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玄龄大儿子继承爵位,二儿媳向皇帝诬告他不轨,反葬送自己性

房玄龄大儿子继承爵位,二儿媳向皇帝诬告他不轨,反葬送自己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2/12 11:42:57

李世民设立过一个二十四功臣凌烟阁,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命苦,但是运气很好,而且自己也十分好学,“性通悟,有筹略”。他的妹妹嫁给了当时还在潜邸的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关系也很好,在《旧唐书》中的记载是,“少与太宗友善。”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好兄弟,在李世民跟随李渊反隋的时候,二话没说就投奔了李世民,从此留在李世民身侧,无论是艰难还是富贵,都没有离开,最终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长孙无忌也水涨船高,身价倍涨。

在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凭借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以及排名第一的功劳,成为那些年里“最靓的仔”。最要命的是,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宠爱远超常人,先是任吏部尚书,封齐国公,又拜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升官太快了,平步青云形容他的升官速度都嫌不够,难免就惹人非议,甚至是背后告他的黑状。

不过,李世民不在乎,谁告状也没用,他就是无条件相信长孙无忌,甚至把告他的密奏都给他看,最终将长孙无忌升为了司空,位列三公。

这件事儿其实李世民做的不妥,当时就连长孙无忌本人都觉得不妥了,他觉得自己一个外戚身份,位列三公不太合适。李世民不同意,他十分坚决的表态,这个司空,他长孙无忌必须当,最后,长孙无忌是被迫当上了这个司空。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心里,绝对的第一位,甚至连立储这种事情,他都要问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是太子李承乾的支持者,而房玄龄则是嫡次子李泰的支持者。这两位宰相分别支持了不同的皇子,长孙无忌的选择更稳妥。只不过事情发生变故,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

可以说,长孙无忌押错了宝,他支持的皇子失去了储君的地位,他的地位按理说也就岌岌可危。李承乾倒了,最大的受益人莫过于嫡次子李泰,加上房玄龄的支持,李泰成为储君的机会其实很大。

只不过长孙无忌不认命,他转过头来支持了一位排名不靠前,性格还懦弱的李治。他选择李治有自己的私心,因为李治比较懦弱,未来登基之后也会更加倚重他,甚至他可以控制李治。最重要的是,他不能让李泰上位,因为李泰登基以后,房玄龄就会得到重用,他长孙无忌就得黯然退场,出于对权力的贪恋,长孙无忌不想早早出局。

于是,李世民在问长孙无忌意见的时候,他极力推举李治做接班人。李世民很纳闷,他觉得三儿子李恪就很好啊,不仅文武双全,而且还十分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李恪的言谈举止,与自己很像。

长孙无忌一听,立刻就拒绝了,他认为还是李治好。李世民认为李治很懦弱,不如李泰和李恪,就问长孙无忌为什么要立李治,当时长孙无忌的回答,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他说:“因为李治懦弱,所以你立他为太子,另外两个皇子能活命,但是你立李恪和李泰的话,另外两个皇子都活不成。”

长孙无忌的话入了李世民的耳朵,竟然一时之间无言以对,似乎他不立李治为太子,未来他就是祸起萧墙的罪魁祸首一样。经过长孙无忌一番“恳切的言辞”,李世民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在他驾崩以后,李治成为新的皇帝。

李治登基以后,果然如长孙无忌所想那样,李治什么事情都听他的,并且升他为太尉,长孙无忌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但是他仍不安心,因为曾经与他较劲的房玄龄那群人的势力还在,让他如鲠在喉,却苦无机会除掉他们。但是有一位公主,却因为自己的不安分,给了长孙无忌这个机会。

这位公主是李世民的爱女高阳公主,这位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这本来是李世民对房玄龄表示恩宠,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高阳公主因为从小娇惯,无法无天,即便是嫁到房家做了媳妇儿,还是十分的不安分。

