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国破家亡,成就千古词帝

李煜:国破家亡,成就千古词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193 更新时间:2024/1/19 20:01:09

李煜,字重光,公元937年出生于南唐皇室。李煜排行老六,本来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人生,奈何造化弄人,李煜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人生。李煜上有5个哥哥,可惜4个在幼年就不幸夭折了,只有大哥李弘冀长大成人,然而在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不幸病逝。南唐国主这个重担就这样落在年轻的李煜身上。

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天生的艺术家,他擅诗文,精书法,通音律,工绘画,是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上苍似乎很眷顾李煜,18岁的李煜和周娥皇成婚,本是一段政治婚姻,然而他们却相爱,才子佳人,你侬我侬,便胜却人间无数。有词《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轻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凭栏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写于李煜婚后不久,有一天周娥皇喝醉,满脸酡红,格外妩媚,李煜挑逗她,于是写下了这首富有情趣的词。

公元961年,南唐中主李璟逝世,李煜正式继位成为南唐国主。继位后的李煜,第一件事便是向宋朝进贡以保平安。继续过着吟诗作画饮酒作乐的甜蜜生活,全能不把国事放在心上。有词《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弟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贞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词写的一场宫廷舞会,笙歌燕舞,其乐融融,后主如痴如醉,尽享欢娱,把国事全然抛之脑后了。

公元964年,周娥皇病逝,李煜悲恸欲绝。不过,多情的李煜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他的小姨子。小周后本是来看望生病的姐姐,可是,当她看到风流倜傥的李煜,彻底沦陷了。他们开始幽会,有巜菩萨蛮》为证,全词如下: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幽会的情景。周娥皇病逝不久后,李煜迎娶小周后,沉醉在爱意的甜蜜之中。正当此时,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开始谋划一统天下的战略,大举出兵攻打各个小国。

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李煜非常恐慌,他预感下一个就是要消灭自己了。为了自保,他再次委曲求全,废除国号,改称“江南国主”,以为这样可以保全自己。可是,赵匡胤怎么可能放弃一统天下的目标呢,就给李煜回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公元974年,太祖皇帝本不打算出兵,让李煜自己投降,便派遣使者以祭天为由,诏李煜进京,李煜称病不从并上表太祖皇帝希望可以保全宗庙。宋太祖遂出兵攻打南唐。李煜亦积极备战,聚集粮草,修筑防御城池,试图抵御宋军的攻势,奈何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宋军势如破竹,很快兵临金陵城下。次年12月,金陵守将呙彦、马承信等力战而亡,李煜迫不得已,奉表投降,南唐至此灭亡。他写下了一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来表此刻的心情,全文如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回望曾经的繁华,只能只情可待成追忆,不禁潸然泪下。

公元976年正月,李煜被押往京师,封为违命侯,囚禁在汴京。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的李煜,整日郁郁寡欢,形容枯槁。满腔的凄楚哀怨化成一首首千古绝唱。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断肠更无疑。

作为亡国之主,如今他只能任人宰割,回忆往昔,所有的痛苦、委屈、屈辱、眼泪化作一首首饱含悲情的词。

又是一年春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这个万紫千红的春天,落红遍地,只剩些残花败柳。李煜不禁感慨,挥笔写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脂肪泪,相留醉,几的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已经是李煜囚于汴京的第3个年头了,时光的消磨,使得这个风度翩翩的风流才子早已潇洒不在。亡国之痛时时萦绕在脑中。七夕,本是个诗情画意,举国欢庆的日子,这一天正好也是李煜的生日。看着汴京城到处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李煜深深的沉思与痛苦的回忆。他一杯接着一杯,想把自己灌醉,忘却这些烦恼。酒过三巡,情之所至,李煜挥毫而就,写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字字血泪,句句锥心,满腔的悲愤哀愁喷薄而出,跃然纸上,让人无限感慨。

然而,这首词很快便传赵光义的耳中。心胸狭隘的赵光义愤怒不已,他以李煜过分思念故国为由,把毒药“牵机引”作为礼物,毒害了李煜了。生于七夕,死于七夕,李煜就这样过完了他充满悲剧性的一生。

李煜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前半后过着莺歌燕舞、紫醉金迷的生活。李煜有着惊人的艺术才华,完美的爱情,所以他前期词作都是写关于宫廷生活和浪漫爱情的主题。经历了国破家亡惨重教训,成为阶下囚后,李煜的词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切身体会了亡国之痛的李煜,把那种亡国之痛深深地植入词作中,形成了沉抑哀婉,意境深远的词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民国学者王国维曾评价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真可谓是官家不幸,诗家幸,李煜作为一个帝王也许是不合格的,他缺乏政治家的头脑与野心。但是,作为文学家,他是成绩斐然的,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李煜之前,词只是作为士大夫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工具,难登大雅之堂,是他使得词真正意义上的登上了文学殿堂,为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千古词帝。

