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再现,天津展宋元文物精品

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再现,天津展宋元文物精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澎湃新闻 访问量:3480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5:57

澎湃新闻获悉,“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物精品特展”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逾百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7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宋代著名书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再次展出;天津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南宋“玉壶冰”也在此次特展中展出。

展览海报

宋元时期,政权由并立到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城市空前发展,科技文化灿烂辉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同时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宋元时期文化在隋唐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独特风格的高峰。

宋元时期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艺术名家和经典作品,同时文人画也在这时期兴起并日益兴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天津博物馆藏

天津博物馆所藏的《雪景寒林图》是现存于中国大陆唯一的范宽作品,为三拼绢的大幅画作,画面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大雪初止,群峰耸立,寒林馥郁。山径、木桥、村舍万籁俱寂。前景群树,姿态矫健,为天寒地冻的冬景,平添几许生气。从前景的寒林纵推进,到半山腰白雪盖顶的庙宇,再往上便是拔地而起的高耸山峰。在烟云的笼罩下,雄伟主峰两侧隐现的村庄、僻径、山峦以及飘渺的远处群峰,使画作的气象幽静深邃。想象置身木桥之上,仰望巍巍主峰,浩瀚苍穹,人在其中有如微尘;放眼右侧,一旁辅山则是云霭氤氲,宁静神秘,纵深看去,数不清有几重山峦溪谷。

张择端 金明池争标图页

展厅现场

除了《雪景寒林图》,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同样是令人折服的宋代书画佳作,在不足一尺见方的绢本上将周围约九里三十步的金明池及岸边的景物、人物近千人悉数生动摹画下来。

宋元时期,龙舟竞渡更加活跃。宋代的皇室贵族们对龙舟竞渡的表演尤为钟爱。《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皇帝曾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盛况。金明池乃北宋京都汴梁的皇家禁地,每年春季都举行龙舟竞渡活动。比赛当日,金明池水殿的水面上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可供观赏、奏乐,还有长至四十丈的大龙船,可谓“水戏呈毕,百戏乐船,热闹非凡。”

张择端所作《金明池争标图》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基本吻合,表现主题的龙舟竞标场景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营造出龙舟比赛的激烈与紧张气氛。

展厅现场

文房用具不仅是文人写字、绘画的工具,而且逐渐成为文人装点书房、把玩之物,展现了文人意趣。“玉壶冰”出自南宋斫琴名家金远之手,该琴体薄且轻,是传世南宋琴中的精品。琴名出于唐朝时著名诗人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意在表明作者清廉正直、玉洁冰清的节操。这正符合宋代社会所追求的文人思想。

南宋 “玉壶冰”

“玉壶冰”琴为无角圆头,直项垂肩至三徽,腰作小型内收半月形,长方形龙池凤沼,内有“金远制”款。池上刻章书“玉壶冰”铭,下方刻有篆文“绍兴”印。“绍兴”是南宋时期高宗帝赵构的年号,表明这张琴就是被斫于这一时期。

“玉壶冰”琴的琴尾处,间隔半寸至一寸,还有节节相似的“断纹”,形如蛇的腹部。断纹的出现,会使得琴声更加松透古雅,故常有“千金难买蛇腹断”的说法。

风字形绿石砚

两宋时期工艺水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是石砚工艺发展的辉煌时期。除继续隋唐的名贵砚材外,陆续发现了许多优质砚材。砚形基本是唐代的延续和演变,但也体现出本朝造型端庄、风格雅典的艺术风格。

宋 长方形四足铁暖砚

宋砚制式见于文献所记的有百余种。长方形四足铁暖砚,砚体一面开口,冬日可放入炭火等加温材料防冻。

宋 汝窑天青釉盘

宋代是中国瓷器大发展时期,形成了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宋代民窑窑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金、元时期继续发展,瓷器的品种、釉色和造型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元代景德镇成为窑业的中心。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汝窑,因地处平顶山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美誉。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传世汝官瓷全世界仅存不到百件,成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

宋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莲纹盘

定窑与汝、钧、官、哥窑一同并称宋代五大名窑,定窑窑址即位于河北曲阳。自唐代开始,定窑便在曲阳兴起,至北宋盛极一时。因古时曲阳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瓷”。

宋 哥窑青釉盘

宋 官窑青釉暗龙纹洗

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式盆拖

宋 错金银蟠虺纹壶

宋代金石学兴起,出现了《三礼图》《考古图》《金石录》《宣和博物图》等金石学著述。还涌现出一批仿古器物。自北宋初年兴起的访古之风,至两宋达到顶峰,南宋承其余序,持久弥存。此时期的仿古既继承了传统,又结合时代审美进行了创新发展。

宋 双螭纹“宜子孙”玉璧

宋代玉器清尚、自然、内敛,多以中国传统纹饰和自然写实为主,追求细腻纯真、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充满闲适舒畅、自然恬静的含蓄美,同时展现了清新的生活化气息。

