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字景云,吴郡吴人,张茂度第三个儿子。最初张永任郡主簿,州从事,之后转司徒士曹参军,出任补余姚令,入为尚书中兵郎。尚书中的规章条例过于繁杂,于是到了元嘉十八年(441年,刘宋刘义隆年号),朝廷想要重新制定尚书中的规章条例,升张永为删定郎,掌管这项业务。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张永任建康令,为当地居民所称赞。之后又任广陵王刘诞北中郎录事参军。
张永多才,涉猎书史,能写文章,一手好隶书,通晓音律、骑射,触类旁通,又心思巧妙,张永的这些优点为刘义隆所了解、赏识。
张永还自制纸墨,刘义隆每次拿到张永的上表,总要把玩一番,感慨御用的纸墨都不及张永所造的。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刘义隆建造华林园、玄武湖,让张永监督统治该工程。之后张永迁任为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中兵参军、越骑校尉、振武将军、广陵南沛二郡太守。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又改任刘义恭的骠骑中兵参军,沛郡如故。
张永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对每项任务尽心尽力,刘义隆认为他可以为将。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刘义隆以北魏内乱,开始第三次北伐。六月萧思话为此次北伐东路军统帅,朝廷任张永为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太原三郡诸军事、扬威将军、冀州刺史。督王玄谟、申坦等将领,攻拔河南。同时,鲁爽等人攻向洛阳,柳元景等人进攻潼关。
七月,张永一路进攻确磝城,分三路攻城,张永东路、申坦西路、崔训南路,数十日未将其攻克。同年八月七日夜,北魏守军开挖地道反击,烧毁刘宋大军箭楼、攻城车,彻底摧毁崔训的南路大军,刘宋士兵损伤严重。张永连夜夜撤围退军,但并没有将此事通报给其他将领,以致其他刘宋将领不知所措,北魏趁机杀出,刘宋东路军一败涂地,死伤无数。
随后东路军统帅萧思话抵达,将张永、申坦收押在历城。刘宋大军无功而返,刘义隆大为恼怒,觉得不能仅仅斥责张永等人,于是对萧思话说:“已经趁机取得了胜利,而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如果他们胆敢前来送死,那么我们父子兄弟自己会共同抵挡。说到这里,更增加我的愤怒之情。可以把此诏让张永和申坦看看。”
同时刘义隆又书信刘义恭,说道:“早知道这些将领如此怯懦无能,我真恨自己没有抽刀在他们背后督战,现在追悔莫及啊。”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君杀父,谋害刘义隆,自立为帝。起用张永为督青州徐州之东安东莞二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青州刺史。
不久后,刘义宣第一个起义声讨刘劭,任张永为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太原三郡诸军事、辅国将军、冀州刺史。张永派遣麾下崔勋之、刘则二支部队奔赴国难。
当时萧思话在彭城,刘义宣考虑到张永与萧思话之前有很深的矛盾,于是与萧思话谈心,劝他和张永放下之前的恩怨。
又让张永的兄长张畅给张永写信说:“最近有都城来信,跟我说你受刑罚的原因。我觉得虽然你被囚禁在监狱,但算得上问心无愧。萧公(萧思话)为人平和厚道,之前与你并无嫌隙。见你来信,也不曾出言相伤,你又何必一直说他的坏话呢。当今世道艰难,很多地方都举起了义旗来讨伐刘劭,正是需要各方英雄,共赴国难。往远的说有廉颇、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不避私怨之德。往近的说,有陈平、周勃同心协力共谋国事之典。难道你就不能放下你和萧思话之前的蒂芥,重顾旧情。如今刘义恭也在劝萧思话放下前嫌,与你共同遵守这个旨意。”
刘劭被平定后,刘骏成为刘宋皇帝(即刘宋孝武帝),张永任江夏王刘义恭的大司马从事中郎,领中兵。
当时刘骏鼓励百官进言,张永认为应当设立谏官,广开言路,训练军队,以示居安不忘危。
孝建元年(454年),刘义宣与臧质等人以荆、江、豫、徐四州起兵叛乱,朝廷派遣张永辅助武昌王刘浑镇守京口。同年,张永出任扬州别驾从事史。
孝建二年(455年),朝廷召张永入京,任尚书左丞。当时将士休假,每年轮流三次,道路上时常有赶路休假的士兵。因此张永建议说:“臣听闻战士们休假,回家务农。之前给的假期,是为了战、农两不误。但是这个规定是很久以前设立的。如今我们土地有万里之遥,所有的文化也如同九服,各有不同。所以有人捐献金钱,有人捐献好马,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今我看见将士休假,多是一年三次,路程既仓促,还要一早整理行装。所以一年之中,将士们一直长途奔波,有的错失了春种,有的耽误了秋收,以至于有些将士不愿如此折腾,就将休假积累下来,因而家中缺乏存粮。综合利害关系,建议修改休假制度。臣认为休假替代的期限,以一年为规制,使战士心中不感觉过于劳苦,务农的心愿,也能够在每年的收获时得以实现。这样既不违背君主的制度,又使百姓的家业得到发展。”刘骏听从了张永的建议。
大明元年(457年),张永迁至黄门侍郎,不久后领虎贲中郎将、本郡中正。
大明三年(459年),张永迁升廷尉。刘骏对张永说:“卿既然与张释之(西汉官员,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同姓,便应当让天下不再有冤民。”之后加张永为宁朔将军、尚书吏部郎、司徒右长史、寻阳王刘子房的冠军长史。
