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和房玄龄,一个明智,一个坦荡

唐太宗和房玄龄,一个明智,一个坦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3456 更新时间:2024/1/19 22:59:19

有人问我:

唐太宗时期,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帮助大,还是房玄龄对唐太宗帮助大?

我的观点很明确,在辅佐皇帝方面,魏征不如房玄龄。

虽然我们熟知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而他们俩的故事也被后来的人传为君臣相处的绝佳范例,但实际上,房玄龄和唐太宗之间关系要远远超越魏征,房玄龄对唐太宗的帮助要比魏征多得多。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可以作为证据。

首先,当时房玄龄在唐朝的地位非常的高,李世民对房玄龄是相当喜爱的,以至于什么事情都会先交给他去处理。即便是在外出打仗的时候,也会把他留在朝中处理政事。一个臣子能够被皇帝如此信任,真是莫大的荣幸。房玄龄是一个相当有智谋的人,在帮助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时候,他出了很多的主意。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场政变之所以能够成功,房玄龄居功至伟。在李世民打仗的时候,房玄龄是他的心腹和亲信了。

其次,跟随着李世民到处征战,让房玄龄深刻体会到了打天下的不容易。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他多次劝谏李世民一定要遵循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为手下的大臣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要提醒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有一点功劳就到处的炫耀,当然也更要注重自己的龙体。不要被美色所诱惑,一定要勤于政事。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下去,房玄龄不仅这样劝谏李世民,而且他也是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因此李世民对他是愈加的信任了,在历史上,像房玄龄这样身居高位还能有如此心境之人,真的是不多了。

最后,房玄龄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辅佐皇帝的,于是他又为国家举荐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这些人在被任用之后,都作出了不俗的表现,让李世民省了很多的心思。为了表示对房玄龄的感激,李世民多次要求重赏他。然而房玄龄每次都推辞,李世民还是给了他很大的奖赏。让自己的儿子娶让他的女儿为妃子,同时又将自己心爱的高阳公主许配给了他的二儿子。这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个恩惠,实际上,这更是李世民为了收拢房玄龄的心所做出的举动,选择联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让房玄龄更加忠心于自己。

从地位、对皇帝的劝谏、举荐人才这三个方面来看,房玄龄实在是辅佐唐太宗的一把好手,而他们之间也产生了足够的信任感,我想这才是君臣相处之道,而不是一味的用命令的语气或者说用自己掌握的大权来威慑臣子,使他们屈服。

但这仅仅只能说明房玄龄对唐太宗的帮助大,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房玄龄和唐太宗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呢?这个事情还要从他们之间的一次危机说起,这个危机就是唐太宗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高句丽在唐朝的边疆地带,一直在骚扰唐朝的边境,李世民对此非常担忧,他知道攻打高句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除掉这个边疆祸患,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

为了让人们见证自己的英勇,他让很多文臣以及史官在旁边陪伴自己,以便于他们随时“捕捉”到自己的风采。但是这样一来中央朝廷就必须派一个重要的人来维持大局,处理政务,这个人自然是非房玄龄莫属了。李世民让房玄龄留在了皇宫,还给了他可以处理一切事务的权力。无形当中,房玄龄的权力也大大增加,因此找来了一些人的嫉妒。

毕竟大家都是为皇帝做事的,凭什么房玄龄却能够受到如此的偏爱呢?因此,有些小人就开始诬陷房玄龄,甚至有一次,有个人声称房玄龄要谋反。在当时,这样的事情可不能小看,但房玄龄是多么聪明的人,他心里明白这一定是有人想要找自己的事,而他却并没有对这个人处置,而是直接把他押往了打仗的前线,交给李世民。而这个时候李世民和高句丽打仗不是很顺利,恰巧他听说房玄龄送了一个人让他去审理,不免感觉有一点好奇,于是就叫士兵把那个人带了过来。

当李世民听说这个人要告房玄龄谋反的时候,二话不说就让人把他拉出去斩了。有人对李世民的行为不太理解,问他为什么不对他审理一下呢?万一房玄龄真的谋反了呢?这就体现了李世民做法的高明之处,前线战事不利,要是在这个时候,怀疑心腹大臣的话,那么势必会让自己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即便是房玄龄真的谋反了,那么现在自己也不可能赶回去,反而有可能会让局势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如果他信了造谣人的话,那么反而是中了别人的计谋。这不仅会让他和房玄龄的关系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还会让房玄龄感到很寒心,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就把造谣人杀了。这不仅表现出他对房玄龄的信任,也更加让房玄龄的心安了下来。为了让房玄龄能够安心的为自己做事,唐太宗尽自己的努力去维护他。从这点可以看出,他和房玄龄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完全信任的地步。他们两个人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非常有默契,一个坦荡,一个明智。

