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攻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的回答堪称千古名言

北宋攻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的回答堪称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3/12/31 8:38:16

提到李煜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留下的那些文采斐然的诗词作品,之后才会想起他也是一位皇帝,也就是南唐后主。其实,李煜天生就喜欢诗词歌赋,他对于当皇帝、治天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南唐交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然开始衰退,这注定了他会是一个悲剧的皇帝。

当北宋赵匡胤带兵前来攻打时,李煜试图用称臣来免除一场恶战,而赵匡胤则强硬地拒绝了他,更是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赵匡胤又到底说了什么呢?

赵匡胤:从布衣百姓到开国皇帝

赵匡胤的家族,从高祖到祖父可以说是世代簪缨,都是在朝廷做了高官的能人,但是到了赵匡胤父亲这一代,官职就显得平平无奇了很多,只是禁军中一个小小的中级军官,赵匡胤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祖上的庇荫,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也就是一介武夫,而他之后之所以能够黄袍加身、当上开国皇帝,这种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完全离不开他的才能和谋略。赵匡胤当兵时,作战特别勇猛,屡屡立下战功,很快就出了名、受到了柴荣的赏识。

在柴荣麾下,赵匡胤更是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本领,在高平之战中力挽狂澜,解除了后周的危机,在周军中彻底打响了名号、打开了声望,成为了一名高级将领。出色的作战本领和治军手段,让赵匡胤的影响力慢慢渗透进军队之中,而据专家考证,著名的“义社十兄弟”很可能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形成的,这些都为他之后成为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赵匡胤虽然家庭背景不错,但是并没有给他本人的成功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他从普通士兵一步步爬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上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军功,而后来成为开国皇帝更是与自己的能力密不可分,这也是为什么后人对于赵匡胤有着很高的评价。

李煜:被皇位耽误的一代才子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长兄太子去世后成为太子,他为人十分孝顺仁厚,而且特别多才多艺,尤其是在诗歌方面颇具才华,所以李煜最大的爱好就是这些诗书绘画等等,对当太子、做皇帝、治天下没有什么兴趣和抱负,在政治才能上的表现也很一般。只可惜,原本要当皇帝的哥哥李弘冀突然暴卒,于是李煜便只好不情不愿地当上了皇帝,可见造化的确弄人啊。

李煜当上皇帝时,南唐的实力已经走下坡路了,而赵匡胤此时已经建立起了北宋王朝,李煜心里清楚自己没有那个本事能带领整个国家强大起来,他更希望能够偏安一隅,毕竟他志不在此。只可惜,赵匡胤在政治上的野心可比李煜他大多了,赵匡胤要的是统一天下,又怎么会留着南唐呢?所以,即使李煜没有野心、甘愿称臣,等待着他的也只能是一个国破家亡的结局。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不禁要感慨起来,命运真的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做主的,如果李煜没有当上皇帝,而是尽情地沉醉于诗词歌赋上面,他一定会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诗人,一生也会顺利很多吧。

李煜愿称臣,赵匡胤断然拒绝留下千古名言

赵匡胤刚刚称帝,国内和周边自然有大把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攻打南唐,所以,李煜还是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的,但是,等到后顾之忧统统排除之后,赵匡胤便继续朝着一统天下的大业进发了,而南唐就是赵匡胤扩大势力的下一个目标。

只不过,李煜之前带领着南唐向北宋称臣之后,确实非常的老实,不仅从来没有表现出什么谋反的念头,而且一直按期朝贡,还主动去掉了南唐的国号、取消了各种国君等级的礼制,对赵匡胤也是非常地尊重,因为李煜骨子里不是将领也不是政客,更像是一个文人书生,他打心眼里希望两国能够相安无事下去。只可惜,赵匡胤要的不是南唐的供奉,也不是李煜的俯首帖耳,他要的是南唐的整片国土和百姓。

所以,即使李煜已经表现得如此卑微、丝毫没有把柄可抓,他还是找借口邀请李煜进京了。这李煜虽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但也不是没有眼色,他知道这是赵匡胤在打自己的主意了,无论去不去他都是在劫难逃,如果去了可能连自己都要死在那里,于是便找借口拒绝了。不过,赵匡胤可不会就此罢手,之后他就称李煜叛逆而向其发起了战争。李煜知道南唐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敌得过北宋,于是就再次派大臣徐铉准备了丰厚的礼品前去找赵匡胤求情。

徐铉来到赵匡胤面前,说李煜对赵匡胤就像对待父亲一样的恭敬,一直乖乖称臣,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打南唐呢?赵匡胤则冷冷地回绝道:既然是父子,就更没必要分成两个国家了!此话一出,徐铉就知道赵匡胤吞并南唐的心意恐怕是已决了,但是他还是继续求情,表示李煜绝不会有谋反之心,毕竟他连国号都取消了,也从来没有享受过什么国君的礼制,完全已经把赵匡胤视作天下之主了,又何必要来攻打呢?