大明四年(460年),修建明堂(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张永以本官兼任将作大匠。明堂建立后,升迁至太子右卫率。
大明七年(463年),刘骏为宣贵妃殷氏立庙,张永再次兼任将作大将。之后转右卫将军。
同年,刘骏南巡,从宣城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付紧急情况而修筑的道路)走,并让张永巡视水路。时值大旱,道路不通,张永无法前行,刘骏大怒,免去张永官职。
当时刘骏宠信的新安王刘子鸾是南徐州刺史,因此割吴郡划分到徐州。
大明八年(464年),复起张永为别驾从事史。同年,召为御史中丞。
永光元年(465年,刘子业年号),张永出任吴兴太守,迁升至度支尚书。
同年,刘彧与刘子业亲信密谋,将生性残暴的刘子业谋害,遂即称帝。张永被任为吏部尚书。还未拜官司时,刘宋史上最大内斗“义嘉之难”爆发(以帝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义嘉政权的刘子勋,与建康政权刘彧之前的内战),张永重新担任吴兴太守,加冠军将军,假以符节。还未拜官,被任为将军假节,升至吴郡太守,率军讨伐刘子勋。
张永与沈怀明、萧道成在九里西抵御刘子勋军队,当时建康政权的吴喜攻陷义兴地区,刘子勋军大为震恐,张永乘机攻占晋陵。之后张永又被授予散骑常侍、太子詹事。
依旧未拜官,又升至使持节、监青冀幽并四州诸军事、前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统率诸将讨伐徐州刺史薛安都,连战连胜,并与萧道成一起,大破薛索儿等人。因战功升至散骑常侍、镇军将军、太子詹事,权领徐州刺史。不久后又都督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又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徐二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
泰始二年(466年)八月,寻阳失陷,刘子勋败亡,薛安都据彭城投降,但心有不诚,于是刘彧派遣张永和沈攸之统重兵前往迎接薛安都,加张永督前锋军事,进军彭城。薛安都以为刘彧借机攻打自己,于是向北魏求援(详见《薛安都篇》)。北魏兵至,刘宋军大败。
泰始三年(467年),张永狼狈逃归,被北魏军追击,大败。时值漫天寒雪,士卒离散,张永脚趾被冻掉,第四个儿子阵亡,仅张永一人逃了回来。
同年,张永迁至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将军如故。以之前作战失利,坚持请求自贬,因此降号为左将军。
张永因为丧子之痛,时常面露哀色。虽然丧服不需要再穿了,但是灵座(指新丧既葬﹐供神主的几筵)依旧没有撤除,饮食衣服,宛如儿子还在世一样。
因之前击破薛索儿的战功,张永被封为孝昌县侯。在任会稽太守时,因为宾客谢方童等人贪污被处死,又被降号为冠军将军。
泰始四年(468年),张永升至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未拜官,被刘彧调任为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
泰始六年(470年),张永又被加护军将军,领石头戍事,并被赏赐鼓吹一部。
泰始七年(471年),张永升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再次领护军。不过此时刘彧对外戚王景文以及常年带兵的张永产生了猜忌。
元徽元年(473年),刘昱即位,张永进升为右光禄大夫,加侍中,领安成王师,加亲信二十人。又领本州中正,出任吴郡太守,秩中二千石,侍中、右光禄如故。
元徽二年(474年)张永升至使持节、都督南兖徐青冀益五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侍中如故。
张永年少时,便想驰骋沙场,报效朝廷,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志气未衰。闲任在家时,即便是在游玩,也没有感到高兴。现在被授予这些职位,张永感到非常高兴,当即回都城建康。
五月,桂阳王刘休范起兵反叛,褚渊、张永、萧道成等人在中书省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经一致同意后,萧道成率领前锋军进驻新亭,张永进驻白下,前南兖州刺史沈怀明戍守石头,袁粲、褚渊进驻宫城,加强防卫。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点发武器,只好打开南北两个大军械库,由将士自己随意挑选。
崐
当时刘休范在新亭被张敬儿刺杀(详见《张敬儿篇》),由于消息不通,其麾下丁文豪、杜黑骡仍然率军与刘宋官军作战。
丁文豪在皂荚桥破台军,直扑建康朱雀桁南,杜黑骡丢下新亭,与丁文豪汇合,自北面攻击朱雀桁。王道隆出朱雀桁迎击叛军,战败,鄱阳忠昭公战死身亡。杜黑骡渡过秦淮河,王道隆奔逃,被杜黑骡追上斩杀。
张永派人前往侦察刘休范逆军动向,斥候回来后报告说:“台城(南京市玄武区北极阁北麓、玄武湖以南)已失陷。”张永、沈怀明信以为真,官军立即奔溃而散,张永也只能弃军奔逃,回到之前所住的南苑。
刘休范被平定后,以张永是旧臣,而没有过多的责罚,仅罢免了他的官,削了他的爵位,张永问心有愧,抑郁而病。
元徽三年(475年),张永病逝,时年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