房玄龄去世后,大儿子房遗直继承了他的爵位,长子继承没毛病啊,但是高阳公主不干了,哭闹着让房遗爱和大哥分家。最后房遗直服了,主动将爵位让给房遗爱,让李世民给拦下了。李世民去世后,高阳公主又旧事重提,李治没办法给哥俩都封为刺史,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高阳公主这次将房氏兄弟闹分家以后,对于此事还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房玄龄的爵位还是大哥房遗直继承。只不过她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把注意力转到了别处,甚至有一次她还给一个和尚送礼物,东窗事发后和尚被腰斩。总之一句话,高阳公主似乎永远都不会安分。

房遗爱这个人,朋友很多,比如李世民手下猛将薛万彻,也是一位驸马;还有荆王李元景与房遗爱关系也很好,经常一起饮酒;另外柴令武和执失思力也都与他们有密切往来。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中除了荆王李元景之外,其他人都是驸马。

这些人交情匪浅,而且身份相近,走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在把酒言欢之后,自然也难免会有胡言乱语的时候,比如薛万彻,就曾在醉酒时说过,“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李)元景为主”。可见,房遗爱的这群好朋友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却一直小心谨慎,并没有落下什么口实给长孙无忌,这才能一直隐藏在暗处,默默等待时机。

可惜这群驸马们却忽略了一个人,她就是高阳公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高阳公主的不安分因子又活跃起来,她又想起了大哥房遗直继承爵位的事情,让她内心不舒服,于是她这一次使出自己的大杀器,竟然向李治污蔑大哥房遗直非礼她,希望李治将他剥夺爵位,逐出房家。

房遗直当年为了平息事件,都主动让出爵位了,时隔许久,这高阳公主还是不依不饶,而且变本加厉,让房遗直十分愤怒,“士可杀不可辱”,房遗直这一次直接作出反击,举报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勾结,密谋造反。

因为房遗直与房遗爱是亲兄弟,所以房遗直可能真的听到过他们的谈话,这一次也可能是被高阳公主逼疯了,一时冲动才作出这样的举动。不过房遗直是不是冲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李治为了查明真相,派了长孙无忌调查此事。

长孙无忌看着不安分的高阳公主和互相拆台的房家兄弟,还有房遗爱的一群死党们,内心别提多开心了,此刻的长孙无忌意识到,他朝思夜想的机会,来了!

长孙无忌利用高阳公主的不安分引出的这场“闹剧”,通过手段很快将“谋反”的罪名落实在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头上,他们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反贼。最让长孙无忌意外的是,房遗爱为了自救,主动举报了吴王李恪,长孙无忌自然就顺手把他也带上,一起除去了。

长孙无忌趁机将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位驸马处斩,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被赐自尽,一举除去让他不安的3位驸马和2位王爷,其他的人没处死的就流放,再也没人对他产生威胁,成为了满朝上下无人能动的权臣了。

不得不说,高阳公主的不安分真是害人不浅,让伺机而动的长孙无忌抓住机会,那么,这么厉害的长孙无忌,后来武则天又是如何将他流放的呢?欢迎关注野哥,下次一起交流。

更多文章

  • 房玄龄怕老婆 房夫人豪饮毒酒却不知是醋

    历史解密编辑:丹青史迹闲话标签:房玄龄,皇上,李世民,宰相,太宗

    宰相房玄龄的老婆可不是好惹的主,就连圣上唐太宗也拿她没有办法。有一天皇上太宗闲来无事,忽然想起老搭档房玄龄,这么多年来治理朝政也是尽心尽力的很辛苦,于是便想送几个美女给老房。可房玄龄是个怕老婆出了名的主,听了太宗要给自己纳妾,慌忙跪地不起,不敢答应。皇上也闻听老房是个怕老婆的主,送美女给他不敢要一定

  • 房玄龄:史官不虚美,不隐恶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出版社标签:太宗,国史,皇上,宰相,隋朝,房玄龄,李世民,科学家,历史学家

    本文选自《盛唐密码》一部大唐王朝盛世启示录。本书用详尽的史料解读了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的意见、成见、预见中如何左右王朝的重大决策、影响时代的走向,深刻剖析大唐盛世运行背后的深层逻辑。李世民为秦王时,常年征战在外,有事一般都派房玄龄入朝报告,李渊曾感叹:“玄龄为吾儿陈事,虽隔千里,皆如面谈。”可见房玄

