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岱岳区范镇围绕“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要求,创新建立“实战、实用、实效”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紧抓知民意、解民忧的工作重点,聚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设立一个中心
依托范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现有的办公场所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一是场所设置到位。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下设综合业务窗口10个。信访接待室、“一站式”矛调受理窗口、矛盾纠纷调解室、阳光支书调解室等窗口,受理群众提出的矛盾纠纷、信访诉求、投诉举报等各类诉求;有心理咨询室、民警工作室等功能室,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矛盾调解服务。确保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受理和办理,做到“各级有人管、一般不外溢”。二是人员配备到位。设立“一站式”矛调中心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任组长,各办所主任为成员。目前信访办、综治办、维稳办、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已经入驻,“多部门协同办理、受办一体”的服务模式初步构建。三是技术应用到位。积极推动智慧政法创新模式,提升治理能力,创新网上调解模式。在矛调中心三楼设有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通过“3+6”的工作模式,群众可实现在线咨询值班律师,解答法律难题,其他业务也能为群众提供相应指引,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四是组织保障到位。年初制定了《范镇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梳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要点,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安排。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纳入基层治理、平安建设大格局中部署推进,确保了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融合行业,统筹一站受理
整合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群众通过接待窗口受理、民生热线、山东省信访信息系统、山东省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网格员摸排报送等渠道反映的问题,进行统一登记、分流办理。原则上先指派相关部门进行调处,并对承办的专业性调解部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跟踪督办,如遇重大疑难案件或者受指派单位无力调解的,再由中心组织力量召开联席会议介入调处。实在调处不了的,再通过司法诉讼途径解决。通过“闭环管理”机制,初步探索出“一站式办理,封闭式督办,多元调解优先,法律诉讼断后”的范镇模式。2023年,范镇“一站式”矛调中心,受理矛盾纠纷案件421件、化解 416 件、正在推进化解 5件。
明确任务,完善一套机制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分流交办机制。矛调中心在现场受理矛盾纠纷的同时广泛接收民生热线、网上投诉、基层报送等渠道反映的问题,并对矛盾纠纷进行“一站分流、多口处理”。二是健全吹哨报到机制。建立“首问责任人首接调解、专职调解员跟踪调解、法律服务支援调解”的分级多元调解模式,调解中心对受理的矛盾纠纷,及时通过吹哨机制向相关职能单位通报。相关职能单位要确保吹哨事项有效承接、按时办结,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有效增强纠纷联调、问题联处的聚合力。三是健全会商研判机制。每月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狠抓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内的矛盾纠纷调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置,加强对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形势分析,提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四是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动态监测,全面排查掌握镇域内矛盾纠纷态势,短期内急剧攀升的矛盾纠纷类型及时向党委、政府提醒,敏感、重大矛盾纠纷事件及时报告。
提升素质,健全一支队伍
一是调解队伍全面化。已整合的部门、机构人员全部进驻中心办公,其他单位按需派驻或轮驻。由中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管理、调度。二是调解队伍专业化。建立“范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推动律师、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专家、学者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合力化解纠纷。目前中心有专职律师1名、人民调解员135 名(镇级调解员7人、行业调解员7人、村级调解员121人)、法律服务工作者4名、驻范镇各级人大代表65名、政协委员9名参与到中心的调解工作中。39个村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调解队伍多样化。将村支部书记、镇村网格员、民警及“五老人员”等纳入镇、村调解队伍,充分发挥镇级矛调中心和村级矛调中心的协调联动作用。同时依托范镇党校,对镇、村参与调解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规范调解程序、提升调解能力。
汇集力量,打造一个品牌
一是建立“微网格”调处化解机制。结合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按照便于划分、方便管理的原则,以30户至40户为基本单元对网格细分,实现“镇、村、网格、微网格、户”五级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全覆盖。广泛吸纳“党员、片长、退休老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孝亲爱老示范户”等为微网格联络员,通过公开联系方式、开展入户走访、开通服务热线、记录民情日记等多种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摸排上报矛盾隐患、及时调处化解矛盾隐患。在全镇形成“微网格+微治理”社会治理新常态。二是成立“阳光支书调解室”。在矛调中心一楼设立“阳光支书调解办公室”。组织全镇 16名任职时间较长的村支部书记,按照排班轮流到“阳光支书调解办公室”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借助于村支部书记过硬的调解能力、丰富的调解经验,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将矛盾化解在中心,让群众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让社会更加和谐。
下一步,范镇将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推进“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为契机,延伸矛盾纠纷治理触角,畅通便民服务渠道,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和服务群众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实现范镇社会治理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靳菲菲 报道)