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公主长叹:我曾助你父登基,而你却杀我全家

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公主长叹:我曾助你父登基,而你却杀我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茅舍品史 访问量:2215 更新时间:2024/1/20 23:28:38

713年,李隆基赐姑姑太平公主自尽,公主长叹:“三年前我助你杀韦后,立你的父亲为帝,如今不但杀我,还要杀尽我一家。”

一旁的薛崇简哭着说:“我早就劝母亲不要和陛下作对,现在太上皇求情也没有用!”太平公主听罢,拔刀自刎。

这个在千娇万宠中长大的公主,为什么会走上争权夺利的道路,最后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呢?

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自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曾经有吐蕃使者请求让太平公主嫁过去和亲,但是武则天看着这个自小娇生惯养的女儿,不忍心让她到异国他乡吃苦。

与吐蕃和亲是唐朝历来的做法,前有文成公主为例,所以武则天也不好直接回绝。她便命人修了一座道馆,命名为太平观,以公主出家的名义拒绝了吐蕃的和亲。

在为女儿选择驸马这件事上,李治与武则天也格外上心,他们反复斟酌之后,选了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

城阳公主是唐高宗的亲妹妹,所以这位准驸马也出身名门。除此之外,薛绍相貌英俊,文武双全,太平公主对未来夫君也十分满意。

两个人的婚礼异常隆重,照明的火把黑暗中的整个长安城都点亮了。婚后夫妇二人相处融洽,恩爱有加,生了四个子女。若无意外,公主本应该在幸福中过完一生。

可惜好景不长,薛绍的哥哥起兵反抗准备登基为帝的武则天,可没几天就失败了。谋反在唐朝是重罪,是要株连九族的,薛绍也受到牵连入了狱。

此时公主和薛绍最小的孩子才刚刚满月,太平公主进宫哀求母亲改变心意,可是武则天就是不肯答应,最后薛绍被杖责一百,活活饿死在监狱中。

伤心绝望的太平公主,还没从丈夫的死亡中走出来,便又要被母亲逼着嫁给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现在的她完全就是一个称手的政治工具。

太平公主不明白,从小对自己倍加呵护的母亲,怎么突然就变得如此陌生。看着登基为帝凌驾于万人之上的武则天,权力让这个并不年轻的女人容光焕发。

于是她明白了,只有掌握了权力,才能够得到想要的一切。她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也要成为这世上最尊贵的人。

从此太平公主也开始暗暗参与朝政。她深知武则天不允许任何人沾染她手中的权力,她的几个哥哥嫂子都因此遭了殃,因此只敢躲在背后出谋划策。

直到705年,神龙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让位给儿子李显,李显登基为帝后,因为太平公主参与诛杀二张有功,所以封她为镇国长公主。

从此,隐藏了十几年的太平公主,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不再掩饰自己对权力的渴望。

武则天登基为帝后,成为众多女人的榜样,妃嫔公主都渴望手握权力,李显的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为了争权夺利,竟然将他毒死了。

韦后勾结当朝宰相武三思,在朝中排除异己,大肆提拔自己家族的人。等到李显死后,她把持着朝政,立了李显一个儿子做傀儡皇帝,打算仿照武则天称帝。

太平公主自然不会听之任之,她派了自己的儿子参与了侄子李隆基诛杀韦后的计划,行动成功后,又拥护自己的哥哥李旦做了皇帝。

李旦虽是皇帝,可朝中大小事拿主意的却是太平公主。每次上朝,李旦都要同太平公主商讨国家政事方针,太平公主若有事耽误没去上朝,李旦就会派人去她府中,征求她的意见。凡是大臣的请奏,他总是先问:这件事问过太平公主了吗?

就这样,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帝,趋炎附势之人众多,皆以太平公主马首是瞻。李旦虽然性子软弱,可却有一个精明强悍的太子李隆基。

李隆基的母亲正是被武则天赐死的,所以他特别痛恨掌握权力的女人,所以早就看太平公主不顺眼。但是碍于公主的威望,只能暂时隐忍,表面上对这个姑姑很恭敬,所以太平公主一开始也觉得这个年轻侄子不足为虑。

慢慢地公主发现了这个侄子不似父亲李旦那样任人摆布,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她打算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另立一位昏庸的傀儡。太平公主开始大肆传播李隆基的流言,还派了众多细作监视李隆基的一举一动。

太平公主逼迫李旦改立太子的心日益迫切,面对公主的咄咄逼人,李旦为保住李隆基,打算提前传位给太子,虽然太平公主极力反对,在公元712年,李隆基还是登基为帝了。

太平公主在朝中专擅朝政,怎么会容忍不听自己话的皇帝,于是勾结群臣,计划除掉李隆基。李隆基又如何不知太平公主对他的深恶痛绝,于是他也暗中谋划,打算先下手为强。

李隆基先是控制住了羽林军,随后诛杀太平公主一党,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逃到了山寺之中,三天以后才出来,在家中接到了赐死的诏书。太上皇李旦得知,希望儿子能留太平公主一命,也被拒绝了。

