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权回答说,我只渡了你一个人。
师父若给我三年时间,我就在中原至少要度3000人。
钟离泉笑而不语,吕洞宾说完大话自己去渡人,结果三年之后回来问他度了多少,他说一个都没度到。
为什么古圣先贤渡人这么困难呢?为什么渡人并不是数量取胜呢?
一个原因是众生难度。其次是修道这种事情是看天资看悟性。看这个人本身的愿望。
如果这个人又没有这种悟性,没有这种需求,并不想去干这个事,你又怎么能够去勉强他?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被一位修道人三番五次劝说,要他修道。
问我意见。我说从古至今没有见过一个善知识是求着别人勉强别人去学道的。
自己愿意才行,有缘才行,自然而然才行。方便接引才行。怎么能够勉强呢?
有些老师一辈子都不带什么学生。好不容易碰见一个有悟性的,有心向道的。
还要善巧方便去接引一下。并且还要用个几十年去观察扶助陪伴。
这学生有什么疑惑,马上就要解除。到了关键的时刻还要给他点拨。
还有各种各样细致的事情要去关照。
渡人哪是说的这么简单呢?并非开个班,收点学费,讲讲课那么简单。
它是一种全身心的陪伴和承托。
所以真正的佛道两家的祖师,都是不以数量取胜而以质量取胜,
把有缘人度好,尽力把眼下那个人度好。把真诚求学心的渡好。已经非常不错了。
很多年前我认识一位老法师。八九十岁了,待在山上不怎么出来。我问他,你老人家怎么不出来弘法普渡众生?
他笑而不答,一直默然。当年我不懂事这样问他,后来他圆寂了,我才明白他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