所以,要说起在唐太宗身边,对唐太宗帮助最大、影响最深的臣子,恐怕还是要数房玄龄,直言敢谏的魏征只能屈居第二了。魏征主要对唐太宗进行劝谏,但是从对臣子的信任度上,显然魏征还不如房玄龄。

标签: 李世民房玄龄魏征

更多文章

  • 梁国公房玄龄:命世之才 善建嘉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房玄龄,梁国,李世民,长孙无忌,杜如晦,玄龄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竞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

  • 唐朝名相房玄龄:在位期间热捧和嘲讽并存,书写官海浮沉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确实有趣标签:房玄龄,李世民,宰相,皇上,唐朝,杜如晦

    他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名相;他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和参与人。他官海浮沉20多年三起三落,终能稳坐大唐王朝宰相之位。他就是大唐开国宰相,人送外号“李世民高级智囊”的房玄龄。那么房玄龄到底是凭借什么能力成为唐朝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物的呢?今天的故事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房玄龄出生在一个清河房氏的官宦世家

  • 唐有房玄龄,宋有王安石,明有张居正,清朝为何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清朝,皇帝,唐朝,宋朝,房玄龄,王安石,张居正,官宦世家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唐朝有房玄龄,宋朝有王安石,明朝有张居正,但清朝却没有真正的贤臣!看到这里,有人反驳认为,张廷玉、刘罗锅、曾国藩等人,不都是名臣贤士吗?事实上,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1)清朝之前,有政治抱负、有理想的文官数不胜数。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批人虽然受到各种掣肘,但总

  • 房玄龄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唐太宗却赐他妻子毒酒,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李渊,皇帝,唐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李元吉,凌烟阁,唐太宗,书法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位心狠手辣的皇帝,为了夺取政权不惜杀掉自己的亲兄弟,那位皇帝就是李世民。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景象,这一定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朝廷的共同努力。在李世民身边就有一位他非常赏识的大臣,这个人后来被李世民任命为丞相,辅佐在李世民身边,在他临死之际,李

  • 隋末官吏房玄龄如何成了大唐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李渊,太宗,隋末,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李建成,科学家,大唐宰相,历史学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房玄龄为相20余年,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助太宗上位功莫大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一直兢兢业业为大唐帝国燃烧自己。房玄龄于公元579年出生于官宦之家清河房市。在投靠李世民之前,房玄龄曾经做过隋朝的官员。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入关,此时已经39岁的房玄龄选择投靠李世民。此时的房玄龄

  • 凌烟阁系列:唐朝贤相房玄龄,原来李世民这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房玄龄,李世民,凌烟阁,唐朝,杜如晦,宰相

    房玄龄是大唐王朝一代贤相,后世史学家们在评价唐朝宰相时,都首先推崇房玄龄。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担任宰相15年,任职时间之长及治世功绩在唐朝首屈一指。1、出身官宦世家公元579年,房玄龄出生于齐郡(今山东)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上世代为官,父亲房彦谦历任北齐、隋朝官员,母亲出自山东望族陇西李氏。

  • 名相房玄龄,首倡玄武之谋,对太宗无限忠诚,被推为贞观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宰相,魏征,唐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唐太宗,科学家,书法家,玄武之谋,女皇武则天

    前言: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提到贞观之治,我们的眼前也总能浮现出一个个名臣的身影,魏征、褚遂良、马周、虞世南等等。但在这些名臣当中,有两个人的名字总是一起出现,后世还将他们的姓氏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成语来作为历史贤臣的代表,这两位贤臣就是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个成语便是“房谋杜断”。那么

  • 房玄龄送一个人去前线李世民问了一句话就命长刀武士把那人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尉迟恭,魏征,李勣

    在唐朝名相中,有“房谋杜断”之说。要论治国理政才能,房玄龄杜如晦的可能还在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之上。而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的信任,也是毫无保留的,特别是对房玄龄,那可是青眼有加:不但把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而且还张罗着给房玄龄换老婆。不过在很厉害的房夫人面前,李世民和房玄龄两

  • 房玄龄带回两个小妾,不料遭到妻子一顿毒打,李世民赐毒酒也不从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记录成长标签:房玄龄,李世民,小妾,皇上,宰相

    一天,房玄龄带回两个小妾,不料遭到妻子一顿毒打。李世民大怒,问罪房夫人:你要不接受小妾,要不赐你毒酒。话音刚落,房夫人抱起毒酒一饮而尽。房玄龄见状痛哭,众人却开怀大笑。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626年,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 房玄龄大儿子继承爵位,二儿媳向皇帝诬告他不轨,反葬送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皇帝,李治,李恪,爵位,隋朝,房玄龄,李世民,科学家,长孙无忌,高阳公主,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设立过一个二十四功臣凌烟阁,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命苦,但是运气很好,而且自己也十分好学,“性通悟,有筹略”。他的妹妹嫁给了当时还在潜邸的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关系也很好,在《旧唐书》中的记载是,“少与太宗友善。”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好兄弟,在李世民跟随李渊反隋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