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论唐玄宗诛太平公主一事

浅论唐玄宗诛太平公主一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487 更新时间:2024/1/23 22:52:36

宫廷恩怨政变,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场政治大戏。在这场政治大戏中,胜者为王败者被诛,有人悲有人喜。

其中在李唐王朝出了一个武则天,她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一己之力颠覆人们认知。太平公主在政治上扶持李隆基起家,一直到李隆基成为独掌一方的皇帝。

但是为何李隆基上位以后,迅速剪除了太平公主羽翼,并且逼迫他的亲姑姑太平公主自杀呢?

其实皆因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在政治理念上时有摩擦,这种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并且最终演变为了皇室争斗。李隆基最终结束了这场延续百年的女人争权局面,稳固自己地位。

一、关于废除斜封官、整顿吏治的问题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产生的第一个分歧,就是在关于斜封官问题上。斜封官是中国古代官制制度上一种极为特殊的现象,它是唐朝非正式任命的官员,基本都是不经过科举全靠砸钱进入朝廷的人。

1.受益良多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斜封官高峰时期在唐中宗时期。唐中宗时期,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一些高官夫人们擅自贩卖官职。只要向她们缴纳30万钱即可以得到一个皇帝亲自颁发的官职,民间戏称斜封官。

这一官职最早应该产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当时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基被朝中的老臣制裁,空有一身才华而不得使用。为了培植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她便擅自越过正常程序自行封官。

武则天自然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她当然知道这种制度并不是好的,在自己羽翼既成以后,便不再私封官吏。但是唐中宗显然没有武则天这般的魄力,他出于私心经常悄悄封官又没能力制止。

据记载当时唐中宗时期,也就只有吏部员外郎一条硬汉子。前前后后阻止1400多名斜封官的任命,可想而知他没有阻止的数量有多么庞大。因为官员巨增,他们的办公室都坐不下人。

在唐睿宗上位以后,姚元之等人请求废除斜封官,睿宗同意了。没想到遭到了太平公主的反对,太平公主认为斜封官是先帝任命,全部废除会带来很大民愤,然而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太平公主之所以反对这个政治改革,主要原因是她是这次斜封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她与安乐公主韦皇后一样私自贩卖官职赚的盆满钵满,一下子失去经济来源大头怎么可能不反对呢?

2.整改必要性

太平公主反对是出自她自己的利益,那么李隆基持认同意见则是为了李唐江山所着想。首先斜封官这个不被认同的官职出现,破坏了正常的任官制度,对于那些正式考官职的人来说极为不公平。

太平公主暴政且十分奢靡,她的开支大头都来自于卖官,挥霍无度的代价就是纵容手底下人敛财。李隆基可不在乎自己亲姑姑那点子小心思,他完完全全从为人民考虑,想要废除这个制度。

毕竟当时通过金钱买到的官职之人太多了,这些人导致了冗官情况滋生。斜封官大都人品素养不行,他们根本不在意国家治理如何,只在乎自己眼前利益。他们一昧讨好太平公主,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

李隆基身为太子之时就对这个斜封官厌恶至极,他清楚地知道若是放任这个扰乱官职制度的东西发展下去,将会败坏朝廷风气。身为下一任的皇帝,他有责任去制止这个事情。

但是李隆基为国家好的废除斜封官制度,居然被太平公主以个人利益出发强制反对,而睿宗懦弱居然当场答应这个建议。至此太子李隆基所策划的改革,被太平公主搅黄。

二、关于禁建寺观、抑制佛道势力的问题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政治不合并不是单单只有斜封官一事,他们在对待佛教盛行上各有不同的意见。李隆基反对佛教肆意生长,太平公主却支持佛教在李唐江山继续繁殖蔓延。

1.捧佛抑佛

时间来到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因为大肆屠杀李唐宗室给自己留下了污点。从武则天晚年来说,她或许因为自己大肆屠杀而心感害怕,急需从佛教里给自己寻找心理安慰,故而武则天大肆修建佛寺。

另一方面当时李渊篡隋以后,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祖先,选择了道教的创立者李耳,也就是老子。武则天大肆捧佛,就是为了从精神层面上来打压李家宗室。

