,成龙94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说:“你的原名不是叫陈港生,我们是唐朝房玄龄的后代,故宫旁还曾分有6亩地。你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在安徽老家。”成龙一听,当时就懵了!他什么时候冒出了两个哥哥?无疑,作为国际巨星的成龙,是一个传奇。不过,成龙的父亲房道龙,人生经历,也不同一般。房道

  • “大唐名相”房玄龄,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成长为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徐阿妹追剧标签:宰相,李渊,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李建成,艺术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代,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声名在外,同其他的国家的外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高度。这离不开唐太宗等历代皇帝的雄才伟略和贤达圣明。而其中辅佐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人,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一

  • 成龙祖上是房玄龄的后代,在故宫旁边有6亩地,安徽还有两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娱影一直在哦标签:房玄龄,成龙,陈志平,房祖名,林凤娇,于占元

    2008年,房道龙临终前对成龙说:“我家祖上是唐代房玄龄的后代,在故宫旁边还有6亩地。”成龙心想六亩地少说也要两亿,房道龙又道:“安徽还有两个兄弟。”听到这句话,成龙大喜过望,六亩地现在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可是,当他得知自己还有两个哥哥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没想到,父亲又补充了一句:“可惜,已经是国家

  • 唐太宗和房玄龄,一个明智,一个坦荡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世民,房玄龄,魏征

    有人问我:唐太宗时期,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帮助大,还是房玄龄对唐太宗帮助大?我的观点很明确,在辅佐皇帝方面,魏征不如房玄龄。虽然我们熟知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而他们俩的故事也被后来的人传为君臣相处的绝佳范例,但实际上,房玄龄和唐太宗之间关系要远远超越魏征,房玄龄对唐太宗的帮助要比魏征多得多。以下三个方面的

  • 梁国公房玄龄:命世之才 善建嘉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房玄龄,梁国,李世民,长孙无忌,杜如晦,玄龄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竞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