  • 房玄龄说:有人告我谋反,要不要查查?唐太宗:直接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宰相,隋朝,唐朝,房玄龄,李世民,唐太宗,科学家

    贞观十八年,有一人很从容到宰相门前喧哗,他声称要告密,声称有人谋反。此时的宰相就是房玄龄,而且更为特殊的是,现在唐太宗正在亲征高句丽,而他正以京师留守的名义,履行监国的职责。说白了,现在唐朝国内的事情,全权委托于他,而谋反这种大事,他当然要亲自过问。房玄龄请来人入堂,并向他询问是告谁的密,又问何人何

  • 房玄龄:怕同僚怕老婆怕皇帝的三怕之人,为何成为老板最喜欢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房玄龄,皇帝,李世民,宰相,杜如晦,魏徵

    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他,名列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五,虽不敢象魏徵那样敢于扯着太宗衣袖拼死直谏;也没有如尉迟恭那样一把钢锏横扫千军的威武,但在初唐之际,可以说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就如同一部永动机一般,从不停歇地处理着一切日常杂务,默默地奉献着。既没有轰轰烈烈的勋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以自

  • 李世民给房玄龄的赠诗|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秦王,唐朝,房玄龄,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历史学家

    诗词赏析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意为称赞、勉励房玄龄为国求贤。李世民为秦王时,房玄龄为文学侍从,贞观以后,久居宰辅,不怎么作诗赞扬臣子的唐太宗,曾三次写诗称赞房玄龄。全诗四句,蕴含着唐太宗对房玄龄的感激之情,不仅写得情趣酣畅,更充满意境美,值得玩味。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觉

  • 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迎娶李世民之女,结果却害得亲爹被搬出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名人讲故事标签:李治,隋朝,房玄龄,李世民,凌烟阁,房遗爱,唐太宗,科学家,长孙无忌,高阳公主,女皇武则天

    房玄龄之子方毅爱娶了李世民之女,结果却是父亲被搬出了灵烟阁。善于判断,各有所长。“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五人一马当先。房玄龄有四个儿子,其中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结婚的方以爱是房玄龄的次子。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唐朝的公主不好惹,大多不敢嫁人,但方以爱却有些不

  • 房玄龄是济南人还是淄博人?

    历史解密编辑:李逸明爱娱乐标签:房玄龄,济南,李世民,丞相,齐州

    房玄龄是唐代开国功臣,一代名相,以善于谋略著称。曾帮助秦王李世民谋划发动“玄武门之变”,成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关键之举。李世民称赞房玄龄“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唐太宗即位后,授中书令,封邢国公。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与善于决断的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从而成为宰相的典范。房玄龄在

  • 唐朝名相房玄龄,白天跪皇上,晚上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官方标签:房玄龄,宰相,李世民,皇上

    《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房玄龄,位尊宰相二十二年,位高权重,而且和唐太宗是"铁哥们"的关系。但

  • 她是唐太宗的爱女,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后来和辩机和尚还有私情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世民,房玄龄,辩机,高阳公主,李治,皇上

    古代十分注重女子的礼仪和规矩,尤其是皇宫里的公主,其一言一行代表了王室的脸面,更是十分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历史上却有不少放荡不羁的公主,她们任性妄为、骄横跋扈,做了不少让人不齿的事情。唐朝的高阳公主,就是其中一个。01.婚姻插曲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史料上没有记载她的生母是谁。高阳公

  • 房玄龄告诉你: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有这3个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房玄龄,李世民,魏征,李建成,杨广,李渊

    自古以来,做人都是一门大学问,要是没有能力,则容易被人看不起,要是有能力又容易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以至于对你不满,所以我们只能保持低调,但是仅仅低调还不行,还需要学会说话,要不然很容易得罪别人。以前我一直觉得这些事情想要做好是真的很难,直到后来我研究历史的时候,才发现早在我们唐朝时期的一位名臣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