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曾经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却落榜了,于是回到了家乡襄阳。在一个寒冷的秋天,他与好友登上襄阳城南的岘山,看见先贤羊祜的羊公碑与山永存,而自己却不能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一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吧!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唐代〕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语言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朴素的真理,令人不禁拍案叫绝。从古至今,事物总是交替变化着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人类社会一直在发展,时间总是无情的,日日夜夜,一晃而过。当诗人下笔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伤感、迷茫、惆怅……各种情绪纷至沓来,简单的笔触勾勒出了整首诗淡淡伤感的基调。
诗人登高眺望,只见宇宙浩瀚,天地悠悠,他不禁觉得自己很渺小,很孤独,很悲伤。
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看似平淡,其实大有深意。就字面意思来看,这两句诗说的是,江山留下了名胜古迹,如今诗人和朋友们再次登临。
然而,细细品读,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言外之意。一个“留”字,一个“复”字,都十分值得玩味。
留胜迹,说明诗人登山揽胜,不仅仅是欣赏眼前的风景,还想到了这片湖光山色的历史变迁,想到了那些千古风流人物;复登临,说明在诗人一行人登临之前,就已经有人来登临过了。
留、复二字用得很好,如果写成“江山有胜迹,我辈来登临”,就没有那么意味深长了。
结构上来说,后两联都是紧承颔联的。
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紧承“留胜迹”三字,描写了岘山周围水落石出、草木萧瑟的荒凉景象。
“鱼梁”是沙洲名,水落之后,沙洲更多部分都露出了水面,显得更加浅了。
“梦泽”本意指的是云梦泽,江北为云泽,江南为梦泽。不过,在岘山是看不到云梦泽的,因此,这里的梦泽只是指岘山周围的一些湖泊和沼泽。
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紧承“复登临”三字,表示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登过山了,还立下了千古流芳的羊公碑。
这里,“羊公”指的是晋朝的羊祜,他曾镇守襄阳,把伐吴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虽未完成这个心愿,但是其品德犹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为他建立的羊公碑至今仍矗立在岘山,为后世所崇敬。
与羊祜形成反差的是诗人自己,他至今一事无成,在羊公面前自惭形秽,难免伤感叹息、泪湿衣衫。
写到这里,本诗从开头就不断铺垫的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感时伤今之悲愁终于达到高潮。至此,诗作戛然而止,只留余味悠悠不尽。
作为诗人,孟浩然也有匡时济世的理想抱负。可是,与其他诗人不同,孟浩然落第后没有继续埋头苦读,而是直接回老家享受田园生活了,这可能也是他成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