也因此武则天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问题,那就是因为佛教大量征用兼并了许多土地和劳动力,这种性质的土地是唐朝廷不能使用的。久而久之佛教的地盘越来越大,对唐朝经济生产造成的影响。

在唐睿宗时期,身为太子的李隆基就看到了佛教盛行的弊端,他请求唐睿宗禁止修建寺庙,抑制佛教势力。这短暂地获得了唐睿宗的同意,为什么是短暂的同意呢?因为这项政治改革最终没有落实。

这与太平公主的反对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太平公主在这场变革中又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呢?按理来说她一个公主与佛家应该是八竿子打不到的关系,太平公主也不是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

2.反对抑制

太平公主之所以会反对李隆基所提倡的抑制佛教的政治改革,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太平公主从佛教盛行这个风气下捞到了不少好处。当时佛教势力下一些地主赚得盆满钵满,太平公主也结交了这些地主权贵。

李隆基这样直接打击佛教势力,很大的程度上就涉及到了太平公主个人的利益。太平公主为了能够继续赚取这一份好处,既然会选择成为他们的保护者。

唐睿宗懦弱之举也并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为了满足太平公主的利益需求,便不再顾那些大臣们谆谆善诱地劝说,坚持一意孤行继续宣扬佛教,李隆基的改革也就再次被太平公主叫停。

三、关于限制宗室诸王公主的权势、巩固皇太子法定地位的问题

真正让李隆基彻底与太平公主反目的政治改革,便是这场限制宗室权力,巩固皇太子地位的改革里。在这场改革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也最终导致他们的合作关系分崩离析。

太平公主十分有野心,她本就是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小女儿,从小跟随武则天也算是耳濡目染她母亲的思想理念。不过很可惜的是太平公主并没有学到武则天的果敢与冷静,反倒是继承了武则天的野心。

其实上述的改革举动,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宗时期所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就比如中宗时期的皇太子李重俊。他就是一直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打压,虽然身为皇太子地位却不牢固,最终因为政变失败而被杀。

这也让李隆基意识到,若是他再不做出一些举动,他的太子之位也并不牢固,他的亲姑姑一直有谋反之举。虽然表面上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并未产生明面上的纠纷,实则内里暗流涌动。

这改革一提出,直接就把二人的纠纷摆到了明面上。这场改革看似是在帮助李隆基抬高自己的皇太子位置,实则就是借机打压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也在借机告诫太平公主不要轻举妄动。

不过太平公主凭借自己的手段强制叫停了这次改革,李隆基也与太平公主撕破了自己虚假的脸面。自此以后,太平公主开始不择余力地打压李隆基及其党派所提出的各项改革。

李隆基的这次改革让太平公主深刻意识到了,她的侄子存在是一种威胁。于是太平公主开始不择余地地提出废太子举动,唐睿宗虽然懦弱,却一直没有同意太平公主的提案。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恩怨日趋严重,并且最终导致了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政变争斗。并且最终引发了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赢得最后胜利的这一政治事件,李隆基最终把大权握在自己手中。

总结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合作,最终以太平公主主张废掉太子李隆基而宣告破裂。究其原因,太平公主认为李隆基过于聪慧,甚至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生涯,为此太平公主开始不择余力地打压李隆基。

他们二人一开始是站在同样的阵营之中,毕竟当时安乐公主及其母后势力过于强大,严重影响了唐朝政治走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手,并且最终将李隆基送上太子之位。

李隆基的改革之所以到处受挫,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改革大部分都涉及到了太平公主的利益,这让李隆基不得不面对事实。倘若一日不除太平公主,他的政治理念就一日无法实现。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身为武则天女儿,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为何要出家当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薛绍,李治,宫女

    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陵墓的重见天日,引起了一阵轰动,太平公主与薛绍的种种往事被推上了各历史板块的头条。史论纵横少年时代很喜欢《大明宫词》,对剧中太平公主与薛绍的爱情故事也颇为动容。不过随着薛绍陵墓的发现,业内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认为他们也不过是一桩政治婚姻,并没有剧中百转千回的痴情爱恋。作为一名

  • 太平公主被杀,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这里有一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显,韦皇后,李旦

