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次征高句丽均失败,房玄龄死前进谏了什么,唐太宗才放弃?

两次征高句丽均失败,房玄龄死前进谏了什么,唐太宗才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上城南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4/1/22 23:48:40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其中,随着高句丽的一步步强大,其人口、经济、文化、军队战斗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对中原形成了长期的威胁。早在隋朝时期,为防患于未然,隋炀帝就曾三征高句丽,并为此倾尽全国之力,征召天下兵卒,结果虽迫降高丽王,但并未灭掉高句丽。

李渊在位时,为保持三国力量的均衡,维持友好外交关系,均册封了三国的国王。但高句丽却不安分,多次蠢蠢欲动,意欲称霸朝鲜半岛。公元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并与突厥联盟。643年,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善德女王传书唐朝请求援助。于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要求三国停战。但高句丽置若罔闻,并不理会。李世民瞬间大怒,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644年,唐太宗亲率六军开东征高句丽的步伐。唐军深入高句丽,一路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未多久便攻打至朝鲜安市城。由于守城城主的苦战,唐军随后陷入僵持。由于战前太宗盲目乐观,未作战争的充分准备,结果导致战线拉得过长,后方运输线不能保证。同时,天气逐渐转冷,不利于作战。同年九月,唐军军粮将尽,唐太宗不得不下诏退兵。为此,唐太宗很是后悔,曾说若魏征还活着,定会劝阻他不要发动这场战争。

但其实除了魏征,当时并非无人劝阻唐太宗,诸遂良曾上谏反对,房玄龄也不同意。可是唐太宗信心十足,并没有采纳。而首次东征失败的唐太宗,回长安后一直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开始筹备二次攻打高句丽的事宜。公元647年,唐太宗派军队分别从辽东半岛南部及辽河水陆两个方向开始袭击高句丽,高句丽猝不及防,被大举攻破。唐军一鼓作气,猛攻到安市城,但因高句丽守军殊死抵抗,且当时已经快到了冬天,唐军无法抵抗寒冷的天气,无奈之下只得班师还朝。

次年,房玄龄身患重病,无根治之法。房玄龄明白自己大限已到,便吩咐自己的儿子准备笔墨,抗表进谏,写出了自己反对唐太宗继续征讨高句丽的谏言。当唐太宗读到“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停止征讨)以保万代巍巍之名”这句时,不由得感叹房玄龄临死仍心系国家的忠诚之心。最后,在唐太宗病重去世前,终于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取消进攻高句丽的计划。

标签: 房玄龄李世民高句丽唐军新罗

更多文章

  • 房玄龄:为相22年,死后陪葬帝陵,李世民看中他哪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李渊,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唐太宗,科学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告密者指天发誓,他有房玄龄要造反的证据。可是李世民只说了一句:“来人!拖出去斩!”军帐内的文武大臣们被李世民的一声“斩!”给吓住了。他们想:皇上连查都不查一下,就把千里告密者给斩了,倘若告密者说的是真话,那京城岂不危险?于是,就有言官向李世民谏言,要求严查房玄龄谋反之事。李世民一听就怒了,大骂道:“

  • “大唐名相”房玄龄,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房玄龄,杜如晦,李世民,宰相,李渊,李建成

    全文共171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代,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声名在外,同其他的国家的外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高度。这离不开唐太宗等历代皇帝的雄才伟略和贤达圣明。而其中辅佐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人,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房玄

  • 古今清廉故事|一代名相房玄龄之“谦虚谨慎 巧阻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锦绣太原标签:房玄龄,一代名相房玄龄,李世民,魏征,中书令,尚书

    引言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意识、行为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倡导与推崇。《古今清廉故事精选》选取了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清廉文化故事,重点选编了当代领导干部、共产党人清廉从政、执政为民的典型事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古为今用的政治智慧

  • 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娶了公主后一路作死,害得老爹也被搬出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房玄龄,高阳公主,太宗,李世民,辩机,长孙无忌,凌烟阁,房遗爱,唐朝,艺术家,隋朝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亲信部将的协助下,于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贞观17年,为了纪念当年反隋争位的诸位功臣,李世民命阎立本于凌烟阁中描绘24位功臣的画像,阁中功劳最大者,当属长孙无忌、杜如晦、侯君集、房

  • 神医喜来乐里面喝醋的故事,原型竟是唐朝宰相房玄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宰相,唐朝,杨坚,隋朝,房玄龄,李世民,科学家,长孙皇后,历史学家,神医喜来乐,女皇武则天

    在现代汉语当中,醋坛子这个词,往往指代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如果嫉妒自己的伴侣和其他异性走的过近,这种行为,我们往往就称之为吃醋。但是,对于这个词的由来,绝大多数人恐怕就不太清楚了。实际上,醋坛子这个词的由来,其实是和一位唐朝著名的宰相有关的。这位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房玄龄。房玄龄,名乔,字

  • 房玄龄为何怕老婆,竟然在《朝野佥载》中找到答案,答案很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宰相,太宗,皇帝,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新唐书,科学家,朝野佥载,历史学家

    现代有一个词叫作“妻管严”,形容丈夫怕老婆怕的要死,著名的宰相房玄龄还为此传出了“吃醋”的故事,用以形容房玄龄老婆的善妒。可是在这段故事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房玄龄真的“怕”老婆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成龙:房玄龄后人,父亲投身军统,流落香港,晚年与大陆儿子重聚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成龙,房道龙,房玄龄,房祖名,陈自强,武艺

    说起成龙,作为一名功夫巨星,实力派演员,早就是家喻户晓,成龙这个名字辗转几代,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2004年,成龙却公开表示自己不姓陈,而姓房。他祖上是唐代大名鼎鼎的名相房玄龄,祖籍在山东省淄博,并非香港本土人。就在同一年,成龙还将自己儿子的名字陈祖名更为房祖名。这一系列举动,证实所言非虚。娱乐圈很

  • 成龙竟是唐朝宰相房玄龄之后!故宫旁有6亩地!安徽还有两个哥哥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美的异想世界标签:成龙,房玄龄,房道龙,林青霞

    2008年,成龙94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说:“你的原名不是叫陈港生,我们是唐朝房玄龄的后代,故宫旁还曾分有6亩地。你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在安徽老家。”成龙一听,当时就懵了!他什么时候冒出了两个哥哥?无疑,作为国际巨星的成龙,是一个传奇。不过,成龙的父亲房道龙,人生经历,也不同一般。房道

  • “大唐名相”房玄龄,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成长为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徐阿妹追剧标签:宰相,李渊,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李建成,艺术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代,大唐盛世、文治武功,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声名在外,同其他的国家的外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高度。这离不开唐太宗等历代皇帝的雄才伟略和贤达圣明。而其中辅佐唐太宗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人,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从隋朝羽骑蔚成长为一

  • 成龙祖上是房玄龄的后代,在故宫旁边有6亩地,安徽还有两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娱影一直在哦标签:房玄龄,成龙,陈志平,房祖名,林凤娇,于占元

    2008年,房道龙临终前对成龙说:“我家祖上是唐代房玄龄的后代,在故宫旁边还有6亩地。”成龙心想六亩地少说也要两亿,房道龙又道:“安徽还有两个兄弟。”听到这句话,成龙大喜过望,六亩地现在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可是,当他得知自己还有两个哥哥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没想到,父亲又补充了一句:“可惜,已经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