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译文
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
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闷的正是那人们用来醉生梦死的笙歌。
归隐去吧,带上喜爱的古琴,和平日常读的书籍就可以了,到山间赏野花,听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享有这最自然最美好的春光去吧。
注释
1.走红尘:在人世间奔波。
2.青山:指作者的故园,即归隐地华山。
3.紫绶:指高官厚禄。
4.争:怎。
5.剑戟:古代兵器。
6.危主:国家危亡时的帝王。
7.聒:声音喧扰嘈杂。
赏析
陈抟生逢晚唐五代战乱之世,又经历十年求仕的失意,终于看破红尘,决意归隐青山。〈归隐〉是其自述心迹的一首诗。
此诗首句点明主旨:看破红尘,决意归隐青山。接下来两句“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是对第一句的补充说明——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比不上舒适的睡觉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战乱人祸、歌舞升平令人“愁闷”;这两句对仗工整严谨,堪称绝对。末句则是对立志归隐修道的表白。
现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内,有一尊陈抟睡像,极为雅致。神像大都正襟危坐,独陈抟为睡像,何故?————陈抟以善睡闻名,史载“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有“睡仙”之称。陈抟善睡,其实是一种道家修炼之法。据传他睡功之深,已达到令世人惊叹的地步。在许多有关陈抟的记载中,都有他善睡的记述。在他自己的诗中,也处处流露出“睡意”。此诗“紫绶纵荣争及睡”一句乃其一也。
作者简介
陈抟(?—989),宋初道士,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人。生于唐末,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以山水为乐。后又隐居华山云台观。写诗六百余首。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