    唐朝社会开放,造就了许多“新兴”女性,她们打破了世人对女性的定义,活出了自己的人生,有不少女性差点就完成了武则天的壮举,其中就有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欲望丝毫不亚于母亲,她一生经历六任皇帝,其中不少都是在太平公主的扶持下上位,这种“壮举”,试问还有谁能做到?不过太平公主的下场并不好,

  • 太平公主为何放荡一生,阅男无数?因为表哥强迫童年的她做了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治,薛绍,宠爱,宫女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生平事迹,历来备受人们津津乐道。想想也是,古往今来,有权有势的女子当真不少,但真正像武则天那般敢称帝的人还真没有,饶是西汉的吕后、辽朝的萧后等人,她们也虽然享受到了至高的权力,但也仅仅只在皇帝之位的门外徘徊。武则天是个很强势的女人,她登基称帝之后,便想着

  • 太平公主被赐死,她叹道:我助你杀韦后却全家被杀,说完拔刀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韦后,太平公主,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显

    大唐历史风云变幻,似乎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开始就预示着大唐不会太平,他的儿孙们都纷纷效仿他,他死后先是武则天夺了李家江山登基称帝,后有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人专权,好在李家出了个英明神武的李隆基夺回了江山,公元713年,大权在握的李隆基赐姑姑太平公主自尽,公主长叹说:“三年前我助你杀韦后,立

  • 太平公主:一生都活在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权势极盛时被侄子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李治,薛绍,李旦,唐朝,唐玄宗,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开元元年癸丑,秋,七月,《资治通鉴》记载:“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后武周时代,最后一位活跃在权力中心的女性—太平公主跌落政坛,死在了侄子的手中。纵观她的一生,太平公主从来就没有太平的,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称得上是唐朝权势最盛的公主,而她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注定

  • 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公主长叹:我曾助你父登基,而你却杀我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李旦,薛绍,李显,韦后,唐朝,唐玄宗,武则天,李隆基,书法家,太平公主,平民百姓,中国传统音乐

    713年,李隆基赐姑姑太平公主自尽,公主长叹:“三年前我助你杀韦后,立你的父亲为帝,如今不但杀我,还要杀尽我一家。”一旁的薛崇简哭着说:“我早就劝母亲不要和陛下作对,现在太上皇求情也没有用!”太平公主听罢,拔刀自刎。这个在千娇万宠中长大的公主,为什么会走上争权夺利的道路,最后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呢?太平

  • 武则天外甥贺兰敏之:勾引89岁外祖母,强占太子妃,玷污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贺兰,太子妃,李治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如果要评选出我国封建时期最开放的朝代,唐朝必然是其中之一,从李唐皇室混乱的婚姻关系,便可以看出这一时代男女关系方面的开明到了何种程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唐朝人的许多决策总会充满创造性,比如允许外国人在朝为官,这样的政策在其他朝代不可能发生,可在李唐王朝却只

  • 太平公主深夜召见数名男子,第二天全丧命,死因至今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斋晗标签:太平公主,武则天,唐中宗,薛绍,薛怀义,李治

    在奇书《红楼梦》里,对于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和唐朝有一个很特别的词来形容,那就是“脏唐臭汉”。“臭汉”特指汉朝的皇帝好男风,古代人的说法是“龙阳之好”。据说汉朝有近三分之一的皇帝都有男宠,其中就包括了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和汉武帝。而唐朝的女人有可能是史上最开放的,其中,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则为“脏唐”

  •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旦,李显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因为太平公主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李隆基的皇权,甚至性命都有可能不保。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李隆基断然不会无动于衷。虽然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和诛杀韦后等事件中,都立有大功,仍旧不免被下诏赐死的结局。太平公主能力极强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

  • 河南卫视联手毛戈平重现太平公主,网友:世上最美的审美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阿懵说标签:毛戈平,太平公主,审美,没有之一,上官婉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和审美能力,成为越来越受追捧的要素,而曾经一度“藉藉无名”的河南卫视,也因为一系列融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于一体的爆款节目,被观众们誉为“美学引领的神仙卫视”。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支持后,河南卫视也不断推陈出新,制作了更多优秀的文化节目,在一幕幕流光溢彩的瞬间里,用中国古典美带观众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