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戏言宋祖(九章)陈抟老祖并未下棋赢华山,其实是赵匡胤洗白自己

戏言宋祖(九章)陈抟老祖并未下棋赢华山,其实是赵匡胤洗白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4/1/19 2:21:25

陈抟老祖是唐宋之交最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士,他的传说至今仍旧在民间广为流传。这种现象在中国道教史上是比较常见的,很多著名道士都有着各种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神仙文化和神话故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百姓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然而与其他道士的神仙故事不同,陈抟老祖的故事中充满了宿命论的成分,尤其是与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互动让人记忆深刻。这种颇为世俗化的传说在中国神话中并不多见,可以说这是陈抟老祖特有的神话故事。

陈抟老祖是唐末宋初最为著名的道士,于他同时期的吕洞宾、钟离权都远不如他。他是毫州真源人(也有的说是普州崇龛人),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是中国道教史上承前后的重要人物。他年轻时曾经考过科举,落榜后云游天下,拜访各地的著名道士潜心修道。从流派上来看,陈抟老祖是传承于先秦道家的文始派,也就是后来道教的隐仙派。他崇尚《老子》之学,对《易经》很有研究,精于炼丹和长生之术,受到当时道士们的推崇。他的一生中受到多位皇帝的召见或者赐封,被认为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在陈抟老祖的道家学术思想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炼丹和易学,这两样在民间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道教修炼追求长生不老,而炼丹和练气都是重要的法门。陈抟老祖继承魏晋时期丹鼎派道士的学说,沿袭了隋唐内丹道的理论系统,成为宋朝内丹派的祖师。后来道教文化中的金丹学说和长生养生学说都是源于此,其中辟谷一词更是陈抟老祖首创。

在易学方面陈抟老祖融合了《老子》和《易经》的哲学观,开创性的发明了《易龙图》、《先天图》等易学著作,是后世算命打卦的老祖师。他的弟子中也有不少善于这方面的高手,其中以邵雍最为著名。因此陈抟老祖在老百姓心中是能够测算前后五百年的神仙,也是宿命论方面的权威。

正是由于陈抟老祖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卓越成就,关于他的民间神话传说中便是对其集中表现。比如陈抟老祖炼丹辟谷。每日只需喝一杯酒便可长生。也有传说他精于练气,对于龟息和胎息之术的造诣尤其高。他能够连续睡一百天而不醒,也不用吃喝,甚至有元神出窍周游天下的说法。

而在《易学》方面的神话则集中表现在关于宋朝的宿命论上,与宋太祖赵匡胤联系尤为紧密。在传说中赵弘殷在后汉发迹前曾经带着赵匡胤兄弟俩逃难,当时他把两兄弟分别挑在扁担两头的箩筐中赶路。陈抟老祖云游天下正好碰见,于是惊呼,这是一担挑了两个天子。在《飞龙全传》中,陈抟老祖派徒弟苗训到汴梁城找真命天子的故事便是来源于此。

炼丹长生和宿命论的故事在陈抟老祖的神话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宿命论的部分尤其特殊。炼丹长生的故事一般是民间百姓和道士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是数千年来神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传很广。而宿命论的部分在北宋之前虽然也受到推崇,但在民间却没有大规模的认同感。自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宿命论在民间的市场就不是很大。然而从宋朝开始宿命论突然兴起,其流行的速度让人惊诧,其原因便与陈抟老祖有密切关系,而本质上是北宋朝廷的政治需要。

以宋太祖赵匡胤为主角的小说《飞龙全传》就充满了宿命论的成分,其中决定这种宿命论可信的角色就是陈抟老祖。小说中陈抟老祖一早就认出了赵匡胤是赤须龙下凡,并预测其最终在陈桥驿兵变中成为皇帝的人生。为了配合这个预测,陈抟老祖还派出徒弟苗训下山暗中帮助赵匡胤,通过各种方法剧透小说情节。然后陈抟老祖又在华山上设局与赵匡胤赌棋,连许三盘棋赢了赵匡胤,使得对方签下抵押华山的石刻。为了这局棋,陈抟老祖还请了华山山神做中人,表现出了未卜先知,提前获取大宋国家红利的能力。

其实在历史上赵匡胤和陈抟老祖并没有见过面,也没有在华山下棋赌输赢的事情。现在华山上下棋亭景点的传说最早来源于战国时侯秦昭王与神仙下棋,后来才牵强附会到陈抟老祖身上。陈抟老祖作为当时的著名道士,与几个朝代的皇家都有密切交往,但真正与皇帝面对面的是周世宗柴荣和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在崇信道教这方面还是比他的前后两任要差些的,因此陈抟老祖也没有与赵匡胤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在民间传说中陈抟老祖与赵匡胤的故事,其实是北宋政治需要而进行的演义。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夺取了柴家的江山,建立了北宋朝。然而从建国的角度来看,这个政变很不道德,在舆论上难以得到民间的支持,也不具备合法性。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当时北宋周边的国家所利用,比如南唐、后蜀、北汉等国都可以借机挑拨北宋内乱。为了将自己身上的黑历史洗白,赵匡胤及其大臣们就想道了利用陈抟老祖和宿命论的办法,将自己重新包装起来。