更多文章

  • 李煜最艳的一首词,写女子最美的部位,读完兴趣盎然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李煜,宋太祖,诗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经典名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借用这句话抒发愁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而对于李煜来说,他的这份天赋并不是在当皇帝上,而是在诗琴书画上。创作诗词的数年里,李煜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且艺术

  • 江门台山:著名港侨李煜堂文物“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文物,民国,港侨,李煜堂,台山市,江门市,江门台山,财政部长,华侨博物馆,财政部官员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冯浩然 谭耀广记者16日从江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获悉,日前,“梅政雄、梅迪文、裴俊霆先生文物捐赠仪式”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举行,旅港台山乡亲梅政雄、梅迪文、裴俊霆亲自将在香港拍卖到的台山港侨李煜堂、李自重文物正式移交台山市博物馆。此次文物“入库”填补了

  • 略谈李煜词与南唐文化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后主,富贵,词作,词风,宫廷,诗人,宋朝,李煜词,古典乐,南唐文化

    李煜,南唐末代皇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其词风清丽凄婉,富有深情和哲理。然而,李煜的词风不是凭空形成的,它与当时的南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南唐时期是中国古典词歌的鼎盛时期,其独特的词体和词牌体系在李煜的词作中得以展现。 李煜的词作不仅具有婉约清丽的艺术风貌,还包含了丰富的

  • 李煜:绝代才子,薄命帝王,一生为何铸成一场华丽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李煜,娥皇,周娥皇,菩萨蛮,帝王,小周后

    李煜一生有三个没想到,这三个没想到,让他成为了天下最幸运的人,拥有了全天下最好的机遇,不仅坐拥绝色佳人,而且登上至尊之位,当上了皇帝。然而,也正是这三个没想到,也让他国破家亡,成了天底下最倒霉的皇帝。那么,幸运的李煜,一生有哪三个事没有想到呢?一、没想到父母之命让他拥有绝色佳人李煜,五代时期南唐开国

  • “千古词帝”李煜的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小9酒标签:李煜,后主,宋太祖

    李煜,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建隆二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

  • 李煜转世赵佶的传闻是真的吗?究竟如何解释他们之间的高度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煜,宋徽宗,宋太宗,宋神宗,宋太祖

    李煜和赵佶,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皇帝,甚至在性格、人生际遇上都很相似,以至于有人说赵佶就是李煜的转世。我们先看他们的相似之处,再讲述那段神奇的传说,最后再剖析传闻背后的故事。01两朝皇帝恰似一对克隆体1.艺术界的巨擘中国历史上四百多位皇帝,有艺术才华的一箩筐,但是能达到艺术家程度的极少,能独

  • 公元961年,25岁李煜子承父业成立南唐,因为兵败沦为后周附属国

    历史解密编辑:无畏向前标签:李煜,子承父业,宋太祖,皇位,帝位

    借助一部诗词来说这部故事《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公元961年,二十五岁的李煜子承父业,成为南唐的统治者。因为兵败,当时的南唐已取消帝号,沦为后周的附庸。李煜继位不久,即向代周建宋的赵匡胤大量纳贡,并亲笔写了封言辞谦卑的

  • 李煜很华丽的一首词,短短4句,写尽宫廷生活的奢靡,成千古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宫廷,宫女,玉楼春,晚妆,一首

    李煜是一个失败的帝王,他国破家亡、郁郁而终,但这并不影响他是一代词宗的事实。他人生的鼎盛时期,生活极为奢华豪丽,他曾写下一首《玉楼春》记录这种生活,成为千古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词吧!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李煜 〔五代〕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

  • 李煜的一首冷门《虞美人》,没有名句,却被誉为“神品”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煜,虞美人,一首,神品,故国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虞美人》是一代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此词是李煜为思故国而作,以极富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来表达内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

  • 赵光义毒死李煜:喜欢他的女人,讨厌他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飞云如水标签:李煜,后主,诗人,宋太宗,周娥皇,赵光义,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当众临幸了小周后,并让画师将临幸过程画下来,送给她的丈夫李煜。南唐后主李煜不怒反笑,对小周后说:“如此更好。”小周后泪流满面:“都是你无能,害我受此大辱!”李煜抬手擦去小周后的眼泪,叹了一口气:“只有让赵光义看上你,才能活下去。”透过小周后朦胧的泪眼,李煜仿佛看到了他破碎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