宋 云纹玉卮

辽金特有的"春水玉""秋山玉",反映了游牧涉猎生活,淳朴自然、意境深远。

金 鹘攫天鹅纹玉带扣

元代玉器展现出草原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及粗犷之美。

元 翼龙纹双耳玉壶

更多文章

  • 寻找范宽《溪山行旅图》隐藏的作者签名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范宽,朱文,溪山行旅图,沈周,黄筌

    作品:水墨写生图作者:牧溪朝代:宋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纵47.3厘米,横814.1厘米材质:纸本法常的绘画,有不少取材于平时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但独能于平淡天真之中揭示生命意识的真谛。此卷所绘折枝花果、禽鸟、鱼虾及蔬果,笔墨简淡,平平常常,在画幅上随随便便地摆放在一起,看来就是最为常见的与

  • 百代之师 — 范宽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范宽,李成,董源,马远,画家,山水画,百代之师,书法作品,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生于五代末,北宋著名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雪山萧寺图团扇因为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嗜酒好求道,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临流独坐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深郁的山坳间腾起

  • 范宽《溪山行旅图》原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5分享标签:范宽,溪山行旅图,笔力,山峦,雪景,溪山行旅,艺术家,画家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范宽还善画雪景,此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

  • 古代志怪故事:陈自明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陈自明,沈生,彩云,绣鞋,娘子

    陈自明是山东邹县人,他为人谨慎,不苟言笑,大家都叫他老道学。某天,陈自明走在大路上,在柳树下看到一个红绸小包。他看了几眼,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就不顾而过。有个沈生,是陈自明的同窗,这个人行事任性,不注意小节。也在这路过,他看到红绸包后,仔细端详,发现没包严实的地方露出一个绣鞋尖儿,知道这是某个女

  • 南宋神医许叔微,以进士而从医,人称“伤寒圣手”,影响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顶牌故事会标签:脉经,名医,宋朝,许叔微,伤寒论,张仲景,医学家,南宋神医

    许叔微(1079~1154年),著名的医学家,伤寒大师,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曾为南宋进士、翰林学士,后弃官从医,专心治病救人,有“名医进士”之誉,百姓奉之为神医。许叔微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学术思想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清代名医叶天士将许叔微奉为神明,认为他是真正读懂了《伤寒论》的医家。许叔微少年时家境比较

  • 名医进士许叔微:南宋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人称“伤寒圣手”

    历史解密编辑:老程健康谈标签:蔡京,宋朝,许叔微,伤寒论,张仲景,医学家,名医进士

    #头条创作挑战赛#中医大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历代医家必读必研之书,但真正读懂的人却很少,而许步微就是真正读懂了伤寒论的经方大师。许叔微是宋代伤寒大师,名医。他出生于1079年,南宋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后来辞官从医,他将张仲景的397法运用的灵活自如,被百姓们奉为神医,有着“名医进士”的雅称。许叔

  • 理学家石介之死:庆历新政败于“朋党”的极佳注脚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石介,富弼,范仲淹,宋仁宗,朋党,庆历圣德颂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已经在位二十二年的宋仁宗终于决心要改变大宋的朝局。 其时,北宋可谓内忧外患至极。在北方契丹违盟,要求再增加岁币二十万,宋仁宗无奈于庆历二年答应下来,此举大大增加了北宋的财政负担。在西北宋对西夏用兵一败再败,不西北割据势成。而国内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起义不断。 下

  • 蒋‮石介‬有‮风多‬流?贴身‮书秘‬晚‮说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汇盈金服标签:陈颖,戴笠,张一,石介,蒋介石,宋美龄,宋霭龄,陈立夫,三姐妹

    蒋‬介石,是谈‮中论‬国‮代近‬史脱‮开不‬的‮个一‬人物,他‮在既‬名义‮统上‬一‮全了‬国,又在短‮三短‬年的‮间时‬内‮给败‬我军,狼‮地狈‬逃往‮台了‬湾,至今,人‮对们‬他‮看的‬法‮有还‬着不‮的小‬争议。不过,在蒋‮石介‬的众‮行多‬为中,有一‮尤点‬其‮发引‬了‮下当‬青年‮的人‬关

  • 李元昊是怎么死的?没藏讹庞的计谋并不高明,李家父子怎就上当了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元昊,李谅祚,野利氏,讹庞,没藏

    李元昊生得骁勇死得窝囊,让北宋朝堂上的官老爷们笑成了驼背,堂堂大夏国的首任皇帝,居然被亲儿子割掉鼻子活活疼死了!这位弑父的凶手叫“宁令哥”,是李元昊的嫡子,西夏国的太子爷。作为一国储君,宁令哥为何要割父亲的鼻子呢?难道他想弑父夺位?可李元昊并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啊,小哥就这么等不及了吗?原来事出有因,

  • 宋高宗赵构的吴皇后,有勇有谋,历经四朝而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赵构,吴皇后,太后

    宋高宗赵构的吴皇后,有勇有谋,历经四朝而不衰夏之梦读书2022-06-2213:30江西关注公元1129年,有人刺杀宋高宗赵构,只见一个戎装美女飞身而出,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斩杀刺客6人。这个戎装美女,当时只有15岁,是未来的吴皇后,出生武术世家,从侍婢,一路奋斗到皇后,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