经过包装后,赵匡胤成了真命天子,他夺取柴家天下是合理合法的事情,重新具备了合法性的要求。而陈抟老祖又是在宿命论方面的权威,有他站台自然更能取信于百姓,有利于北宋政治的平稳过渡。后来赵匡胤暴毙,赵光义上位,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成为疑案。赵光义为了皇位稳固便继续编故事,还专门请陈抟老祖站台,于是便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与宿命论有关的神话故事。

标签: 陈抟宋太祖道士道教宋太宗

更多文章

  • 《千家诗》139《归隐》陈抟 |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陈抟,归隐,千家诗,笙歌,华山

    归隐【宋】陈抟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译文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

  • 《心相篇》原文+译文(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陈抟老祖的传世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塔哥奇谈标签:陈抟,富贵,福禄,凌霄,译文,心相篇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今原文加译文呈现,供大家一观。【原文】心者貌之根,审心而

  • 探秘潼南:没有油菜花的陈抟故里还能去吗?看看这几张图你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带着瓶盖儿去旅行标签:陈抟,油菜花,潼南,老祖,道教

    说起潼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油菜花,说起潼南的油菜花,大家又会立马想到陈抟故里,那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那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潼南的油菜花田,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定是这样的,对吗?潼南的油菜花实在是太壮观了,3万多亩油菜基地,每年春天到了花开的季节,那真是“七彩花海,流金大地”,把整个潼南都染成了一

  • 陈抟老祖名言: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曹操,老祖,心相篇

    今天继续和大家学习《心相篇》,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陈抟老祖。陈抟老祖的名字,喜欢听小说的朋友,可能都比较熟悉,他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道家高人,少年时期,便无心于功名,隐居华山二十多年,相传活了一百多岁。他所写的这篇《心相篇》,虽然仅仅一千多字,但却把相学的纲要都点出来了,把世道人情

  • 他是陈抟老祖的高徒银锤任金童,他是金锤韩冷,银锤战金锤谁胜?

    历史解密编辑:侠歌快看标签:金童,金锤,陈抟,韩冷,银锤,武艺,老祖,裴元庆

    任金童催马将韩冷拦住,又将手中八棱亮银锤指向韩冷,叫道:“辽将休要猖狂,让你任爷爷来教训教训你!”韩冷勒马一看,对面来的这员小将不简单,只见他身披白袍,胯坐白马,面如冠玉,目若星朗,手中提一对八棱亮银锤,既像裴元庆转世,又如同黄天化再生!此时,他正用双锤指着自己大声叫喊,气势非凡,威风凛凛。任金童见

  • 陈抟老祖八句名言,句句在理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孟子,简析,气概,盖世

    陈抟老祖,是一位唐末宋初的道家高人,精通《易经》和相学,著有一篇《心相篇》,全篇仅一千余字,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下面简单分享其中的几句话。一、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简析:端揆和首辅,指的都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像宰相这样的高官,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大富大贵,位极人臣,都

  • 陈抟老祖4句名言,句句智慧,看透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道德经,心相篇,大祸

    陈抟老祖 ,大家应该都在小说、电视剧里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是一位唐末宋初的世外高人。他精通于《易经》和相学,给后人留下了一篇文章《心相篇》,仅仅有一千余字,却字字珠玑,句句充满智慧!一、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心和气平的人,他的内心总是平静的,和谐的,不急不躁,不闹情绪,遇事能够坦然对待,耐心去处理。

  • 陈抟老祖: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同谋,心相篇

    宋朝初年,有一位道家的高人陈希夷,写了一篇千古流传的《心相篇》,全文仅一百一十七句,一千三百零四个字,却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把整个相学的精华都写出来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讲的并不是宿命论,而是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相由心转,只有存好心,就能有好相,有福相。如果心存不善,心心念念都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那样

  • 陈抟老祖8句名言,句句饱含古人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富贵,周敦颐,道家,宋太宗,祸福

    陈抟老祖,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隐士,经常听评书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这是一位道家的高人,相传活了一百多岁。宋太宗对他都非常重视和尊重,给他赐号希夷先生。宋朝的名人,周敦颐、程颢、程颐、邵康节,都是他的私淑弟子。他对相学非常精通,著有一篇《心相篇》,只有一千多字,但却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饱含智慧一、心

  • 陈抟老祖三句话,句句入心,看透世态人情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诸葛亮,曹操,关羽,周瑜,赵子龙

    陈抟老祖,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道家高人,他写的《心相篇》,虽然仅仅1304个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读完受益无穷。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三句话,句句入心,帮我妈看透世态人情。一、怒时反笑,至老奸邪感言:这种人最可怕,最难琢磨。普通人遇到同样的事情,会很生气,很愤怒,而他竟然还能笑起来,皮笑肉不笑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