太平公主自知成王败寇,自己难逃一死,只是多少心有不甘。曾经她也只是一个只求与夫君白头偕老的公主,却陷入了权力的沼泽之中不能自拔,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外甥贺兰敏之:勾引89岁外祖母,强占太子妃,玷污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贺兰,太子妃,李治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如果要评选出我国封建时期最开放的朝代,唐朝必然是其中之一,从李唐皇室混乱的婚姻关系,便可以看出这一时代男女关系方面的开明到了何种程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唐朝人的许多决策总会充满创造性,比如允许外国人在朝为官,这样的政策在其他朝代不可能发生,可在李唐王朝却只

  • 太平公主深夜召见数名男子,第二天全丧命,死因至今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斋晗标签:太平公主,武则天,唐中宗,薛绍,薛怀义,李治

    在奇书《红楼梦》里,对于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和唐朝有一个很特别的词来形容,那就是“脏唐臭汉”。“臭汉”特指汉朝的皇帝好男风,古代人的说法是“龙阳之好”。据说汉朝有近三分之一的皇帝都有男宠,其中就包括了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和汉武帝。而唐朝的女人有可能是史上最开放的,其中,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则为“脏唐”

  •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旦,李显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因为太平公主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李隆基的皇权,甚至性命都有可能不保。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李隆基断然不会无动于衷。虽然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和诛杀韦后等事件中,都立有大功,仍旧不免被下诏赐死的结局。太平公主能力极强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

  • 河南卫视联手毛戈平重现太平公主,网友:世上最美的审美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阿懵说标签:毛戈平,太平公主,审美,没有之一,上官婉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和审美能力,成为越来越受追捧的要素,而曾经一度“藉藉无名”的河南卫视,也因为一系列融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于一体的爆款节目,被观众们誉为“美学引领的神仙卫视”。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支持后,河南卫视也不断推陈出新,制作了更多优秀的文化节目,在一幕幕流光溢彩的瞬间里,用中国古典美带观众独

  • 太平公主:中国唯一的镇国公主,男宠遍布朝廷,险些成第二位女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薛绍,李旦,李显,韦后,唐玄宗,唐中宗,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太平公主:中国唯一的镇国公主,男宠遍布朝廷,险些成第二位女帝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唯一女儿。大唐乃至于中国,还没有哪位公主像太平公主这样有存在感。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太平公主不甘当政治花瓶,积极参与政事,

  • 671年,太平公主钗发凌乱跑回宫,武则天颤声:贺兰敏之,该死!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皇帝,宫女,唐朝,武则天,太子妃,贺兰敏月,贺兰敏之,月升沧海,太平公主钗

    公元671年,8岁太平公主出宫看望姥姥。怎料,天黑哭着跑回宫,武则天问明缘由,气得浑身发抖:贺兰敏之,该死!当时,88岁杨姥姥已病入膏肓,那可是武则天的亲娘。于是,武则天经常派小女儿太平公主,出宫去给姥姥解闷儿。岂料,自从姐姐武顺和外甥女儿荷兰敏月去世后,外甥贺兰敏之就性情大变,变得毫无做人底线。这

  • 大唐第一淫乱公主,祸乱朝堂的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太平公主,薛绍,武则天,上官婉儿,唐玄宗,李治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太平公主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太平公主自缢身亡。提到太平公主就不得不说太平公主一生混乱的私生活。其实太平与第一次结婚后还是很规矩的,那时候李治还在世。太平公主对她父皇与她婆婆城阳公主的威严还是非常忌惮的,不敢做出过分的事。太平公主与她的丈夫薛绍是姑表兄妹,薛绍的母亲是

  • 太平公主为啥放荡一生,阅男无数?因为表哥强迫童年的她做了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治,宠爱,上官婉儿

    封建社会的贵族,都是处于社会的上层阶级,他们的生活一般来说,不仅是琼浆玉露,同时在个人私生活上也是放荡不羁。不过,这些一般都是赋予男人的权力,毕竟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女子只是他们的附庸品,被封建礼教约束着,得服从三从四德,否则便是各种对名声不好的事情发生。然而即便如此,也还是特别开放的时代,以及权力

  • 阳山举行《韩愈与阳山》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县委,宣传部,阳山县,韩愈与阳山

    3月10日,阳山县举行《韩愈与阳山》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阳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浩奇参加仪式并讲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俊斌主持仪式。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文联、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及参与书籍编审工作的有关人士出席仪式和座谈会。发行仪式上,《韩愈与阳山》主编人员向与会人员

  • 【稀见】成亲王(永瑆)楷书佳作《韩愈进学解》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韩愈,韩愈进学解,楷书,书法,书法家

    成亲王楷书《韩文公进学解》永瑆(1752-1823),清乾隆皇帝十一子,封成亲王,清代书法家。永瑆作为皇族,其书法的成就也得益于眼界宽、收藏广。《韩文公进学解》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