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武穆、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
元朝脱脱夸他博学善文,无所不通;纪晓岚则称其为北宋最为博学之人;最为夸张的还是李约瑟,这个中国人的老朋友,其括奉为偶像。称其是“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他的名字叫做沈括,乃是一位全才,精通天文、经济、军事、文学、音乐、物理、化学、书画……
沈括生于公元1031年,卒于1095年,享年65岁。在并不算长久的生命里,他所取得的成就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只能用叹为观止四个字来形容。
在数学领域,沈括创立了隙积学和会圆术两种数学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发展到今天,则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由弦求弧。沈括因此被称为"中国算学的模范人物"。
在天文领域,沈括改进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和测定时刻的漏壶,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最为厉害的是,沈括还创制了十二气历,参照节气定月,其科学程度不输咱们现行的公历,这比类似的英国萧伯纳历早了800多年。九百多年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星”。
地理学方面,沈括首先推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乃是由河水冲积而成。而他关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山体的观点,更是比西方早了700年。
沈括编绘的《天下州县图》,更是地图学上的一座丰碑,他还发明木刻立体地形图,比西方早700多年。此外,关于古代气候变迁、龙卷风生成原理、月球和潮汐之间关系等等方面,沈括均有涉猎。
物理学方面,沈括深入研究过指南针,发现了磁偏角现象,比西方早了400多年。此关于外光学中的小孔成像,滤光应用。声学中的应弦共振现象、空穴效应,沈括都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解释。
化学方面,沈括曾率先采用胆水炼铜、用石油制墨的技术。最厉害的是,当时的沈括已经发现了石油的重要性,他曾断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经济学方面,沈括改革了盐钞法和铸铜法,还提出了“钱利于流流”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需要流通,否则就是死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水利工程方面,沈括曾主持过治理沭水、参与修筑芜湖万春圩,以及主持过汴河的疏浚工程。更为难得的是,沈括不仅参与实践,还善于总结分析,修筑万春圩时,他写了一堆圩田方面的著作。疏浚汴河时,他又弄出了“分层筑堰测量法”。
艺术领域,沈括是乐律行家,撰写过《乐论》等著作,沈括还是书画收藏与鉴赏行家,曾撰写过《图画歌》。
军事领域方面,沈括曾经关略边境多年,与西夏人对战,取得过"灵武之役"的大胜。他还编有《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医药学方面,沈括搜集医方,著成《良方》和《灵苑方》两本医药学巨著。至于文学方面,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本身就是一部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富有文学色彩的好作品。
以上种种成就,单拎出来或许算不得什么,但集合在一起就很夸张了。你很难想象,他们全部出自一人。当然了,这里面不排除沈括有冒领他人成就的嫌疑,毕竟很多领域的成果都是出自其著作《梦溪笔谈》。而这本书本身的记录过于繁杂,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收集整理的前人成果,好比于咱们写的一些综述论文。比如胆水炼铜的方法,其记载就是录自中唐时期成书的《丹房镜源》。但是,即使撇开这部分内容不谈,沈括依然是全才。
这从他的任职履历就看得出来,当初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第一件事儿便是治理沭水。沈括不负重任,史载:疏水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因为治水颇有成效,沈括得以去主持芜湖万春圩工程,进而留下了一堆水利工程方面的经验,这就说明了沈括精通水利。
后来沈括被调入京师,去昭文馆当编修,相当于图书馆管理员。众所周知,图书馆管理员是个神奇的职业,凡是和这个搭上边的,无一不是牛人。即使抛开职业属性加成不谈,仅仅是昭文馆的藏书,就能让他畅游知识海洋了,沈括在这里开始接触并研究天文历法,这为他后来提举司天监打下了基础。众所周知,古代司天监就是观察天文,推算历法的机构,沈括要是没两把刷子,会到这里来吗?
再后来,沈括调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去了西北边疆负责防务,这就免不了要带兵打仗。这便和他的军事成就给对上了。当然,此时的沈括还是小打小闹,其真正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还得等到元丰年间,戍守西夏,期间沈括运筹帷幄,治军有方,屡次击败西夏和吐蕃,史载其“守安疆界、就副边事有劳”,因而被升为龙图阁学士。
至于《天下州县图》,乃是其被贬之后,历经十二年不懈的努力,奉旨编绘,有史可依。如果不是地理学专家,皇帝会让沈括去编绘这样一份地图吗?
至于经济方面的成就,也是实打实的有史可依的,比如熙宁九年十一月,沈括奉诏改革盐法。所以,沈括的一生成就,不仅仅是编撰了一本《梦溪笔谈》。他的博学多才,存在于生命中的各个时段。单单用所谓的整理汇编,就去否定他的全才,实在过于片面。
是故,史书如此评价沈括:
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即使抛开《梦溪笔谈》不谈,他也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全才,是欧洲达芬奇一般的人物。对于我等凡人来说,面对沈括这样的人,除了膜拜就还是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