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1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代,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声名在外,同其他的国家的外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高度。这离不开唐太宗等历代皇帝的雄才伟略和贤达圣明。而其中辅佐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人,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一代名相的?他的成长史是怎样的?
一、年少显露独到见解和聪明才智房玄龄出生的年代是一个不是太太平的年代,当时战乱不断,人民生活民不聊生,但相比较底层老百姓而言,房玄龄家庭优渥,他从小可以说是在书香世家长大。又加上他自己本身聪慧,在十几岁时,就开始对世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到隋朝中期后,皇帝的一些所做所为,如:目光短浅、对百姓不关心等行为,当时房玄龄就预见到,隋朝不久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青年独具慧眼、跟随明主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后,李渊作为其中的一支队伍,房玄龄从众多的农民起义队伍中,一一进行分析,最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李渊这支队伍。于是,他辞去了隋朝统治者给他的职务,去投奔了李世民。当时李世民给了他一个很低的职务,但房玄龄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计较官位的高低,只是选择了默默跟随。当时隋朝给房玄龄的职务已经很高了。但是在跟随李世民后,不惧低职位、不怕被冷落,这反映了房玄龄对未来局势的预见和决断。也从另一方面,看到房玄龄对自己的自信。他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对世事的判断,令人佩服。
三、一生一世跟随、出谋划策房玄龄对李世民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举荐贤才唐朝的很多出名的大将如张亮、杜如晦等为李世民鞍前马后、鞠躬尽瘁,都离不开房玄龄的功劳。房玄龄任用人才,既要看这个人的才干,还注重这个人的品德。如李大亮这个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在做人做事上非常正直、公正、善良,事实再一次证明,房玄龄的准确判断,李大亮在跟随李世民后,敬业奉公、恪尽职守,被李世民封为左卫大将军等职务。身兼数职。在李世民未登上皇位前,房玄龄就发现杜如晦这个人聪明有才,是个能辅佐、会辅佐君王的人才,于是不惜一切代价举荐杜如晦,他认为杜如晦的决断力和判断力超强。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房玄龄的判断。杜如晦跟随李世民,擅谋决断、总在关键时候起到助力的作用。直到杜如晦四十六岁英年早逝后,李世民仍然对其念念不忘,大哭三日,对其家人丰厚奖赏。“房谋杜断”没有杜如晦关键时刻的精准决断,就没有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2、出谋划策在关键时刻,房玄龄总能相出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战略的高度、从人性的分析、从当时时局的判断上,房玄龄总能推陈出新、创意无穷。
3、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在玄武门之变中是出了汗马功劳的。没有房玄龄,就没有玄武门之变。在战场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两人配合默契,可以说在战场上两人都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但当建立唐朝后,两人的心中就开始暗生嫌隙,太子李建成认为自己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在朝廷上的威信也不如李世民。所以对李世民有很多的忌惮,担心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王位。于是和齐王李元吉商量,通过一些可有可无的事件来诋毁、陷害李世民,想让其父亲对李世民仇恨、不赏识。李世民可以说是深受排挤、陷害之苦。无可奈何,毅然决然开始了疯狂的反击。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此次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和决策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犹如瓮中之鳖、掉入了他们设计好的陷阱里,最后一一丧命。
同时李渊被迫退位,把天下交于李世民。李世民从此在房玄龄的一路扶持下,创造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这样的大唐。从此记入史册。4、二十二年的宰相、一生的跟随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后,房玄龄开始了自己二十二年的宰相生涯,他在当宰相期间,取消了各种严酷刑法,同时精简吏治,提高办事的效率。大力选拔人才,任人唯贤。房玄龄在位期间,做人非常低调,而且居功不傲,鞠躬尽瘁,在位二十多年,一直勤勉奉公。尤其他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智慧,用人之长,避其之短。这是房玄龄厉害之处。
房玄龄的一生,是居功赫赫的一生,他从青年时期一路追随李世民,看着李世民从年轻到成熟,把自己的一生一世奉献给了大唐盛世。作为贞观年间第一忠臣,他的一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参考文献:《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