但是,面对徐铉的求情,赵匡胤再也没有了耐心,直接怒气冲冲地告诉徐铉,自己出兵攻打南唐,不是因为李煜有什么过错,而是“一行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至此,徐铉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况且他也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李煜毕竟是另一国的国君,这个身份本身在赵匡胤眼里就是容不下的。

可见,身为一国之君,野心和狠心都是少不了的,面对李煜的退让和卑微,赵匡胤丝毫不为所动,一定要除掉这个隐患不可,而李煜的内心深处毕竟还是一个文人,他从小浸淫的都是诗词歌赋,面对赵匡胤这样武夫出身的开国皇帝,他根本没有胜算可言,只能落得一个战败被俘的下场。

结语:

以上就是赵匡胤和李煜之间的故事了,这两人一个军功赫赫、手段过人,一个才华横溢、妙笔生花,倘若出生在另一个时代,一定会成为惺惺相惜的一对挚友吧,只可惜乱世之下、黄袍加身,容不下李煜的风花雪月,等待他的只会是悲剧结尾。

标签: 宋太祖李煜后周世宗后主高祖皇帝

更多文章

  • 视频|李冬君:最懂李煜的人是宋徽宗?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李煜,宋徽宗,李冬君,苏轼,后主,李清照

    南唐后主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以其优美的词,留名后世。同为末代君王,又都醉心于艺术,学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荣休教授李冬君在新书《走进宋画》中将宋徽宗视为最懂李煜的人,为什么?在李煜诞辰1085年之际,本期视频我们邀请李冬君来谈谈宋徽宗和李煜。李冬君谈宋徽宗和李煜(07:23)

  • 李煜难得一见的早期情词,句句写思妇秋怨,却不见“秋怨”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煜,思妇,秋怨,相思,情词,诗人,宋朝,古典乐,纳兰容若,五代十国

    词,最开始就是写相思、愁绪等等小女人情感的,没有像诗那样的恢弘大气,万物皆可入其中。王国维先生就曾说“词”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就是词里面经常写的那些风花雪月的种种关乎男女之情的事情,特别是女子,好多男词人都借用女

  • ?《斯文江南》今晚细数宋词开拓者李煜的双面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李煜,苏轼,宋词,宋朝,诗人,贾宝玉,李宗翰,辛弃疾,古典乐,斯文江南,欧阳奋强,五代十国

    新民晚报讯 (记者吴翔)今天20时30分,《斯文江南》第六期将在东方卫视播出。节目将带观众走进有着“天下文枢”之称的江苏南京。演员李宗翰将借由李煜词作,与演员欧阳奋强、李健、成泰燊,主持人曹可凡和文化嘉宾潘知常、黄晓丹,共同围读追忆“南唐往事”。节目中,李宗翰演绎了“两个”李煜:青年帝王李煜和被俘宋

  • 李清照的这首词比李煜、秦观高明,与苏轼在伯仲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清照,李煜,秦观,苏轼,赵构

    在漫长的南渡岁月中,李清照既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吟,也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公诗》)的壮志豪情。还有《题八咏楼》这样的借景抒情之作:“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不但为沦陷的大好河山而愤慨,同时也在为自己的际

  • 李煜:南唐天子多风流,不爱江山爱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李煜,宋太祖,宋太宗,周娥皇,小周后

    李煜:南唐天子多风流,不爱江山爱美人侃史君2022-09-0413:48江苏关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是最会写诗的皇帝,也是最不想当皇帝的诗人,被后世誉为千古词帝。一首《长相思》600多年无人敢仿写。作为南唐后主,他经历了从醉生梦到亡国之痛,目睹了心爱的美人被敌人所召见。正是这种平常

  • 李煜与妻子的妹妹约会,写下一词,只有44字,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大周后,约会,情郎

    开篇“花明月暗笼轻雾”,短短7个字,就营造了一种花月辉映、云雾朦胧的浪漫氛围。月亮洒下银色的光辉,花朵笼罩着薄薄的水雾,词人悄悄来到画堂,与心爱的女子相见。这女子不是旁人,而是李煜发妻大周后的妹妹,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李煜的小姨子。下一句“今宵好向郎边去”,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意思是今夜这种氛围,

  • 李煜笔下50句金句,总有一句惊艳过你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李煜,梦醒,谢新恩,子夜歌

    罗曼读书会为 阅 读 而 生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3、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青玉案》4、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 李煜:国破家亡,成就千古词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煜,赵匡胤,周娥皇,赵光义,皇帝,宋军,五代十国,宋朝,古典乐,艺术家

    李煜,字重光,公元937年出生于南唐皇室。李煜排行老六,本来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人生,奈何造化弄人,李煜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人生。李煜上有5个哥哥,可惜4个在幼年就不幸夭折了,只有大哥李弘冀长大成人,然而在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不幸病逝。南唐国主这个重担就这样落在年轻的李煜身上。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 李煜最艳的一首词,写女子最美的部位,读完兴趣盎然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李煜,宋太祖,诗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经典名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借用这句话抒发愁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而对于李煜来说,他的这份天赋并不是在当皇帝上,而是在诗琴书画上。创作诗词的数年里,李煜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且艺术

  • 江门台山:著名港侨李煜堂文物“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文物,民国,港侨,李煜堂,台山市,江门市,江门台山,财政部长,华侨博物馆,财政部官员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冯浩然 谭耀广记者16日从江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获悉,日前,“梅政雄、梅迪文、裴俊霆先生文物捐赠仪式”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举行,旅港台山乡亲梅政雄、梅迪文、裴俊霆亲自将在香港拍卖到的台山港侨李煜堂、李自重文物正式移交台山市博物馆。此次文物“入库”填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